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是指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对农田进行平整、整治和改造等综合措施,使土地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土地平整度要求:土地平整度是指土地表面坡度、高差和凹凸度等因素对农作物栽培、农机作业和水利设施建设的影响程度。
平整度要求视地形、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方式等因素而定,通常包括水平度、平坦度和坡度等指标。
如农田水平度应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 土地整治措施: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包括石头、杂草、杂志、树桩等障碍物的清除;土地石灰化、改良、复垦等治理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 农田排水系统建设:排水是农田平整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地形和土壤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措施构建排水系统,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和涝灾。
常见的排水方式包括简易沟渠、排灌沟、地下排水管道等。
4. 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灌溉是农田平整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建设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
灌溉方式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分浪费。
5. 农田道路和排灌设施:高标准农田平整建设还需考虑农田道路和排灌设施的建设。
道路建设方便农作物管理和农机作业,排灌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农田排水和灌溉的正常运行。
6. 生态环保要求:高标准农田平整建设需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遵循农田生态系统的规律和原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在排水和灌溉过程中,应注意节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以上是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合理规划和实施这些标准和要求,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解读一、概念和内容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等五项工程。
二、目标与工程标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四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例;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四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各项工程的具体建设标准:1.土地平整工程。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实现耕作田块集中,田面平整。
耕作层厚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理化指标应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
田块规格和平整度应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田块面积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200亩,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100亩;丘陵区水平梯田化率应不小于90%。
2.灌溉与排水工程。
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灌排体系,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完善灌排体系,充分利用水资源,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6;灌溉保证率北方地区水浇地应不低于50%,水田应不低于70%;南方地区水浇地应不低于70%,水田应不低于75%。
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排涝标准应不低于十年一遇。
3.田间道路工程。
通过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之间和田块与居民点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
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应不低于95%,丘陵区应不低于80%。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通过实施农国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预防和减少农田的自然灾害,保持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安全。
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达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保障功能的耕地,其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壤肥力:具备较高的土壤肥力,能够保证稳定高产。
2.水源保障:有可靠的水源,能够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同时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3.机械化程度:地势平整,适应农业机械作业。
4.土地质量:有较好的土地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酸碱度适中。
一、高标准农田与普通农田有什么区别?
高标准农田的标准相比普通农田更高,主要体现在生产条件和生产保障功能上。
如具备较高的土壤肥力,有良好的水源保障,地形平整适应农业机械作业,土壤质量优良等。
这样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出,增强农田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如何提升农田的标准?
提升农田标准主要从改善土壤质量、改良土壤肥力、加强水源保障、改善地形地势等方面入手。
例如,进行科学的施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建设灌溉设施,保证农田的水源供应;进行地形改造,使得农田更适合机械化作业。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提高农田的产出,同时也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
总的来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水源保障、机械化程度和土地质量等方面,高标准农田与普通农田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资源的稀缺性和耕地的保护性愈加凸显。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通过改良土壤、提高灌溉水利设施、优化农田结构等多种手段,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目标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旨在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2.促进农业稳步发展。
通过提高农田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3.保护耕地资源。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优化农田结构,保护农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延长土地利用寿命。
4.提高农业节水效益。
通过改善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用水量,实现农业节水发展。
三、项目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要求:1.土壤改良标准(1)提高土壤肥力。
加强农田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改善土壤结构。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渗漏。
(3)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养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2.灌溉水利设施标准(1)改善灌溉设施。
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井下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2)提高灌溉水利效率。
合理设计和管理农田灌溉系统,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
(3)防治灌溉水害。
加强对灌溉水质的监控和治理,防止水质污染对农田的影响,保证农田生产安全。
3.农田结构优化标准(1)合理规划农田布局。
科学规划农田的种植结构和分布,合理设置休耕地、林地、水田等,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
(2)推广良种良法。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5 建设目标 5.总1体目标
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3
TD/T 1013—2012
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 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 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 3.4
12绩 效评价 ..............................1.0. ..... 附录 A. ................................1.1. ..... 附录 B. ................................1.4. ..... 附录 C. ................................1.7. ..... 附录 D. ................................1.8 ......
4 总则 4.坚1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 田建设。 4.坚2持规划引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统筹 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4.坚3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有针 对性地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 4.坚4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促进农村地区景观优 化、生态良好。 4.坚5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 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 4.落6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发挥项目建设长期效益。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

区域名称 浅丘带坝区/河谷平坝区 丘陵宽谷区/坪状高丘区/向斜平顶低山区 中低山区 岩溶槽谷区/溶蚀盆地区
田建设区。 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区域名称 每个耕作区集中连 片规模(亩)
浅丘带坝区/河谷平坝区
丘陵宽谷区/坪状高丘区/向斜平顶低山区 中低山区 岩溶槽谷区/溶蚀盆地区 中低山山塬缓坡区
≥300
≥200 ≥300 ≥200
1
技术要求解读
1 基础条件
水资源有保障。建设区域附近应有可作为灌溉水利用的河流、小溪、
其他工程
2
技术要求指标解读
1 土地平整工程
根据调查研究和在不同区域内市、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参照专家讨论意见,得出最终实际指标。
区域名称 中低山区 技术指标
浅丘带坝区/河谷 平坝区
丘陵宽谷区/坪状 高丘区/向斜平顶 低山区 ≥90% ≤6°
岩溶槽谷区/ 溶蚀盆地区
中低山山 塬缓坡区 ≥70%
区域名称 技术 指标 丘陵宽谷区/坪状 高丘区/向斜平顶 低山区 中低山区 岩溶槽谷区/溶蚀盆地区 中低山 山塬缓坡区
浅丘带坝区/河谷平坝区
4~10亩(长度以50m~300m为 条田 宜,宽度取决于机械作业宽度 (亩) 的倍数,以20m~150m为宜) 格田 在有条件的条田区域内宜布置 格田,格田长度以不低于30m 为宜,宽度以不低于20m为宜
1 基础条件及区域划分
2 术语
• 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基 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丘陵、坝、岩溶槽谷、中 山、低山、条田田块、耕 作田块、格田、耕作区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首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要求农田的土壤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土壤是农
田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土壤的肥力、透气性、保水性等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土壤的质量达到标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还要求农田的水资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水是
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农田的灌溉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农田的水资源供应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灌溉设施的建设、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以确保农田的水资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还要求农田的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农田的
防护措施包括对农田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农田本身的保护。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农田周边环境的保护,包括农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农田的周边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对农田本身的保护,包括农田的护坡、防风、防洪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农田本身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保障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
要举措。
通过对土壤质量、水资源供应、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和要求,可以有效保障农田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广大农民朋友认真履行相关规定,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

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
1. 土地整理标准,包括土地平整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等指标,确保土地整体质量。
2. 水利设施标准,要求农田有完善的灌溉、排水和水利设施,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3. 土壤肥力标准,要求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4. 土壤保育标准,要求加强土壤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5. 种植结构标准,提倡多样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和轮作,减少连作对土壤的损害。
6. 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要求农田基础设施完备,包括道路、排水沟渠、田间水利设施等。
7. 农田生态环境标准,要求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
化发展,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8. 农田生产标准,要求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高农田生产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的提出,对于我国农田建设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这八项标准来规范农田建设和生产经营,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都应该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目次前言 (1)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5 建设目标 . (3)5.1总体目标...................................................... 3 5.2具体目标...................................................... 4 6 建设条件 ............................................................. 46.1基础条件...................................................... 4 6.2建设区域...................................................... 4 7 建设内容与技术标准 ................................................... 5 7.1 -般规定 ...................................................... 5 7.2土地平整工程.. (5)................ 6 7.3灌溉与排水工程................................7.4田间道路工程 (6)7 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7)7.6其他工程 (7)8 建设程序 .............................................................7 8.1建设计划 (7)8.2基础调查...................................................... 7 8.3实施方案...................................................... 7 8.4项目实施...................................................... 7 8.5基本农田划定 (9)8.6后期管护 (9)9 公众参与 .............................................................9 10 土地权属管理 ........................................................ 9 11 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9)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11.1信息化建设 (9).................... 10 11.2档案管理................................12 绩效评价 ........................................................... 10 附录A (11)附录B .................................................................14 附录C (17)附录D .................................................................18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TD/T 1013—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为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与编制人员: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指标、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土地权属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63—2006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 TD/T 1004—TD/T 1005—2003 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
3.2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3.3高标准基本农田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TD/T 1013—2012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
3.4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