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I测试验证报告
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NPI)(完整资料).doc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编号:JWD-ED-017 版次: A0
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NPI)
责任 单位
研发
新产品试作 指令发出
流程图
页码:3 OF 4 日期:2015.8.6
使用记录
文件编号:JWD-ED-017
修订记录
修订内容摘要
修订
总
版次
申请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页次
页数
2015.8.6 新制定
_ A0
6
李敏 余代春 王志高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通知
签 试产
存档
试产检讨会决定 量产
可以 量产
汇总试产报告整 理后会签
试产
量产追踪
编号:JWD-ED-017 版次: A0 页码:4 OF 4 日期:2015.8.6
使用记录
试产会议记录
量产通知书 试产~量产报告书
量产后追踪报告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核准: 编制日期
审核:
制定:
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NPI)
对策分析与设计变更,提供样品及技术相关文件资料及零件采购资料。 2 、工程单位:
(1) 承接新产品技术,产品特性及生产作业性评估。 (2) 根据计划召集人排定工程试制时程表及召开工程试制检讨会,工程问题分析,对策导入。 (3) 制程安排,包括生产线的评估,绘制 SOP,QC 工程图之草拟。同时,还有负责治具的准备, 制程管制,机器设备架设,参数设定及问题分析等。 (4) 规划新产品之测试策略,测试设备,治具及软体。还有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的架设,提供测试 SOP,测试计划及测试产出分析。 3 、品保单位。 (1) 产品设计验证测试。 (2) 功能及可靠性确认。 (3) 负责再次确认可靠性测试和产品设计验证测试的结果是否符合工程规格及客户规格。 4、资材单位: (1) 外协委托加工及材料采购。 (2) 备料及试作投料。 5、 生产单位: (1) 协助新产品制作。 (2) 成品接受及制造技术接受。 6 、管理部文管中心: SOP/SIP 产品设计验证资料接收确认与管制。 三 、作业说明。 1、新产品导入生产决策。 当研发单位设计的产品经过试样后,任为新产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可以生产了,但是针对产品的成 熟度还需要做设计验证是否可以进入正式量产,所以经过新产品说明会议之决定后,发出小批量试做指令,在 制造单位量产试做验证通过后正式小批量试产;同时把样品和相关资料提供给公司的相关部门。 2 、文件与资料确认和小批量安排。 (1) 工程单位收到研发转交样品及相关资料后,与小批量试产指令核对和查证无误后,转为专案处理。 (2) 用干特图排定小批量试产计划。同时知会给各个部门做相关同步准备工作。 (3) 工程单位填写小批量试产需求单给生管,由生管根据小批量试产计划下达工单指令。
产品质量验证报告

产品质量验证报告一、引言产品质量验证报告的目的是对所测试的产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期望。
本报告旨在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和分析,以便客户了解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二、测试背景本次产品质量验证测试旨在验证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交付过程中的各项关键要素,以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预期指标。
测试涵盖以下方面:1.设计验证:验证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材料等。
此外,还测试了产品的可使用性和易维护性。
2.性能测试:测试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速度、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参数的测量和评估。
3.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的影响。
4.安全性测试:测试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确定是否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测试方法1. 设计验证测试方法:a) 外观检查:通过目视和测量,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尺寸测量: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对产品各个部位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规格书进行比对。
c) 材料分析:通过化学测试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d) 使用测试:邀请一些代表性用户参与产品的使用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和体验。
2. 性能测试方法:a) 速度测试:使用专业测试设备对产品的处理速度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b) 精度测试:通过标准样品和精密量具,测试产品的测量和控制精度。
c) 可靠性测试:长时间连续运行产品,测试其性能是否持久稳定。
3. 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a) 温度测试:将产品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测试其性能和稳定性的变化。
b) 湿度测试:在高湿度和低湿度环境下,测试产品的工作表现和耐久性。
c) 震动测试: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震动环境,测试产品的防护措施和结构强度。
4. 安全性测试方法:a) 电气安全测试:测试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接地可靠性以及电磁辐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设备质量验证报告

设备质量验证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设备的质量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提供相关的报告。
设备质量验证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用户需求,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2. 方法设备的质量验证包括以下步骤:2.1 设备选择从各种供应商和型号中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设备选择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市场上的先进设备,以及用户的具体需求和反馈。
2.2 设备安装和调试在设备到达现场后,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2.3 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设备在各种工作模式和场景下能够正常运行,并符合用户的需求。
测试过程中,我们模拟了实际使用环境,并采用了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包括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
2.4 质量评估根据设备的测试结果,我们对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是基于客观的数据和标准,能够准确地反映设备的质量水平。
3. 结果和结论根据设备质量验证的结果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设备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操作简便、稳定可靠。
- 设备的功能测试结果良好,各项功能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 设备在各项质量评估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过预期,质量优秀。
4. 建议基于对设备质量验证的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 培训用户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修能力。
- 对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进行评估,以确保获得及时和有效的支持。
5. 总结设备质量验证是确保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本次设备质量验证,我们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得出了积极的结论。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文件一、目的为了确保新产品导入(New Product Introduction,简称 NPI)试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控制试产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的 NPI 试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的设计验证、工艺验证、工装夹具验证、生产流程验证等。
三、职责分工1、研发部门负责提供新产品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测试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
参与试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问题解决。
2、工程部门制定试产计划和工艺流程,设计工装夹具和生产设备的调试方案。
负责试产过程中的工艺优化和改进。
3、生产部门按照试产计划和工艺流程组织生产,确保试产任务按时完成。
反馈试产过程中的生产问题和质量异常。
4、质量部门制定试产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计划。
负责试产产品的检验和质量评估。
5、采购部门负责试产物料的采购和供应,确保物料的及时到位。
6、项目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的试产工作,确保试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跟踪试产进度,及时汇报试产情况。
四、试产准备1、研发部门完成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并经过内部评审和验证。
2、工程部门根据研发提供的技术文件,制定试产方案,包括工艺流程、工装夹具设计、设备调试方案等。
3、采购部门按照试产方案的要求,及时采购试产物料,并确保物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4、生产部门准备好试产所需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5、质量部门制定试产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计划,并准备好检验设备和工具。
五、试产实施1、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召开试产前会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以及试产的时间节点和要求。
2、生产部门按照试产方案和工艺流程进行试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问题。
3、工程部门在试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工艺优化,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4、质量部门按照检验标准和检验计划对试产产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5、试产过程中如出现质量异常或生产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进行验证。
能力验证结果报告

本次能力验证统计分析有关统计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详见附录 D。 本次能力验证计划以 Z 比分数评价实验室的结果,即:
∣Z∣≤2 为满意结果; 2<∣Z∣<3 为有问题结果(可疑值);
2
NIL PT-0200 不锈钢中 Si、Mn、P、Cr、Ni、Ti 含量的测定(国际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结果报告
二. 计划的特点
1. 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不锈钢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材,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
械特性,可用于家庭用品(餐具,厨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
件、医疗器具、建材、食品工作、农业、船舶部件等等。不锈钢中 Si、Mn、P、Cr、 Ni 和 Ti 的测定是各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较多采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及 X
E-mail:PT@
Web site: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 76 号 14 信箱
计划负责人:柯瑞华
计划组成员:李小佳、胡小燕、高宏斌、赵 雷、高文工
统计分析: 佟艳春 高文工
计划联络人:孔鑫鑫
电话/传真:010-62181165、62186287、62187209/010-62181163(Fax)
上海
7
河北
3
黑龙江
2
深圳
1
北京
5
四川
3
湖南
1
吉林
1
广东
5
辽宁
2
贵州
1
天津
1
浙江
5
山东
2
新产品导入(NPI)控制作业程序

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一目的。
为确保新产品顺利导入量产阶段,能提供正确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及验证新产品的成熟度,以顺利大量生产。
二组织与权责。
1 研发单位:对策分析与设计变更,提供样品及技术相关文件资料及零件采购资料。
2 工程单位:(1)承接新产品技术,产品特性及生产作业性评估。
(2)任计划召集人(Project Coordinator)排定工程试制时程表及召开工程试制检讨会,工程问题分析,对策导入。
(3)制程安排,包括生产线的评估,绘制SOP,QC工程图之草拟。
同时,还有负责治具的准备,制程管制,机器设备架设,参数设定及问题分析等。
(4)规划新产品之测试策略,测试设备,治具及软体。
还有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的架设,提供测试SOP,测试计划及测试产出分析。
3 品保单位。
(1)产品设计验证测试(Design Verification:DVT)。
(2)功能及可靠度确认。
(3)负责再次确认PVT和DVT的结果是否符合工程规格及客户规格。
4 资材单位:(1)PCB委托加工及材料采购。
(2)备料及试作投料。
5 生产单位:(1)支援新产品组装。
(2)成品接受及制造技术接受。
6 文管中心:DVT资料接收确认与管制。
三名词解释。
1 工程试作(Engineering Pilot Run:EPR):为确认新产品开发设计成熟度所作的试作与测试。
2 量产试作(Production Pilot Run:PPR):为确认新产品量产时的作业组装所做的试作与测试。
3 量产(Mass Production:MP):经量产试作后之正式生产。
4 材料清册(Bill of Material:BOM):记录材料料号,品名/规格,插件位置,单位用量,承认编号,工程变更讯息等相关资讯。
5 P3-TEST(LPR阶段):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对其设计的结果依据产品规格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3-TEST。
6 P4-TEST(EPR阶段):通过设计审查后之工程试作后的新产品,对其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4-TEST。
汽车电子行业 NPI(新产品导入)项目管理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电子行业 NPI(新产品导入)项目管理【摘要】新产品导入(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简称NPI)过程是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企业将客户研究开发成功的实验室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制造的关键过渡过程,如果NPI阶段存在问题,则产品不能顺利进入批产阶段,将会直接影响与客户合作的业务进程,并可能由于耽误了客户产品上市而造成双方极大经济损失,因此非常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NPI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为NPI过程提供良好的品质保障。
并且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将新产品导入,并进行过程问题分析与验证。
在新产品导入过程中,只有把每个阶段控制好,质量才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工时、物料的浪费,新产品对于汽车电子行业也是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产品,跟着市场的脚步,才会有所发展。
【关键字】质量控制新产品的导入试产量产一,NPI的定义&职责❖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即新产品导入。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发、生产的全新产品。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凡是企业向市场提供的过去没有生产过的产品都叫新产品。
具体地说,只要是产品线中的任何一部分的变革或创新,并且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新的满足的产品,都可以认为是一种新产品。
1.2产品工程师在NPI过程中的职责:1、负责在试产过程中对可制造性评审,从生产角度提出建议,预警风险、及相关解决方法建议;协助验证研发输出的各种技术文件的准确性。
2、负责试产前期导入生产部时项目状态的确认和资料的准备工作。
在试产前与研发和项目经理确认项目的技术状态和技术文档,做好试产准备工作。
3、负责协助制造工程在试产过程中所需测试夹具、装配治具的设计、协助研发对供应商的技术支持。
4、负责试产线生产和技术人员项目沟通情况,对试生产的首件进行最后的核对。
及时分析、解决试产中的问题,反馈和总结试产报告给项目相关人员并跟踪、推动改善。
NPI流程管理

NPI流程管理1.目的为明确参与试产的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品质成本,并最终提高试产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导入。
3.定义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
试产分为小批试产和中批试产,小批试产的数量范围为:10-50PCS;中批试产的数量范围为:50-300PCS。
首批生产:指新产品在通过试产后组织的第一次大批量生产活动。
产品工程师:负责组织整个试产过程的所有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支配试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
为试产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新品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新产品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在试产过程中承担功能性疑问解答和判定职责。
为试产任务的第二责任人。
经营单位:指由对该产品客户负责的业务人员统称,负责为试产提供任务来源和客户意见。
试产管理员:全面负责试产线员工的管理工作,编制、发放、跟踪、保管《试产过程查验表》,对试产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负责。
4.职责各经营单位负责提取识别产客户的的需求,客户确认信息的反馈;负责提供要试产产品的样机和相关的技术资料负责解答试产过程中的功能性异常事件。
PMC:生产与物料控制负责整合试产采购计划。
负责小批试产、中批试产的订单识别、制单。
积极配合试产任务,优先调配生产设备硬件资源应用,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
接收和回复试产需求信息。
审核经营单位提供的试产技术资料的完整性、一致性、明细性。
核定、发布试产各种计划信息。
召集或网络申报试产最终总体评定。
统计和归纳试产过程状态数据记录。
工程部门:组织制定试产计划任务内容;主导试产施工过程的任务计划分解和资源分配;组织评审试产全过程的有效性;组织评定试产的最终结果.PE:产品工程师负责对产品工程科提出的试产产品实验计划安排实验员按照相关工程资料要求进行各项功能验证。
试产使用监视测量器具的测量系统的保证。
保管新产品的样机。
采购供应负责按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贮存、试产物料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