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2.5力的合成 (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2.5 力的合成 课件 (共16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必修1

2.5 力的合成 课件 (共16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必修1

注意:
I.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换的关系,他们的作用效果必须一
致。
II. 合力与分力只能选择一个,物体不能同时受合力与分力。F N
III. 物体所受的分力不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f
G
N f
G N
f
G
v
F
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受力物体 看成质点,此时该物体收到 的所有力作用点都画在一个 点上,可以当成共点力处理, 不影响问题的研究
F合 F1 F2
矢量三角形
F1
F合
F2
F1
F合
F2
例:用矢量三角形求合力
求下面三个力的合力
F1
F2
F3
F1
F2
F3
F1
F2
F3
三个力的合力范围
(1) 3N, 4N, 5N (2) 8N, 8N, 8N (3) 8N, 20N, 4N
最大值:三力相加
最小值力在这个 范围内,则最小合力为零。 二. 最大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第5节 力的合成
1. 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 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
F1 O F2 G
F1 F2
O
G
F F1 F2
G
2. 合力与分力
两个小孩子合作将一桶水从井底 匀速提上岸,拉力分别为F1和F2, 大人用一个力F 将水桶以同样的 速度匀速提上。
F F1 F2
G
F 的作用效果与F1, F2共同作用的 效果相同, 称F 为F1, F2的合力, F1, F2为F 的合力。
例题:物体重G=100N,保持静止。绳子AC与BC分别 与竖直方向成30°和60°,则绳子AC与BC的拉力分别为 多大?
A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课件 2.5 力的合成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课件  2.5 力的合成
F
结论:
合力不变,两个大小相等的分 力夹角增大时,两个分力同时 增大,夹角减小时,两个分力 同时减小。
强化训练1:
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2N,它 们的合力能等于5N、10N、15N吗?这 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 是多少?
答案: 合力能等于10N,不能等于5N和
15N,合力的最大值为12N,最小值为 8N.
第5节 力的合成
在下图中,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均能 提起同一桶水。那么,大人的力F与 两个小孩的力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 是否相同?二者能否等效替换?
F
F1
F2
1、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 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一个力就叫 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 一个力的分力。
非共点力
回顾: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怎么求?
很多时候,两个共点力并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那么,不在同一直 线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怎么求?
比如: 下图中,已知两个小孩的力F1 和F2,怎么求大人的力F?
F=?
F1=30N F2=40N
点击动画,观看力的合成实验模拟☺
结论:
求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分 别用表示这两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则两邻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 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图法的基本步骤是:
①从力的作用点起,沿两个分力的作用方 向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的图示。
②把表示两个分力的有向线段作为邻边作 出力平行四边形,两邻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 示它们的合力。
③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按同一标 度换算出合力的大小。
④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对角线与其中一个分 力的夹角θ表示合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5节 力的合成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5节 力的合成

根橡皮绳的另一端分别沿圆周移动,两分力的
合力为 F′。橡皮绳的长度不变,即拉力的大
小不变,设 AO、BO 并排吊起重物时,橡皮绳
产生的弹力均为 F,其合力大小为 2F,该合力
与重物的重力平衡,所以 答案:25 N
F=G21=520
N=25 N,F′=F=25 N。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注意事项 (1)结点 ①定位 O 点时要力求准确; ②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 O 点必须保持位置不变。 (2)拉力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②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③两个分力 F1、F2 间的夹角 θ 不要太大或太小。
第5节
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具有等效替代 关系。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
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 行四边形定则。 4.两个分力 F1、F2 与其合力 F 的关系:|F1- F2|≤F≤F1+F2。 5.共点力是指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 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
A、C、D 错误,B 正确。答案:B
3.(多选)两个共点力 F1、F2 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

()
A.F1、F2 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
B.F1、F2 同时增加 10 N,F 也增加 10 N
C.F1 增加 10 N,F2 减少 10 N,F 一定不变
D.若 F1、F2 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 解析: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可知 A 正确,通过分析同一直线
解法二:计算法(如图乙所示)

【课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如果夹角 不变,F1 大小不变,只要 F2 增
大,合力 F 就必然增大吗?
F1 F2
【例2】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2N,这两个力
的合力的最大值是1_2__N_最小值是__8_N__。它们的合力能
等于5N、10N、15N吗?
【练习】F1与F2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F1=10N,F2=8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BCD )
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
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虽不 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同一点, 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F
F
G
●o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第4节:力的合成
对于同一物体产
生相同的效果 已知分力
相互Leabharlann 作 用力的合成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

们的作用用效果。 D.若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变,则合力的大小也不会变化
返回
第4节:力的合成
2.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
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B )
A.2F

B. F1=
2F 2
C. F
D. F 2



解: F1 =
2F 2
=1200时,F' F1
算法则,不仅适用于力的合成,也适用
相 互
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


返回
【思考讨论】第4节:力的合成
1.两个力F1和F2的夹角在由0°变为180°过程中, 合力的大小怎样变化?你能不能确定出两个力的

新版人教版必修一 力的合成(共26张PPT)学习PPT

新版人教版必修一 力的合成(共26张PPT)学习PPT
3.4 力的合成
《曹冲称象》历史故事,请同学们细心 体会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采 用的是什么方法?
“等效替代”
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两位 小孩对水桶施加的两个力与一位大人对水桶施加的一 个力,就“提起水桶”这一作用效果而言,相同吗? 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说出你的看法。请自由发言。
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N,那么另一个分力 (1)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尽量大一些.
如图乙所示,把力F2平移至线段AC的位置,从O点出发,把代表F1和F2的有向线段OA、AC首尾相接地画出来,连接OC,则从O指向 C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上述作图法叫力的三角形法则,同理也可作出图丙所示的力三角形△OBC.
C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上述作图法叫力的三角形法则,同理也可作出图丙所示的力三角形△OBC.
2、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这样做了之后再单独用一个弹簧秤,把结点拉至位置O,还要记下哪几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F合=
=
N
则F合=
=
N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的任何一个力
Fmin=|F1-F2 -F3 |
这就叫平行四边形定则.
C:35N,15N,25 N
D:5N,15N,25N
D.F的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的最小者
经过前人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
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求出合力。
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5节力的合成(共36张PPT)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5节力的合成(共36张PPT)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 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拓展
F F1 q F2
三角形定则:平移分力,使分 力首尾连接,从第一个分力始 端指向最后一个分力末端的 有向线段表示合力大小和方 向
F 1 F
若两个分力大小相等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
F合 2 F1 cos
方向:F合与F1的夹角为
q
2
q 2
思考:
3.若两个分力大小相等,且夹角θ=120°时,其合力:
F合 F1 F2
方向:F合与F1的夹角为60°
注意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向量的加法
1.矢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 算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拓展:速度、 加速度、位移等矢量的运算方法遵循平行四 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方法 只是代数方法,可以直接加减。
五、多力合成的方法:
F1234
F1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2
F3 F1
求解步骤:
F12
F4
1、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2、再求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依次进行,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 进去 3、得到这些力的合力
F F4 2
F 3
三角形法
F2 F
φ
θ
F1 F
F2
F1
(一)、作图法求合力
1N
A O

F1

求解步骤: 1 .沿 OA 、 OB 作一直 线 2 .选择恰当的标度, 作出F1、F2 的图示 3.以这两力的图示为 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4 .其对角线就是合力 F 合 的图示

物理必修Ⅰ教科版2-5力的合成课件(36张)

物理必修Ⅰ教科版2-5力的合成课件(36张)

第二章 力
栏目导引
(1)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可以由一个人拉着向前运动,也可以由两个人反向拉 着或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拉着向前运动。
如何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
第二章 力
栏目导引
(2)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使橡皮条沿 AO 方向伸长至 O 点。 这两个力 F1、F2 的合力可能与这两个力的什么因素有关?
关于一个力的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它的某一分力的大小 B.当两个分力的夹角 θ 逐渐增加时,其合力逐渐变大 C.有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 7 N 和 10 N,其合力大小可能为 5 N D.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第二章 力
栏目导引
解析: 合力与分力大小关系是|F1-F2|≤F≤F1+F2,例如 3 N 和 4 N 的力 合力的取值范围是 1~7 N,当合力为 3 N 时,合力的大小等于某一分力的大小, 故选项 A 正确;当两个分力的夹角 θ 逐渐增加时,其合力逐渐变小,故选项 B 错 误;有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 7 N 和 10 N,其合力范围为 3~17 N,故选项 C 正确; 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分力,如二力平衡 时合力为零,故选项 D 错误。
第二章 力
栏目导引
提示: (1)两个力同向时,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数值之和;两个力反 向时,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数值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同向。
(2)因为力是矢量,两个力的合力不但与这两个力的大小有关,还与这两个力 的方向有关。
第二章 力
栏目导引
共点力 1.定义:作用在物体的_同__一__点__上__或者延长线_交__于__一__点__的一组力。 2.力的合成适用范围: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_共__点__力__。

高中物理第2章5力的合成课件教科必修1教科高一必修1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2章5力的合成课件教科必修1教科高一必修1物理课件

12/8/2021
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2)对 F 的范围进行讨论:①最大值: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 F12=F1 +F2,F=F12+F3,此时合力最大,大小为 Fmax=F1+F2+F3.②最小值: 若 F3 的大小介于 F1、F2 的和与差之间,F12 可以与 F3 等大小,即|F12- F3|可以等于零,此时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就是零;若 F3 不在 F1、F2 的和 与差之间,合力的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 值.③合力范围:Fmin≤F≤Fmax.
(3)合力范围:|F1-F2|≤F≤F1+F2.
12/8/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3.三个力的合成 (1)三个力进行合成时,若先将其中两个力 F1、F2 进行合成,则这两 个力的合力 F12 的范围为|F1-F2|≤F12≤F1+F2.再将 F12 与第三个力 F3 合成,则合力 F 的范围为|F12-F3|≤F≤F12+F3.
12/8/2021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4.三角形法 如图所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力的矢量三角形表示,图 甲可用图乙的力的三角形定则表示,即将各分力依次“首”“尾”相接, 合力即为起于一个力的“首”,止于另一个力的“尾”的有向线段.
12/8/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答案] 见解析
12/8/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例 2】 水平横梁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B.一 轻绳的一端 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 m=10 kg 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 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能不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多力合成?如何进行? [提示] 能。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 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 进去为止。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与分力的相关性
2.合力与分力间的大小关系 当两分力 F1、F2 大小一定,夹角 θ 从 0°增大到 180° 时,合力大小随夹角 θ 的增大而减小。 (1)最大值:夹角 θ=0°(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 +F2,方向与两力同向; (2)最小值:夹角 θ=180°(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F= |F1-F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3)合力范围:|F1-F2|≤F≤F1+F2。
B.6 N
C.7 N
D.8 N
解析:当二力夹角为零时,即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方
向相同,合力最大、最大值为 F1+F2=2 N+4 N=6 N;当夹 角 180°时,即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合力最
小、最小值为 F1-F2=4 N-2 N=2 N;故合力的范围为 2 N≤F≤6 N;所以合力可能是 6 N,不可能是 0 N,7 N,8 N,故
(3)作图 ①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相同; ②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 合力。 2.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使用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 或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纸面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会造成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橡皮筋的结点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 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F1、F2 数值太小,应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作图时,会造成偶然误差。
3×104 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解析] 把两根钢索的拉力看成沿钢索方向的两个分力,以它们为邻 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它们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 合力方向一定沿塔柱竖直向下。下面用两种方法计算这个合力的大小。
解法一:作图法(如图甲所示) 自 O 点引两根有向线段 OA 和 OB,它们跟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 30°, 取单位长度为 1×104 N,则 OA 和 OB 的长度都是 3 个单位长度。量得 对角线 OC 长为 5.2 个单位长度,所以合力的大小为 F=5.2×1×104 N= 5.2×104 N。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用力也可以提起这桶水。
那么大人用的力和两个小孩用的力有什么关系?哪个是合 力?哪些是分力? [提示] 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大人的力是两个小孩作 用力的合力,两个小孩的作用力是分力。 (2)物体受多个力时,这几个力的合力是否也是物体受到的其中的一 个力? [提示]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分析物体的受力 时,在效果上可以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来代替这几个力。但这个 “合力”并不是物体“额外”受到的力。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 示意图分析。其大小关系为: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每个分力, 也可能小于每个分力,还可能与某个分力相等。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合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典例] (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F,现保持两力之间
的夹角 θ 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
A.合力 F 一定大
B.合力 F 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 F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 0°<θ<90°时,合力 F 一定减小 [思路点拨] 讨论合力变化问题一般要根据平行四边形
定则作图求解。
解法二:计算法(如图乙所示)
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的特点,如图乙所示,连接
AB,交 OC 于 D,则 AB 与 OC 互相垂直平分,即 AB 垂直于 OC,
且 AD=DB、OD=12OC,在直角三角形 AOD 中,∠AOD=30°,

OD

1 2
OC



F = 2F1cos
30° = 2×3×104×
两种特殊情况下合力的计算方法
图 2-5-3 (1)夹角为 θ 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 2-5-3(a)所示,作 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点可求得合 力 F′=2Fcosθ2。 (2)夹角为 120°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b)所示,实际 是图(a)的特殊情况,求得合力 F′=2Fcos1202°=F。
的两个力 F1、F2 的合成可知,B、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
合力的计算
求共点力的合力一般有两种方法 1.作图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工具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用测 量工具测量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计算法 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然后由几何关系 求解对角线,其长度即为合力大小。
如图 2-5-2 所示,由几何知识得合力
大小 F= F1 2+F2 2,方向 tan θ=FF21。
图 2-5-2
2.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方法 先求任意 两个力 的合力,再求这个合力与 第三个力 的合 力,依次进行,最终求得全部共点力的合力。 3.矢量合成规律 矢量既有 大小 又有方向,在合成时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A、C、D 错误,B 正确。答案:B
3.(多选)两个共点力 F1、F2 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

()
A.F1、F2 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
B.F1、F2 同时增加 10 N,F 也增加 10 N
C.F1 增加 10 N,F2 减少 10 N,F 一定不变
D.若 F1、F2 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 解析: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可知 A 正确,通过分析同一直线
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 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 90°时合力 大小为 20 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 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40 N
B.10 2 N
C.20 2 N
D.10 3 N
解析:如图所示,当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 90°时合力大小为
20 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F1=F2=10 2 N。当两个力 夹角为 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 合=10 2 N,故 B 正确,A、C、D 错误。
第5节
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具有等效替代 关系。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
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 行四边形定则。 4.两个分力 F1、F2 与其合力 F 的关系:|F1- F2|≤F≤F1+F2。 5.共点力是指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 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
3.共点力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者力的 作用线 相交于同一点 的几个力。 二、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1.实验器材 白纸、木板、 橡皮筋 、细绳、 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铅笔、 三角板 、图钉(若干)。 2.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图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 在图板上的 K 点处,橡皮筋的自然长度为 KE,如图 2-5-1(a)所示。
(2)让橡皮筋在互成 120°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共同作用下沿 KE 方向由 E 点伸长至 O 点,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1 和 F2,做出 F1 和 F2 的图示,如图(b)所示。撤去 F1 和 F2,用一个弹 簧测力计直接拉着橡皮筋沿 KE 伸长到 O 点,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 F,如图(c)所示,在同一张纸上作出 F 的图示 。
图 2-5-1 (3)改变 F1 和 F2 的大小 和 方向 ,重复上述的实验和作图。
3.实验结论
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共点力 F1 和 F2 的线段为 _邻__边 __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 个邻边之间的 对角线 表示出来。
三、互成直角的两个力的合成
1.互成直角的共点力的合成
[典例] 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 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测力计弹力的大小和 方向。
B.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C.将一根大约 30 cm 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 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 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 细线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2-5-6 甲所示。
[典例]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
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
梁斜拉桥,如图 2-5-4 所示。挺拔高耸的 208 米
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 32 对钢索连
图 2-5-4
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
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 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
答案:B
2.如图 2-5-5 所示,两根相同的橡皮绳
OA、OB,开始时夹角为 0°,在 O
点处打结吊一重力为 50 N 的物体后,
结点 O 刚好位于圆心。今将 A、B 分别 图 2-5-5 沿圆周向两边移至 A′、B′,使∠AOA′=∠BOB′=60°。
欲使结点仍在圆心处,则此时结点处应挂多重的物体?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结点 O 的位置不变,两
根橡皮绳的另一端分别沿圆周移动,两分力的
合力为 F′。橡皮绳的长度不变,即拉力的大
小不变,设 AO、BO 并排吊起重物时,橡皮绳
产生的弹力均为 F,其合力大小为 2F,该合力
与重物的重力平衡,所以 答案:25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