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舞蹈鉴赏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民族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类型1. 传统舞蹈作品:如《京剧舞蹈》、《豫剧舞蹈》等,这些作品通常以历史故事、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民间舞蹈作品:如《葫芦丝舞》、《广场舞》等,这些作品通常以民间习俗、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具有欢快、活泼的特点。

3. 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如《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特色,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特点1. 独特的舞蹈动作: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注重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者们通过身体的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 丰富多样的服饰和道具: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中的服饰和道具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如锦绣的汉服、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独特的乐器等,为舞蹈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3. 独特的音乐伴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伴奏着传统的音乐乐器,如二胡、琵琶、锣鼓等,音乐与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舞蹈的节奏感,又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四、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赏析1. 赏析《京剧舞蹈》: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精湛的舞技、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着观众。

舞者们通过身姿、手势和面部表情,展现出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2. 赏析《葫芦丝舞》:这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元素的作品,舞者们在舞台上展示出了葫芦丝音乐的韵律感和舞蹈的灵动性,给人以愉悦和欢喜的感觉。

3. 赏析《蒙古族舞蹈》:这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壮丽的服饰和激昂的音乐,展现出蒙古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舞蹈鉴赏

民族舞蹈鉴赏

民族舞蹈鉴赏
民族舞蹈鉴赏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进行审美和理解的过程。

在鉴赏民族舞蹈时,观众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舞蹈形式:民族舞蹈有多种形式,如群舞、独舞、对舞等。

观众
可以从舞蹈的形式中感受到舞者的动态变化和舞蹈所传递的情感。

2. 舞蹈技巧:观众可以观察舞者的舞蹈技巧,包括协调的舞步、柔
韧的身体动作和精准的舞蹈技术。

舞者通过技巧的展示表达出舞蹈的
美感和艺术性。

3. 舞蹈主题:民族舞蹈通常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有关。

观众可
以通过舞蹈表现的主题和情节来理解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4. 艺术细节:观众可以关注舞蹈的音乐、服装、道具等艺术细节,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增强舞蹈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舞蹈作品。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扩展,可以进一步探讨民族舞蹈鉴赏的具体内容
和方法。

比如,观众可以通过了解舞蹈所属的民族文化和背景,更好
地理解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节。

观众还可以参考专业舞蹈评
论家的观点和解读,以获取更全面的理解和鉴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民族舞蹈鉴赏也可以结合舞台表演来进行。

观众可以选择参加民族舞蹈演出,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来进行鉴赏。

观众还可以积极参与音乐欣赏会和舞蹈比赛等相关活动,加深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民族舞蹈鉴赏是一种审美和理解民族舞蹈作品的过程。

观众可以通过关注舞蹈形式、技巧、主题和艺术细节,加深对民族舞蹈的鉴赏和理解。

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和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观众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民族舞蹈鉴赏体验。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受世人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个经典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探索其独特之美。

一、《百花争艳》《百花争艳》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精品之一,以其典雅优美的舞姿展示了各种花卉的风采。

舞者们以细腻的动作和独特的舞蹈编排,将花开花谢、花香花艳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柔美的荷花、高洁的百合,还是烂漫的牡丹、婀娜多姿的梅花,都在舞者们的身姿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通过《百花争艳》,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对大自然万物的崇敬之情,以及中国舞蹈艺术的高度表现力。

二、《春之祝福》《春之祝福》是中国古典舞蹈中一部充满欢乐和节日气氛的作品。

它以春天的到来为主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场面。

整个舞蹈以轻快的旋律和舞动传递着喜庆和祝福之情。

舞者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以欢快的节奏展示出四季更迭的美妙变化。

通过《春之祝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样的舞蹈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优雅,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和谐与美好的向往。

三、《仙女散花》《仙女散花》是中国古典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广为人知的水袖舞。

这个舞蹈以仙女散花的情节为基础,展示了仙女轻盈飞舞、行云流水的神态。

仙女们手持长长的彩色丝巾,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曳舞动,彷佛真正的下凡仙子。

这样的舞姿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也让观众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通过《仙女散花》,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舞蹈中对于宇宙间梦幻形象的追求,以及对于舞者技巧和表现力的高要求。

四、《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经典之作,以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的场景为主题。

舞者们在制作精良的羽衣下展示出轻盈飘逸的舞姿。

这个舞蹈以古代衣饰中的“霓裳”为特色,给人一种梦幻而又神奇的感觉。

舞者们如仙女般从天而降,或轻歌曼舞,或翩若惊鸿,将古代传说中仙境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赏析牧歌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赏析牧歌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赏析牧歌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舞蹈文化的国家,地域广阔的中国民间民族舞蹈,以其多样性、独特性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赞赏。

其中,民族舞蹈中的牧歌舞蹈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舞台上的亮点。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牧歌的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

一、牧歌舞蹈的起源与流传牧歌舞蹈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民族舞蹈之一,起源于古代牧民社会。

在古代,牧民们常常以歌声和舞蹈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期许。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歌舞逐渐演化成牧歌舞蹈,并传承至今。

牧歌舞蹈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不同地区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例如,内蒙古的牧歌舞蹈以雄壮、热烈的表演形式为主,让观众感受到草原上奔放自由的氛围;而西南地区的彝族牧歌舞蹈则以细腻、柔美的舞姿和悠扬的歌声为特色,展示了彝族人民深厚的生活情感。

二、牧歌舞蹈的艺术特点1. 舞姿优美动人牧歌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舞蹈形式成为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舞者们轻盈地跳跃,优美地旋转,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韵律。

舞蹈动作流畅,充满力量感和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歌声婉转动听牧歌舞蹈不仅以舞蹈形式吸引观众,也以悠扬动听的歌声取悦听众。

演员们用清亮的嗓音演唱,将牧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歌声高亢或悠扬,既表现出牧民们无尽的激情,又表达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 蓬勃的生活气息牧歌舞蹈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展现出丰富的生活气息。

舞蹈中的动作和歌声往往描绘着牧民们在草原上放牧、追放、放风等生活场景,通过舞蹈和歌声,让人们感受到牧民们无拘无束、欢乐奔放的生活态度。

三、牧歌舞蹈的文化意义1. 传承历史文化牧歌舞蹈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演出中,观众可以窥探到古代牧民生活的痕迹,了解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独特韵味。

2. 表达情感寄托牧歌舞蹈不仅仅具有表演的艺术价值,更是表达情感的寄托。

舞蹈中的动作和歌声记录了古代牧民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观赏时,观众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深沉的情感。

中国舞蹈赏析

中国舞蹈赏析

中国舞蹈赏析中国舞蹈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这些舞蹈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展示了舞者们的精湛技艺和内心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对中国舞蹈的艺术特点和几个经典舞蹈作品进行赏析,带您领略中国舞蹈的魅力。

一、舞者的身姿和舞台表现中国舞蹈以舞者的身姿和舞台表现为核心,追求舞姿的优雅和舞者的灵动。

舞者身姿挺拔,肢体柔韧,动作流畅连贯。

他们以独特的舞蹈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通过身体的舞蹈动作传达深层次的内心感受。

二、古典舞蹈《白蛇传》《白蛇传》是一部中国古典舞剧,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舞剧中,白蛇的舞姿曼妙优雅,宛如游龙起舞,展现了白蛇的独立自由和柔美的形象。

许仙的舞姿挺拔有力,表现了男性的坚毅和英勇。

舞剧中浓郁的中国风格音乐和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增强了观众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三、民间舞蹈《茉莉花》《茉莉花》是一支广为人知的中国民间舞蹈,充满了浓郁的南方风情。

舞蹈中,舞者们身着古代汉服,婀娜多姿地共舞,伴随着轻盈的舞步和欢快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

舞者们手舞足蹈,优雅迅疾,演绎出茉莉花的娇媚和美丽。

整个舞蹈给人以喜庆和快乐的感觉,让观众陶醉其中。

四、现代舞蹈《黄土地》《黄土地》是一支现代舞蹈作品,表达了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厚意。

舞者们以跳跃和转动的动作,展现了黄土地上农民劳作的辛勤和朴实。

他们穿着农民的工作服装,用身体语言表达对土地和生命的敬意。

整个舞蹈充满了力量和动感,既展现了农民的辛劳,又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和珍惜。

五、少数民族舞蹈《锅庄舞》《锅庄舞》是中国少数民族锡伯族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舞蹈中,舞者们手牵手,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圆圈,跳着舞步高低起伏,既表达了团结和友爱的精神,又展示了锡伯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舞蹈中的节奏感极强,给人以欢快和活力的感觉。

通过对中国舞蹈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舞者们身姿的优雅和动作的美妙,更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赏析,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包括了广泛的舞蹈形式,如古典舞、民间舞、少数民族舞等。

其中,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古典舞以其优雅、繁复的动作和精致的服饰而著称。

例如,经典的古典舞作品《仙女下凡》以中国古代神话为题材,讲述了仙女下凡与人类相爱的故事。

舞蹈中,舞者们通过流畅的身体动作和舞台表演,将仙女的柔美和恬静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民间舞是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形态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而闻名。

例如,东北民间舞《锅庄舞》是中国东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个舞蹈以锅庄为道具,舞者们手持锅庄,通过翩翩起舞的动作,表达出东北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舞蹈中,舞者们的身姿优美,动作矫健有力,给人一种欢快和活力的感觉。

这种舞蹈形式既展示了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又传递了东北人民的精神风貌。

少数民族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表达方式。

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傣族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丰富多彩的服饰而闻名。

这个舞蹈以傣族文化为背景,通过舞者们舞动的身姿和手势,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

舞蹈中,舞者们优美的动作和多彩的服饰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让观众更加了解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于世。

这些舞蹈作品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精致的表演,展示了中国民族舞蹈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无论是古典舞、民间舞还是少数民族舞,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其美妙的艺术表达,还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舞蹈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舞蹈表演风格。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韵律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展现着不同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本文将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探讨不同民族舞蹈表演的特点和美学魅力。

一、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中国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审美特点。

中国的各民族舞蹈表演多以优美的身姿和舞蹈动作为主要特点,注重表现出生动、细腻和含蓄的美感。

在表演形式上,中国民族舞蹈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和民族舞剧等多个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现手法。

比如古典舞蹈注重舞者身姿的优美和舞姿的变化,表现出着大气磅礴和典雅高贵的特点;而民间舞蹈则以活泼欢快、充满活力和情感丰富为主要特点,能够深刻地展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生动魅力。

从鉴赏角度来看,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上。

无论是《茉莉花》、《马兰花》等古典舞蹈作品,还是《庆丰收》、《踏歌行》等民间舞蹈作品,都能够通过动作、服饰、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

古典舞蹈《茉莉花》通过舞者的身姿和动作来表现出柔美、高雅的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和含蓄;而民间舞蹈《庆丰收》则通过欢快、奔放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充分展现出中国农民的朴实和热情。

要欣赏中国民族舞蹈,除了要注重其表演技艺外,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学意义和情感魅力。

西方民族舞蹈以其多样化和开放性而闻名于世,在不同国家和地域中,西方民族舞蹈表演具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艺术特点。

比如美国的爵士舞、芭蕾舞和现代舞,法国的民族舞、芭蕾舞和街舞,俄罗斯的芭蕾舞和民族舞等,每一种舞蹈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

美国的爵士舞以其热烈、轻快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而著称,能够充分展现出西方青年的活力和热情;而法国的芭蕾舞则以其高雅、大气和高超的技艺而受到世人的赞誉,能够展现出西方文化的优美和典雅。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饱满的舞姿姿态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我国的广大地域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包括蒙古族的“锡林郭勒舞”、藏族的“磨鼓舞”、傣族的“孔雀舞”等等。

这些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表演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民族的历史、地域和美学观。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是一个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舞蹈的动作、服饰、音乐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感受,欣赏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舞蹈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我们可以从舞蹈的动作上欣赏中国民族舞的独特之处。

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包括起身、起步、转身、腾空、转体、跳跃等等,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和变化,演员们可以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艺术特色。

在蒙古族的“锡林郭勒舞”中,演员们使用了大量的跳跃和转体动作,展现出蒙古草原的辽阔和奔放。

舞蹈的服饰是中国民族舞另一重要的艺术元素。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服饰在颜色、样式和图案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舞蹈演员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伴奏,可以起到舞蹈的节奏和情感的引导作用。

中国民族舞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常常使用传统乐器如笛子、琵琶、鼓等,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蹈演员们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魅力。

传承是中国民族舞能够走进现代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民族舞的传承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舞蹈技巧的传授,二是对舞蹈文化的传承。

在技巧传授方面,传统的师徒制度是最常见的方式。

舞蹈老师会亲自教授学生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掌握。

在文化传承方面,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舞蹈动作,还需要了解舞蹈所蕴含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明白每个动作的寓意和情感。

这样,才能真正把中国民族舞传承下来,并且通过创新和发展,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舞蹈鉴赏
光电学院
2010054020004
王仲伟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

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

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

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

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

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

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

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

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

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5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

6 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烟盒情”、“打歌”、“罗作舞”、“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等等。

解放以后,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彝族舞蹈也获得了进一步的
提高和发展,成为祖国文化百花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

7 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

他们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

他们特别喜爱白鹤,把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

这种民族性格与审美观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歌舞中,便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

朝鲜族传统舞蹈种类繁多、风采各异,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扇子舞”、“纱绢舞”、“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钗舞”、“剑舞”、“拍打舞”等十多种。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舞蹈艺术家们的努力下,许多民间传统舞蹈被整理创作成为优秀节目,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我们可以在舞蹈《顶水舞》、《淘米舞》、《喜悦》、《长白瀑布》等节目中,看到身穿小巧短衣、下着拖地长裙、襟垂飘带的朝鲜族姑娘们翩然起舞的优美形象,在宛若鹤群展翅的舞姿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朝鲜民族精神。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起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下面来谈谈民族舞的作品赏析。

汉族民间舞蹈就拿《红绸舞》来说,此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作品以民间传统舞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翻身作主的喜庆心情,体现了工农大众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时代精神。

编导在民间秧歌的基础上,注入弹跳的律动,加强动作的热烈欢快的情绪;道具红绸大小8字、横波、立波、肩圈、大车轮的展开,形成了丰富生动、多彩多姿的流动造型;蹦子、射雁、翻身、倒踢紫金冠等传统戏曲语汇的纳入,更增强了整个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构思的特点:(1)主次分明,领舞无论在长绸动作难度或空间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2)热闹而有序,台前、中、后方各成一体,看似杂沓纷乱,却又秩序井然;(3)画面设计别致。

《红绸舞》的服装道具,亦见匠心。

作为主要道具的红绸,时而扎成火炬状,时而打开,将编导的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服装方面,绿衣与红绸在色彩上形成互补,白衣、黑鞋又与红绸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舞蹈在色调上鲜明开朗,富有层次感。

又例如藏族舞蹈《洗衣歌》,这舞蹈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藏族特有的艺术风格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和汉藏之间和谐的民族关系。

《洗衣歌》艺术上最大特点是,歌、舞、道白融为一体。

自藏女出场到追赶班长下场,始终洋溢着热情、幸福和颂扬之情。

洗衣时的唱的《洗衣歌》,“出打出打觉过出打咳”——来萨(快点洗啊)、“阿拉黑司”等劳动呼号,以及道白的恰如其分的应用,使全舞显得格外新鲜活泼、充满生机。

不过,该作品仍然以舞为主,其动作是在藏族特有的踢踏步基础上演化而来——泼水步、秧歌踩衣步、捶衣等,风格柔而轻,体现了藏族姑娘活泼热情的性格和对解放军的热爱,从而充分地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烈感情。

舞蹈鉴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鉴赏是令人愉快的精神消费。

生产以消费为目的,舞蹈作品离开了艺术鉴赏,艺术创造就失去意义,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英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塞缪尔·皮鲁斯曾写下了极富文学价值的日记,但是这些日记却全部用密码来写,生前未曾发表,而且存心死后也不让人读懂。

直到他死去百年之后,以为教士经过五年刻苦努力,才将这些密码破译出来,使作品得以与世人见面。

试想,若不是这位教士,塞缪尔·皮鲁斯的作品哪怕是惊世之作,也恐怕要沉沙千载,能有什么意义呢?艺术史上不乏将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不与世人见面的例子,但这些艺术家是不是真的不想让自己的苦心之作与世隔绝呢?虽然并非如此。

他们更多的只是想让自己一时无法得到社会接受的作品,留待子孙后代来承认。

因此我们说,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接受与鉴赏。

舞蹈艺术也一样,舞蹈艺术鉴赏作为一种精神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家与观众、舞蹈活动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检验作品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更是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主要依托。

只有经过千百万人的鉴赏,才能最终使其成为现实的艺术,实现自己
的价值:改造社会、教化人心、从而获得艺术生命。

可以这么说,艺术创造者之需要鉴赏者,正犹如千里马之于伯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