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1

合集下载

舞蹈鉴赏名词解释

舞蹈鉴赏名词解释

舞蹈鉴赏名词解释舞蹈鉴赏,又称舞蹈艺术鉴赏,简称鉴舞。

它是以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感受为对象,从艺术与欣赏的视角,严格从舞蹈的四大要素:舞蹈动作、舞蹈表情、舞蹈创作、舞蹈诠释出发,进行的分析、理解、评价的过程。

舞蹈的四大要素:一、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是舞蹈创作的主要元素,也是表现舞蹈本质的重要方式。

舞蹈动作由三个方面组成:动作形态、动作意识、动作力度。

舞蹈动作形态包括四肢廓形、姿式、空间位置、节拍等,它可以表现舞蹈艺术作品的细节特色;动作意识主要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气派和情绪,能够表达舞蹈的主旨;动作力度主要是指舞蹈动作的力量大小,表现舞蹈的激情、凝练等。

二、舞蹈表情舞蹈表情是指舞者使用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表达舞蹈的情感及思想内容,它是舞者内心的抒发,也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素材。

舞蹈表情的意义可以体现在舞蹈的情节、形象、情感等方面,丰富舞蹈的内涵,更好地传达和表达舞蹈作品的宗旨和意义。

三、舞蹈创作舞蹈创作是指舞蹈家在创作人、用实践、通过动作、表情等舞蹈要素来记录、表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思想的行为。

舞蹈创作的过程,是以舞蹈的技艺为基础,运用个人的技术表现和创作设计来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表达的过程。

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家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境来量身定制,设计出适合自己表演的演出,以保证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和表现力。

四、舞蹈诠释舞蹈诠释是指在观众观看舞蹈表演过程中,从舞蹈作品中提取出来的客观概念和主观意象,以及观众对舞蹈表演的体验和理解,都是舞蹈艺术鉴赏的重要内容。

舞蹈诠释的方法,可以分为客观诠释、主观诠释,以及旁观诠释三种。

客观诠释指的是从舞蹈的节奏、动作、表情等角度出发,从客观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舞蹈,主观诠释指的是从表演者的情感表现来展现其舞蹈作品,旁观诠释指的是从观众对于作品的感受来诠释其作品。

在舞蹈艺术鉴赏中,我们要根据四大要素,将不同的鉴赏视角融入到舞蹈作品中,综合运用舞蹈创作、表演、表情及动作等元素,以便使观众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内涵性和内在美。

舞蹈鉴赏作品赏析

舞蹈鉴赏作品赏析
蹈作品以深蓝色灯光为主,唯独一束 黄光照在淑女椅上,使得舞台布局对比鲜明, 层次清晰;一款古代铜镜更是点睛之笔,瞬间 把舞蹈作品的添时加标间题、地点人物、事件描绘的 清晰易辨,整场灯光、舞美紧贴作品主题,简 洁明了。欣赏古典舞《点绛唇》时,你会感 到整部作品清晰流畅,仿佛一汪清泉干净、 透明,仿佛一场春雨细致、绵绵,仿佛一支花 朵美丽、娇羞,仿佛一弯新月明亮、照人。
编导佟睿睿说:“点绛唇乃一词牌曲,最早指汉 代女子一点红的樱桃小口,舞蹈一语双关把行为 融入作品,女人为悦己者容!君未归,我怎敢老 去! 而《点绛唇》这个舞蹈作品,一开始便将这个动 作赋予了一种悦已者容之情。每次的梳妆打扮, 都是为了让最好的自已与心上人的相见,可一次 次回眸凝望,满心期待,从青春年少静待至美人 迟暮,她一次次的失落心碎,似乎都没有等到那 个人…她最后仅剩下慌乱,无奈,静置一旁,仍 残留着一丝希望… 她的等待贯穿了整个人物的一生,她的爱,她的 怨,对一切的渴望,湮没于一世。但她最后竟仍 能抱着一丝希望去等待,镜子似乎也被赋予了灵 魂,在最后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升华。
舞台背景由黑色幕布加上白色满天星的灯光组成, 仿佛夜晚点点繁星;幕布上还有一个古代建筑的屋 檐和两扇木雕的八角窗户,俨然一座古代深庭大院 ;舞台左侧在黄金分割点上摆放一方收腰造型的淑 女木质椅子,椅子的流线造型如同女主人般婀娜多 姿;整部舞蹈作品以深蓝色灯光为主,唯独一束黄 光照在淑女上,使得舞台布局对比鲜明,层次清晰 ;一款古代铜镜更是点睛之笔,瞬间把舞蹈作品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绘的清晰易辨,整场灯 光、舞美紧贴作品主题,简洁明了。
观谢谢




一 位 少等 女待 在心 闺上 房人 中归

目 录

作品简介

长征路上红旗飘舞蹈鉴赏

长征路上红旗飘舞蹈鉴赏

长征路上红旗飘舞蹈鉴赏
《长征路上红旗飘舞》是一支表演舞蹈,以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征过程为主题。

以下是对这支舞蹈的鉴赏:
1. 舞蹈编排:《长征路上红旗飘舞》以红色旗帜为主要象征,舞者们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编排来展示旗帜的飘扬和舞动,整个舞蹈呈现出一种庄严而激情澎湃的氛围。

2. 舞蹈技巧:舞者们的舞蹈技巧非常高超,展现了他们的舞蹈功底和身体协调能力。

舞蹈中的动作流畅而精准,体现了舞者们的专业水平。

3. 表情与情感:舞蹈中的舞者们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展现了长征过程中的艰辛和坚定。

他们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传递出对长征的热爱和坚定信念,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长征的意义。

4. 舞蹈音乐:舞蹈配乐选择了激情洋溢的音乐,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

音乐的节奏感强烈,能够更好地营造出舞蹈的氛围和节奏感。

5. 整体效果:《长征路上红旗飘舞》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长征的壮丽画面和历史意义。

舞者们的精湛技巧和表演力度,配合上音乐和舞台布景,使整个舞蹈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总体而言,《长征路上红旗飘舞》是一支表演舞蹈,通过舞者们的精
湛技巧、表情和舞蹈编排,生动地展现了长征的艰辛和坚定信念。

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和长征的伟大精神。

舞蹈赏析万能范文6篇

舞蹈赏析万能范文6篇

舞蹈赏析万能范文(通用6篇)总结汇报赏析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熟悉,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艺术观点和艺术爱好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舞蹈赏析万能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舞蹈赏析万能1《一片羽毛》,十九位男舞者动作刚柔并济,表现鸟儿在生存环境遭破坏后,无家可归的哀怨等。

舞蹈通过表现一群候鸟在迁徙的途中遭受不幸时勇敢地抗击灾难,顽强地与大自然斗争的场景,形象地表述了爱与团结的力气。

正是这个特殊的立意使《一片羽毛》在其他布满民族气息的舞蹈中脱颖而出,而姑娘们精湛的表演也完善地诠释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对生命的热爱。

舞蹈《一片羽毛》的服装就是以宽松的白色大腿裤为主的,演员赤裸上身,显露舞者明显的肌肉结构。

为了表达鸟儿的悲愤,舞蹈最后一分钟动作难度有很大的跨越。

当赤裸上身、背上画着蓝颜色绘的小伙子们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大家眼前一亮,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台上的舞者们用尽全力,下腰、起腿、旋转、跳动、翻滚,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最佳状态。

两位领舞柔软的舞姿与后来刚劲有力的动作形成鲜亮对比,大家被她们传达出的悲伤却更坚强的精神所打动!舞蹈赏析万能2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对江南美妙风光的眷恋,看到《小城雨巷》中那古老的城巷,青青的石板,朦胧的雨气和那美丽、淡雅的撑着油雨伞的女子,听到那悠扬、婉约的乐声《小城雨巷》充分运用了舞蹈的特性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情境。

它看似表现的不是当下的时尚生活,没有多少大开大阖、跌宕起伏,没有多少高难度技巧的展现,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宏大场景等等,但它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再地回味,在不经意中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必须找到一条走进人类情感深处的通道,用诗性之手触摸和弹奏人们的心灵之弦;必须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开掘,让当代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中国妈妈》,叙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

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

朝鲜舞蹈种类繁多,尤其各种“长短”所产生不同性格舞蹈更具有独特风格,常用的有以下七种“长短”的性格舞,即:古格里舞、阳山道舞、它令舞、扎津古格里舞、沙尔普里、安旦舞及挥毛里舞。

古格里特点:它的特殊性就是在于以气息的运用来带动膝部的屈伸与步伐,并贯穿于全身。

使舞蹈呈现出含蓄、柔韧、细腻、动静相间的风格特点,即以内之动,带动外之动,动中有线,静时线不断。

阳山道特点:音韵颠簸、感觉游荡、情绪激昂、动作流畅。

它令舞特点:音韵沉重、感觉伸展、情绪诙谐、动作潇洒。

扎津古格里特点:它活泼、伶俐、快捷,带有跳跃同时又有向上升的感觉,是一种跳跃“弹挑动律”呈现出"弹”“提”“碎”“点”“移”的动感特征。

安旦舞特点:它是一个“顿移动律”,动作大方、感觉跳跃、情绪高涨。

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

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

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

长鼓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

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

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

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

扇舞有持一把或两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舞者将手中的扇具可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

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

《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舞蹈鉴赏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舞蹈的历史发展、基本要素、流派风格以及相关艺术概念,培养对舞蹈作品的辨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

2.分辨和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舞蹈作品,培养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会运用舞蹈艺术的表达技巧,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形成独立的艺术见解。

三、教学内容1.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古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和当代舞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舞蹈的基本要素-身体动作的基本形态和技巧-空间、时间、动力和表情的运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3.舞蹈流派和风格-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比较-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的特点与区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蹈风格4.艺术概念与舞蹈作品-舞蹈的主题和意境表达-舞蹈编排和构图的艺术手法-舞蹈剧目的演绎与评价5.课堂实践和观摩-学生参与舞蹈创作与演出-实地观摩舞蹈演出和艺术展览6.课程总结和评估-回顾舞蹈艺术的学习收获-进行舞蹈作品的评价和讨论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案例分析和作品评析,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实践与观摩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活动,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

4.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拓宽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和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程度。

2.书面作业和报告:对舞蹈作品的观摩和评价、资料整理与分析的书面作业。

3.小组合作项目:学生合作完成的舞蹈创作或演出项目。

4.期末考试:对舞蹈艺术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概念的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史》-《舞蹈欣赏与评析》2.参考资料:-舞蹈演出录像资料-艺术评论文章和专业期刊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与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第二周:舞蹈的基本要素第三周: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比较第四周: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的特点与区别第五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蹈风格第六周:舞蹈的主题和意境表达第七周:舞蹈编排和构图的艺术手法第八周:学生舞蹈创作与演出第九周:实地观摩舞蹈演出和艺术展览第十周:课程总结与评估八、教学建议本课程为艺术类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独立的艺术见解。

舞蹈鉴赏1

舞蹈鉴赏1

舞蹈鉴赏舞蹈是一种集艺术与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表现形式,它以身体语言为媒介,传递出人类的各种情感、感觉和思想。

在舞蹈中,舞者以肢体的运动为表达方式,以感性的语言演绎出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思考和感悟。

舞蹈艺术带给我们视听上的享受、心灵上的陶冶,同时也是一种对人体极限挑战的运动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舞蹈艺术进行鉴赏探究。

一、舞蹈艺术的起源舞蹈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那时的舞蹈被视为一种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之一。

在中世纪欧洲,舞蹈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一些具有明显民间特色的舞蹈,如表演在五月节庆典上的莫里斯舞。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舞蹈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18世纪的巴黎成为了贵族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现代芭蕾舞的雏形。

现代舞的出现与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息息相关,它打破了芭蕾舞中对身体动作的限制,更加注重对感觉、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二、舞蹈艺术的分类舞蹈艺术在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舞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古典芭蕾舞:它是一种源于法国宫廷的古典舞蹈形式,以优美的舞姿、优雅的姿态和繁复的技巧为其主要特色。

其舞者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以保证完美的身体协调性和均衡感。

(二)现代舞:它是一种不极度强调技术要求和舞蹈动作的自然流畅性的舞蹈形式,注重对情感和个性的表达。

其舞者可采用多种身体姿势和动作方式,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展现出身体的柔韧和力量。

(三)爵士舞:是一种起源于美国民间舞蹈的舞蹈形式,在表现形式和舞蹈动作方面融合了原创性舞蹈和现代流行舞蹈的特点,具有流畅、轻快、活泼、热情等特征,是一种更多色彩和音乐以及自由挥洒的舞蹈形式。

(四)民间舞:民间舞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它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形态、崇拜和习惯,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的舞蹈形式。

三、如何欣赏舞蹈艺术欣赏舞蹈艺术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放松自己,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舞蹈艺术的体验。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咏春舞蹈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雅的动作而闻名。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传递武术哲学和文化的途径。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优雅而又精湛的艺术表演。

咏春舞蹈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省,以其独特的拳法和步法而闻名。

它强调身体的协调和平衡,注重内外兼修,以实战为目的。

咏春舞蹈的动作流畅而有力,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在咏春舞蹈的表演中,舞者通过身体的起伏和舒展,表达出武术的力量和美感。

他们的动作精确而流畅,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地展示了咏春的特点。

舞者的身体姿态优雅而稳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和力量的表达。

咏春舞蹈的动作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拳法和步法。

舞者通过灵活的身体和准确的动作,将这些拳法和步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动作有时快速而有力,有时缓慢而柔和,有时短暂而精确。

舞者的身体控制力非常高,他们能够完美地表达出每一个动作的力量和美感。

咏春舞蹈的音乐伴奏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有力,与舞者的动作相得益彰。

音乐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与舞者的动作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是一种独特而精彩的艺术体验。

通过欣赏咏春舞蹈的表演,我们可以感受到武术的力量和美感,体验到舞者的技巧和才华。

咏春舞蹈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通过舞剧咏春舞蹈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咏春舞蹈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其传递的武术哲学和文化。

在舞剧咏春舞蹈鉴赏中,舞者的动作和音乐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通过精确的动作和优美的音乐,将咏春舞蹈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蹈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每一个动作都准确而流畅,使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

舞剧咏春舞蹈鉴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优雅而又精湛的表演。

通过舞者的动作和音乐的配合,我们可以感受到咏春舞蹈的力量和美感,体验到其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舞剧咏春舞蹈鉴赏的世界中,感受到咏春舞蹈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鉴赏期末作业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三班
陈梅芳20082410301 一、分析作品
(1)作品名称:《胭脂扣》
表现形式:独舞
舞蹈种类:民族舞
作品鉴赏分析:
《胭脂扣》是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张云峰根据同名小说《胭脂扣》改编而来,由北京舞蹈学院刘岩同学进行表演。

刘岩表演的舞蹈《胭脂扣》以富有特色的舞蹈动作,刻画出一个挣扎在生活与感情中的风尘女子的形象,内心的酸楚、压抑与激情都掩盖在红粉胭脂之中。

欢场女子如花与富家子弟十二少因父母百般阻挠,相约吞鸦片赴死。

但故事并未在此结束,在阴间等十二少五十年的如花一直没有等到郎君,于是决定到阳间来寻找他。

原来当初十二少未曾如誓相随,她从未想过她倾心的付出,最终结果却是“谁知负心,恩爱成灰”。

如花放下胭脂扣,决然离去。

该舞蹈把一个烟花女子在风月场上的一颦一笑与压抑以及全身心投入去爱后共赴生死的无怨无悔、死后望眼欲穿的企盼心态刻画得十分传神,整个舞蹈充斥着哀怨缠绵的气息,强调了这段悲剧性情缘的凄切情愫,诠释出一个女人对爱的独白。

舞蹈的情感表达,需要表演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刘岩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在舞蹈《胭脂扣》中,开场刘岩穿着一身火红的旗袍伴着轻快的音乐欢快地跑着,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喜悦之情,把她与十二少的爱情的甜蜜邂逅演绎得淋漓精致。

然而就是这样一段浪漫的风花雪月却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女子要接受与所爱的人阴阳相隔是一件多么令人悲痛的事情。

因此,伴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刘岩动作也变得有些沉重与迟缓,而在此同时情人对自己不离不弃,她感到自己虽受到很多委屈但是为爱情的付出是值得的。

突然,音乐一转,音乐一转,那短促而有力的音乐暗示女子的抗争达到高潮,然后,音乐又一转,暗示女子的抗争取得胜利,然而胜利并没有带给她应有的喜悦,那凄美哀怨的音乐预示了她们的爱情终究是敌不过世俗,最终在苍白的生活中结束。

在舞蹈的最后,一曲百转千回的《客途秋恨》响起,似乎在向世人讲述一个女子那段悲戚万分的爱情故事。

在《客途秋恨》哀婉的节奏中,女子重新回味了她的一生,当中的苦与乐也一并呈现,最终却发现情人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背弃了自己,去寻找另一种生活了。

此时,女子哀怨的眼神直逼人的内心深处,原来五十三年的痴心等待换来的只是一场空。

她,什么都没有。

(2)作品名称:《暗战》
表现形式:双人舞
舞蹈种类:现代舞
作品鉴赏分析:
广州现代舞团的双人现代舞《暗战》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触及心灵的震撼。

我被演员精湛扎实的的舞艺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心理状态深深折服。

《暗战》场景很简单就是一张方桌,两个舞者。

一个全身着蓝衣,一个全身着白衣,一个代表内心的自己,一个代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他们在桌子上进行着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

在舞蹈的前部分,两个舞者一直都在做着完全相反的动作,两个自己似乎都在想尽办法要对方向自己妥协,然而都并没如愿,从中看出两个舞者把主人公内心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舞蹈中间部分出现了转折,太久的挣扎已让两个自己疲惫不堪,当舞者背靠着斜翻过来的
战场时,舞台上转换了明亮的灯光,音乐也略显明快。

现在两个舞者的动作已经基本一样,但似乎他们自己又畏惧这种相同,觉得这是在向对方妥协,并且此时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并没有因为两个舞者的相似动作减弱,相反他们在略显明快的音乐中不断地加剧。

在舞蹈后部分,两个舞者把桌子翻过来,这时音乐突然变得特别沉快,暗示他们的斗争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他们把桌子抬起来做最后的较量,他们没有选择肢体上的交流,而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进行着思想上的交锋。

最终两舞者握手,象征着这次“暗战”的结束,但下一瞬间在台子下的腿动作,似乎又在告诉我们,其实内心的“暗战”是无休止的,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着,两个自己是无法达成真正的统一的。

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充分的展示了现代舞的力量之美。

此舞蹈所包含的暗战过程十分富有感染力。

从两人的宣战到对决,到战斗高潮,到战斗疲惫,到重拾斗志,到最后的宣战结束,整个过程都显得自然而流畅。

演员在处理动作方面干净自然,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回味。

其精湛的舞艺和充满力度的高难度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从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文学意义上来看,《暗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认为它的确是一件不可错过的精品,透过它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次对舞蹈的鉴赏,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

二、名词解释
蒙古族硬腕:"硬腕"是蒙古舞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动作,主要是手腕用力,一脚向前迈步,双腿重叠下蹲,反复做提腕、压腕的动作,用以练习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古典舞手位:拉山膀,即双脚站丁子步,挺胸,收腹,昂头,双手叉腰,单手(也可以双手)顺腰部自然放下,手背向外,直臂从旁边划圈举起到头顶,眼睛要跟着收走,动作要圆,转掌,由胸前压下之第三个扣子处,手距离胸部约一尺,然后手从胸前平行的向旁拉出去,放到芭蕾的七位手处,到了最后位置时都要转让前方亮相。

整个动作必须做得有力度,有精气神。

手臂的基本姿态包括单山膀;双手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三、舞种类别
古典舞: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
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
较高超的技巧。

它在欧洲起源发展,然后传入中国。

中国的古典舞讲究身韵。

“身
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
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
审美的精髓。

民族舞:我国的四大民族舞蹈包括朝鲜舞,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和傣族舞。

朝鲜舞讲究气息,松紧结合,一张一弛,收气送气。

维吾尔族舞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
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

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

昂首、挺
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

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

傣族舞蹈的动
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傣族舞蹈那
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
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
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
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它的最鲜明特点是
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

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
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on,1877-1927 ),她认为古典芭蕾的练会造成
人体的畸形发展。

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
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芭蕾舞:芭蕾,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

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芭蕾
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

其代表作品有《天
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
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