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头像素描入门分析解析
石膏头像素描入门ppt分析解析

七、凹凸骨点及体面转折线
要加强骨点的理解,头部的 主要几个骨点的名称、位置、 形状要牢记,有凹下骨点跟 凸起来的骨点。 凹下骨点:眉间、犬齿窝、 颞窝。 凸起来骨点:额结节、眉弓、 额颧凸、颧骨结节、鼻骨、 上颌隆凸、下颌角、颏隆凸、 颏结节、顶结节、眶下缘、 颧弓、颞骨乳突。 体面转折线:颞线、下颌斜 线、下颌底。(明暗交界线)
注意的问题
在素描实践中,要学会灵活运用一般的比例规 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而不应把一般规律当 做框框生搬硬套。 从始至终贯穿整体意识,切忌钻牛角尖。
七、作业要求
1、头骨素描两张,正面侧面各一。 2、结构、比例要正确。 3、要注明骨点名称。 4、明暗层次清晰,明暗交界线要明确。 5、注意整体空间虚实处理。
二、头骨的结构分析
头骨基本结构知识
素描示意图
注意:骨骼的细节特点,骨骼 之间的链接与位置。
三、头部比例特征
头部的基本比例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掌握: 发际至眉、眉至鼻底、鼻底 至下巴三段基本相同,即所 谓的“三庭”; 脸部正面最宽处为五个眼睛 的宽度,即两眼间距为一眼, 两眼外至两耳分别为一眼, 此谓“五眼”; 眼通常位于面部正中二分之 一处。
一、头部的构 成和造型规律
1、结构特征 头部的骨骼是 由呈球状的脑颅骨、 额骨、颧骨、眼眶 凹穴、以及连接牙 齿的上下颌骨所构 成。头及其各部分 造型的几何特点如 图所示。
四、头骨基本形演变
1、要把头骨 理解成一个立 方体。 2、头骨分脑 颅跟面颅。 3、面颅可分 颧骨方形体、 嘴型圆柱体下 颌骨梯形体。
头骨
——头骨形体与结构的理解
石膏头像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题,作画应该从哪一步入手?

02 统一暗部
03 揉擦
04 塑造
05 调整
更多作品欣赏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在联考及校考中除了会考静物和头像之外还经常出现石膏头像的题型一部分同学可能画得很少在考试时就会非常吃亏其实石膏是美术生必学的其中也有很多绘画的技法要学那么我们就从石膏的步骤学起吧
石膏头像也是考试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考题,作画应该从哪一步入手?
文中所有作品来源于屈凯老师
在联考及校考中,除了会考静物和头像之外,还经常出现石膏头像的题型,一部分同学可能画得很少,在考试时就会非常吃亏,其实石膏是美术生必学的,其中也有很多绘画的技法要学,那么我们就从石膏的步骤学起吧!
石膏像素描

如图所示是朱历亚诺 • 美第奇石 膏像的写生作品,也被业内称作“小 卫”,这个石膏像造型优美,样貌俊 朗,神态安详,其卷曲的头发充满浪 漫气息。由于它的头部运动幅度较大, 导致脖子处的肌肉异常突出,动感十 分强烈。另外,由于它的面庞过于圆 滑,结构不太明显,在塑造时不要浮 于表面,应多注意对脸部结构的刻画。
5
光的强弱、光源方向及角度的改变, 均会使得观看者对所观察对象的认识发生 变化。
在传统的审美意识中,常将主光源放 置在石膏像的左前上方或右前上方,使其 呈三分之二面受光的状态,这样容易表现 出最佳的绘画效果,如图1所示。
也可将光源方向设置在石膏像的左上 偏左或右上偏右的位置,使它的正面朝向 观看者的正左前方或者正右前方,这种状 态下的石膏像最有利于突出表现其五官部 位,如图2所示。
1122
三、深入刻画
图1 图2
逐渐丰富细节,刻画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型关系更加明确具体。深入刻画的 阶段要注意,每画上一笔都必须表现的是形体结构与转折,若只是加深调子便失去了绘画的意义。
这一阶段应该通过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运用素描的造型手段,注意明暗与虚实的对比,主观地去把想 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对象,如图2所示。
如图所示为格达梅拉塔石膏像的明暗素描作品。在绘制石膏像明暗素 描的过程中,应始终以整体作画的思想来进行观察,通过不断地比较,找 准局部形体在整个形体中的结构、空间和明暗调子关系,以使得形象表现 具有整体性。
进行石膏像明暗素描的练习是为了培养整体地观察、理解及塑造形象 的方法,较全面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质感、光感等,画面的 背景也在表现之列。这种表现手法,其缺点是暗部容易被忽视,此外,由 于绘制中过多依赖固定光源,比较容易形成被动摹仿的习惯。
素描石膏人像全方位解析与写生

素描石膏人像全方位解析与写生
一一、素描写生步骤:
三小时完成稿
一二、局部解析:
眼的结构解析眼的造型解析
鼻的结构解析鼻的造型解析
胡须的造型解析
一三、摄影与整体解析:
《马赛曲》战士右¾侧面像
体块
石膏座像可概括为球体(头部)、圆柱体(颈部)、斜面体(胸部)和圆柱体(底座)四大体块。
明暗交界线的节奏
由于骨点的影响,处于骨点部分的明暗交界线就“硬”,调子深;处于肌肉部分的明暗交界线就“柔”,调子稍浅。
这样明暗交界线从上到下就呈现柔→硬→柔→硬……的节奏变化。
骨骼
切面
根据骨骼、肌肉结构,可将石膏座像分解为大小不同的块面,便于理解和塑造。
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

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一)一、学习素描石膏头像写生的意义素描石膏头像写生,是了解人物头部的解剖及形体结构的必修课,它使绘者在开始真人写生之前,对人物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石膏头像写生获得对黑白灰关系更进一步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起到培养审美能力和画面处理能力的作用。
基础素描的表现形式大致有线、线面结合和明暗调子三种。
前二种一般重点放在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上,后者往往更强调丰富的黑白灰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虚实感、空间感。
但不管怎样,这些表现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准确的结构关系上。
找准结构关系,是完成好一幅作品的基础与前提。
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从线造型的方式开始绘画,这是因为线比面更简捷和直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对象的经构关系。
所以,有人把以线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把表现重点放在分析对象结构方面的素描叫结构素描。
而把注重寻找黑白灰关系的丰富变化、强调光与影的关系的素描叫调子素描。
但两者并不存在一个层次高低的差别,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结构素描也好,光影素描也罢,前提都是对象的结构,光影也必须依据结构而存在。
初学者自然是要先从对象的结构认识开始的,也就是说先要学会用线。
初学者非常容易进入“钻局部”的误区。
长而直的线条能帮助其减少这种失误,并增强对对象的体积意识。
在初学时,对物象的认识应该更理性一些,分析对象的体、面关系,找准各个关键的“点”,还有点像是在记一些人物头部上的公式”。
但这很重要,因为人的头部结构是一样的,只存在不同的比例关系。
这些“公式”能帮助初学者更清楚地认识整个形体的结构及各个与块面的转折但绘画最终应落脚到感性这一层面上来。
初学者首先跟着老师科学地认识分析对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最后呈现给观者的应是包含着物象本质,经过作者的归纳、处理的现象。
从理性到感性这是初学者应遵循的从认识到表现的过程。
二、了解头部的结构、五官、肌肉的走向。
注意黑白灰还有空间感线条要跟肌肉的走向来画,背景一定要虚,头像要跳这样空间感就出来了。
素描教程四——石膏头像

素描教程四——石膏头像石膏像的要点与表达我们上一节讲到了空间在素描中的重要性,这一节我们将运用以前所学过的所有知识来对石膏像进行表达。
首先我们温习一下素描的几个基本要素:空间、体积、质感。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构图、透视、结构、黑白灰的处理。
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单个物体,我们怎么样处理它。
怎样用以前所学联系到石膏头像上来,也就是我们以前提到的联系性,这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重点。
按理说我们应该先讲艺用人体解剖,但是由于解剖这门课比较繁琐,再加上咱们大部分同学都是初学,如果讲过多的艺用解剖会让同学陷入局部的刻画,在这里我们还是主张“眼见为实”。
先抛弃繁琐的局部,注意对整体的刻画和理解,并且加强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现在咱们从三个方面来讲解一下石膏头像:1、型、体。
型跟体的却别与联系,内型和外形的概念。
2、空间。
前面那堂课提到的空间表达方式。
3、表现。
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第一,型、体我们现阶段的训练目标就是在二维纸面表达三维立体假象的训练,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型”,物体的大的外形,和支撑它形成“体”的内型。
在素描石膏头像中我们首先确立物体的外形,然后通过反复的对比确立内部转折的型,使它形成体的概念。
下面我们那一张纸来做一个简单的示范,一张“平面”的纸它不存在转折,所以我们称它为“平面”。
我们从中间折一下现在我们明显的看到中间的这条转折线,现在它就有了“体”概念。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管中间的那条线叫“明暗交界线”,这里我们称它为“型体转折线”。
我们把这张纸折四下,做出比较明显的起伏,现在这张纸有四条内部型体转折线。
这四条线是支撑这张纸形成“体”的转折线,在光影的条件下,根据光源的不同位置,它们又把这张纸切割成五个不同亮度的面,在素描中我们通常把这几个面的处理称作黑白灰关系的处理。
通过这张纸的演示我们首先对型、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用这种简单的演示联系到比较复杂的石膏头像中,这里我们要学会怎么让复杂的物体变得简单易懂。
石膏头像写生必须要懂的套路(步骤详解)

石膏头像写生必须要懂的套路(步骤详解)///石膏头像写生步骤///石膏头像写生一般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1、构思构图阶段2、形分析阶段3、形体塑造阶段4、调整统一阶段一、构思构图阶段1、构思构思来自于观察、感受。
紧紧把握住第一印象的新鲜、强烈的感受。
当“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以至能预想到包括构图、形体、色调及其表现方法在内的画面效果,并产生表现对象的强烈欲望时,即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构思。
2、构图构图是构思的体现,是构思的补充和发展。
要从多个角度观察比较,确定最能体现对象的造型特征,精神气质,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角度进行构图。
在构图中,要运用“变化和统一”的原理,处理好多种构图因素之间的关系。
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为了取得较完美的构图,还可以作多个小构图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择优构图落幅。
3、落幅落幅要从整体入手,在比较中确定上下左右各高点的空间位置,确定高与宽的比例关系,头、颈、胸的比例关系及其动势,用较长的直线切出大形。
将写生对象,画面落幅及小构图联系起来观察比较,确认形象的动势、比例基本无误。
二、形体分析阶段1、确定基本形体依据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原则,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方法,将复杂的头部形体进行最大限度的概括、简化,以确定基本形体,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a、准确把握头部的高、宽、深的比例关系及其透视缩形变化。
b、确立大轮廓线对局部轮廓的制约关系和形体内轮廓(结构线)与外轮廓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只将“大”与“小”,“内”与“外”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准确的、具有空间深度的立体造型。
c、在构图落幅、确定大形的基础上,以长直线切出具有高、宽、深度的基本形体。
2、深化内部轮廓以基本形体为基础,从整体和形体结构出发,通过头部的中轴线与动向线,准确把握额结节、眉弓、颧结节、鼻骨、下颌结节,下颌角,顶侧隆起等骨点的位置和五官位置。
人的头部结构是对称的。
在确定骨点及五官位置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结构特征,将左右对称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画,要准确地把握其透视缩形变化。
第五章 石膏像素描

8
(一)明暗素描
如图所示为格达梅拉塔石膏像的明暗素描作品。在绘制石膏像明暗素 描的过程中,应始终以整体作画的思想来进行观察,通过不断地比较,找 准局部形体在整个形体中的结构、空间和明暗调子关系,以使得形象表现 具有整体性。
进行石膏像明暗素描的练习是为了培养整体地观察、理解及塑造形象 的方法,较全面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质感、光感等,画面的 背景也在表现之列。这种表现手法,其缺点是暗部容易被忽视,此外,由 于绘制中过多依赖固定光源,比较容易形成被动摹仿的习惯。
绘画步骤
图1
23
图2
提示
当自己感觉不容易直接画准对象复杂的形体关系时,不妨先简化它,即用概括和归纳的办法, 勾勒大概形体特点,然后描绘更细小的形,慢慢贴近对象。这是学习中的迂回策略,也是作画 步骤。合理的作画步骤可以避免因作画时出错太多太大而损伤绘者的自信心。
LOGO
24
(3)从面部开始进行局部的细节
深入的初始阶段,每个地方都不做虚化的处理,允许有部分 相同的调子出现,每个部位调子的深浅由画面的整体效果决定, 而不是由光源和阴影决定的。此画法重结构、重主观、重理解, 适合短期作业。
LOGO
我们在前面已经详 细介绍了石膏像写 生的概念
接下来将通过对朱历亚 诺 • 美第奇的描绘学习 石膏像的常规写生方法 与步骤。
21
LOGO
三、马赛
如图所示是马赛石膏像的写生作 品。马赛是法国巴黎凯旋门上反映法 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浮雕作品中 的一位战士形象。这个人物形象原本 没有确切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传为马 赛或马赛曲。马赛给人以神采焕发、 斗志昂扬的感觉,飞舞的长发、坚定 的眼神是其传神之处。在刻画时,应 着重把握头发、胡子和突起的面部结 构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 去概括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