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板书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板书

教案板书:日本一、地理位置-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 濒临的海洋有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二、自然环境1. 地形特点-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

2. 气候特点- 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三、资源和经济1. 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

-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较高。

2. 经济特点- 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

-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 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子产品、汽车等。

四、文化和生活1. 文化特色- 传统服饰为和服,传统食品为寿司。

-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举行樱花节。

2. 生活方式- 公共秩序良好,垃圾分类严格。

- 交通发达,普遍使用高速铁路和公共交通工具。

五、防震措施- 由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多地震和火山活动。

- 建筑采用抗震设计,学校定期进行地震演习。

- 普及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知识教育。

六、辩证看待- 认识到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 理解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重要性。

- 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日本面临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等自然灾害,以及他们所采取的防震措施。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较浅,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亚洲地理时,学习了哪些国家?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如岛国、海岸线曲折等。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对比图表,了解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对邻国日本的了解。

(2)学习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理解。

(2)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解读。

(3)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激发学生对日本这个邻国的兴趣。

2. 新课教学(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贫乏,煤、石油等主要依赖进口。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经济发达,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农业和渔业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工业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多地震、火山,如富士山、樱岛火山等。

3. 案例分析以日本地震和火山为例,探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国旗、首都、人口等基本情况。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日本的一些特色。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日本的特色。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地图、图片、课本、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日本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基本情况,如国旗、首都、人口等。

2. 学生跟读相关单词和句子,加深记忆。

Step 3 日本的特色(2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日本的传统文化、名胜古迹、美食等。

2.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增加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3. 教师展示关于日本的一些特色小物品,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动漫、电子产品等。

4.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Step 4 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日本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日本的节日、体育项目等,编写小册子或制作海报进行展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展示,互相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特色,并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我对日本的印象”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对日本的看法和喜爱之处。

六、板书设计(可根据需要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以及课堂活动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认识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5.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提问:同学们对日本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日本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1. 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1.1 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1.2 讲解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

1.3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1.4 讲解日本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2. 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1 介绍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2.2 讲解火山和地震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3.1 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加工贸易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2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请学生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 强调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

人教版初中地理 日本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 日本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气候特点。

2. 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防震措施。

【教学难点】1. 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 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如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 日本的纬度范围是多少?2. 领土组成: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3. 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4. 经济发展: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等。

5. 防震措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震预警系统等。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地图,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让学生思考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篇1【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地形特点特点。

3、了解日本国土面积和人口。

4、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能力目标】1、通过地图教学,强化学生地图的阅读能力、地图学习运用能力。

2、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3、初步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懂得在自然灾害前面如何自救、避险等知识。

2、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3、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在轻松而没有胁迫感的课堂环境中, 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1、日本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2、日本地形特征。

3、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课堂上的学生沉默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具准备】《日本地形图》、《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

【教学方法】利用图表、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教学法等。

【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日本。

日本有“日出之国”、“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呼,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

你到底又知道日本多少呢?(讨论:根据你所知道的日本或者与日本有关的说与大家听,看谁说得多?)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说。

(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相信,经过大家在这节课内的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团结合作,我们肯定都能对日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这简单而又动情的几句渲染语,将能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和热情,迅速地把全班学生都推入了学习的角色之中,这对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教学进度及教学效率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篇一: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第二节日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原因。

教学用具: 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一、自然环境特征(示日本政区图) 学生预习: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看图后回答。

(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地理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3.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4.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
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媒体】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xxxx千米;乘飞机约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

(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

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与“世界火山、地震分
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2.多山,多火山、地震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东京-
-
-
1610毫米--
北京-
—-
-
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海洋性季风气候
(提问)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
读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示意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