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经典诵读计划
幼学琼林教案

幼学琼林教案一、引言幼学琼林教案是一套专为幼儿学习而设计的教育案例,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教案以幼学琼林为主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集中注意能力;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主动思考和表达能力;3. 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5.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展示幼学琼林的魅力:通过展示精美的绘本、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幼学琼林的由来、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幼学琼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创设互动学习环境:在幼儿园的教室中,设置多个学习站点,每个站点都有不同的学习主题和任务。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站点进行学习,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游戏活动:设计与幼学琼林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实施艺术创作: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或生活中的琼林景观,然后组织幼儿利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5. 组织故事讲解:以幼学琼林为背景,讲述相关的寓言故事和传统神话故事,引导幼儿从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2. 游戏化学习法: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例文(4篇)

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例文一、指导思想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构成了我国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
作为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肩负着将这一瑰宝代代相传的责任。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旨在加强文化熏陶,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孩子们的民族修为,从而在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铸就具有中华气韵的新一代学子。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1. 总体目标:本活动旨在通过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学会做人、做事、相处与学习,实现知行合一,展现一中学子的独特风采。
2. 具体目标:(1)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其语文能力。
通过扩大识字量和词汇积累,让孩子们领略祖国语言的深邃与广博,同时培养他们对历史与常识的感知,激发学习热情,逐步培养他们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2)利用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通过熟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篇章,在记忆力发展关键期进行训练,以“既求甚解、且求熟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增强注意力,使之终身受益。
(3)通过诵读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通过诵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人文精神。
(4)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提升个人修养,并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性情,启迪智慧,为孩子们的一生提供精神滋养。
三、诵读内容本学期诵读内容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为主。
教师将鼓励学生在假期阅读《论语》《名贤集》《幼学琼林》等经典著作。
四、活动安排与措施本活动将在七八年级中开展。
经典诵读的顺序为《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计划在四个学期内完成以上内容的学习。
利用语文晨读、课前两分钟及每周一升旗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由语文教师随机进行讲解。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 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二年级书声朗朗教学设计《幼学琼林》4

武昌区中山路小学《书声朗朗》诵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篇目《幼学琼林》教学章节节选(三)
诵读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诗,并能熟读成诵。
2.充分理解诗句含义,感受文化底蕴之深厚,并受其熏陶.
3.在准确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得有韵味有情感,通过多形式诵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资料补充【词语注释】:
心志相孚:心意相通,以诚相待。
孚,信用,相应,符合。
莫逆:没有抵触,思想感情一致,比喻情投意合,感情深厚。
忘年:就是忘年交。
指两个人年纪或辈分相差悬殊,但却可以称为知心的朋友。
芝兰之室:比喻贤士所居的地方。
鲍鱼之肆:比喻恶人所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腌鱼。
肆:店铺。
【译文】:
心意相通又以诚相待的朋友称为“莫逆”,老人
和年轻的人交朋友称作“忘年”。
和好人交往,就像进入放着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芳香味了;和恶人交往,就好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也闻不到它的腥臭味了。
教学流程1.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词语连读,断句准确;
3.逐句介绍意思及相关背景,强调重点字义、词义。
4.同桌合作再读句子。
5.小组或男女生比赛读;
6.师生合作朗读句子;
7.生再次自由读,并尝试背诵句子。
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经典诵读《幼学琼林 19 》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幼学琼林 19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实行传统美德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诵读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收集相关尊师重教的名言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背经典,温故而知新学生背诵第18课。
老师用激励性的评价,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
二、讲故事,导入新课:2、老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三、读经典,诵经典(一)学生读课文1、明确要求:对照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看注释、译文读懂意思。
2、自由读,同桌合作读,互读互听。
(二)检查,指导诵读1、出示第一句: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1)你会读吗?指名读示范读练习读(2)你读懂了吗?看注释,读译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你记住了吗?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
2、出示第二句: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1)你会读吗?指名读示范读练习读(2)你知道吗?学生称赞老师很善于教诲学生,就说“”。
学生感谢老师成就了自己的学业,就说“”。
(3)你记住了吗?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
3、诵读全文。
4、总结评价四、讲读故事,明道理师:古往今来,很多尊师重教的故事广泛流传。
除了文中提取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尊师重道的故事?1、学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师:你们的故事讲得真好。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故事,想和你们一起共享。
(课件出示)学生读故事,说收获。
五、诵名言老师还收集了一些名言(出示)。
1、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2、你喜欢哪句名言,说说理由3、你记住了哪句名言?4、背诵名言六、总结评价,内化提升1、今天你们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2、今天的学习很有收获。
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周次
抽背
内容
备
注
2
1、赠汪伦2、赠花卿 3、赠贾岛
9.5—9.9
3
1、幼学琼林之天文第1至3则
9.12—9.16
4
1、幼学琼林之天文第4至5则
9.19—9.23
5
1、幼学琼林之天文第6至7则
9.26—9.30
6
1、鸟 2、远书 3、画眉鸟
10.3—10.7
7
1、幼学琼林之地舆第1至2则
10.10—10.14
8
1、幼学琼林之地舆第3至4则
10.17—10.21
9
1、幼学琼林之地舆第5则 2、早发白帝城
10.24—10.28
10
1、秋江2、江村晚眺 3、幼学琼林之岁时第1则
10.31—11.4
11
1、幼学琼林之岁时第2至3则
11.7—11.11
12
1、幼学琼林之岁时第4至5则
12.19—12.23
18
1、春夜洛城闻笛 2、塞上听吹曲 3、夜上受降城闻笛
12.26Leabharlann 12.30192016年9月2日
11.14—11.18
13
1、幼学琼林之岁时第6则 2、漫成一首
11.21—11.25
14
1、观游鱼2、放鱼 3、幼学琼林之祖孙父子第1则
11.28—12.2
15
1、幼学琼林之祖孙父子第2至3则
12.5—12.9
16
1、幼学琼林之祖孙父子第4则 2、春宫曲
12.12—12.16
17
1、长信秋词(其一) 2、长信秋词(其三)
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

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 篇⼀: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实验⽬的: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经典诵读活动,使学⽣在记忆⼒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式获得古诗⽂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明,发扬中华⽂明,提⾼⽂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实验⽬标: 1、通过组织学⽣诵读、熟背诗⽂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培养⼩学⽣的注意⼒和记忆⼒; 3、帮助⼩学⽣养成良好的⾏为习惯,⼼地向善,修养提⾼。
4、培养⼩学⽣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数学、常识、⽂学、艺术等各⽅⾯的素养 5、引导⽗母⼦⼥⼀起诵读,增进亲⼦感情,提升家庭⽂化品位。
三、实验内容: 学习《语⽂经典读本》⼀书、背诵《弟⼦规》、和家长共读⼀本书。
四、具体实施⽅案 1、活动⾯向全体学⽣,质量第⼀,效果第⼀,不盲⽬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兴趣,多⿎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愉快地、⾃主地参加这项活动, 并在活动中感到⽣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平均每天6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阅读课,提倡课后诵读。
4、学习《语⽂经典读本》⼀书,对于较难理解篇⽬,做适当注释。
帮助学⽣理解再背诵。
并且认真填写《背诵好诗佳⽂》评价表。
5、每天中午背诵《弟⼦规》,适当帮助学⽣理解含义。
6、和家长共同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并填写《书海泛⾈》 7、检查落实 (1)开辟“古⽂诵读园地”评出每⽉的诵读明星。
(2)每⽉统计学⽣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评选班级明星。
五、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 ⼀、必读书⽬。
1、《语⽂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爱丽丝漫游奇境》 4、《稻草⼈》叶圣陶中国少年⼉童出版社20XX年版 5、《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XX年版 ⼆、选读书⽬。
(根据各⾃爱好有选择性的阅读。
) 1、《陈伯吹童话》 2、杨红樱系列 4、《周恩来》 5、《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6、《名侦探柯南》 7、《雷锋的故事》 8、《神秘岛》 9、《快乐王⼦》(爱尔兰?王尔德童话全集) 10、《岳飞传》 11、《⼩学⽣⼗万个问不倒》 13、《诺贝尔奖获得者与⼉童对话》 14、《神秘花园》(美弗朗西斯?霍奇) 15、《中国节⽇故事》 16、《中华美德故事》 17、《⼀千零⼀夜》(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 篇⼆: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实验⽬的: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经典诵读活动,使学⽣在记忆⼒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式获得古诗⽂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明,发扬中华⽂明,提⾼⽂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精选8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篇1在比赛中,选手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亲爱的祖国的赞美与歌颂。
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台下同学们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选手们的朗诵充满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神采飞扬。
主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了解、认识的平台,给了大家共同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书籍带来的乐趣。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本着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产生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舞台上锻炼了自己,并切实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加深了同学们对诗歌的领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热爱。
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这次诗歌朗诵举行得非常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掀起了诗歌朗诵的高潮,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期待着下一次朗诵比赛的到来。
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增加了他们的勇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诗歌朗诵比赛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我校今后参加朗诵比赛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这次比赛可谓是沙场大练兵,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普通话的练习,在比赛中,老师针对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声音响亮、普通话语音标准方面作了点评,纠正了同学们发音错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自己还是收获颇多的,这是我第一次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做之前我甚至有一丝恐惧,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比赛过程中出什么问题,但是到真正做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也并不难,只要自己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明白的多向他人请教,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虽然比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肯去学,肯用心,任何事都会迎刃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
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
大力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校德育处积极倡议全校师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现计划如下:
二、目的要求
1、读书明理。
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应当进入文学化的境界,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7、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大道小学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我们提倡手抄口诵,达到最佳效果。
班主任负责本班每周的诵读组织与检查工作。
班长协助检查。
四、措施
学生诵记的诗文,也许会忘,但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候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每天在校20分钟的诵读时间。
早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
4.墙报栏专门开辟“经典诵读”板块,加深学生的印象。
5.给家长发信息联系,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诵读内容:《幼学琼林》和《增广贤文》。
周次安排:(附后)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经典诵读进度
备注:开学1—8周,诵读《幼学琼林》上;9—16周,诵读《增广贤文》下。
本学期剩余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2013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