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与反思 幼儿园国学教育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与反思一、活动记录1. 活动主题:国学经典诵读活动2.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日3. 活动地点:XX幼儿园4. 活动目的: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幼儿对国学的兴趣。
5. 活动内容:幼儿园老师精心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让幼儿们进行诵读。
老师还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向幼儿讲解这些国学经典背后的含义和价值。
6. 活动效果:幼儿们积极参与诵读活动,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朗读国学经典,渐渐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分幼儿还通过诵读与老师的互动,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活动反思1. 活动收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国学经典,这对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诵读活动也提升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活动不足:部分幼儿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更多的讲解和互动,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一些幼儿在诵读过程中表现不够专注,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将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解释,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背后的含义。
我们也将通过多种方式,如故事讲解、歌曲演唱等,丰富课堂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展望未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幼儿园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幼儿了解国学经典,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国学的热爱和兴趣,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结语通过本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幼儿们不仅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更多的幼儿受益,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共同为幼儿的成长之路播撒我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期待着幼儿园国学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续写:五、新的活动策划1. 拓展国学经典的内容:除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之外,我们计划引入更多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古诗词》等,让幼儿们在诵读中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教育记录册经典诵读

一、前言经典诵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经典文化,我校特开展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的记录。
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提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经典诗文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如《论语》、《诗经》等。
3. 经典故事讲解: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经典故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经典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经典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
5. 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五、活动过程1. 经典诵读比赛(1)比赛准备:提前一个月,各班级组织学生报名参赛,选拔优秀选手。
(2)比赛过程: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选手们通过朗诵经典诗文,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比赛结果: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奖品。
2. 经典诗文背诵(1)制定背诵计划:各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背诵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背诵任务。
(2)背诵检查:定期对学生进行背诵检查,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及时调整背诵计划。
(3)背诵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展示,评选出背诵优秀者,给予奖励。
3. 经典故事讲解(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经典故事进行讲解。
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

小学少年宫诵读活动记录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一利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吸取民族精神的丰富养分。
同时,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操,诚信品质等,让大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为同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同学的阅读状态,激活他们长久的`阅读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1、提升熟悉,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才智和民族文化精髓。
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
2、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以少年宫为活动载体;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
3、细心组织,注意活动实际效果。
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同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增加活动效果1、活动开头利用8分钟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一般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少年宫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现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同学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每周利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等形式开展活动。
4、进行经典诵读擂台赛。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活动内容支配:总之,经典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将按方案并依据实际状况以饱满的热忱开展好此项活动。
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二利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吸取民族精神的丰富养分。
同时,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操,诚信品质等,让大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为同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同学的阅读状态,激活他们长久的阅读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1、提升熟悉,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经典诵读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传承经典,润泽心灵》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 14:00-15:3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全体班主任、学生代表、学校领导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经典诵读展示3. 学生分享感悟4. 班主任发言5. 学校领导总结6. 班会结束六、班会记录1. 开场致辞班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传承经典,润泽心灵”主题班会,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下面,我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2. 经典诵读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取了《论语》、《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著作进行诵读。
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精美的PPT,展示了经典名句的背景、意义以及诵读时的注意事项。
(2)个人展示在分组展示结束后,同学们还进行了个人展示。
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将进酒》、《滕王阁序》等经典诗文,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3. 学生分享感悟(1)学生代表分享学生代表小李:通过今天的经典诵读,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让它们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指引。
(2)学生互动分享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
有的同学表示,经典诵读让他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的同学认为,诵读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有的同学表示,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4. 班主任发言班主任:同学们,经典诵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经典,热爱经典,让经典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5. 学校领导总结学校领导:同学们,经典诵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典诵读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探索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明确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经典诵读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学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期望。
2. 经典诵读展示首先,由语文教研组教师代表进行经典诵读展示,展示内容涉及《诗经》、《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
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朗诵,展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
3. 经验分享随后,各年级组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经典诵读的教学经验。
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2)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情感体验: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4)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集体研讨针对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3)如何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教师应积极探索,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总结与展望最后,语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诵读经典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提升经典诵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语文教研组特举办此次诵读经典教研活动,旨在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我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从经典诵读的历史渊源、教育价值、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2. 课堂观摩随后,我校青年教师李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经典诵读课。
课堂上,李老师以《离骚》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表演等形式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洁情操。
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 分组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
各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诵读技巧、拓展课外阅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4. 成果分享在研讨环节结束后,各组代表进行了成果分享。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活动总结1. 提升教师素养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2. 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研讨和分享,老师们对经典诵读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典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经典诵读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典诵读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诵读水平。
小学经典诵读团队活动记录

小学经典诵读团队活动记录
活动概要
本次小学经典诵读团队活动于xx年xx月xx日在学校图书馆举行。
共有30名学生参与,他们来自一至六年级。
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对经典文学的理解。
活动内容
1. 学生选题:每位学生自行选择一篇经典文章,并进行诵读。
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以确保文章的适宜度和难度。
2. 诵读成果展示: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其他团队成员诵读自己的选题文章。
3. 学互评活动:学生们观摩其他成员的诵读表演,并互相给予评价和建议。
4. 团队合作演出:学生分组合作,展示一段经典文学的小品或朗诵节目。
活动亮点
- 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们对于这次经典诵读团队活动表现出极
高的兴趣与参与度。
- 多样化的选题:学生们选择了各种类型的经典文章,包括诗歌、寓言故事和小说片段,展示了丰富的文学素养。
- 互帮互助:学生们在互评环节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彼此进行鼓励和扶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 精彩的团队合作演出: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演出展示了对经
典文学的理解和创造力。
活动总结
本次小学经典诵读团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学生们通过参与
这次活动,培养了自信心,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增长了对经典文
学的兴趣和理解。
活动中的互评环节和团队合作演出更加加深了学
生们之间的友谊,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今后能继续举
办这样的经典诵读团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中华经典诵读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校决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2. 学生代表发言3. 经典诵读展示4. 专家点评5. 互动环节6. 班主任总结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班会,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我们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2. 学生代表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次班会的学生代表。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在此,我呼吁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让经典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3. 经典诵读展示(1)班级集体诵读同学们齐声朗诵《离骚》、《论语》等经典篇目,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
(2)个人诵读展示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有的同学朗诵《将进酒》,有的同学朗诵《庐山谣》,还有的同学朗诵《满江红》。
他们的朗诵或慷慨激昂,或温婉细腻,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4. 专家点评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对同学们的诵读进行了点评。
她表示,同学们的诵读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既有声情并茂的集体诵读,也有富有感情的个体展示。
同时,她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5. 互动环节为了活跃气氛,主持人组织了一场“经典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竞赛内容包括经典文学常识、经典人物、经典诗句等,同学们在竞赛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收获了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想想句子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4.“六谷”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5.详细谈谈自己对其中谷物的认识信息。
6.背一背这几句三字经。
三、古诗欣赏。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读一读,背一背。
2.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释文:南、北、西、东,是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四个方位定出来。
二、细读品味。
1.借助拼音认一认。
2.个别读,听评。
3.分组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
三、讲故事、明道理。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出示:曰南北曰西东。
(2)借助拼音认一认。
(3)个别读,听评。
(4)分组读一读。
2.理解句子。
(1)句子中介绍了哪些方位?用笔圈出来。
(2)引入《方向歌》,诵读。
3.辨别“东西南北”。
(1)介绍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练背诵。
(3)全体起立,根据口令找方位。
三、拓展活动。
1.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家畜”吗?你知道哪些家畜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字经就介绍了六种常见的家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品词析句。
1.出示句子: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3.指名读,评议。
4.强调字音:豕(shǐ)畜(chù)5.小组赛读。
6.注释:
豕:猪。畜:受人类饲养的禽兽。饲:喂养。
7.释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8.赛背。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家畜呢?能简单描述其样子或特点吗?
2.师总结:小动物与我们人类是好朋友,我们要用爱心去善待它们。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61、62句
活
动
过
程
“曰南北曰西东”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
2.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述《指南针》的故事。
2.想一想: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如:上、中、下、前、后、北等等。)
二、细读品味。
1.指导学句。
2.查资料。
方位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制作地图)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2.10.17
活动地点
阅览室
指导教师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63、64句
活
动
过
程
“此四方应乎中”
活动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方,方位。应,对应。中,中央。
三、联系生活。
1.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让你高兴或生气或伤心或害怕的事情吧?请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体验不同的情感。
四、演一演,评一评。
1.分别请四组同学,创设情境表演四种不同的情感。
2.大家评一评,说说自己的感受。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3.4.5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指导教师
二、细读品味。
1.出示句子,借助拼音认一认。
2.个别读,听评。
3.分组读一读。
4.说一说“五行”指的是什么?
三、了解“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四、实践指导。
1.说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我们发现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
2.小组讨论:该怎么杜绝这些浪费粮食事件的发生?
3.集中反馈。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3.4.12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指导教师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77、78、79、80句
活
动
过
程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2.认识常见的六种家畜。
四、知识拓展。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3.5.3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指导教师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81、82句
活
动
过
程
“曰喜怒曰哀惧”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
2.使学生学习积极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揭题。
人生当中,我们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会让我们遭受高兴、伤心、生气、悲伤等等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的《三字经》内容就与这些有关。
活动时间
2012.10.24
活动地点
阅览室
指导教师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65、66句
活
动
过
程
“曰水火木金土”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
2.初步理解“五行”。
活动过程:
一、讲解释文。
导言:“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二、品读解义。
1.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赛读:同位赛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赛读
(3)全班齐读。
2.小组讨论这部分三字经的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随机点拨订正:
曰喜怒曰哀惧: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伤心叫作哀,害怕叫作惧。
5.学生试背。
6.指名背,评价。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3.3.15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指导教师
洪宝树吴以凡
活动内容
《三字经》73、74、75、76句
活
动
过
程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活动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过程:
一、直接揭题。
二、学文知理。
1.出示: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2.组织自主学习。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