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EDA课程设计电子日历

合集下载

电子万年历课程设计

电子万年历课程设计

电子万年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万年历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学生掌握电子万年历的日期、时间设置及调整方法。

3. 学生了解电子万年历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子万年历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电子万年历的基本功能。

3. 学生具备分析电子万年历故障并进行排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万年历的兴趣,激发学习电子技术和编程的热情。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电子万年历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信息技术课程,结合电子技术和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兴趣,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万年历的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万年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分析电子万年历的核心元件及其功能2. 电子万年历的组装与调试- 指导学生进行电子万年历的组装- 教授调试方法,确保电子万年历正常运行3. 编程软件的使用- 介绍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演示如何编写程序,实现电子万年历的基本功能4. 电子万年历的应用与拓展- 讲解电子万年历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探讨电子万年历的拓展功能及其实现方法5. 故障分析与排除- 分析电子万年历可能出现的故障- 教授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万年历原理与结构介绍第二课时:电子万年历组装与调试第三课时:编程软件使用及基本程序编写第四课时:电子万年历应用与拓展第五课时:故障分析与排除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第四章“电子时钟与万年历”相关,涉及电子万年历的原理、组装、编程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电子日历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电子日历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电子日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日历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会运用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元件进行电子日历的设计与实现。

3. 掌握数字电路的时序分析,理解电子日历中时间计数、显示等功能的实现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日历电路,实现日期、时间的显示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电路调试与优化。

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其能够针对电子日历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互相交流、协作。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数字逻辑电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逻辑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但部分学生对电路设计、调试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别辅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回顾: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的功能与原理,为电子日历设计打下基础。

2. 电子日历的组成与原理:讲解电子日历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时钟电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电路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3. 电路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子日历电路设计,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电路性能。

4. 电路搭建与调试: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实际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确保电子日历的功能实现。

《EDA技术及应用》数字日历电路的设计

《EDA技术及应用》数字日历电路的设计

《EDA技术及应用》数字日历电路的设计1 系统设计1.1 设计要求1.1.1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台数字日历。

1.1.2 性能指标要求①用EDA实训仪的I/O设备和PLD芯片实现数字日历的设计。

②数字日历能够显示年、月、日、时、分和秒。

③用EDA实训仪上的8只八段数码管分三屏分别显示年、月、日和时、分、秒,即在一定时间段内显示年(如002022),一段时间段内月、日(如000101),然后在另一时间段内显示时、分、秒(如120000),两个时间段能自动倒换。

④数字日历具有复位和校准年、月、日、时、分、秒的按钮,但校年和校时同用一个按钮,即在显示年、月、日时用此按钮校年,在显示时、分、秒时则用此按钮校时,依此类推。

1.2 设计思路及设计框图1.2.1设计思路通过EDA课程的学习,总体设计中包括显示部分、计时部分、控制部分、校时部分、年月日部分以及分频功能。

之后运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60进制、24进制、年月日模块(nyr2022.)、控制模块(contr)、校时选择模块(mux_4)、显示选择模块(mux_16)和分频器的源程序,分别生成元件符号,然后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画成原理图再下载到实训箱上,调节开关及按钮来实现数字日历的功能。

1.2.2总体设计框图2 各个模块程序的设计1.1 年月日模块clrn是异步清除输入端,低电平有效;clk是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jn、jy和jr分别是校年、校月、校日输入端;qn[15..0]、qy[7..0]、qr[7..0]分别是年、月、日的输出端。

1.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的clk给的是1s时钟脉冲,k是一个两位的控制输出端,所以k可以有4个值,它与显示模块共同控制年月日,时分秒,月日显示的切换。

1.3 校时选择模块①当k=0时,开关j1,j2,j3校秒时分然后将信号分别送到jsq模块的jm(校秒)、jf(校分)、js(校时)。

②当k=1时,开关j1,j2,j3校年月日然后将信号分别送到nyr模块的jr(校日)、jy(校月)、jn(校年)。

EDA课程设计__日历_列stephen小组

EDA课程设计__日历_列stephen小组

EDA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日历电路班级:xxx组员:xxx项目设计:日历电路设计指导老师:xxx老师日期:2016/1/1-—-2016/1/16摘要本设计为实现一个多功能的电子日历,具有年、月、日、星期计时并显示的功能;并且具有校对功能,能够对初始的时间进行人为的设定。

采用EDA技术,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设计具有电子日历功能的硬件电路,在QuartusII软件设计环境下,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分别对各个基础模块进行创建,通过各个基础模块的组合和连接来构建上层原理图,完成基于VHDL电子日历地设计。

关键词:EDA、电子日历、VHDL、QuartusII1.1设计内容与要求本次日历电路设计由小组三人组成,对EDA一学期的学习,由组员协助组长总结流程思路,设计一个基本的日历电路。

内容及要求:显示年、月、日或者时、分、秒的日历电路,精度ms。

(1)两种模式:年月日或者时分秒,数码管显示;(2)年月日、时分秒均递增可调;(3)闰月自动调整;(4)工作时钟适当即可;(5)完成全部流程:设计规范文档、代码输入、功能仿真2.1模块设计掌握年、月、日、时、分、秒以及控制部分的各功能模块程序设计的原理,进而理解电子日历的设计原理,学习并理解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与思想。

用VHDL语言编写各模块程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个程序语言,知道编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编程的熟练程度。

2.2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本实验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且提高自己通过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VHDL 设计的了解与认识,体会EDA的巨大作用,了解进行硬件系统设计的整个流程,对生活工作中的电子自动化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2.3设计思想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要实现电子日历的基础功能,必定要包含年、月、日和星期的功能模块,其中,日用三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月用十二进制计数器来实现,年的低两位和高两位都是一百进制计数器,同时每个计数器都有显示输出端和进位输出端,同时低级别(如日)的进位输出要给较高级别(如月)的时钟输入端,以此类推,采用串行工作方式进行连接。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日历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日历

数字电路综合设计报告电子日历一、 设计要求1.能显示年、月、日,星期; 2.年月日,星期可调; 3.不考虑闰年。

二、 题目分析题目可概括如下:通过一个时钟信号计时,电路需要按照历法规则准确计数,并将年月日星期显示出来,此外还要求可以人工调整日期。

为了实现功能,主要需搭设出一个可靠的时钟信号发生器,用于计数的计数模块,用于显示计数结果的模块。

三、 设计过程 A. 设计思路此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模块:时钟信号发生模块、时分秒计数模块、年月日计数模块。

其中,时钟信号发生模块通过晶振发生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再通过分频,将晶振发出的信号分频成1hz 的秒脉冲信号,最后将秒脉冲信号送入。

时分秒计数模块。

时分秒计数模块在秒脉冲信号的控制下按规则计数,在满24小时时进位,并将进位信号送入年月日计数模块。

年月日模块在时分秒模块进位信号的控制下计数,每收到一个进位信号就加一,并把每一时刻的计数结果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各模块的关系如图一所示:B. 各框架设计a) 时钟信号发生模块此模块采用晶振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再通过390、161以及D 触发器分频最后得到频率为1Hz 的秒脉冲输出信号。

基本框架如下:仿真电路如下:b) 时分秒计数模块在此模块中,利用390、161构成两个六十进制和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分别对应秒、分、时。

在时钟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信号控制下进行逐级计数,最后将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进位信号作为输出信号。

基本框架如下:晶振电路分频电路输出时钟信号输入计数器进位信号输出c)年月日计数模块此模块中利用一块161、160,分别构成七进制,二十八进制、三十进制、三十一进制、十二进制、100进制计数器。

为了实现大小月功能,使用了151数据选择器,将不同触发条件作为输入数据,将12进制的触发信号作为地址输入,因此可根据“月”的状态选择“日”的清零触发条件。

为了实现年月日星期设置功能,采用四个单刀双掷开关,一边连时钟模块,一边连接按键式单脉冲。

电路课程设计数字日历

电路课程设计数字日历

电路课程设计数字日历一、教学目标本章课程的设计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字日历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在知识目标上,期望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掌握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基本的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利用时序逻辑电路实现数字日历的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以及数字日历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到教材的章节,包括第3章的数字电路基础,第4章的逻辑门电路,第5章的时序逻辑电路,以及第6章的数字日历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其次,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逻辑门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日历的实际设计案例。

此外,还将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并实现数字日历电路,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

教材方面,选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作为主教材,辅助以《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进行实践操作。

参考书目包括《数字电路与应用》和《数字电路设计原理》。

多媒体资料方面,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视频教程,以便学生课后自学。

实验设备方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室中使用数字电路实验板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沟通能力。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设计项目和电路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EDA实训万年历

EDA实训万年历

《EDA技术与应用》实训报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训题目:数字日历1.系统设计1.1 设计要求1.1.1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数字日历电路1.1.2 技术要求:⑴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一个数字日历。

⑵数字日历能正确显示年、月、日、时、分和秒。

⑶通过开关分别控制对年、月、日或时、分、秒校对及自动切换、,并且运用按钮对年、月、日或时、分、秒校对。

⑷通过按钮对数码管全部清零。

⑸拓展功能:添加时钟闹钟功能,并通过LED管显示。

1.2 方案比较:由于这次实验用到的仪器是EDA实训仪,数码管个数只有八个,因此不能同时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但是实训仪的LED管只有12个,因此在拓展功能时12小时做一个周期的整点记时显示。

在多次的测试和修改后,得到此最好方案。

1.3 方案论证1.3.1 总体思路:通过EDA课程的学习,可知运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一个数字日历括计时器模块(jsq60、jsq24)、年月日模块(nyr2009)、控制模块(conr)、校时选择模块(mux_4)、显示选择模块(mux_16)和闹钟定时模块(LED1)、闹钟灯模块(nzd);然后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画成原理图再下载到实训仪上,调节开关及按钮来实现数字日历的功能。

1.3.2 设计方案:总原理图如下:2.各个模块程序的设计(1)设计一个分频器进行20MHz分频得到实训所需的1Hz的频率分析:这是个20MHZ时钟的分频器,将原来EDA实训仪提供的频率为20MHZ 的时钟转换成频率1HZ的时钟,然后输出到有需要的端口,触发模块起作用。

(2)分别设计一个能显示年月日和时分秒的程序校准年月日和秒分时的原理图如下:分析:①当k=0时,开关j1,j2,j3校秒时分然后将信号分别送到jsq24模块的jm(校秒)、jf(校分)、js(校时)。

②当k=1时,开关j1,j2,j3校年月日然后将信号分别送到nyr2009模块的jr(校日)、jy(校月)、jn(校年)。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万年历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万年历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实学生姓名:薛子朦学号:1004060121课程设计题目: 1.具有运算及存储功能的计算机2.数字万年历设计时间:2012/12.23 至 2012/12.26题目要求:一 .运算存储计算机自行设计指令,实现两个数字相加或相减的运算,指令得到译码后控制存储器的相关元件,使数据输入目的地并用代码存在存储器里,用 0、1 字符串来表示;最后运算的结果要有所表示;可参考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

二.数字万年历实现万年历数字显示功能,能显示准确的年(平年闰年)、月(大小月)、星期、日、小时、分钟、秒,并能实现上闹钟功能。

一、设计目的1、掌握不同集成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掌握加法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数字电子钟及万年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数字电子钟及万年历的设计与制作5、熟悉 multisim 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软件的应用6、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锻炼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二、设计思路 --- 运算、存储计算机1.74LS283 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的串接可以计算八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2.将输出的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三位十进制数,通过数码管显示3.通过 8421BCD码编码器,将十进制数转化成四位二进制数4.选择 74LS283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的组合形成 8421BCD码加法器5.编码器与 74LS283 加法器相接,通过 8421BCD 码加法器串接可以计算三位十进制数的加法运算,输出结果通过数码管显示八位二进制加数三位十进制加数与被加数输入与被加数输入八位二进制数加法运算三位十进制BCD码加法运算九位二进制数到三位十进制BCD码的转换三位数码管显示输出四位数码管显示输出设计思路 --- 数字万年历1、设计 60 进制秒计数器,用来实现秒-分及分 -时的计数功能2、设计 24 进制时计数器,用来实现时-日的计数功能3、设计 31、30、29、 28 制天计数器,用来实现不同月份的月计数功能4、设计 12 机制月计数器,用来实现月-年计数功能5、设计 7 进制周计数器,用来实现日-周计数功能6、设计闰年平年不同月份不同进制逻辑电路7、设计调整时间电路8、整合所有电路并根据演示需要增加控制开关三、系统综述(运算、存储计算机)控制电路是总体电路的枢纽,是控制电路开启和关闭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
EDA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子日历
姓名:王斌
班级:05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
学号:050104020064
日期:2007/11/05——2007/11/14
一、设计题目:电子日历
二、设计要求:
1.能显示年,月,日,星期;
2.例如: 01.11.08. 6,星期日显示8;
3.年月日,星期可调;
4.不考虑闰年
三.设计思路:
为实现本电路得功能,采取模块电路设计方法,本电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三大模块:.
1: 电子日历记数模块
2: 中间控制模块
3: 译码器显示模块
由于不同的月份,决定了不同的天数,因此须设计反馈电路,协调月日的关系,通过不同的月选择相应的天数:比如二月二十八天,十二月三十一天,……..这是利用真值表列出逻辑表达式,从而画出电路图如图1:
仿真图如下:
四、设计过程:
一、电子日历记数模块
1、实现星期计时:
为实现星期计时模块,计到星期日时,显示“8”,采用一般的计数器难以实现,
即可通过四个jk触发器设计而成。

其电路图如下:
仿真图如下:
2、实现天数计时:
由于不同的月份,决定了不同的天数,因此须设计三个独立完成计数的计数器电路,如日计数器周期性的(28,30或31)向月计数器进位调月日的关系,即通过三个选择端(c28,c30,c31),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有效,由其中的任一个有效端来控制相应日计数器。

其电路原理图
3、实现月份及年份计时:
由用两个74160采用整体同步置数分别构成100进制和12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年,月的计数功能。

然后将两者依次异步连接,每隔12个月,月计数器向年计数器进一位,从而实现年月的周期性计数。

月份计数器电路原理图如下:
年份计数器电路图如下:
仿真图如下:
二、中间控制模块
时钟脉冲经cp输入端引入,控制端有:K,Kweek,Kday,Kmonth,Kyear1,Kyear2当接入电源时,须按K按钮进行调整到某一时间即正常计时。

按下K时,同时按其它的任一控制端,即可完成对相应的控制及调整。

电路原理图如下:
部分仿真图如下:
三、译码器显示模块
完成内部模块设计之后,需要显示出来,即用扫描电路将星期,年、月、日在显示管上显示出来。

扫描电路由74160构成的八进制计数器,四个八选一数据选择
器74151及7449构成,如图四所
整个电路图如下:
当接入电源时,须按clan 按钮一次使月份为1时,可计时及完成相关控制调整功能。

收获与体会
a)实验收获
我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了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使用,学会了一些在课本中所涉及不到的一些知识,学会了用基本电路实现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等知识。

并且学习到了一些平时领悟不到的道理。

懂得了遇到问题不应该被其吓倒而应该积极努力的去面对,其实他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难。

只要肯去面对一定可以做得好。

即使做不好也会有许多收获。

积极的态度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

b)体会与心得
在这两周的
EDA课程设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动手实践的重要。

作为理工科学生,只学会课本上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真正的掌握是需要亲自动手实践的。

只有手脑并用才能充分地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课程设计开始的时候我感到很茫然什么也不会,不知道如何入手,后来通过看课本和一些参考书渐渐的明白了一些原理,到最后做完题目的时候发现原来题目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只要肯用心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好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加强了信心,感到其实有很多是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好的,关键是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所做的事情有兴趣,多看书肯用心就能学好。

这种思想也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最后感谢老师这些日子对我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