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政策的主要价值争议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第三章《人的社会化》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5、职业场所;6、大众传播媒介(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教案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教案一、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2)让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威斯敏斯特体系、社会正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
2. 教学内容(1)社会政策的定义与功能(2)社会政策的类型(3)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2)讨论:分析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策问题。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政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二、第二章: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与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
(2)让学生掌握我国不期的社会政策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2)我国社会政策的特点与转变(3)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驱动因素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2)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不期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我国社会政策历史发展的理解。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我国社会政策的特点和转变。
三、第三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2)让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
2. 教学内容(1)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2)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进行实际分析。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政策基本过程的理解。
第七章公共政策评估

• “政策一旦制定,问题即告解决” ——公共政策评估的缘起 • 公众、政府、技术
第一节 政策评估概述
一、政策评估的概念 1. 政策评估含义 从公共政策过程角度界定的四种观点:(1)政策评估 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属于政策评估中预测评估的 范畴;(2)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既包括 对政策方案的评估,还强调对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结果 的评估;(3)政策评估就是发现误差,修正误差; (4) 政策评估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1.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 和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 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的 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政策做出评鉴的 评估。 正式评估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 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 行的评估。它在政策评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结论 是政府部门考察政策的主要依据。
•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 1、公共政策评估最关切的是公共政策 的后果 • 注意:政策产出与政策影响或政策结果 的区别 • (一般我们认为,产出是政治系统所作 具有权威性的决定和法案,政策产出是 政府的一些具体措施;政策影响所指涉 的是政府措施的结果,对于社会现状所 导致的变化。)
• 2、政策影响(政策结果)的多维性 • (1)对公共问题的影响,以及对面临公共问题 者的影响 • (2)政策的连带效果(spill-over effect) • (3)一项政策不仅可能影响目前的状况,对 未来的状况也可能有影响 • (4)评估用在某项政策上的直接成本计算困 难 • (5)一项公共政策除了有直接成本外,尚可 能有间接成本 • (6)一项公共政策既有可能具有实质的影响, 也可能具有象征性价值
第八章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奥菲
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政策是回应资本主义制
度的结构危机,而非受制于这些危机。国家行
为取决于国家官僚的政策,换言之,国家体制 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主性,它的政策可以说是国 家官僚的决策过程的结果。
提出为了平衡资本积累与合法性这两个具
而不能从事实判断推论出价值判断。
(二)价值问题在社会科学的中的意义
第一,在确定课题阶段,价值因素不可
避免地要进入研究者挑选其专攻问题的
选择过程,所以价值相关的原则首先是 “选择的原则”。
第二,即使在研究(解释)阶段也同样有价值
参与,社会科学家在分析政治、经济、宗教、
文化等行动时,都必须探讨行动背后隐藏的意
有相反作用的趋势,国家必须做到以下四
项:尽量减少干预市场、鼓励投资、保护
资本积累和制造保护全民利益的形象。资 本主义不可以同福利国家同时存在,也不 可以没有福利国家而存在
二、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一)基本含义
意识形态。
对于那些赞成市场力量无限扩张的保守 主义者,可以一般性称为“新右派”, 也可称为“新自由主义”。
使这些关系的成本超出范畴,他们也依然会维持
这种关系。在个人主义者方面,当成本超过范畴
时,他们就会中断这种关系。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倾向对社会
政策的影响
吉尔伯特、特雷尔
四个选择视角(分配、供给、传递和财政) 三条分析轴线(可能之选择、价值和理论) 两个分析层次(具体说明选择的视角和说明 一定选择的背后的原因、依据)
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通过教育与卫生等方面的投
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会福利
第七章 社会政策的主要价值争议

LOGO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效率的含义
效率概念一般被学者们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率概念一般被学者们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焦成国( 焦成国(2000)认为,效率概念表示的是投入成本 )认为, 与产出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与产出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注意区分效益和效率这两个概念
效益( 效益(effectiveness)是说社会政策是否实现了其 ) 目标。 目标。 效率”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率”(efficienc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效益 成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益/成 本
LOGO
三、自由与控制的协调
在某种意义上,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社会政策和其历史都环绕 着这个问题:国家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着这个问题:国家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LOGO
第四节 个人与集体
1949年解放军解放上海后露宿街头 年解放军解放上海后露宿街头
LOGO
一、个人与集体的含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下面几个方面表现的特 征不同: 征不同:
LOGO
三、权利观念的变化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社会政策的基础是人权。 社会政策的基础是人权。
英国新工党的福利理念: 英国新工党的福利理念:
人享受福利的基础是他或她和国家的契约。 人享受福利的基础是他或她和国家的契约。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原则: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原则:
责任与权利平衡。 责任与权利平衡。
LOGO
三、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联”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早期的社会政策研究偏向于价值中立, 早期的社会政策研究偏向于价值中立,这个传统一 直延续到现在。 直延续到现在。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PPT

第一节社会政策得“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二、社会政策研究与实践中得“价值中立”与“价值关 联”
1、社会政策研究与实践中主张价值中立得倾向 早期得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偏向于价值中立,强调科
学方法不仅可以被用来揭示自然现象,而且可以被用 来了解和改善社会状况。19世纪初期社会学和统计 学得创立,促进了这种利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福利 问题得取向。到了20世纪30年代,社会科学信息被经 常运用在社会政策制定当中。时至今日,在社会政策 研究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趋势,就就是要避开意 识形态并强调该事业得科学性质。
第一节社会政策得“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2、社会政策研究与实践中主张价值关联得倾向 在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得历史上也一直有一些学者主
张要价值关联。许多社会政策学者承认价值和意识形 态在这个领域中得关键角色,并强调必须阐明她们。( 蒂特马斯)自蒂特马斯以来得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增 加了价值得纬度。而且随着发展,这种价值纬度不再 就是蒂特马斯最初得单一价值观,而就是演化成多元 价值观及多元意识形态。
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第二节社会政策中得价值争议
四、人道主义与人权 1、人道主义与人权得基本含义 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包括关注人就是说明,
探讨人得本质、人性和人格等问题;关心人和人、社会、 世界得关系问题,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得尊严 和地位;关心人得权利和价值,主张平等自由和人得全面完 善得发展;强调人性,特别强调人得理性就是社会得发展动 力,突出人得神圣使命)和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强调个人 得自由权利和价值;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宣 扬博爱,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友爱、关心、同情 和团结)。 人权——“人”包括一切社会成员;“权利”就是指基本权利和 自由;人权包括应当拥有和实际享有得基本权利;基本权利 包括生存权、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发展权;人 得权利受一定得物质文化条件得制约;人权需要通过法律 来保障,并且目前基本上属于国内法管辖得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释义(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释义目录第一部分绪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新进展第二部分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部分绪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新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进行着经常的、大量的、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因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行政权最终要由具体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来行使,某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避免,这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途径。
现代法制国家是通过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相对人提供救济的。
在我国,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一种司法救济,是行政系统外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
行政复议则是与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
它是运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行政机关纠正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行政救济,即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
行政复议在范围、程序等方面都与行政诉讼有区别,它以自身特有的优势弥补了行政诉讼制度在给予相对人权利救济时的某些局限性,对相对人权利的保护来得更直接、及时,也更为全面。
因此,行政复议是一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法律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这一主张又被写入新修改的宪法中,成为全体人民奉行和遵守的宪法原则。
依法治国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依法行政,而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新进展与我国整个法制建设的进程一样,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行政复议制度就开始建立,先后在财政、税收、海关等领域实行。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第六章 社会政策价值

• 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 番。他偷偷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 洲做生意。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 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 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 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 洞居住。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 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社会政策的右倾主义
• 1、新自由主义P84(新保守主义向新自由主义靠拢) • 1870s:霍布豪斯: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承担一
系列社会职能。 • 1930s:杜威、罗斯福新政:自由要以机会平等为基
础,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承认国家和社会对 个人的福利,尤其是穷人的物质生活和教育状况。 注重公众利益和改革社会分配方式。1935年通过 《社会保障法》,标志美国社会政策的确立。 • 1945-1969:延续新政,美国社会政策的继续发展和 完善时期。 • 1970s:里根经济学、撒切尔革命。
•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 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 自己的生活需要。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 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砍倒一棵大树,花 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 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船。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 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 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逊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 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 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那一天是 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 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 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 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 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 开荒岛回到英国。此时鲁滨逊已离家35年(在岛上住了28年)。他在英国结 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 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逊又送去一些 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 开了小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联”
价值关联的三个表现
在确定课题阶段,价值相关的原则首先是“ 在确定课题阶段,价值相关的原则首先是“选择的 原则” 原则”。 在研究(解释)阶段,社会科学家在分析政治、 在研究(解释)阶段,社会科学家在分析政治、经 宗教、文化等行动时, 济、宗教、文化等行动时,都必须探讨行动背后隐 藏的意义,即探讨行动表现的价值。 藏的意义,即探讨行动表现的价值。 在课题成果的应用阶段,应用的目的性、 在课题成果的应用阶段,应用的目的性、应用的利 益考虑,更是价值相关的。 益考虑,更是价值相关的。
第一, 第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第二, 第二,个人与集体的目标 第三, 第三,对社会行为的解释 第四,对待关系( 第四,对待关系(Relationships)的态度 )
LOGO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吉尔伯特等以公共援助为例, 吉尔伯特等以公共援助为例,阐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 主义对社会政策选择的不同影响,并把其图示如下: 主义对社会政策选择的不同影响,并把其图示如下: 选择的视角和相互竞争的价值取向 个人主义取向 选择的视角 成本效益 分配 选择自由 供给 不同意的自由(民主) 不同意的自由(民主) 传递 地方自主 财政 集体主义取向 社会效益 社会控制 效率(官僚) 效率(官僚) 集中
LOGO
三、权利观念的变化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社会政策的基础是人权。 社会政策的基础是人权。
英国新工党的福利理念: 英国新工党的福利理念:
人享受福利的基础是他或她和国家的契约。 人享受福利的基础是他或她和国家的契约。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原则: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原则:
责任与权利平衡。 责任与权利平衡。
LOGO
价值的不同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个人的价值 第二个层次是群体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社会的价值 第四个层次是专业的价值
LOGO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联”
价值中立的两层含义
研究者就必须把价值放在服从的地位, 研究者就必须把价值放在服从的地位,而遵循事实 材料所揭示的指导线索。 材料所揭示的指导线索。 研究者应把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 研究者应把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判断与价值 判断、 实际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 判断、“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命题区 分开来,并把事实判断作为科学基础。 分开来,并把事实判断作为科学基础。
LOGO
第五节 权利和慈善
LOGO
一、权利与慈善的含义
权利的含义
泰勒·古比指出,权利基本上是一个法律概念, 泰勒 古比指出,权利基本上是一个法律概念,意 古比指出 指合法的个人诉求。 指合法的个人诉求。 在社会政策背景下, 在社会政策背景下,权利是指对社会利益和服务 的诉求是否应当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 的诉求是否应当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使社会权 成为现代国家中公民权的一个要素。 成为现代国家中公民权的一个要素。
三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 价值关联” 立”与“价值关联”
LOGO
一、什么是价值
定义: 定义: 价值是存在于社会当中的一种信仰, 价值是存在于社会当中的一种信仰,它是人们对 行为的一种偏好,是人们行为的一个指引。 行为的一种偏好,是人们行为的一个指引。
LOGO
价值与知识的区别
总体上来讲, 总体上来讲,虽然社会政策学者试图在价值中立和 价值关联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价值关联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但由于社会政策的规 范性性质, 范性性质,大部分社会政策学者似乎更加强调价值 关联在社会政策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联在社会政策研究中的重要性。
LOGO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
LOGO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LOGO
Gudykunst,W.B.& Matsumoto,Y.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self construals,and individual valu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V01.22 1ssue4,1996 Iatridis,D. Social policy: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rvices.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4 Mishra,R. Social policy and the disciplin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V01.20,Number 1,1986 Niles,P.S.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revisited.Cross-Cultural Research,V01.32 1ssue 4, 1998
LOGO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联”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结合 价值中立” 价值关联”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既要价值中立,也要价值关联;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既要价值中立,也要价值关联; 不是把它们割裂,而是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是把它们割裂,而是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权利与慈善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公民与乞讨者
公民与乞求者之间的区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福利计划 是以自由的方式还是以控制的方式制定。 是以自由的方式还是以控制的方式制定。 新范式强调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权利; 新范式强调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权利;旧范式含有 对乞求者的慈善。 对乞求者的慈善。 新范式着重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新范式着重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旧范式则强调社会 控制。 控制。
公平的含义
第一,公平即平等( 第一,公平即平等(equality) ) ——“同等的分享”。 同等的分享” 同等的分享 第二,公平即公平本身( 第二,公平即公平本身(equity) ) ——“合理的分享”。 合理的分享” 合理的分享 第三,公平即机会平等( 第三,公平即机会平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 ) ——平等的权利。 平等的权利。 平等的权利
首先,价值强调的是“应该” 首先,价值强调的是“应该”,而知识强调的 实然” 是“实然”。 其次,价值从属于信仰,而知识从属于科学。 其次,价值从属于信仰,而知识从属于科学。 再次,价值是不可证明的, 再次,价值是不可证明的,而知识是可以证明 的。 最后,价值指导着人们对行为做出选择, 最后,价值指导着人们对行为做出选择,而知 识指引着人们对行为做出解释。 识指引着人们对行为做出解释。
LOGO
思考题: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公平与效率 在社会政策领域中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 间的关系 自由与控制 自由与控制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 权利与慈善 权利与责任的平衡
LOGO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hung,T. & Mallery,P. Social comparison,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and self-esteem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Current Psychology.V01.28 1ssue 2. Eaton,L & Louw,J.Culture and Self in South Africa: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Predictions.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01.140 Issue 2,2000 Fijneman,Y.A.& Willemsen, M.E.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01.27 1ssue 4,1996
LOGO
二、公平与效率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信奉公平
对于信奉公平的人来说, 对于信奉公平的人来说,他们都会把公平作为优先 考虑的政策目标。 考虑的政策目标。
追求效率
对于那些追求效率的人来说, 对于那些追求效率的人来说,通过市场来配置和分 配资源是最重要的。 配资源是最重要的。
LOGO
三、公平与效益的协调
LOGO
三、自由与控制的协调
在某种意义上,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社会政策和其历史都环绕 着这个问题:国家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着这个问题:国家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LOGO
第四节 个人与集体
1949年解放军解放上海后露宿街头 年解放军解放上海后露宿街头
LOGO
一、个人与集体的含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下面几个方面表现的特 征不同: 征不同:
LOGO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效率的含义
效率概念一般被学者们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率概念一般被学者们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焦成国( 焦成国(2000)认为,效率概念表示的是投入成本 )认为, 与产出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与产出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注意区分效益和效率这两个概念
效益( 效益(effectiveness)是说社会政策是否实现了其 ) 目标。 目标。 效率”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率”(efficienc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效益 成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效益/成 本
自蒂特马斯以来的社会政策研究增加了价值的纬度, 自蒂特马斯以来的社会政策研究增加了价值的纬度, 同样也延续到了现在。 同样也延续到了现在。
LOGO
三、价值中立” 联”
社会政策研究中“价值中立” 社会政策研究中“价值中立” 价值关联” 与“价值关联”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