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课件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课件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8所示。
i
IS
O
Y
图8—8 IS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同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9所示。
转移支出=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公司和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转移收入=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养老金、失业 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 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消费者所付利息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 总值(GNP)
公式中,S代表实际储蓄,Y代表实际收 入,-a是自发储蓄。(1-b)是边际储蓄 倾向。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储蓄(S )的座标中,储蓄函数S =-a+(1-b)Y 的图形如图8—5所示。
S S =-a+(1-b)Y
45°
O
F
Y
-a
图8—5 线性的储蓄曲线
如果储蓄函数S = f(Y)呈非线性状态 ,则其图形如图8-6所示。
NNP=GNP-折旧
(三)国民收入(NI)
这里的国民收入(NI)是狭义上的国民 收入。它是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 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工资、利 息、利润、地租和政府补助金的总和,但不 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 表示如下:
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 贴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察收入水 平与消费支出之间依存关系,就可以得到一 般意义上的消费函数。如果用C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储蓄量 对收 入 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APS=s/ y
取值范围:〔-∞ , 1〕
特 征:
APS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递增。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⑴ s=y-c; ⑵ MPC+MPS=1; ⑶ APC+APS=1。 图形分析:
c
E
c=c(y)
s=s(y)
45

0
y
消费曲线图
(五) 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AS=y=c+s
AE AE=y E AE
45.
ye
y
2、含义: 当一个社会全体所意愿进行的储蓄 与企业所意愿进行的投资相等时,就获 得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中既 没有扩张的因素又没有收缩的因素,实 现均衡。
3、非意愿(计划)存货投资 ⑴ 企业的意愿投资是客观存在的,它取 决于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需要。 ⑵ 非意愿存货投资=AS-AD(AE) ⑶ 非意愿存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非意愿存货投资为正值,经济收缩;
yt=ct+ it+ gt
ct=a+b· t-1 y
it=v· t- yt-1)+i0 (y
gt=g0
⑷ 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政府支出(gt)直接导致国民收入 增加gt
b、政府支出带动个人消费增加:
ct=b· t-1 y
c 、个人消费增加引致私人投资增加:
it = v· ct- ct-1) (
4、进口乘数和出口乘数 进口乘数
kM
-1 = ——————— 1-b· (1-t)+ m
出口乘数 kX 1 = -——————— 1-b· (1-t)+ m
(八)加速数原理 ⑴ 定义: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为0.68, 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 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 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 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 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 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 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 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 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 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 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
c B
0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认为随着收入水 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通常,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线形消费函数 来研究消费现象。 c=α+βy 其中α为必不可少的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且β≤1。

c B c=α+βy
0
y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 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与 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对于线形消费函 数,相应的储蓄函数为:s= -α+(1-β)y类似可 以定义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为: MPS = △s/△y 或MPS = ds /dy APS=s/y
c,s A s= -α+(1-β)y y0 y
α -α

华工经济学原理PPT第8讲凯恩斯模型

华工经济学原理PPT第8讲凯恩斯模型
2
• 长期消费函数 C=bYd
图形如下:
C
C=a+bYd
400
300

S=-a+(1-b)Yd
0
-a
400
Y1d00
短期消费与储蓄函数
C=bYd
S=(1-b)Yd
400
长期消费与储蓄函数
3
三.储蓄倾向与储蓄函数
1.储蓄倾向 •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S:储蓄) • 边际储蓄倾向 MPS=△S/△Y 2.储蓄函数 因为Y=C+S, C=a+bYd • S=-a+(1-b)Yd (短期) • S=(1-b)Yd (长期)
28.1 133.73 123.74 189.59
62.35 533.39 686.79 493.81 407.37
2003
6510.94 2416.92 194.15
78.46 473.19
60.97 170.31
124.7 236.44
26.51 122.19 120.11 174.89
58.37 438.24 637.72 455.32 410.34
•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表示。因为这里 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 。而生产创造 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储蓄,即Y=C+S,因此,就是: C+I=C+S,即 I=S
投资小于
S, I
S a (1 b)Y
储蓄,收 入减少
I
投资大于
储蓄,收 入增加
0
E
I I
Y*
Y
24
•乘数原理
一、乘数理论的起源 • 1929年 Lloyed George竞选诺言 • 财政部的观点:挤出效应 • 1929年5月 凯恩斯:《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 • 1931年 R.F.Kahn提出概念 • 1936年 凯恩斯:《通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1,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十七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通论》发表以前的宏观经济理论。

强调经济的自动
调整机制,主张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国家干预
经济。

2,萨伊定律:
(1)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每个生产者的产出都创造了对其它商品的需求,
(2)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发行量只影响物价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
(3)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价格都是具有伸缩性的,即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供需均衡,因此不存在经济危
机,即大量失业与商品大量过剩的情况,
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总供给价格(AS):假设技术,制度,资本都是既定不变的,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所能够弥补全部成本与经济利润的最低市场价值
总需求价格(AD):假设技术,制度,资本都是既定不变的,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生产的产出所能得到的预期价值,
总供给函数:AS=F(N)
总需求函数:AD=f(N)
总供给说明厂商提供产品要求的最低价值
总需求说明厂商提供产品的预期收入,
凯恩斯引入了预期的概念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则有成本大于收益,厂商减产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时候,则有成本小于收益,厂商增产,则有:实际产出(Y)=总供给(AS)=总需求(AD)
图像表示
2,假设两部门经济,
Y=AD=C+I
G:政府购买
三部门:Y=AD=C+I+G。

总需求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AD
总产出 Y
产品与劳务需求
总需求的组成: C = 对产品与劳务的消费 I = 对投资品的需求 (意愿的) G = 政府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
NX= 净出口=X – M
Y= C+I+G+NX
消费C与收入
消费
2000 2600 3200 3800 4400 5000 5600 6200 6800 7400 8000 8600 9200 9800

2. 假设商业管理者们比较乐观,他们增加了投资支出。支出线会发生 什么变化?这将怎样影响实际GDP?画一张图来证明你的答案。 3. 假设中国商品在美国突然变得不受欢迎了,净出口怎样变化?支出 线怎样移动?实际GDP 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
收入(Y)(10亿元) 消费(C)(10亿美元) 0 5 10 11 20 17 30 23 40 29 50 35 60 41 70 47 80 53 90 59 100 65
第三章
总需求均衡分析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决定国民总收入 产品市场的简单凯恩斯模型
乘数效应与财政政策
总需求决定国民总收入
Y = 总产出 AD Y= 总支出 Y= 总收入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Y=总需求 总需求:指整个社会的有效 需求 Y=总支出=总需求 Y为均衡产出(与计划需求 相一致的产出)
政府购买支出 G 的增加将导致收入增加,增量 是政府购买支出增量的 5 倍。
政府购买乘数
定义:
政府购买增加 1 单位,导致的收入的增加.
在模型中, 政府购买乘数等于
Y 1 G 1 MPC
在例子中: MPC = 0.8,
Y 1 5 G 1 0.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
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
济发展。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
能。
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
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
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
企业没有出售出去的产品,作为企业不想持有
的存货。
If y>AD,IU>0,y↓
If y<AD,IU<0,y↑
In Conclusion
• 总需求,即计划的总需求,决定了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非意愿存
货投资为0.
•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存货的调
节来实现的.
2、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无法售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IU=实际产出(收入)- 支出
变动的AE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二部门)
包含两个层次:
1、AE如何变动的?
2、变动的AE如何决定NI?
一、总支出AE是如何变动的?
(凯恩斯消费理论和非凯恩斯消费理论)
AE=C+I+G+NX
我们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
一、消费和储蓄(Consumption and
(总支出)
总需求
E
收=支
供=求
AE=c(y)+i
c=c(y)
y*
总供给(总收入)y
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I=S):
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
S、i
s=-α+(1-β)y
E

宏观03_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03_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40
IU>0
115
E
E
100
A
IU<0

45
140
0
100
Y
三、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Y = C + S
C + I = C + S I = S
意义: 经济要达均衡,则: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 = S,是 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6
均衡产出的形成
企业总是根据销路来安排生产,把产出定
在与需求(有效需求/实实在在的需求)相
一致的水平上
从全经济社会来看,当总产出与总需求相 等时,该产出就是均衡产出
因为企业不需要再调整生产,该产出水平得以 保持不变
2019/5/14
7
均衡产出的公式表示:
Y=C+I
注意:
13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 求和储蓄
一、消费函数
消费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 (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 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019/5/14
14
一、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可支配收入水平 6、家庭财产状况
2、商品价格水平 7、消费信贷状况
c、i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居民意愿的消费和企业意愿 的投资,是事前的,因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讨论 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国民收入,是事前的。
(2) Y、C、I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量,是事后的, 因此,Y、C、I与价格波动有关,是名义上的产出、消 费和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模型凯恩斯需求分析三点重要的假设1总供给不变2潜在国民收入不变3价格水平既定. 凯恩斯模型YCI CabY a自主消费b边际消费倾向ΔC/ΔY Y abYI 得凯恩斯模型YaI/1-b 当aI 不变时国民收入Y由b决定并且与b同方向变动。

2、投资乘数KΔY/ΔI1/1-ΔC/ΔY K 1/1-b 乘数投资乘数与b成正比k 与b同方向变动。

习题:已知社会边际消费倾向b75 政府投资增加800亿元求新增加的国民收入ΔY 解:K1/1-7544ΔY/ΔIΔY/800 国民收入ΔY3200亿元、某企业的产量为5000单位其产品市场价格为100元本企业的平均固定成本为40元可变成本为25万元边际成本为125元并且还在上升。

请问1 此产量点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为什么MRMC 2 此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或产量不变减 2.某企业的产量Q5000单位市场价格为100元本企业的固定成本为20万元可变成本为25万元边际成本为125元并且还在上升。

请问产量为5000时总收益是50万元利润是5000100-20万元25万元。

是否获得最大利润是否企业应该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增加减少。

3、某出版社将要出版一本售价为10元的书。

出版该书的固定成本为5000元每本书的可变成本为5元。

出版社的收支平衡时Q 1000 。

4、2008年底央行降低法定准备率至r15如果最初存款或准备金增加6400亿商业银行体系可能增加的的存款总额是42666 。

5、贴现率为0.05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1200亿当法定准备率至r15那么货币供应量会增加1200-12000.051/0.15亿。

6、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略。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变化的百分比的变动对收入变化的百分比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8、价格上限引起不足是指政府定价____低于____均衡价格。

9、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___最低__点。

10、某投资者想用10万元投资于服装业可获利4万元如果投资于旅游业可获利6万元最后他实际投资于建筑业其机会成本是 6 万元。

1、经济学十大原理中⑤比较优势原理。

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变化的百分比的变动对收入变化的百分比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中单个厂商的平均收益平均成本经济利润0 。

4、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____富有_____弹性的商品。

5、当价格等于或小于AVC 时厂商会停止营业。

6、b0.75政府税收和政府采购都增加40000亿那么新增加的GDP是40000 。

7、b0.75政府减税2000亿、政府采购增加40000亿、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000亿。

那么新增加的GDP是17.2万亿赤字是--2000- 400002000 。

8、政府不受欢迎指数的公式是失业率与通胀率之和。

9、L0.25YM200C1000.75YI120-2r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是。

10、银行准备金增加500亿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1500亿国债法定准备率r0.20货币供应量增加10000 。

7、已知L0.25Y �6�14rM200。

IS方程曲线为Y1500 �6�110r要求1写出LM方程曲线y80016r 两个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1230.8 和利率r 26.92 2IS方程曲线变为Y1200 �6�15rLM方程曲线不变新均衡的国民收入Y 1104.75 和利率r 19.05 当货币供应增加100亿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Y 和利率r 3根据上面的IS-LM分析画图说明为什么利率变化大而国民收入变化相对小。

9、一国消费占收入91资本增加2000亿的GDP增加量为500问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2.25 。

10、某人持有面值为1500元的债券年利率8预测第二年通货膨胀率6债券实际利率是 2 。

1、生产函数是指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

2、凯恩斯陷阱是指。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长期中价格于边际成本。

4、简单凯恩斯模型公式YaI。

/1-b或者YCI。

CabY 。

5、机会成本是指。

1.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为S—500.25y。

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根据220/1 0.4y1.2r和195—2000r—500.25y联立解出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2.已知边际消费倾向b0.8中央政府支出新增加政府采购或政府投资10000亿中央政府税收增加10000亿问国民收入GDP新增加多少GDP新增加1/0.2 10000亿- 0.8/0.210000 3.法定准备率r0.15央行卖出1000亿债券给商业银行问以银行活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1000/0.15 4.2008年11月央行把贴现率由0.0432降到0.0297假如货币乘数km1/r1/0.15问商业银行向终于银行贷款1000亿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1000-10000.02971/0.15-1000-10000.04321/0.15 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的报酬。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

货币数量的多少由申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

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这一点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 菲利浦斯曲线是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自傲反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是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

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

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3、征税与补贴是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已知教育产品生产的供求函数分别为: S9000.8PD10000-0.2P 要求:1政府对每个申请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者补贴2000元画图并标出原来的均衡、新的均衡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新的D′10000-0.2P-2000 2大学每招收一个学生政府对学生和学校各补贴2000元用坐标图表示原来的均衡和新的均衡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S′9000.8P2000D′10000-0.2P-2000 二、问答题和作图题1、某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产量为5000单位其销售价格为100元本企业的平均固定成本为40元平均可变成本为40元边际成本为110元并且还在上升。

请问1 此时总利润是205000 边际利润是10 。

2 平均收益是10 边际收益是10 平均成本是80 。

3 该企业应该增加产量、减少产量、还是产量不变减6、已知S2PD300-P求: 1对买者每单位征税T元的新需求方程D300-PT 2求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方程PT 100-1/3 T 和均衡数量方程QT 200-2/3 T 3写出财政收入函数方程税收函数TQT×Q T200-2/3 T 4根据财政收入函数方程画图并说明拉佛曲线的经济学解释3、1有4位消费者愿意为理发支付的价格分别是甲8元、乙6元、丙4元、丁2元、2有5位生产者愿意提供理发服务的单位价格分别是赵先生1元、钱先生1.5元、孙先生1.8元、李女士2元、王女士2.5元市场竞争达到均衡时的均衡价格为2元。

问1市场竞争达到均衡时的均衡数量4 2这时消费者、生产者剩余总额分别是12 1.7 消费者剩余总额8-26-24-22-212 生产者剩余总额2-12-1.52-1.82-21.7 8、某国在2007年2月20日至2008年2月20日有成年人6.5亿其中5.2亿人有工作由于需求不足0.20亿人没有工作但仍然努力在寻找工作0.8亿人没有工作但没有寻找工作问1该国劳动力人数是5.4 劳动参与率是 5.4/6.5 周期性失业率是0.2/5.4 。

9、已知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某国国民收入Y27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v4价格水平P1。

求根据费雪方程该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M PY/v 亿。

10、已知DELLS银矿公司支付75万元给矿工开采了二十千克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得到110万元银器制造商支付52万元工资给工人生产了一批首饰卖给消费者得到收益380万元。

请用收入法列等式计算GAPGAP 75 35 52 218 380万元。

4、已知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供求曲线分别为:S30PD80-10P 要求:在图上标出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政府对每单位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购买者补贴2元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D80-10P-2 3政府不对消费者补贴而是对公共客运服务公司进行补贴每单位服务产品补贴2元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S30P2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CCCDA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分配平等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C完全竞争D经济增长3在以下四种政策供给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货币政策D指数化政策4不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社会福利支出B政府转移支付C政府失业救济D货币供给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C提高准备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第一章经济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D 5.B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不能确定。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决定。

4. 对今天的经济学家思想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