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代表作——顾城作品
顾城经典现代诗歌

顾城经典现代诗歌顾城经典现代诗歌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小编为你整理了顾城经典现代诗歌,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1、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避免》2、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3、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顾城《错过》4、我从没有被谁知道,所以也没有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
遇见只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顾城5、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
——顾城6、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门前》7、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8、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门前》9、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顾城《早发的种子》10、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1、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
顾城最经典八首诗歌

顾城最经典八首诗歌1.《远和近》作者: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2.《一代人》作者: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3.《错过》作者:顾城隔膜的薄冰溶化了,湖水是那样透彻,被雪和谜掩埋的生命,都在春光中复活。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4.《避免》作者:顾城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5.《小巷》作者:顾城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6.《门前》作者:顾城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早晨,黑夜还要流浪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我们不走了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然而,它有历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们爱土地我们站着用木鞋挖着泥土门也晒热了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7.《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者:顾城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画下婚礼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8.《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作者:顾城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在很高的河岸上脚下的水渊深不可测黑得像一种鲇鱼的脊背远处的河水渐渐透明一直飘向对岸的沙地那里的起伏充满诱惑困倦的阳光正在休息再远处是一片绿光闪闪的树林录下了风的一举一动在风中总有些可爱的小花从没有系紧紫色的头巾蚂蚁们在搬运沙土从不会因为爱情而苦恼自在的野蜂却在歌唱把一支歌献给了所有花朵我会呼吸,像青草一样把轻轻的梦想告诉春天我希望会唱许多歌曲让唯一的微笑永不消失。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c80ae43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8.png)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顾城的诗歌的代表作《我总觉得》我总觉得顾城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因为天体的转动,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因为陆地的破裂,迸溅到各方。
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因为生活的风暴,飞散在远方。
一九八O年六月借助于意象的比喻进行并列式的呈现,把焦点集中在一种感觉上面,使这首诗成为有较完整的结构之作。
在“星星”与“绿葡萄”、“人类”与“小彩豆”、“心灵”与“野蜜蜂”之间,诗人所完成的是物象之间的比喻;而在“星星”、“人类”、“心灵”的遥相呼应之间,他却完成了一种空阔的从物到人、从人到心的思考。
“星”与“心”的微妙联系,不也是一种隐秘的天人合一和物我共存的暗示吗赏析2:顾城(1956-1993),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朦胧派诗人。
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的是雨滴中闪现的世界,写那“遥远而清晰”的梦,写梦中的“天国”。
他善于以一颗童真的心,展开奇谲的幻想,创造奇异的意象,隐曲地表现诗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理想,因此,他被称为“童话诗人”。
在《我总觉得》这首诗中,诗人以孩子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透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心灵沟通的遗憾与无奈,是一曲发人深省的理想悲歌。
这首诗由三节构成,每一节的前三句是写“我”理想中的世界,后两句写现实生活。
我们先来看看“我”理想中的世界。
“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
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理想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地美丽、温馨。
星星像一串绿葡萄生长在一起,人类像一碟小彩豆聚集在一起,心灵像一窝野蜜蜂依恋在一起。
它们的特点都是聚拢在一起。
“绿葡萄”、“小彩豆”、“野蜜蜂”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让人产生联想。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

顾城和朦胧诗人北岛齐名,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
和其他诗人的创作思路不同,顾城又被称作“童话诗人”,他的诗歌是童话体,朦胧的童话般的诗性,让他的诗歌创作更有鉴赏价值。
诗人顾城在1990年创作了一首诗叫《小说》,这首诗在他创作二十周年,也就是2009年,我写过一篇诗评,诠释了它朦胧的含义。
但我觉得那时分析得不够具体和透彻。
于是便写了这一篇诗评。
《小说》是一篇童话体的朦胧诗,诗中藏有不少童话般的句子,如“你们尽可以劝告/鱼在沙滩上晒太阳/鸟在空中睡觉”这一句。
朦胧诗,主要是对整体诗性而言,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朦胧,我们就读不懂它。
相反,有的朦胧诗因为它本身的创作节构的简单,让人容易读懂它。
我之所以再次评《小说》一诗,是因为它具有朦胧诗创作的代表性,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
这首诗,在莫种意义上来说,对诗人顾城的死,有所关联。
在诗歌的表达手法中有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诗名“小说”,就是一种缩小的表现手法。
将宏观现实浓缩展现出来。
诗歌第一节“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首先便装地球这个庞大的事物给浓缩了,整个诗句去掉修饰词后,有一个简单的构架“地球是水,水中住着火焰。
”,很明显,这句话说不通,细一读,不但说是不通顺,而且还有一些矛盾的意味。
诗歌的朦胧意味就在这种矛盾性上展开。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
诗歌的前半部分是比较合理的。
而后半句“微弱的火焰”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要从诗歌整体来分析,整首诗是以客观的人类为主体,所以这“微弱的火焰”可以归咎于一种精神实质——“欲望”。
但这种判定在后面又表明是错误的。
因为第二节是写的东西和欲望全无关联。
“你们尽可以劝告”一句,很明显的是一种自由支配的思维。
所以前面的“微弱的火焰”是指的灵魂,一种虚弱疲惫的灵魂。
为何是虚弱疲惫的灵魂?从后面的诗句里可以看出。
“鱼在沙滩上晒太阳/鸟在空中睡觉”,其中“晒太阳”和“睡觉”是一种动物的行为。
顾城诗三首.

②两人的现实距离是很近的,但是心理距离却
很远。“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 近”,意思是你对那些自然物那么亲近,对人 却很冷漠,使“我”产生拒人这 种隔膜怎么产生的呢?诗人没有明确地写,好 比只摆出谜面,而不亮出谜底,这也是造成诗 意朦胧的因素之一,这才使这首诗具有耐人寻 味的魅力。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 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 的钦赞。 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 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象、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 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 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整首诗,宛 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 经过变形的意象,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 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 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的顽强 求索的精神。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象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 —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有限中表现出无限, 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 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 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它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 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
《感觉》分析:
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动乱的风雨赶出文化 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 滩、 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 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 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 化的结晶。
顾城的诗集_顾城的作品_古诗大全

顾城的诗集_顾城的作品_古诗大全顾城的诗集_顾城的作品_古诗大全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的诗集:1、《田埂》路是这样窄么?只是一脉田埂。
拥攘而沉默的苜蓿,禁止并肩而行。
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
2、《也许,我不该写信》也许,我不该写信我不该用眼睛说话我被粗大的生活束缚在岩石上忍受着梦寐的干渴忍受着拍卖商估价的声音,在身上爬动我将被世界决定我将被世界决定却从不曾决定世界我努力着好像只是为了拉紧绳索我不该写信不应该,请你不要读它把它保存在火焰里直到长夜来临3、《初夏》乌云渐渐稀疏我跳出月亮的圆窗跳过一片片美丽而安静的积水回到村里在新鲜的泥土墙上青草开始生长每扇木门都是新的都像洋槐花那样洁净窗纸一声不响像空白的信封不要相信我也不要相信别人把还没睡醒的相思花插在一对对门环里让一切故事的开始都充满芳馨和惊奇4、《小贩》在街oRG角铺一张油布前边是路他们很灵敏是网上的蜘蛛他们很茫然是网中的猎物5、《生命幻想曲》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我被风推着向东向西太阳消失在暮色里黑夜来了我驶进银河的港湾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我抛下了新月---黄金的锚6、《还记得那条河吗》还记得那条河吗?她那么会拐弯用小树叶遮住眼睛然后,不发一言我们走了好久却没问清她从哪里来最后,只发现有一盏可爱的小灯在河里悄悄洗澡现在,河边没有花了只有一条小路白极了,像从大雪球里抽出的一段棉线黑皮肤的树被冬天用魔法固定在雪上隔着水,他们也没忘记要互相指责水,仍在流着在没有人的时候就唱起不懂的歌她从一个温暖的地方来所以不怕感冒她轻轻呵气好像磨沙玻璃她要在上面画画7、《在夕光里》在夕光里,你把嘴紧紧抿起:"只有一刻钟了"就是说, 现在上演悲剧。
顾城

顾城成名不久后舒婷将一首《童话 诗人》赠给了顾城: 你相信你编写了童话/自己就成了 童话中幽兰的花/……你的眼睛省略 过/病树颓城/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 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 蝈的队伍/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 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珍惜我们的童话世界
顾城
顾城诗歌鉴赏
《一代人》 《远和近》
顾城简介
顾城, 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 并于“文革”期间开 始诗歌写作。他是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 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 一一位“童话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 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 的少年生活。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 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代表作品: 《一代人》、《远和近》、长篇小说《英儿》(与谢 烨合著)、诗集《白昼的月亮》等。需要注意的是顾 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他为什么戴帽 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纯净的渴望。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现实冷漠
诗里创造了“我”、“你”和“云”三个意 象,用“远”和“近”来描述三者的距 离。 这首诗利用“你”、“我”、“云”主 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 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心理距离的变换,也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 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 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也许,正是这孤 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 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 不存在的。
童话诗人
他一生都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 的梦,这是顾城的执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 肮脏的成人世界里,他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 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 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 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 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 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 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 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 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
顾城《诗句·诗意·诗情》赏阅

顾城《诗句·诗意·诗情》赏阅
顾城《诗句·诗意·诗情》赏阅
【顾城《诗句·诗意·诗情》原文】
诗句,
在知识的库房里,
像一堆胶结的丝团。
我把它漂洗——
一缕、一缕,
织成了美好的锦缎。
诗意,
在生活的道路边,
像一把散落的子弹。
我把它寻找——
一颗、一颗,
别进了战斗的弹链。
诗情,
在神思的草原上,
像无数飘飞的花瓣。
我把它捕捉,
一片、一片,
结成了美丽的皇冠。
【顾城文学成就】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80年代新诗潮运动的起点。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赋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984年创作的《颂歌世界》底蕴反思,格调冷静。
顾城的《一代人》、《弧线》等诗歌成为朦胧诗论争中被反
复提及的“朦胧诗作”。
1987年到1993年写出了唯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英儿》。
他的诗常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
80年代初,这时顾城的'自我也由对自然的依附转向对文化的依附。
写作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红卫兵之墓》等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和社会意识的作品。
顾城写了很多献给谢烨的诗。
这些诗中有着超越现实地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