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小经典校对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d4857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1.png)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三、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内容。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过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单元出现的四步主要有小括号、中括号及括号内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以进一步巩固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运算,若元括号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为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编排了一定数量的文字题,在文字题教学时要着重说明解题的分析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由文字题动式题的演变过程。
本单元的应用题都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演变成的“有几倍求和或差”的应用题,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
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当由数字、图形(线段图)关键词(字),算式统一起来进行分析。
即由式题动文字题动应用题,或应用题动文字题身式题的演变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
3.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相关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并验算,以及能用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
教学疑点:求间隔数问题(两端两边的植树问题)1.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计算的混合式题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步计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
悔,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某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某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经典小学生通用成语接龙(四字成语)

经典小学生通用成语接龙甘之如饴→饴含抱孙→孙庞斗智→智勇兼全→全军覆没→没世不忘→忘乎其形→形具神生→生上起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备位充数→数一数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代所美→美不胜收→收之桑榆→榆枋之见→见世生苗→苗而不秀→秀出班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一年级成语接龙游戏上下一心 → 心地正直 → 直捷了当 → 当前决意 → 意到笔随 → 随珠荆玉 → 玉卮无当 → 当耳旁风→ 风俗人情 → 情窦渐开 → 开怀畅饮 → 饮犊上流 → 流水桃花 → 花月之身 → 身分不明 → 明月清风→ 风驰云走 → 走笔成文 → 文治武力 → 力蹙势穷 → 穷里空舍 → 舍身为国 → 国无宁日 → 日引月长→ 长绳系日 → 日久岁深 → 深切着白 → 白首北面 → 面从背言 → 言不诡随 → 随世沉浮 → 浮词曲说→ 说雨谈云 → 云涌飙发 → 发荣滋长 → 长久之计 → 计斗负才 → 才高气清 → 清耳悦心 → 心闲体正→ 正点背画 → 画意诗情 → 情天孽海 → 海岳高深 → 深情厚意 → 意略纵横 → 横见侧出 → 出位僭言→ 言事若神 → 神志不清 → 清汤寡水 → 水宽鱼大 → 大方之家 → 家传之学 → 学行修明 → 明公正道→ 道听涂说 → 说来话长 → 长春不老 → 老熊当道 → 道路指目 → 目交心通 → 通无共有 → 有触即发→ 发喊连天 → 天长地老 → 老成之见 → 见钱眼开 → 开国济民 → 民富国强 → 强聒不舍 → 舍身为国→ 国家大计 → 计日奏功 → 功败垂成 → 成一家言 → 言简意深 → 深中笃行 → 行所无事 → 事败垂成→ 成家立计 → 计出万死 → 死不回头 → 头昏眼花 → 花貎蓬心 → 心亿则乐 → 乐而忘死 → 死生啕气→ 气壮如牛 → 牛衣岁月 → 月下风前 → 前庭悬鱼 → 鱼尾雁行 → 行浊言清 → 清廉正直 → 直捣黄龙→ 龙马精神 → 神怒人弃 → 弃其余鱼 → 鱼贯而行 → 行满功成 → 成一家言 → 言为心声 → 声气相求→ 求死不得 → 得月较先 → 先言往行 → 行不逾方 → 方刚血气 → 气吞湖海 → 海涵地负 → 负才使气→ 气得志满 → 满面含春 → 春光如海 → 海阔天高 → 高躅大年 → 年谊世好 → 好梦难成 → 成人之善→ 善门难开 → 开国济民 → 民胞物与 → 与日俱积 → 积甲如山 → 山阴乘兴 → 兴致勃发 → 发愤忘食→ 食方于前 → 前庭悬鱼 → 鱼贯而进 → 进退裕如 → 如风过耳 → 耳鬓斯磨 → 磨砺自强 → 强兵富国→ 国泰民安 → 安心乐意 → 意在笔前 → 前功皆弃 → 弃逆归顺 → 顺天应人成语接龙游戏尽力而为 → 为富不仁 → 仁至义尽 → 尽心竭力 → 力透纸背 → 背道而驰 → 驰名中外 → 外合里差→ 差强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圆内方 → 方底圆盖 → 盖世无双 → 双管齐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如一→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风唤雨 → 雨沐风餐 → 餐风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欲 → 欲取姑予→ 予取予求 → 求神问卜 → 卜昼卜夜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 → 蠹众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方寸已乱 → 乱琼碎玉 → 玉洁冰清 → 清风明月 → 月盈则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鸣高 → 高朋满座→ 座无虚席 → 席卷天下 → 下不为例 → 例直禁简 → 简明扼要 → 要价还价 → 价值连城 → 城狐社鼠→ 鼠腹鸡肠 → 肠肥脑满 → 满腔热枕 → 枕石漱流 → 流离转徙 → 徙宅忘妻 → 妻儿老小 → 小本经营→ 营私舞弊 → 弊绝风清 → 清尘浊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妇随 → 随才器使 → 使贪使愚 → 愚昧无知→ 知书达礼 → 礼尚往来 → 来者不拒 → 拒谏饰非 → 非异人任 → 任人唯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发→ 发指眦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顿开 → 开路先锋 → 锋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丝风片→ 片言折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价百倍 → 倍日并行→ 行动坐卧 → 卧薪尝胆 → 胆破心寒 → 寒木春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诚团结→ 结党营私 → 私心杂念 → 念兹在兹 → 兹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势 → 势不两立 → 立此存照→ 照猫画虎 → 虎背熊腰 → 腰缠万贯 → 贯朽粟陈 → 陈词滥调 → 调嘴学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雨过天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生玉 → 玉卮无当 → 当场出彩 → 彩凤随鸦 → 鸦雀无闻 → 闻风而起→ 起死回生 → 生拉硬扯 → 扯篷拉纤 → 纤芥之疾 → 疾风迅雷 → 雷打不动 → 动辄得咎 → 咎由自取→ 取辖投井 → 井井有条 → 条三窝四 → 四衢八街 → 街头巷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开河 → 河山带砺→ 砺山带河 → 河清难俟 → 俟河之清 → 清汤寡水 → 水滴石穿 → 穿云裂石 → 石沉大海 → 海立云垂→ 垂涎欲滴 → 滴水成冰 → 冰清玉洁 → 洁身自好 → 好肉剜疮 → 疮痍满目 → 目不识丁 → 丁公凿井→ 井中视星 → 星旗电戟 → 戟指怒目 → 目指气使 → 使羊将狼 → 狼心狗肺 → 肺石风清 → 清夜扪心→ 心织笔耕 → 耕当问奴 → 奴颜婢膝 → 膝痒搔背 → 背信弃义 → 义无反顾 → 顾全大局 → 局促不安→ 安步当车 → 车载斗量 → 量才而为 → 为渊驱鱼 → 鱼游釜中 → 中馈犹虚 → 虚有其表 → 表里如一→ 一呼百诺 → 诺诺连声 → 声罪致讨 → 讨价还价 → 价增一顾 → 顾盼自雄 → 雄心壮志 → 志美行厉→ 厉兵秣马 → 马工枚速 → 速战速决 → 决一雌雄 → 雄才大略 → 略见一斑 → 斑驳陆离 → 离弦走板→ 板上钉钉 → 钉嘴铁舌 → 舌桥不下 → 下马看花小学生四字成语接龙马到成功 → 功德无量 → 量力而行 → 行将就木 → 木心石腹 → 腹有鳞甲 → 甲第星罗 → 罗雀掘鼠→ 鼠目寸光 → 光怪陆离 → 离乡背井 → 井蛙之见 → 见利忘义 → 义气相投 → 投机取巧 → 巧夺天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器宇轩昂 → 昂首挺胸 → 胸有成竹 → 竹篮打水 → 水尽山穷 → 穷途末路 → 路不拾遗奋不顾身 → 身强力壮 → 壮志凌云 → 云霞满纸 → 纸上谈兵 → 兵微将寡 → 寡不敌众 → 众志成城→ 城北徐公 → 公私兼顾 → 顾后瞻前 → 前所未闻 → 闻鸡起舞 → 舞文弄墨 → 墨守成规 → 规行矩步→ 步步为营万水千山 → 山高水低 → 低头哈腰 → 腰缠万贯 → 贯通融会 → 会逢其适 → 适得其反 → 反躬自问→ 问舍求田 → 田夫野老 → 老马识途 → 途穷日暮 → 暮鼓晨钟 → 钟鼓馔玉 → 玉碎珠沉 → 沉默寡言→ 言听计从小学生成语接龙足不出户 → 户告人晓 → 晓风残月 → 月锻季炼 → 炼石补天 → 天崩地陷 →陷落计中 → 中留不报 → 报冰公事 → 事不过三 → 三拜九叩 → 叩阍无计 →计不反顾 → 顾此失彼 → 彼唱此和 → 和璧隋珠 → 珠璧联辉 → 辉煌夺目 →目不旁视 → 视而不见 → 见德思齐 → 齐大非偶 → 偶影独游 → 游尘土梗 →梗泛萍漂 → 漂母之恩 → 恩爱夫妻 → 妻儿老少 → 少不经事 → 事不师古 →古调不弹 → 弹尽粮绝 → 绝长补短 → 短褐穿结 → 结草之固 → 固壁清野 →野处穴居 → 居安思危 → 危而后济 → 济苦怜贫 → 贫病交加 → 加官进位 →位卑言高 → 高傲自大 → 大败亏输 → 输肝沥胆 → 胆颤心寒 → 寒蝉仗马 →马到功成 → 成败兴废 → 废耳任目 → 目不忍睹 → 睹景伤情 → 情不自堪 →堪以告慰 → 慰荐抚循 → 循常习故 → 故步自封 → 封刀挂剑 → 剑拔弩张 →张本继末 → 末俗流弊 → 弊车驽马 → 马耳春风 → 风波平地 → 地地道道 →道长论短 → 短褐椎结 → 结党聚群 → 群雌粥粥 → 粥少僧多 → 多才多艺 →艺不压身 → 身不由主 → 主次不分 → 分崩离析 → 析辨诡词 → 词不达意 →意存笔先 → 先辨淄渑 → 渑池之功 → 功薄蝉翼 → 翼翼飞鸾 → 鸾翱凤翥 →翥凤翔鸾 → 鸾颠凤倒 → 倒背如流 → 流杯曲水 → 水菜不交 → 交臂相失 →失光落彩 → 彩凤随鸦 → 鸦飞雀乱 → 乱极思治 → 治阿之宰 → 宰鸡教猴。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材(上册)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

目录(四年级上学期)一、古诗选读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12、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23、秋思.........................................................................唐张籍 34、营州歌.....................................................................唐高适 45、凉州词.....................................................................唐王翰 56、题乌江亭.................................................................唐杜牧 67、泊秦淮.....................................................................唐杜牧78、过华清宫.................................................................唐杜牧89、赤壁.........................................................................唐杜牧910、题临安邸..............................................................宋林升1011、题西林壁..............................................................宋苏轼111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121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1314、游山西村..............................................................宋陆游14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1516、送元二使安西......................................................唐高适161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7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819、山居秋暝..............................................................唐王维1920、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20二、《增广贤文》选读21《增广贤文》(一) (21)22《增广贤文》(二) (22)23《增广贤文》(三) (23)24《增广贤文》(四) (24)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平乡县四小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教案新人教版8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教材第54页的内容。
1.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通过“换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5元、10元可以换几张1元;20元、50元、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的等价兑换货币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教育。
重点: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等价兑换。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人民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教师出示人民币,请学生认。
师:今天我们还要来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看看同学们会不会用人民币。
(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出示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师:(拿出装着人民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5元的纸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5元。
生:上面写着数字“5”。
(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师:可能是5角、5分啊。
(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师:对,有“伍圆”的字样。
(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纳出来)师:辨别(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100元)生:有毛主席的就是100元。
(教师注意纠正)师:(举起新版5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100元吗?生:不是,是50元,因为它是绿色的,写着“伍拾圆”……师:对了,同学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人民币小结每一种方法) 2.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1)小组认识活动。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
首先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下组巡视,调控活动方法,适当给予赞扬鼓励。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四小天鹅舞曲》 ︳人音版 (五线谱)

音乐欣赏课——《四小天鹅舞曲》教师:1. 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欢快舞蹈的伴奏音乐。
《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
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2. 《四小天鹅舞曲》篇幅不大,它是升F小调`4/4拍,中庸的快板。
开始时的曲调为八分音符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一小节以后,奏出轻快的乐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
然后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
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了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步子还不稳,活泼、可爱。
反复一次后,再现开始时的曲调。
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
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
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 通过聆听《四小天鹅舞曲》能用串铃和响板合着音乐打出节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3. 通过欣赏芭蕾舞,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的芭蕾舞,并能自创舞蹈。
教学重点、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响板、串铃二、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播放圣-桑的《天鹅之死》讲述童话故事《天鹅湖》师:刚才我们聆听的天鹅之死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忧伤的,那这节课我们将欣赏另一首和小天鹅有关的世界名曲,——(出示课题)《四小天鹅舞曲》2. 初听乐曲,教师弹奏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提问: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欢快活泼。
教师用电子琴逐段剖析作品。
3. 教师介绍作者作品(出示作者照片)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欢快舞蹈的伴奏音乐。
《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
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4. 介绍了那么多芭蕾舞的知识,那同学们想不想学芭蕾舞啊? 教师教学生芭蕾的基本手位。
(完整版)四五快读1-4册精心排版A4打印

第一课人口大中小哭笑一上下爸妈天太月大人小人大哭大笑大口小口第二课地阳亮星云火水三爸爸妈妈上天天上太大太小一天一月二天二月上上下下第三课土山石木我好有田天地大地太阳月亮星星天亮大火大水火星水星三天三月下地地上地下第四课牛羊聪耳目心和四土地大山小山土山石山火山土星木星好人田地水田我有我爸我妈我哭我笑好山好水我有好爸爸、好妈妈。
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
地上有土、石、山、水田。
爸爸上山,妈妈下山。
第五课明头眉鼻手花树五大牛小牛水牛山羊小羊小心中心心中四月四天地上有小草和大树。
草地上有水牛和小山羊。
爸爸和妈妈心中有我。
我心中有爸爸和妈妈。
第六课草叶日风雨的孩六聪明明亮明天明月眉头鼻头石头木头心头小手小花大树小树树木五月五天手心我有小手。
头上有眉、目、耳、鼻和口。
眉下有目,鼻下有口。
树上有花和叶。
第七课白红是家多唱子七花草小草草地树叶一日大风大雨小雨下雨风雨雨水我的六月六日六天天上有明亮的太阳和月亮。
我有爸爸和妈妈。
明日有大风,下大雨。
石头上有小草和小花。
第八课爱爷奶少歌不朋入白云白天明白红花红日火红火花是的我是大家我家人家鼻子叶子七月七日七天红太阳我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天是太阳、月亮、星星的家。
白天,天上有红太阳;地上有红花、白花和小草。
爷爷、奶奶家有大水牛和小山羊。
第九课宝在学书游友儿九爷爷奶奶多少唱歌爱笑爱哭爱唱不爱不哭不笑不唱不是是不是好不好不好八日八月八天明天多云,有小雨。
聪聪爱唱歌。
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爷爷爱我,奶奶爱我,爸爸爱我,妈妈爱我。
我爱爷爷,我爱奶奶,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第十课贝生习看戏字气十宝宝在家不在小人书游水朋友友人花儿儿子儿歌歌儿九日九月天我是宝宝,我在家爱唱儿歌。
我不爱哭,我爱笑。
我的好朋友是聪聪。
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玩游戏。
第十一课见早雪鸡绿黄青鱼做飞跑要吃鸟他看见会见学会早上大雪小雪雪花白雪雪人雪山雪地下雪天小鸡大鸡绿草绿叶黄花黄牛青草我学会好多生字。
树上有爱唱歌的小黄鸟。
(完整版)中医四小经典大全

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
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
岂知
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
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
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
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
消肿益血于米醋;
下气散寒于紫苏。
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
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
尝观
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
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
是则
鲫鱼有温胃之功;
代赭乃镇肝之剂。
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
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
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第三章温性药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
半夏主于痰湿。
苍朮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萝卜去膨胀,下气治面尤堪。
况夫
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
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
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
麋茸壮阳以助肾;
当归补虚而养血。
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
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
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
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
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
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
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
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
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
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
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
疗折伤之症责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
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
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
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
尝闻
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
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
抚芎走经络之痛;
2010年度永嘉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结果(校对稿)

永嘉中学 永嘉二中 碧莲中学 上塘中学 楠江中学 罗浮中学 永嘉二中 上塘中学 碧莲镇中学 永嘉中学 永嘉中学 永嘉中学 永嘉中学 碧莲中学 罗浮中学 永嘉二中 碧莲中学 楠江中学 永临中学 上塘中学 碧莲中学 上塘中学 上塘中学 瓯北职高 上塘中学 碧莲中学 上塘中学 永嘉二中 碧莲中学 永嘉中学 碧莲中学 上塘中学 上塘中学 永嘉二中 永嘉二中 永嘉二中 上塘中学 永嘉中学 永嘉二中 上塘中学 上塘中学 永嘉二中 永嘉中学 永嘉二中 永嘉中学 楠江中学 永嘉二中
90 胡益女 岩头镇中 91 李爱华 瓯北五中 92 吴丽丽 界坑中学 93 徐琦艳 实验中学 94 林丽妹 实验中学 95 胡君 实验中学 96 潘赛清 实验中学 97 施建月 黄田中学 98 沙文肃 桥头镇中 99 金丰平 实验中学 100 陈晓琦 巽宅镇中学 101 吕雪莉 瓯北二中 102 唐秀月 桥头镇中 103 李燕 黄田中学 104 金朝光 罗浮中学 105 戴小琼 岩坦中学 106 吴雪谦 实验中学 107 陈贤华 城西中学 108 廖约珍 鲤溪乡中心小学 109 陈可鲜 水云中学 110 黄晓顺 城西中学 111 全爱秋 实验中学 112 罗晓洪 实验中学 113 李云云 实验中学 114 金淑闻 桥头镇朱涂中学 115 戴小婵 实验中学 116 厉慧慧 乌牛镇中 117 陈启恩 乌牛镇中 118 赵文华 桥下镇中 119 董芬蕊 昆阳中学 120 曾蕾 城西中学 121 周小燕 岩头镇中 122 胡可白 桥下镇中 123 黄希帆 城关中学 124 金小秋 乌牛镇中 125 杨少秋 桥下镇中 126 李林珍 实验中学 127 金智怡 鹤盛乡中学 128 谷常春 沙头中学 129 蒋程程 罗浮中学 130 郑仓 上塘中学 131 周康杰 永临中学 132 周晓亚 永嘉二中 133 李向静 永嘉二中 134 徐浩 碧莲中学 135 王丽艳 周新华 上塘中学 136 潘帅 永临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 性 赋1四小经典校对药 性 赋第一章 寒性药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 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 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 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 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 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 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 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 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 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 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
茅根止血与吐衄; 石苇通淋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 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 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 除毒热杀虫于贯众。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 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出崩漏之疾; 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 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 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 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 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 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 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 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
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第二章 热性药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药 性 赋2欲温中以荜茇; 用发散以生姜。
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 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 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
麻黄表汗以疗咳逆; 韭子壮阳而医白浊。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 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
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
胡芦巴治虚冷之疝气; 生卷柏破癥瘕而血通。
白朮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 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
丁香快脾胃而止呕逆; 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
肉苁蓉填精益肾; 石硫黄暖胃驱虫。
胡椒主去痰而除冷; 秦椒主攻痛而去风。
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 灵砂定心脏之怔忡。
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毕澄茄; 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朮。
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 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
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 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
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 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
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 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
消肿益血于米醋; 下气散寒于紫苏。
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 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
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 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
麋茸壮阳以助肾; 当归补虚而养血。
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 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
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 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
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
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 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
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 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
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 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
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 代赭乃镇肝之剂。
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 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
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第三章 温性药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 半夏主于痰湿。
苍朮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萝卜去膨胀,下气治面尤堪。
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 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
山药而腰湿能医; 阿胶而痢嗽皆止。
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 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更疗阴痿。
诚以紫苑治嗽; 防风祛风;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
药 性 赋3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 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
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 白芷止崩治肿,疗痔瘘疮痈。
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 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
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 疗折伤之症责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 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
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 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
尝闻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 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
抚芎走经络之痛; 何首乌治疮疥之资。
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 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
藁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 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
乃曰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 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
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 茴香治疝气肾疼之用。
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疴; 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
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寸白虫; 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
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 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瘎。
金樱子兮涩遗精; 紫苏子兮下气涎。
淡豆豉发伤寒之表; 大小蓟除诸血之鲜。
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
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芪; 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
菟丝子补肾以明目; 马蔺花治疝而有益。
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第四章 平性药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以硇砂而去积; 用龙齿以安魂。
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 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 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 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
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 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
观乎商陆治肿,覆盆益精。
琥珀安神而散血; 朱砂镇心而有灵。
牛膝强足补精,兼疗腰痛; 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
甘松理风气而痛止; 蒺藜疗风疮而目明。
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 蒲黄止崩治衄,消瘀调经。
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 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
没食主泄泻而神效; 皂角治风痰而响应。
桑螵蛸疗遗精之泄; 鸭头血医水肿之盛。
蛤蚧治痨嗽,牛蒡子疏风壅之痰; 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忡之病。
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药 性 赋4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
小草、远志,俱有宁心之妙; 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
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 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
郁李仁润肠宣水,去浮肿之疾; 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疴。
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 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
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 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
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 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
椿根白皮主泻血; 桑根白皮主喘息。
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 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
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
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 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
僵蚕治诸风之喉闭; 百合敛肺痨之嗽萎。
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 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
连翘排疮脓与肿毒; 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
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 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
然而鳖甲治痨疟,兼破癥瘕; 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
乌梅主便血疟疾之用; 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
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附:必背中药歌诀)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喜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妊娠服药禁忌歌: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瓜甲,地胆茅根与蛰虫。
药性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