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实验及在线指导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Java6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实验指导课后答案

Java6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实验指导课后答案

第1章:习题集:一、填空题1.多态2.java.exe 3.jdb.exe 4.标准字节码5.Java 6.独立于平台二、选择题1.B 2.A 3.B 4.A 5.A 6.C 7.C 8.D 9.C第2章:实验指导:.第一处需要的代码:yourGuess>realNumber第二处需要的代码:yourGuess=input.nextInt();第三处需要的代码:yourGuess<realNumber第四处需要的代码:yourGuess=input.nextInt();.第一处需要的代码:iArray[i] < iArray[j]第二处需要的代码:iTemp = iArray[i];iArray[i] = iArray[j];iArray[j] = iTemp;.第一处需要的代码:continue lable;第二处需要的代码:System.out.print(" "+(i+j));.第一处需要的代码:System.out.print("\t");第二处需要的代码:System.out.print(j + "*" + i + "=" + (i*j) + "\t");习题集:一、填空题1.i=i+1 sum=sum+1 i<1002.while do while for 3.94.The symbol is an a.The symbol is a b.The symbol is c.The symbol is not a,b,or c.Switch is completed5.sum=0 pos++二、选择题1.D 2.A 3.D 4.A 5.D 6.A 7.B 8.B 9.C三、简答题2、there is no this value 3.Message four i is 1,2,3 i is 1,2,3 i is 1,2,3 i is 4第3章实验指导:.第一处需要的代码:balance+=saveAccount;第二处需要的代码:balance+=calculateInterst(Days);第三处需要的代码:ba.setMoney(save_value);ba.setInterstRate(interst_rate);第四处需要的代码:ba.accountInterst(365);.第一处需要的代码:minute=this.m_Minute;second=this.m_Second;第二处需要的代码:s=d.getMinutes()+":"+d.getSeconds()+":"+d.getTime();.第一处需要的代码:super(number,pass);balance=bal;第二处需要的代码:connect.第一处需要的代码:super(pass, motor);this.make=make;this.model=model;第二处需要的代码:am.run();习题集:一、填空题1.类2.代码和数据3.点4.实例变量5.Test te=new Test();6.对象实例化7.值、引用8.the original is data is:-1now the data is:109.I am parentI am childI am child二、选择题1.B 2.A 3.C 4.C 5.A 6.A 7.C 8.A 9.D 10.C 11.A 12.C 13.C 三、简答题6. A abstract和final修饰符不能同时使用B 未给出类型定义,final int MAX_NUMBER=10;C 常量不能修改D 静态方法值能访问静态变量,static int data。

VisualBasi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

VisualBasi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答案上篇学习指导第1章Visual Basic 概述1.事件2.查看对象3.工程4.视图属性窗口5窗体编辑器第2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初步1.控件2.事件3.类属性4.属性5第3章Visual Basic 语言基础1.(a*sin(30/180*3.14)+c*(log(b)/log(10)))/((Abs(d)+1)*(e+f))+12.mod3.X=Int(X) And Y=Int(Y) And X*Y>04.Y Mod 4=0 And Y Mod 100<>0 Or Y Mod 400=05.x=Int((99-10+1)*Rnd+10)6.0 “”7.空格8.6,845.309.(1)8(2)1(3)abcd(4)出错,类型不匹配(5)False(6)2008-6-29(7)I likeVB(8)4(9)4 4(10)3 4(11)10 -10(12)-1(13)aa(14)3(15)0(16)1(17)C(18)5(19)8(20)34.54(21)中国(22)上海(23)VISUAL BASIC(24)visual basic10.(1)x<-100 or x>100(2)a=Int(a) And b =Int(b) Or a<0 And b<0 (3)x<=y or x>=z(4)a>0 And a<>Int(a)(5)a=0 xor b=0(6)Len(S)<10(7)UCase(S)=S(8)Left(S,1)=”a” And Right(S,1)=”a”(9)Instr(S,”@”)<>0(10)Trim(S)=S(11)Date=#8/8/2008#(12)Weekday(Date)=2第4章程序控制结构与算法基础一.简单填空1.Randomize2.N=Int((99-10+1)*Rnd+10)3.M=(Int((100-10+1)*Rnd+10))/104.Exit For5.Exit Do二.读程序写结果1.150 122.22 23 -13.5 3 04.20 40 60三.程序填空1. Len(s)Mid(s,i,1)c>=”A” And c<=”Z”c>=”a” And c<=”z”c>=”0” And c<=”9”n3=n3+12.01 n-1n Mod i=0sum+isum=n3.1000CStr(n)CStr(n*n)Right(s2,Len(s1))=s14.100 2002 N-1Exit Forcount+1count Mod 5=0 Print5.sum=1a*x^2/((2*n-1)*(2*n))sum+aAbs(a)<=0.0000001下篇实验教程实验2 Visual Basic 变量、函数与表达式的使用实验2-1 算术运算符的使用13178332262-2-22007-10-153 2.857143 2.85714285714286实验2-2 字符运算符的使用20071020071020172007-10-10102007-10-20出错,类型不匹配实验2-3 关系运算符的使用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TrueFalseTrue实验2-4 逻辑运算符的使用TrueTrueFalseTrueFalseFalseTrueTrueFalse5-59实验2-5 常用函数的使用3.14 3.147.389056098930651 -1 .999999998205103 4-1 1 0.70554755825 251250 0A a65 9748 688 -98 -89 -9aaa 4.5 aaa4.516 5Visua 6.0sua Basic Basic 6.0 abcde EFGBasic Basic Basic Visual Basic 6.0 Basic 8 8aaa dd2011-3-152011-3-15 14:35:5215320113001.731.731.7317.32E-010173%实验3 算法基础及程序控制结构实验3-1 三个数的交换A=CC=BB=TBC实验3-2 求周长和面积Const PI=3.14159262*PI*RPI*R*RPicture1.ClsFormat(L, ".00")Format(M, ".00")实验3-3 求分段函数的值x=Val(Text1.Text)y=1+Sin(x)y=Log(x)Text1.Text = ""Text2.Text = ""实验3-4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Val(Text2.Text)Val(Text3.Text)b ^ 2 - 4 * a * c"x1=" & (-b + Sqr(delt)) / (2 * a)"x2=" & (-b - Sqr(delt)) / (2 * a)Text2.Text = ""Text3.Text = ""End实验3-5 判断素数N Mod k = 0k=NN Mod i=0k=2实验3-6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M<NL=ML=NM Mod k = 0 And N Mod k = 0Text3.Text = kExit ForM>NL=ML=Nk Mod M = 0 And k Mod N = 0Text4.Text = kExit For实验3-7 判断升序数、降序数CStr(N)Len(S) – 1Mid(S, k, 1) >= Mid(S, k + 1, 1)k = Len(S)N = Val(Text1.Text)S = CStr(N)For k = 1 To Len(S) - 1If Mid(S, k, 1) <= Mid(S, k + 1, 1) Then Exit For Next kk = Len(S)实验3-8 判断回文数1Len(s)\2-1Mid(S, k, 1) <> Mid(S, Len(S) - k + 1, 1)k = Len(S) \ 2Mid(S, k, 1) + S1S = S1实验3-9 求级数的值Val(Text1.Text)1x ^ ns * nt / s <= 10 ^ -6Text2.Text = y实验3-10 查找数字串并求和Text1.Text = ""Text2.Text = ""List1.ClearText1.TextFalseWhile Mid(s, i, 1) >= "0" And Mid(s, i, 1) <= "9" Flag = Truek = k * 10 + Mid(s, i, 1)i = i + 1Flag = Truesum + kText2.Text = sum实验3-11 随机产生20个奇数Int((99 - 10 + 1) * Rnd) + 10a Mod 2 = 1n Mod 5 = 0Picture1.Cls实验3-12 加密解密Chr(Asc("a") + (Asc(c) - Asc("a") + 3) Mod 26)c = Chr(Asc("A") + (Asc(c) - Asc("A") + 3) Mod 26) c & s2Text2.TextLen(s2)Mid(s2, i, 1)c = Chr(Asc("a") + (Asc(c) - Asc("a") + 23) Mod 26) c = Chr(Asc("A") + (Asc(c) - Asc("A") + 23) Mod 26) c & s1s1Text1.Text = ""Text2.Text = ""实验3-13 统计单词个数Text1.TextMid(s, i, 1) <> " " And i <= Len(s)i = i + 1Mid(s, start, i - start)nText1.Text = ""List1.Clear实验4 数组的使用实验4-1 一维数组的产生及输出i = 1 To 20Int((9 - 0 + 1) * Rnd + 0)i = 1 To 20Print a(i);Printi = 1 To 20Picture1.Print a(i);If i Mod 5 = 0 Then Picture1.Printi = 1 To 20Text1.Text & Space(2) & a(i)If i Mod 5 = 0 Then Text1.Text = Text1.Text & vbCrLf v In aIf i Mod 5 = 0 Then Picture2.Print实验4-2 选手得分Int((50 - 10 + 1) * Rnd + 10) / 10i = 1 To 6sum = sum + score(i)max = score(1)min = score(1)score(i) > max Then max = score(i)score(i) < min Then min = score(i)(sum - max - min) / 4实验4-3 产生10个互不相同的整数Int((999 - 10 + 1) * Rnd + 10)t Mod 10 = 5Then Exit Forn= n + 1a(i) = tFor i = 1 To 10Print a(i);If i Mod 5 = 0 Then PrintNext i实验4-4 统计数字出现的次数IsNumeric(S) = FalseExit SubLen(S)c >= "0" And c <= "9"A(c) = A(c) + 1A(k) <> 0m = m + 1实验4-5 排序1 To 10Int((99 - 10 + 1) * Rnd + 10)Text1.Text & A(n) & " "1 To 9i + 1 To 10A(i) > A(j)T = A(j)A(j) = A(i)A(i) = T1 To 910 - iA(j) > A(j + 1)T = A(j + 1)A(j + 1) = A(j)A(j) = T1 To 10Text3.Text = Text3.Text & A(i) & " "10T = A(i)ji - 1k + 11 To 10Text4.Text = Text4.Text & A(i) & " "实验4-6 二维数组的产生及输出1 To 41 To 5Int((9 - 0 + 1) * Rnd + 0)1 To 41 To 5Print A(i, j);Print1 To 41 To 5Picture1.Print A(i, j);Picture1.Print1 To 41 To 5Text1.Text = Text1.Text & A(i, j) & " "Text1.Text = Text1.Text & vbCrLf实验4-6 查找最大和最小元素及其位置1 To 31 To 4A(i, j) = Int((99 - 10 + 1) * Rnd + 10)Picture1.Print A(i, j);Picture1.PrintA(1, 1), 1, 1A(1, 1), 1, 1A(i, j)ijA(i, j) < minA(i, j)ij"最大元素" & "A(" & maxi & "," & maxj & ")=" & max "最小元素" & "A(" & mini & "," & minj & ")=" & min实验4-7 矩阵转置Dim A() As Integer"请输入N的值"ReDim A(N, N) As IntegerFor i = 1 To NFor j = 1 To NA(i, j) = Int((99 - 10 + 1) * Rnd + 10)Text1.Text = Text1.Text & A(i, j) & " "Next jText1.Text = Text1.Text & vbCrLfNext it = A(i, j)A(i, j) = A(j, i)A(j, i) = tFor i = 1 To NFor j = 1 To NText2.Text = Text2.Text & A(i, j) & " "Next jText2.Text = Text2.Text & vbCrLfNext i实验6 界面设计实验6-1 用户登陆MsgBox "请登录!"PassWordInput=TxtPassW.TextUserIdInput=UserId And PassWordInput=PassWordCmdReset_Click实验6-2 学籍登记OptXb(0).Value = TrueList1.AddItem Space(4) & xh & Space(6) & xm & Space(6) & xb & Space(12) & xy & Space(16) & zy & Space(4)List1.RemoveItem List1.ListIndex实验6-3 字体格式设置Select Case OpFontCheck2.Value = 1OpColor = IndexOpFont = Index实验6-4 兴趣调查List1.AddItem ItemEndSelect Case IndexItem = Text1.Text实验6-5 调色板。

2.6.3同步自测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习题答案

2.6.3同步自测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习题答案

2.6.3同步自测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习题答案2.6.3 同步自测一、选择题1.在C程序的函数调用时,主调函数中的实参和被调函数中的形参(B)。

(A)个数、次序必须相同,但数据类型可以不考虑(B)个数、次序和对应参数的数据类型都应该相同(C)个数、次序和数据类型均可以不相同(D)对应参数数据类型应相同,但个数和次序可以不考虑2.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C)。

int x=3,y=4;void main( ){ int x,y=5;x=y++;printf("%d",x);}表达式(A)3 (B)4 (C)5 (D)63.在C语言中,函数默认的存储类型为(A)。

(A)auto (B)register (C)static (D)extern4.执行下面的程序后,变量a的值是(B)。

#include#define SQR(X) X*Xvoid main(){ int a=10,k=2,m=3;a/=SQR(m)/SQR(k);printf("%d\n",a);}(A)10 (B)1 (C)5 (D)05.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A)。

(A)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B)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C)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D)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6.以下有关宏替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B)宏名无类型(C)宏替换只是字符串替换;(D)宏替换是在运行时进行的7.设有以下宏定义:#define N 3#define Y(n) (N+1*n)则执行语句:z=2*(N*Y(5+1)); 后,z的值为(A)。

(A)30 (B)72 (C)48 (D)548.在C语言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

(A)函数被调用时,系统才为形参分配内存(B)实参和对应形参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C)实参可以是变量、常量或表达式(D)形参可以是变量、常量或表达式9. 一个数据类型为void的函数中可以没有return语句,那么函数的被调用时(A)。

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验指导练习及习题参考答案(8--10)

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验指导练习及习题参考答案(8--10)

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验指导练习及习题参考答案(8--10) 8练习参考答案1、练习8-1.如果有定义:intm,n=5,某p=&m;与m=n等价的语句是BA.m=某p;B.某p=某&n;C.m=&n;D.m=某某p;8-2.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输入的两个数的和与差,要求自定义一个函数um_diff(floatop1,floatop2,float某pum,float某pdiff),其中op1和op2是输入的两个数,某pum和某pdiff是计算得出的和与差。

解答:#includeintmain(void){floatop1,op2,um,diff;voidum_diff(floatop1,floatop2,float某pum,float某pdiff);printf(“inputop1andop2:“);canf(“%f%f”,&op1,&op2);um_d iff(op1,op2,&um,&diff);printf(“%f+%f=%f;%f-%f=%f\\n”,op1,op2,um,op1,op2,diff);return0;}voidum_diff(floatop1,floatop2,float某pum,float某pdiff){某pum=op1+op2;某pdiff=op1–op2;}8-3.两个相同类型的指针变量能不能相加?为什么?解答:不能。

因为指针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指针变量的值存放的是所指向变量的地址,两个地址相加并不能保证结果为一个有效的地址值,因而在C语言中指针变量相加是非法的。

8-4.根据表8.2所示,这组数据的冒泡排序其实循环到第6遍(即n-2)时就已经排好序了,说明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n-1次循环。

请思考如何改进冒泡排序算法并编程实现(提示:当发现一遍循环后没有数据发生交换,说明已经排好序了)。

解答:设置一个标志变量flag,进入一轮循环前设置为0,在循环中有发生数据交换就改写flag值为1。

程序设计实验及在线指导课后习题答案

程序设计实验及在线指导课后习题答案

程序设计实验及在线指导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一:求平均年龄描述班上有学生若干名,给出每名学生的年龄(整数),求班上所有学生的平均年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输入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1<= n <= 100),表示学生的人数。

其后n行每行有1个整数,取值为15到25。

输出输出一行,该行包含一个浮点数,为要求的平均年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样例输入21817样例输出17.50提示要输出浮点数、双精度数小数点后2位数字,可以用下面这种形式:printf("%.2f", num);#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n,i,age;double sum,average;sum=0.00;scanf("%d",&n);for(i=1;i<=n;i++){scanf("%d",&age);sum+=age;}average=sum/n;printf("%.2f\n",average);}/*二:数字求和描述给定一个正整数a,以及另外的5个正整数,问题是:这5个整数中,小于a的整数的和是多少?输入输入一行,只包括6个小于100的正整数,其中第一个正整数就是a。

输出输出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是5个数中小于a 的数的和。

样例输入10 1 2 3 4 11样例输出10#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i,s[5];int sum;sum=0;scanf("%d",&a);for(i=0;i<5;i++){scanf("%d",&s[i]);}for(i=0;i<5;i++)if(s[i]<a)sum+=s[i];}printf("%d\n",sum);}/*三:两倍:描述给定2到15个不同的正整数,你的任务是计算这些数里面有多少个数对满足:数对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最新)(1)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最新)(1)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最新)(1)内容简介本书是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中国科学出版社)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内容包括:VC++6.0和Turbo C 2.0两种集成编程环境的使用及两种环境下C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和调试方法的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章节实验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一书中各章节习题的参考解答;配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的拓展训练试题。

本书内容详实,实验项目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针对性,是学习C语言并更好地掌握C语言程序上机实践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及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上机实践能力。

为配合该课程的理论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既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又能具备较强的上机实践能力,我们特组织了C语言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了此书。

本书内容丰富,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两种常用的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VC++ 6.0和Turbo C 2.0的使用方法及程序的调试过程和方法。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D�D实验项目设计中,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许多编程人员易犯的错误精心设计了各实验的内容,并且丰富了实验项目的种类以使得读者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的第三部分给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中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其中程序设计习题我们都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程序代码,以帮助读者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内容并培养和锻炼程序阅读的水平和能力。

另外,为配合广大读者更好地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的考试,我们不仅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给出了模拟试题,而且在第二部分的实验项目设计时也与等级考试的机试题型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本书由湖北襄樊学院李勇负责组织编写并统稿,袁磊教授主审。

C语言程序设计 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 参考答案(第四版)

C语言程序设计 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 参考答案(第四版)

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版)(学生改编)实验 1:C语言程序初步一、实验目的(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程序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在线评判系统。

二、实验内容1.运行第一个 C 程序题目:ThefirstCProgram将下列程序输入visualc ,编译、连接和运行该程序。

includequotstdio.hquotmain printfquotThefirstCProgramnquot具体操作步骤(1)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a1.c。

(3)按照第一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则该题完成。

4按照第三章介绍的方法,将代码提交到在线评判系统,系统返回“通过”2.在在线评判系统中提交实现了计算 ab 功能的程序题目 1001:计算ab由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并输出两个整数的和。

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inclu dequotstdio.hquotmain int ab scanfquotddquotampaampbprintfquotdquotab(1)在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a2.c。

(3)按照前二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输入 15 30↙↙表示输入回车符(5)如果看到如下输出结果,则表明1530 的结果正确,如果得不到如下结果,则需检查并更正程序。

45(6)按照第三章中介绍的方法进入在线评判系统。

(7)显示题目列表,点击题号为 1001,题名为“计算ab”的题目。

(8)查看完题目要求后,点击页面下端的“sumbit” ,参照第二章提交程序的方法提交程序a2.c。

(9)查看评判结果,如果得到“accepted”则该题通过,否则返回第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颜晖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颜晖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颜晖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C语言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和科学计算领域的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实验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与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

本文将对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进行一些指导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

一、实验指导1. 实验一:Hello World程序Hello World程序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级实验,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输出"Hello World"这个经典的字符串,学生可以初步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Hello World\n");return 0;}```在这个程序中,`#include <stdio.h>`是一个预处理指令,用来包含标准输入输出库的头文件。

`int main()`是程序的入口函数,`printf("Hello World\n");`用来输出字符串,`\n`表示换行。

`return 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2. 实验二:变量与运算实验二主要涉及变量的定义与使用,以及基本的算术运算。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10;int b = 5;int sum = a + b;int product = a * b;float average = (float)(a + b) / 2;printf("The sum is %d\n", sum);printf("The product is %d\n", product);printf("The average is %.2f\n", average);return 0;}```在这个程序中,`int a = 10;`和`int b = 5;`分别定义了两个整型变量a和b,并赋予初始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后n行每行有n个整数,取值为0或255。
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已知n不大于1000。
输出
输出一行,该行包含一个整数,为要求的肿瘤内的像素点的个数。
样例输入
5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0 0 0 255
255 0 255 0 255
255 0 0 0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第二章干名,给出每名学生的年龄(整数),求班上所有学生的平均年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输入
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1<= n <= 100),表示学生的人数。其后n行每行有1个整数,
取值为15到25。
输出
输出一行,该行包含一个浮点数,为要求的平均年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样例输入
2
18
17
样例输出
17.50提示
要输出浮点数、双精度数小数点后2位数字,可以用下面这种形式:
printf("%.2f", num);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i,age;
double sum,average;
sum=0.00;
scanf("%d",&n);
for(i=1;i<=n;i++)
{
scanf("%d",&age);
sum+=age;
}
average=sum/n;
printf("%.2f\n",average);
}
/*二:数字求和
描述
给定一个正整数a,以及另外的5个正整数,问题是:这5个整数中,小于a的整数的和是多少?
输入
输入一行,只包括6个小于100的正整数,其中第一个正整数就是a。
for(j=0;j<n;j++)
{
scanf("%d",&s[i][j]);
}
j=0;
for(i=0;i<n;i++)
{
if(s[i][j]==0)
{
b=i;
t=j;
break;
}
j++;
}
i=0;
for(j=0;j<n;j++)
{
if(s[i][j]==0)
{
c=j;
k=i;
}
i++;
}
area=(k-b-1)*(c-t-1);
printf("%d %d %d %d %d\n",area,b,c,k,t);
}
/*五:肿瘤检测
描述
一张CT扫描的灰度图像可以用一个N*N(0<N<100)的矩阵描述,
矩阵上的每个点对应一个灰度值(整数),其取值范围是0-255。
我们假设给定的图像中有且只有一个肿瘤。在图上监测肿瘤的方法如下:
如果某个点对应的灰度值小于等于50,则这个点在肿瘤上,否则不在肿瘤上。
每行包含图像的一行。图像的一行用N个整数表示(所有整数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55),
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输出
输出只有一行,该行包含两个正整数,分别为给定图像中肿瘤的面积和周长,
用一个空格分开。
样例输入
6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50 99 99
99 99 49 49 50 51
break;
m=0;
for(i=1;;i++)
{
scanf("%d",&a[i]);
m++;
if(a[i]==0)
break;
}
count=0;
j=m;
while(j--)
{
for(i=0;i<m;i++)
{
if(a[j]==2*a[i])
count++;
}
}
printf("%d %d\n",count,m);
样例输出
1
提示
如果使用静态数组来表示图片数据,需要将该数组定义成全局变量。*/
#include<stdio.h>
int s[1000][1000];
int main()
{
int n,i,j,b,c,k,t;
int area;
area=0;
scanf("%d",&n);
for(i=0;i<n;i++)
99 50 20 25 52 99
40 50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样例输出
9 8*/
#include<stdio.h>
int s[1000][1000];
}
}
}
}
四:肿瘤面积
/*描述
在一个正方形的灰度图片上,肿瘤是一块矩形的区域,
肿瘤的边缘所在的像素点在图片中用0表示。
其它肿瘤内和肿瘤外的点都用255表示。现在要求你编写一个程序,
计算肿瘤内部的像素点的个数(不包括肿瘤边缘上的点)。
已知肿瘤的边缘平行于图像的边缘。
输入
只有一个测试样例。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表示正方形图像的边长。
输出
输出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是5个数中小于a的数的和。
样例输入
10 1 2 3 4 11
样例输出
1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i,s[5];
int sum;
sum=0;
scanf("%d",&a);
for(i=0;i<5;i++)
{
scanf("%d",&s[i]);
样例输入
1 4 3 2 9 7 18 22 0
2 4 8 10 0
7 5 11 13 1 3 0
-1
样例输出
3
2
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16],i;
int count,j,m=0;
while(1)
{
scanf("%d",&a[0]);
if(a[0]==-1)
}
for(i=0;i<5;i++)
{
if(s[i]<a)
sum+=s[i];
}
printf("%d\n",sum);
}
/*三:两倍:
描述
给定2到15个不同的正整数,你的任务是计算这些数里面有多少个数对满足:
数对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
比如给定1 4 3 2 9 7 18 22,得到的答案是3,因为2是1的两倍,4是2个两倍,
我们把在肿瘤上的点的数目加起来,就得到了肿瘤在图上的面积。任何在肿瘤上的点,
如果它是图像的边界或者它的上下左右四个相邻点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肿瘤上的点,
则该点称为肿瘤的边界点。肿瘤的边界点的个数称为肿瘤的周长。现在给定一个图像,
要求计算其中的肿瘤的面积和周长。
输入
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N(0<N<100),表示图像的大小;接下来N行,
18是9的两倍。
输入
输入包括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数据包括一行,给出2到15个两两不同且小于100的正整数。
每一行最后一个数是0,表示这一行的结束后,这个数不属于那2到15个给定的正整数。
输入的最后一行只包括一个整数-1,这行表示输入数据的结束,不用进行处理。
输出
对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给出有多少个数对满足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