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墩基础计算

合集下载

桩基础与墩基础的区别

桩基础与墩基础的区别

桩基础与墩基础的区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桩基础与墩基础的区别一、墩基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墩身有效长度不宜超过5m。

墩基础多用于多层建筑,由于基底面积按天然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试验。

因此,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较受欢迎。

墩基施工应采用挖(钻)孔桩的方式,扩壁或不扩壁成孔。

考虑到埋深过大时,如采用墩基方法设计则不符合实际,因此规定了长径比界限及有效长度不超过5m的限制,以区别于人工挖孔桩。

当超过限制时,应按挖孔桩设计和检验。

单从承载力方面分析,采用墩基的设计方法偏于安全。

二、墩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墩承载力特征值或墩底面积计算不考虑墩身侧摩阻力,墩底端阻力特征值采用修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或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岩石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不进行深宽修正。

2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的规定。

甲级设计等级建筑物的墩底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孔内墩底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

荷载不大的墩,也可直接进行单墩竖向载荷试验,按单桩竖向载荷试验方法直接确定单墩承载力特征值。

墩埋深超过5m且墩周土强度较高时,当采用公式计算、室内试验、查表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载荷试验除外)确定墩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乘以的调整系数,岩石地基不予调整。

3 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9条的规定。

4 墩底压力的计算、墩底软弱下卧层验算及单墩沉降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章地基计算中的有关规定。

三、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第8章__墩基础

第8章__墩基础

第八章墩基础第一节墩基础的类型与特点一、墩的类型墩的类型较多.可根据墩的受力情况、墩的体型与施工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受力情况分类墩作为深基础,主要用于承受上部结构物传来的竖向压力及水平力、而较少用于抗拔情况。

按传递上部压力荷载的方式,墩可分为摩擦墩与端承墩两种基本类型,如图1 (a)(b)所示。

当墩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时,称水平受力墩,如图1(c)所示。

(二)按墩体形状分类墩的截面形状多是圆形,而墩身轴向截面形状及墩底形式有许多类型。

1.墩轴向截面形状墩按轴向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柱形墩、锥形墩与齿形墩三种类型。

柱形墩的截面尺寸及形状不随深度变化,如图2(a)所小。

柱形墩因其形状简单、施工方便、设计计算较简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锥形墩截面形状随深度不变而尺寸则随深度呈线性变化,因而墩的受力状态较好,但其成孔施工较柱形墩复杂(图2(b))。

图2(c)所示为齿形墩的两种形式。

齿形墩由于沿墩身没有倒置的台阶,故可以加大墩的侧壁阻力,主要适于墩侧面有较硬的黏土层的情况,但此种情况应用较少。

图1 按受力情况分类图2 墩按轴向截面形状分类2.墩底形式墩底形式主要取决于墩底岩土的承载能力及墩底荷载大小。

如图3(a)所示,直底墩墩端尺寸与上部墩身尺寸相同。

这种墩常见于墩底为坚硬土层或岩层、墩承载力较易满足要求的情况。

为了使墩端承担更大的荷载,常在墩底土较硬的情况下,将墩底部尺寸加大,形成扩底墩.如图3(b)所示。

当墩底支承于岩层上,为使墩底牢固、防止水平荷载导致墩底滑动而将墩端部嵌入岩层.形成嵌底墩.亦称嵌岩墩,如图3(c)所示。

图3 墩底形式(三)按施工方法分类墩的施工方法除用混凝土浇制墩体外,主要指墩的成孔方法与孔壁支护方法两个方面。

1.成孔方法墩由于其截面尺寸较大,故不能打入而只能通过在地基中成孔制作而成。

墩按成孔方法分类有钻孔墩、挖孔墩及冲孔墩三种。

钻孔墩是使用带有大型钻头的钻机在土、岩层中钻孔而成的墩.其应用较广泛。

墩基础构造

墩基础构造

墩基础的设计及构造一、墩基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墩身有效长度不宜超过5m.墩基础多用于多层建筑,由于基底面积按天然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试验。

因此,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较受欢迎。

墩基施工应采用挖(钻)孔桩的方式,扩壁或不扩壁成孔。

考虑到埋深过大时,如采用墩基方法设计则不符合实际,因此规定了长径比界限及有效长度不超过5m的限制,以区别于人工挖孔桩。

当超过限制时,应按挖孔桩设计和检验。

单从承载力方面分析,采用墩基的设计方法偏于安全。

二、墩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墩承载力特征值或墩底面积计算不考虑墩身侧摩阻力,墩底端阻力特征值采用修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或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岩石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不进行深宽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的规定。

甲级设计等级建筑物的墩底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孔内墩底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

荷载不大的墩,也可直接进行单墩竖向载荷试验,按单桩竖向载荷试验方法直接确定单墩承载力特征值。

墩埋深超过5m且墩周土强度较高时,当采用公式计算、室内试验、查表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载荷试验除外)确定墩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岩石地基不予调整。

3、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9条的规定。

4、墩底压力的计算、墩底软弱下卧层验算及单墩沉降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章地基计算中的有关规定。

三、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2、墩身采用构造配筋时,纵向钢筋不小于8Φ12mm,且配筋率不小于0.15%,纵筋长度不小于三分之一墩高,箍筋Φ8@250mm.3、对于一柱一墩的墩基,柱与墩的连接以及墩帽(或称承台)的构造,应视设计等级、荷载大小、连系梁布置情况等综合确定,可设置承台或将墩与柱直接连接。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桩长小于6米时按墩基础设计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桩长小于6米时按墩基础设计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桩长小于6米时按墩基础设计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桩长小于6米时按墩基础设计,详细的见《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这里我不详细说了。

墩基础的设计及构造:基础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墩身有效长度不宜超过5m。

墩基础多用于多层建筑,由于基底面积按天然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试验。

因此,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较受欢迎。

墩基施工应采用挖(钻)孔桩的方式,扩壁或不扩壁成孔。

考虑到埋深过大时,如采用墩基方法设计则不符合实际,因此规定了长径比界限及有效长度不超过5m的限制,以区别于人工挖孔桩。

当超过限制时,应按挖孔桩设计和检验。

单从承载力方面分析,采用墩基的设计方法偏于安全。

墩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墩承载力特征值或墩底面积计算不考虑墩身侧摩阻力,墩底端阻力特征值采用修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或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岩石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不进行深宽修正。

2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的规定。

甲级设计等级建筑物的墩底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孔内墩底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

荷载不大的墩,也可直接进行单墩竖向载荷试验,按单桩竖向载荷试验方法直接确定单墩承载力特征值。

墩埋深超过5m且墩周土强度较高时,当采用公式计算、室内试验、查表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载荷试验除外)确定墩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岩石地基不予调整。

3 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9条的规定。

4 墩底压力的计算、墩底软弱下卧层验算及单墩沉降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章地基计算中的有关规定。

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

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

引言概述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方式。

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是对挖孔桩施工中各项工作量进行综合计价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的内容。

正文内容1.确定工程量1.1桩基施工定位及标高控制1.2关于挖孔桩的尺寸和数量确定1.3桩基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需求1.4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挖孔桩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2.1关于施工现场的危险辨识2.2挖孔桩施工中的安全措施2.3环境保护措施的考虑3.挖孔桩施工方案的制定3.1挖孔桩施工工法的选择3.2挖孔桩施工的施工程序3.3挖孔桩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4挖孔桩施工周期的计划安排4.人工挖孔桩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与配备4.1挖孔桩所需材料的选择和规格4.2挖孔桩施工所需设备的选择与使用4.3挖孔桩材料与设备的购置及运输4.4挖孔桩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5.人工挖孔桩综合计价的方法和参数5.1挖孔桩项目的费用计算方式5.2人工和机械工时的计算及费用估算5.3挖孔桩材料和设备的计价和费用估算5.4相关费用参数的确定和计算方法5.5政府政策和市场因素对挖孔桩综合计价的影响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工程量的确定、安全环保要求、施工方案的制定、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与配备,以及计价的方法和参数等等。

只有综合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对人工挖孔桩施工项目进行准确的计价,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人工挖孔桩清单综合计价是土木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准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挖孔桩项目的费用,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该计价过程,并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计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

桩和墩的区别及墩基础计算

桩和墩的区别及墩基础计算

桩和墩的区别及墩基础计算在一些坡地及岩层埋深比较浅的地方经常会碰到把人工挖孔桩改成墩基基础的情况鉴于有些刚接触结构设计的同志对墩基基础具体设计方法比较模糊而且各种资料提及的也不多故编写此文以供参考。

墩基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墩身有效长度不宜超过5m。

桩与墩1.在我国的工程技术标准中,没有关于墩的任何技术规定;2.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中,关于“墩”的定义是:“用人工或机械在岩土中成孔现场灌注的直径一般大于800mm的混凝土柱,亦称为大直径桩”;3.在龚晓南教授主编的《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实用名词词典》中,有钻孔墩基础的定义:“在机械或人工挖好的井孔内灌注混凝土而筑成的深基础。

井孔底部可使之扩大而形成扩底墩。

钻孔墩墩身直径一般大于750mm。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井基础等常被用来表示墩基础”;4.在方晓阳的《基础工程手册》中,认为桩和墩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工方法不同。

桩的设置通常是将结构构件打入或振入土中,而使土挤压。

墩基的设置则是先挖好或钻好一个井孔,井孔可根据土质情况带有套筒或不带套筒,然后将混凝土灌入孔内;5.综上所述,可见无论在国内外,墩都是大直径桩的同义语。

桩和墩的区别《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在挖孔桩基础设计一节提到:人工挖孔桩的桩长不宜大于40m,宜不宜小于6m,桩长少于6m的按墩基础考虑,桩长虽大于6m,但L/D <3m,亦按墩基计算。

由此可看出,主要使用构件长度来区分墩基与扩底桩的(当然区分后各自的算法就不一样了),从计算方法上来说,墩基础仍属于天然地基,多用于多层建筑,由于基底面积按天然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试验。

因此,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较受欢迎。

一、墩基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大直径人工挖孔墩

大直径人工挖孔墩

‘桩’与‘墩’的定义?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桩长小于6米时按墩基础设计,详细的见《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这里我不详细说了。

墩基础的设计及构造:基础的适用范围:埋深大于3m、直径不小于800mm、且埋深与墩身直径的比小于6或埋深与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立刚性基础,可按墩基进行设计。

墩身有效长度不宜超过5m。

墩基础多用于多层建筑,由于基底面积按天然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试验。

因此,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较受欢迎。

墩基施工应采用挖(钻)孔桩的方式,扩壁或不扩壁成孔。

考虑到埋深过大时,如采用墩基方法设计则不符合实际,因此规定了长径比界限及有效长度不超过5m的限制,以区别于人工挖孔桩。

当超过限制时,应按挖孔桩设计和检验。

单从承载力方面分析,采用墩基的设计方法偏于安全。

墩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墩承载力特征值或墩底面积计算不考虑墩身侧摩阻力,墩底端阻力特征值采用修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或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岩石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不进行深宽修正。

2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的规定。

甲级设计等级建筑物的墩底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孔内墩底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

荷载不大的墩,也可直接进行单墩竖向载荷试验,按单桩竖向载荷试验方法直接确定单墩承载力特征值。

墩埋深超过5m且墩周土强度较高时,当采用公式计算、室内试验、查表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载荷试验除外)确定墩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岩石地基不予调整。

3 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9条的规定。

4 墩底压力的计算、墩底软弱下卧层验算及单墩沉降验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章地基计算中的有关规定。

人工挖孔桩计算式

人工挖孔桩计算式

人工挖孔桩计算式目录人工挖孔桩计算式 (1)引言 (1)介绍人工挖孔桩的定义和作用 (1)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式 (3)挖孔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3)挖孔桩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4)挖孔桩的设计参数及相关计算公式 (5)人工挖孔桩计算实例分析 (6)选取一个具体的挖孔桩工程案例 (6)根据计算式进行实际计算 (6)分析计算结果及对工程的指导意义 (8)人工挖孔桩施工注意事项 (8)挖孔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8)挖孔桩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9)挖孔桩施工后的验收标准 (10)结论 (10)总结人工挖孔桩计算式的重要性 (10)展望人工挖孔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1)对人工挖孔桩工程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12)引言介绍人工挖孔桩的定义和作用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它是通过机械设备在地面上挖掘出深度较大的孔洞,然后再将钢筋混凝土灌注其中,形成一种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基支撑结构。

人工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减小地基沉降,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人工挖孔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工挖孔桩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地基的承载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如果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浇筑地基,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

而通过挖孔桩的方式,可以将混凝土灌注到较深的地层中,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其次,人工挖孔桩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在一些软弱地基或者易液化地区,地基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建筑物容易出现倾斜或者沉降。

通过挖孔桩的方式,可以将混凝土灌注到较深的地层中,形成一种坚固的地基支撑结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此外,人工挖孔桩还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

在一些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如果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浇筑地基,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过大,影响使用。

而通过挖孔桩的方式,可以将混凝土灌注到较深的地层中,形成一种坚固的地基支撑结构,从而减小地基的沉降,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3 18.60 190.00 基础深度(m) 深度修正系数η
d
1.40 0.0
3.80 1.6 283.1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
二、桩基参数输入
桩身直径D(m) 桩身混凝土等级 施工工艺系数ψ c 1.0 30 0.65 扩底端直径D1(m) 1.7 配筋率 ≤3 0.20% ~ 砼轴心抗压强度fc(N/mm2) 1.7 满足要求 14.3 0.65% 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1/D
DJ1人工挖孔墩基础计算
.
土层 1 2 3 4 5 6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 m(kN/m3)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 (kN/m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基础宽度(m) 宽度修正系数η
b
土层名称
杂填土 卵石层
计算土层厚度li(m)
3.00 0.80
天然重度γ(kN/m3)
17.00 20.00
三、计算和验算
扩底桩端面积Ap(m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 桩身面积A(m ) 桩身强度验算(kN) 所需配筋面积(mm2) 实配根数 13 实配直径
2
Ap=π *(D/2) Ra=fa*Ap
2
2.270 643 1285 0.785 7300 ~ 实配面积 2614 满足要求 5105 满足要求
Quk=2*Ra
A=π *(D/2) ψ c*fc*Ap 1571 16土计算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