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和投资者理性
第五章 有效市场假说 《投资学》

第三节 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一、弱有效检验:股票收益模式
按照传统的分类,将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检验分为三种不 同市场效率下的检验。
(一)短期收益
对于股票而言,过去的一年中,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 间里还会表现出较高的收益率,而收益率低的股票还会继续是低 收益率。这种情况被称为为股价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有效率市场假说的整个分析框架就如同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摇摇 欲坠。 第四,有效率市场假说所应用的线性分析受到了“非线性经济 学”或称“混沌经济学”的挑战。
17
2
二、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认为,证券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对所有 相关信息作出了反应。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 获得信息的变化,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这里的 “充分反映”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1)信息反映是即时的; (2)反映是准确的。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对证券价格 产生影响,只有可以影响公司基本价值的信息才会对证券价 格产生影响。
变动的异常现象。
(四)事件异常。事件异常是与特定事件相关的异常现象。
如,分析家推荐。
15
三、强有效检验:内幕信息
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拥有内幕信息的投资者是不能获得超额收益的。 对强式有效市场的检验主要是判断掌握内幕信息的投资者是否能获得 超额收益。
(一)对基金管理者投资业绩的实证检验
从严格的角度来讲,仅从基金的投资业绩并不能有效的判断市场是 否达到强式有效。
来价格的某种变化倾向,从而在交易中获利。 (二)弱式有效市场
在弱式有效市场,技术分析是无用的。公开信息未被当前价格 完全反映,分析公开资料寻找错误定价将能够增加收益。 (三)半强式有效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基于公开资料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分 析毫无用处,获得别人没有的内幕消息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四)强式有效
有效市场假说述评

有效市场假说述评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现代金融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对于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并对其进行述评。
什么是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60年代提出的,它认为资本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可得到的全部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市场充分反映。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只有通过获取新的、未被市场充分反映的信息,才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有效市场假说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公开信息。
换句话说,弱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技术分析等基于过去价格和交易量的方法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半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包括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以及公司公告、财务报表等信息。
换句话说,半强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基本面分析等基于公开信息的方法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
换句话说,强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任何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内幕交易等基于私人信息的方法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理性投资者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假设,即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利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且会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含义及类型杨长汉1法马(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以理性投资者为假设前提,并吸收了前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股票价格服从随机游走特性的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市场,但市场的有效性与有效率的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区别市场的有效性与有效率的市场来对法马“有效市场”的含义进行界定。
一、“有效市场”的界定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经常会提到“有效率”的市场,这里的效率是从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的运作效率以及信息的流动效率来考察的,认为满足资源有效配置、市场有效运作以及信息有效流动和反映价格的市场才是有效率的市场,这一有效率的市场以下面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一)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二) 市场中不存在任何税收和交易成本,市场是完善的,所有的资产都具有可交易性,没有任何限制。
(三) 证券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指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均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的投资者都是证券价格的接受者。
(四) 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全流动的,所有人都可以免费的获得信息。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如果一个市场(不管是产品市场还是证券市场)能够满足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的有效运作以及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反映价格这三个条件,该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和融资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
对于产品市场而言,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格买到了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效用的产品,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了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利润的产品数量;对于证券市场而言,融资者以最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了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并实现了最优的资本结构,投资者也使自己在既定的财富约束下,获得了最大的收益或承担了最小的风险。
同时,所有的市场参与主体均获得了最大的效用,稀缺的资源也被配置到了最具生产投资的领域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此实现;信息的流动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价格均完全反映了信息,信息流动的有效性由此实现,并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杨长汉,笔名杨老金。
行为金融学

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什么?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理性人”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
行为金融学认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会犯错误;(2)在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起作用的,而非传统金融理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最终将被赶出市场,理性投资者最终决定价格。
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
有效市场假说: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
(1)弱式有效性:它是最低层次的市场有效性。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例如历史价格水平、价格波动性、交易量、短期利率等。
因此,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
(2)半强式有效性:如果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这类市场就归属于半强式有效市场。
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讲,任何已公开的信息都不具备获利价值。
(3)强式有效性:强式有效性是市场有效性的最高层次。
它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及时地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即价格反映了历史的、当前的、内幕的所有信息。
在上述三种市场水平中投资者都无法利用相应信息集获得超常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有哪些缺陷?有效市场假说的成立主要依赖于几个基本假定。
假定一: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人;假定二:当有些投资者不完全理性时,这些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是互不相干的;假定三:即使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以相同的方式偏离于理性标准,竞争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也会消除其对价格的影响,使资产价格回归基本价值;假定四:即使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他的财富也将逐渐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投资者行为:从“理性”到“有限理性”

一
种心理预期 , 没有研究投资者最优决策行 为 以及对投 资者 所 在进行决策时都 以实现期望效用 最大 为准 则; 二是市场 的各参
面临的风险和收益 的度量 。因此, 凯恩斯 的理论 对投资者行 为 与主体都能够根据他们所得 到的信 息, 对市场 的未来 作出无偏 然而在 现实 的金 融活动 中, 不是所有 的市场参 与者都 并 研究只是起步阶段 。现代主流金融学 以经济学完全理性行为假 估计 , 设为方法论基础 , 现代金融学 的诸 多理 论都 是在这个基础上 发 能严格满足“ 理性人 ” 的假设条件。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 明, 人
(9 4 、 ye 1 8) B ak 1 8) C p e n ye 19 ) 1 8) K l (9 5 、 lc (9 6 、 a b la dK l(9 3 等 m l
行为模式 , 对单个投 资者 的投 资行 为进 行了规范性 的描 述。其 学者在传统金 融市场分析基础之上 , 论了证 券市 场在有 噪音 讨 金融资产定价的 问题。 e o g S li r D L n ,he e, f 后, 传统金 融学框架 体系不 断趋于完 善 , 传统金 融学框 架体 交易者存在的情况下 , 在
一
、
传统金融学框架下投 资者 行为的研 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 从而使其成 为有关 投资者行 为模型的标准范式 。可 以看 出
对投 资者行为的研究 由来 已久 , 最早是 由凯 恩斯从繁荣 与 传统金融 学在研究投 资者行 为的时候要 么完全忽 视非理 性交 萧条 的周期更迭中所表现 出的心理 因素来解 释投资者行 为 , 凯 易者 的作用 , 要么将非理 性交易者 视为外生 因素 , 排斥在 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由尤金·法玛深化并提出的。
有效市场是这样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每一个人都试图预测单个股票未来的市场价格,每一个人都能轻易获得当前的重要信息。
在一个有效市场上,众多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导致这样一种状况:在任何时候,单个股票的市场价格都反映了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但市场预期会发生的事情。
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有效市场数据有效市场数据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
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当然,"有效市场假说"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实际上,并非每个人总是理性的,也并非在每一时点上都是信息有效的。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一、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根据信息的完全性和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来描述资本市场的运作。
这一理论最早由尤金·法玛在1965年提出,并在此后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效市场假说主张,资本市场对于公开信息反应迅速、准确,市场价格准确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和分析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对于投资决策、资产定价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内容以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原理1. 信息完全性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参与者都可以充分获得和利用公开信息,市场不存在任何信息不对称。
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凭借研究公开信息获得利润,因为所有的信息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2. 理性投资者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来制定投资决策。
理性投资者会根据市场价格反映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的收益。
3. 随机行走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不存在可预知的趋势和规律。
随机行走假设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并难以通过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在金融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证券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我们将针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核心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1. 信息完全性假设的实证检验信息完全性假设要求市场参与者都能充分获得和利用公开信息,那么是否存在长期以来未被充分反映的信息呢?事实上,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包括以往存在的内幕交易、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
投资学之有效市场假说

二、对市场有效性的分类研究
市场有效性理论将市场有效的程度分为三类,即 弱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强有效市场。更进一 步的实证研究即是针对这三类市场有效程度所进行 的分类实证研究。
(一)对弱有效市场的实证检验
检验一个市场是否是弱式有效,有两种主要的实 证方法。其一是研究技术分析方法能否产生额外的 收益。根据不同市场有效性下的投资策略,在弱有 效市场中,技术分析方法是适用的——可以为投资 者带来额外利润。那么,在技术分析的规则下,如 果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额外利润的存在,即可判断 该市场是弱有效的。
股盈余的历史均值,SEE是估计的标准差。根据公式
(8.8)解出Sue后,再研究未预期到盈余是否影响
股票价格。如果Sue能够产生非正常利润CAR,则市
场是半强有效的——基本分析能够获得非正常收
益。
案例:对中国股票市场半强有效的实证检验
这里我们根据上文给出的半强有效市场的检验
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
最后,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检验Sue对CAR 的影响。通过公式(8.6)、(8.7)和(8.8)的计 算,得到2006年各股票的CAR和Sue值 。
将上述数据用于公式(8.9)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CAR=-0.023173+(-0.004616)×Sue (t=-1.194636) (t=-0.282419)
投资学之有效市场假说
一、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与市场有效性
所谓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random walking) ,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且不可 预测的。它是股票价格变动的本质特征。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并不是说市场是非理性 的,而恰恰表明这是理性投资者争相寻求新信息, 以使得自己在别的投资者获得这种信息之前买卖股 票而获得利润的结果。产生股票价格随机游走的根 本原因即在于投资者理性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信息,则称这样的资本市场为弱式有效的或者 满足弱有效形式。 – 市场交易数据中得到的历史信息:过去的股价、交易 量等数据。 – 股票价格的历史数据是可以免费得到的,如果这些数 据里包含有用的数据,则所有的投资者都会利用它, 导致价格调整,最后,这些数据就失去预测性。
• 股价的历史记录不含有对预测未来价格有 用的信息,况且人人都可以获得这样的信 息,没有人更加高明。因此,利用历史资 料对市场未来的价格趋势分析是徒劳的。
• 弱式有效性是最弱类型的有效市场,则技 术分析无异于占星术!
• 半强式有效假定
• 定义:如果价格反应了所有公开可得的信息,则市场是
半强式有效的。 • 公开信息
• 意义和价值
– 在于从理论上确定理想市场的标准,为内幕交 易的违法性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 强式有效假定是一种理想状态!
• Fama 的有效市场模型
5.2 有效市场假设的检验
过去40年中,投资学领域最有争议、 影响最深远的一个理论!
5.3 有效市场理论的异常现象
• 小公司效应
– 1981年,Benz对所有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收 益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将公司按规模分成五 组,发现最小规模组的平均年收益率比那些 最大规模组的公司要高19.8%,而且无论是 在风险调整之前还是调整之后,小规模组的 公司股票的收益率都系统地高。人们称这一 现象为小公司效应(Small-firm effect)。
– 这意味着:小公司具有可预见的相对高收益!
• 一月份效应
– Keim等在1983年又分别证明了小公司效应在 一月份最明显,特别是在一月的头两个星期, 称为小公司1月份效应。
– 凯姆将公司按规模分成10组,比较了每月最 小规模和最大规模公司组的平均超额收益情 况,从1963-1979年的平均月差额显示一月 份平均小公司每天股价上升达0.714%,一月 份头5天的上升幅度超过了7.16%。
有效市场: 现行的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有关证券的全部信息。
2、有效市场假设的几种形式 (教材P295)
• 有效市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现时市场价格已反映 所有已知信息的资本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不存在利用可 预测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
• 所有已知信息的不同理解 – 过去交易的信息; – 可获得的公开信息; – 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全部交易信息
全部公开的信息
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包括内幕信息 与私人信息
• 针对这三种信息集,有三种形式的有 效市场的定义
– 弱式有效市场(the weak form) – 半强式有效市场(the semi-strong form) – 强式有效市场(the strong form)
• 弱式有效市场
– 除了历史交易数据外,还有与公司生产有关的基本数 据、管理的质量、资产负债表、专利情况、收益预测、 会计处理等经营信息和宏观方面的信息。
• 证券的价格会迅速、准确地根据可获得的所有公开信息进 行调整。
• 强式有效假定
• 一个市场是强有效的,如果价格反应了所 有的信息,不管是公共的、私有的。
• 股价反映了全部与公司有关的信息,甚至 包括仅为内幕人士所知道的信息。
由于存在聪明的投资者的原因,任何能够用来对股票价 格作预测的信息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
任何新信息,如果是可以预测的,就应当是今天信息的 一部分,则已经反映在价格中,因此新的消息必是不可 预测的。不可预测的的新消息导致的股票价格变动也是 不可预测的,即随机的信息导致随机的股票价格变化。
股票价格变动服从随机游走(random walk)的形式。 股票随机游走的形式并不是说明市场是非理性的,而
– 这意味着一月份投资某种可预测性!
第五章 市场的有效性与投资者理性
有效市场的含义 有效市场的实证检验 证券市场中的几种反常现象 投资者理性与行为金融
为什么要讨论有效资本市场?
5.1 有效市场的含义
1、随机游走理论
Maurice Kendall,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time series, Part I: Pric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96, 1953. He could identify no predictable patterns in stock prices.
统计学家Maurice Kendall 过去价格的模式可能并不是预测未来价格模式
的可靠依据。
什么是随机游走(random walk)?
• 随机游走: 一个随机时间系列,其中变量的任何一个连续变化
都独立地服从于一个均值和方差不变的概率分布。
假设以下这个时间序列可以很好描述股票价格变动: Pt = Pt-1 + at 其中, ~ N (µ,σ2)
则价格变动(Pt - Pt-1 )就是一个随机变量 at
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一个随机序列
3M公司股票的价格和一个随机系列 你能分辨出哪个是收盘价时间系列,哪个是随机系列? 这两个例子表明了什么?
Why are not stock prices predictable?
例子:一种模型预测股票价格三天后将从20元/股涨至 23元/股
The forecast of a future price increase will lead instead to an immediate price increase
the stock price will immediately reflect the good news implicit in the model’s forecast.
恰恰表明这是投资者致力寻求相关信息,以使得自己 在别的投资者获得这种信息之前买或者卖股票而获得 利润的结果。
随机游走规则的本质内容:
如果价格决定是理性的,则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有用 的信息,这种观点我们称做有效市场假定。 反之,如果股票价格不是随机变动而是可以预测的, 则表明所有的相关信息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价格中, 这表明市场是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