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传染途径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百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某些不明病因诱导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导致:①自身抗体与相应自身抗原结合为循环免疫复合物,通过III型超敏反应而损伤自身组织和器官;②抗血细胞自身抗体与血细胞表面抗原结合,通过II型超敏反应而损伤血细胞。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介SLE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高峰为15~40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9左右。
幼年和老年性SLE的男女之比约为1:2。
全球的患病率约为30~50/10万人,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0/10万人。
但各地的患病率报道有明显差异。
SLE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SLE患者的同卵双生兄妹发病率为25%~50%,而异卵双生子间发病率仅为5%。
尽管SLE的发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按照主要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进一步分类为狼疮肾炎、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肺炎、狼疮心肌炎以及狼疮肝炎等。
(1)皮肤病变:盘状红斑(DLE),是SLE的慢性皮肤损害,约有2~10%的DLE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性狼疮(SCLE)可见于7%~27%的患者,多为对称性,常见于阳光暴露的部位,红斑可为鳞屑样丘疹或多形性环状红斑,多形性环状红斑可融合成大片状伴中心低色素区,愈合后不留有瘢痕。
急性皮肤病变的典型表现是蝶形红斑,约见于30%~60%的SLE患者,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起始表现,光照可使红斑加重或诱发红斑。
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

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文章目录*一、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1. 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2. 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怎么办3. 如何甄别红斑狼疮呢*二、疱疹和红斑狼疮的区别*三、红斑狼疮会产生哪些病变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1、患红斑狼疮注意事项有哪些不要乱用药: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可随便乱用,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不要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患者自身应激调节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紊乱加重,不利于红斑狼疮患者康复,甚至可能造成病情反弹。
2、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怎么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几率非常高,建议您激素应用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采取中医药保守治疗的方式。
激素对于红斑狼疮只是控制症状,停药后疾病容易复发,而采取中医治疗是整体调节身体内环境,控制病情,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两种疾病兼顾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杂病,治疗措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证型来综合分析。
3、如何甄别红斑狼疮呢患者应关注自身皮肤上是否出现红斑,这是红把狼疮最明显的症状。
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此外红斑狼疮患者的肌肤往往会呈现出光敏感症状,比如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此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红斑狼传疮会引发患者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
这一点也应引起重视。
我们平时可多做尿检,这是很有必要的。
疱疹和红斑狼疮的区别在红斑狼疮前期时,许多病人不能够清楚的知道疱疹和红斑狼疮的区别,由于在前期红斑狼疮会出现疱疹与关节炎的表现,然而就凭这些表现是不能确诊为红斑狼疮疾病。
1、单纯疱疹与红斑狼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单纯疱疹是由于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它和生殖器疱疹的病毒不是一型,所以一般是不会互相感染的。
单纯疱疹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在水疱和糜烂的时候,它还容易复发,尤其是劳累、发热等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
2、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皮肤上的表现如面部尤其是鼻梁两侧的红斑、口腔溃疡等,还会侵犯内脏,如肾、心脏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29 . 56
奎 兰 !兰! 箜 查 塑 垦 笙!
采用 回顾性调查分析方 法 , 对患者病
! —g ec u a s .o ’ 0 3 _7 ! o M da o n e 2 2 V _3 n il r l p 1 l —J J _
12 研 究方法 .
i± 表示 , 间比较采用成组 t s 组 检验 。
2 结 果
2 1 感染率 .
19 6例 S E患者 中 2 1例 (0 7 % ) 5 L 1 1 .9
发生感染 , 中细 菌感 染 14例 ( 72 , 核感 染 其 8 8 . %) 结 1 ( .4 )2例为急性粟粒性 肺结核 ; 0例 47 % , 真菌感 染 6 例 ( .4 ) 病 毒感 染 1 28% ; 1例 ( . 1 。单个 部 位感 52 %) 染者 17例 (8 6 )2个及 2个 以上部 位感染 者 2 8 8.% , 4
1例 ; 液 感 染 5例 ( .7 ) 消 化 道 感 染 6 例 血 23% ; (.4 ) 甲型副伤寒 1例 , 28% , 伤寒 1例 , 细菌性 痢疾 1 例; 皮肤 、 软组 织感染 1 ( .6 , 7例 80 %) 带状疱 疹 6例 , 蜂窝织炎 1例 , 丹毒 1例 ; 浆膜 腔炎 4例 ( .0 ) 其 19 % , 中胸膜炎 2 , 例 结核 性胸 膜炎 1例 , 腹膜 炎 2例 , 膜 腹 结核 1 ; 例 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 5 ( .7 , 中结核 例 2 3 %) 其
ES DY NG J,e 1 dua [] F 9 RANZ E O ,KENNE P T,GEHRI A ta.Mo l—
t no h i ft e CD8 o T — C l Re p n e b 4 C 5 R g l tr e l s o s y CD D2 e a o y T u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阮子培1,张景利2,张晓敏2(1.牡丹江医学院;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风湿免疫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广泛临床和血清学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很常见,是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SLE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广泛,感染类型及病原体与普通人群相似。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其次是上呼吸道、泌尿系、皮肤及软组织等。
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及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某些SLE患者易发生感染,且免疫抑制治疗可能重新激活感染或使狼疮恶化。
本文总结了目前SLE患者所面临的感染风险、病原体以及危险因素。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9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50(2021)02-0122-0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1]。
SLE的临床表现由系统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引起,并可能导致严重器官损害,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⑵。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免疫系统、性激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加上遗传易感性和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感染作为环境因素,在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中诱导或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和恶化[3]。
本文综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风险、病原体以及危险因素等内容。
1SLE感染的死亡率和预测因素感染是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既与继发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受损的易感性有关,也与SLE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4]。
尽管服用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79%的SLE患者仍有严重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否遗传,会不会传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否遗传,会不会传染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多发于青年女性,许多患者有生育要求,对红斑狼疮是否遗传的问题比较关心,另外脸上满是红斑会不会对家人传染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以下石家庄平安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对红斑狼疮遗传、红斑狼疮传染的问题做一个详细解释。
红斑狼疮的确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与正常人的后代相比,该病患者的后代得此病的可能性要高许多,但是,红斑狼疮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并不是其子女一定会得红斑狼疮,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子女是完全健康的,因此没有必要顾虑自己的病会遗传给孩子。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红斑狼疮是由遗传、内分泌、感染、环境以及精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发病的,患有红斑狼疮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也应有所警惕,注意尽量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的可能性。
所谓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只是诸多发病因素中的一种诱发因素,因此,红斑狼疮不会传染给与之接触过的任何人,其皮肤病变也不会传染给其他人,患者的亲友、同事尽可消除顾虑,与其正常生活或交往。
传染病四大传播途径

传染病四大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受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2、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蛔虫病、丝虫病和蛲虫病等均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原体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属器官,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3、血液传染病:也叫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均属于血液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媒介生物-吸血昆虫传播的。
4、体表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均属于体表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病原体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
红斑狼疮生物知识点

红斑狼疮生物知识点
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响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炎症和损害。
以下是一些关于红斑狼疮的生物知识点:
1. 免疫系统异常,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无法区分自身组织和外来病原体,导致攻击自身组织。
2. 免疫复合物,在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在组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复合物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3.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有红斑狼疮的家族成员患病风险更高。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暴露、感染和药物等也可能对红斑狼疮的发病起到一定影响。
5. 多器官受累,红斑狼疮可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包括皮肤、
关节、肾脏、心脏、肺部等,症状多样且复杂。
6. 诊断和治疗,红斑狼疮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组织活检等多方面的信息。
治疗方面,常采用免疫抑制剂、类固醇和抗疟药物等进行控制。
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仍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了解这些生物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红斑狼疮,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科普一下红斑狼疮的产生原因以及好的预防措施

科普一下红斑狼疮的产生原因以及好的预防措施。
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产生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
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原因:1.遗传因素:红斑狼疮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可高达5%-12%,同卵孪生中发病率高达69%,而异卵孪生与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此外,红斑狼疮患者染色体上可能带有某些红斑狼疮的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2.感染因素:在SLE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内可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
有人认为与链球菌或结核杆菌感染有关,但在病人中未得到证实。
3.内分泌因素: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几乎无性别差异。
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无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
SLE动物模型NZB/NZW鼠,雌性鼠病情较雄性重,用雄激素治疗可使病情缓解,而用雌激素治疗可使病情恶化,提示雌激素在发病中有影响。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的因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狼疮和加重红斑狼疮。
此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红斑狼疮的风险。
5.其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食不当,吃了虾、蟹、韭菜、芹菜、蘑菇、无花果和一些豆荚类植物等,住进新装修的房屋,染发等都可以诱发红斑狼疮。
预防红斑狼疮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同时,要积极防范感染,避免感染诱发红斑狼疮的发作。
2.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斑狼疮传染途径有哪些
一、红斑狼疮传染途径有哪些二、红斑狼疮的预防三、红斑狼疮的并发症
红斑狼疮传染途径有哪些1、红斑狼疮传染途径有哪些
一般来说红斑狼疮的症状会是在患者的皮肤上有明显的症状,皮肤会出现一些无规则形状的斑块,一般是呈紫红色的,多数人认为红斑狼疮会传染是因为这个症状,其实红斑狼装是不会传染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般的红斑狼疮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该病的发展可能与某些药物有关系,当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内的时候,引起一些变态反应,从而产生红斑狼疮。
虽然红斑狼疮并不会传染,但是当家庭中有某一成员患上红斑狼疮以后,其他成员患上红斑狼疮的几率也将会大大增加。
红斑狼疮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质,但是却不会传染。
2、什么是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
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新生儿红斑狼疮(NLE)、药物性红斑狼疮(DIL)等亚型。
3、红斑狼疮的病因
3.1、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2、性激素: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
但证据尚显不足。
3.3、环境因素及其他: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LE,可能与其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