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察力培养.doc

合集下载

作文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观察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

要求学生勤于观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从观察课文插图到观察自然景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察能力培养在写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低头写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

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所以,在观察前,需要我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敬老院,参观前先给学生讲清楚这次观察的重点,如:敬老院有哪建筑设施?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待老人如何?参观时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他们象小记者一样边走边看,边问边记,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在观察敬老院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走进敬老院,一坐高楼映入我的眼帘,墙上贴着白瓷砖,显得庄重大方。

再看院内专为老人娱乐的乒乓球台、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老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快乐无比,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还有的在作文中写到:“再看看那些工作人员,一个个比亲人还亲,来回穿梭,帮着为老人倒茶、按摩,忙的不亦乐乎,老人们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

”由于此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文章也写得有声有色。

引导学生观察,并要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学生年级的不同,智力上的差异,年龄、性别、爱好上的差别。

2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从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论文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论文

论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摘要:细致的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坚实基础,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要素,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一、培养观察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的意义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反映认识过程,表达认识结果。

一定的表达能力反映并标志一定的认识能力,从学生表达的内容到表达的方式和技巧,都可以看出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2、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3、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

由于观察效果还受到主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爱好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通过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把感知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行为,教育学生积极地对待生活、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把学生从学校、家庭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学会观察生活。

学生观察力与写作

学生观察力与写作

学生观察力与写作观察力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而写作则是一种能够将观察力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学生观察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观察力与写作能力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培养这两种能力的方法。

观察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和现象,并能够深入思考和分析。

他们能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观察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和创造力的源泉,激发他们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方式。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转化为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处理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观察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通过亲身经历来观察和感受。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经验。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提供充分的写作练习和指导。

学校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和作文讲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并从中获得指导和反馈。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家庭和社会也可以为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书,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社会可以提供各种与观察和写作相关的资源和机会,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学生观察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不断的写作练习和指导,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成为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同时也成为优秀的文学创作人才。

例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例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例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 观察作为人类认识周边事物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之一。

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观察事物(或事件)也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只有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或事件),从看似平凡的生活中获得真实、细致、丰富的写作素材,写出的习作才会血肉丰满,鲜活感人。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进行了以下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作文教学观察能力培养一、激发儿童观察兴趣,逐步推进,形成内驱力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身边事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进行活动最直接的动力。

因此,在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观察融入其中,以便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几种水果带到学校里,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使学生对各种水果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水果的颜色、形状、吃的方法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并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品尝,加深印象。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写对象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过程中掌握了描写水果的方法。

二、养成观察习惯,博观约取丰厚观察力当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后,教师要促成学生养成习惯,使其留意身边的点滴生活,逐步地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看图说话是作文训练的起点,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第十册习作训练课《给奶奶送阳光》时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是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一定观察的顺序,我先引导学生按四幅图的顺序进行观察,明白图上画着两个人物“我”(一个小女孩)和奶奶,了解讲了“我”给奶奶送阳光这样一个故事。

在学生初次观察了解大意后,我提了个问题:“刚才,我们都看了这四幅图并知道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小女孩给奶奶送阳光的事,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这又激起了他们再次观察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仔细并充满了兴趣进行了下面的观察。

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2023《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CATALOGUE目录•引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培养方法单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一些成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观察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做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看法和建议。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0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观察能力是写作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的关联观察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题,拓展思路,从而产生更丰富、更具有创造性的写作内容。

观察与写作的互动提升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关系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选材、构思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观察能力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中,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细节,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观察力的基础地位观察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养成观察习惯,再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另外还要启发学生从观察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只有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那么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也自然会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也一定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观察能力;作文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59-01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

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才会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一、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

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以及心理好胜的特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要养成观察习惯对观察已经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对其养成习惯。

由于少年儿童阅历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看图说话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懂得观察 的意义 , 掌握 观察方法 , 培养 观察 习惯 , 提高 观
乱写。我组织了一次周末大扫除。要求学生在写大扫除劳
动场面时要实 事求是 , 哪个组是 认真 的、 哪个组是 马虎 的、
察能力。下面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
些粗浅看法 。

哪个组的责任区是清洁、 哪个组是最清洁、 哪个同学肯干不
怕脏 和臭 、 哪个 同学偷 懒怕苦怕 累 , 都要 真实 , 结果 同学们

观察在作文中的意义
都实事求是地写 , 连好朋友怕脏, 也被写进了 自己的作文
里。
社会生活是文章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从生
活里获取材料 , 重要的方法是观察 。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 物 的重要 方法 , 长知识 的主要 途 增
浅 谈 在 作 文教 学 中注 意 培 养 学 生 的观 察能 力
杨 兴 国
( 南充 市高坪 中学校 , 四川 南充 670 ) 300 在作文教 学中 , 注 意到有 的同学 写作文能抓 住现 我们 实生活中的大量题材 , 感到有东西可 写 , 对人物 、 景物、 物 事 了解不深 , 以写 作 时 , 要叙 述 , 所 需 则叙 述 不具 体 ; 需要 描
冲动壶盖这种现象的观察 , 发明了蒸汽机, 达尔文对大自然 的长期仔细观察 , 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观察对写作特别重要 , 观察 的深浅和文章的质量高低 成比例。中小学教材里 , 有很多课文都是作者仔细观察得
来。如中学课 本朱 自清 的《 有一 段对 春雨 的描写 : 雨 春》 “
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 看象牛毛、 象花针、 象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 儿却绿得发亮 ,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 的眼。 这一段描写, ” 很 细致, 有特点, 作者如果不细致观察。 就得不到这样准确的 材料。又如原小学课本的《 火烧云》 作者同样观察仔细又 ,

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力培养的策略

我先 在讲 台上演示吹泡泡的过程 , 然后提问: “ 什么时间?什么地
点? 谁在吹?老师先干什 么? 然后在做什么?泡泡刚出来 时怎么 样的? ( 大小 、 形状 、 颜 色如何 ? ) 慢慢地发 生了什 么变化 ? 如果风

吹, 又会怎样 ?你看见这些泡泡联想到 了什么?谁能用 上打比
才能抓住重点特点 。第 四, 让学生 随时随地记录观察到 的现象 。
加 生活积 累素材 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怎样使观察更 具体 、更准 确、 更全面有效呢? 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以下几点 : 第一, 观察之 前, 首先 提出明确 的观察 目的 、 观察 的 内容 、 观察顺序 以及 观察 的方法 。 第二 , 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 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做
到边看边想 、 边看边记 、 边看边写 、 边看边做 。第三 , 观察 必须细 致 。观察 不仅要亲 眼看 , 而且要 深入看 。 要看看这面 , 看看那 面; 看看外 表 , 看看底里 ; 反复 比较 , 反复对证 ; 反复追寻 ; 反复思索 ,
学生们按照一定的方法或提纲去观察 了,教师需要及时反
馈才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到位 。因此 , 每次要求学生观察的事物 , 老师都要批
阅或利用课堂时间来让学生互相 交流 。比如 , 运动会 刚结束 , 教 师都要趁热打铁 , 让学生们 回到教室里 , 通过一定 的提 问 , 让孩
子们把观察 的结果描述 出来 , 如有不真实的地方 , 还要再现 当时
识事物 的重要途径 , 也是学生写作 的重要能力。鲁迅 曾经说过 , 如需创作 , 第一需 观察 。 不会观察 , 就不会作 文 , 学生在观察生活
6 4 2 4 5 0 )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 由于小学生不善 于观察 , 极不善于 去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察力培养
写文章,首先就需要写作素材。

没有写作素材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文章来的。

写作素材从何而来?一靠观察,二靠积累。

语文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教学中,限于条件,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积累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对作文常常是无话可说,作文时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害怕作文。

有的学生为应付作文,就会随意编造。

我在作文教学中就碰到一位学生在写自己的父亲时这样写: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只见父亲正在把猪圈的粪用锄头刨出来,准备挑到地里去。

父亲的手都冻裂了,鲜血直流,殷红的鲜血顺着锄把一直流到地上,把地上都染红了一大片,自己被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流下了泪水。

我问这位学生,父亲为什么不包扎?猪圈离家很近,父亲不知道到家里取创可贴之类的药物?学生回答说这件事是自己编的,根本没有观察父亲的劳动,自己这样写是为了让作文“感动人”。

缺少观察,类似这样的编造,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可以见到。

名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十分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李吉林老师为了给学生提供写话、习作的题材,这了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一个人常常骑车在乡间的小路上、小河旁、花丛中寻觅典型的场景。

为了让学生写好教材上规定的写景作
文,找到理想的看日出的观察点,李老师半夜里跑出去看日出。

在精心选择的情境中,学生兴致勃勃,多种感官同时运作,非常容易地将眼前的物、色、声、形这些浸染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语沟通,写作不再是一种难事。

由此可见,观察是发现写作素材极为有效的一步,观察力是写作能力的最基础的因素。

如果缺少对现实生活细致地观察,单靠虚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也写不出真情实感来的,想“感动人”,也是做不到的。

“随处留心皆学问",说的就是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观察的目的是透过现象认识对象的本质。

观察是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门户。

人的大脑所获取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渠道输入的。

“观察是智慧的最主要的能源。

”要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认识观察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重要的一条就是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基本知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认识水平提高了,写起文章来,就会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观察就是通过各种感受器官的直接感知,广泛伸展到各个领域中去,捕捉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大千世界,积累感性材料,提炼写作素材。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写作的基础知识,在作文指导时,先引导学生审题立意,接着把观察的基本知识逐条逐句讲给学生听。

以写景作文
为例,教给学生写景作文所描绘的景物,都必须完全真实,要求形象逼真,绘影绘形,绘声绘色,绘静绘动,富于联想。

但又不是照像式的实录,而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观察,发现不同的美的所在,并能融入自己的感情,达到情景交融,既真实自然,又富于感情;既迷人以景,又动人以情,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思想的启迪。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广泛而深入地去观察、去分析、去体验,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二、掌握方法
培养观察力,学生不但要勤于观察,而且要善于观察。

要讲究观察的方法,以提高效益。

观察的方法可以由此及彼,在观察此人、此事、此物、此景时,联系彼人、彼事、彼物、彼景,来丰富观察的内容, 扩展生活的画面;点面结合法,把重点观察和全面观察结合起来,使观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捕捉细节法,抓住某个细节,深入观察,以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洞察力。

以写景作文为例,观察的顺序就有多种,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景,先中间后两边,先整体后局部等。

可见,观察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具体景物的寄托,它必须借助具体的景物。

教学中。

既要让学生懂得它,又要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描写一处景物时,可
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

观察较复杂的景物时,可以同时采用几种观察方法,至于具体采用何种观察方法,要根据景物的特征及表现的中心的需要来确定,要有区别的选择。

三、阅读比较
大量的阅读优秀文章,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把自己的习作与优秀的文章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了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修改自己的文章。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和要求,阅读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内外文章。

通过阅读使学生从中吸取丰富的写作营养,为进入写作积累材料。

鼓励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好方法和好句子充实和完善到自己的文章中。

这当然不是要学生抄袭,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加以消化吸收,灵活运用。

让学生领悟这些优秀文章是怎样布局谋篇的, 在写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明确这些优秀文章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种读是为了写,以阅读促进写作,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把自己观察后形成的文章与优秀的文章进行比较,与同班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对相同的人、事、物、景的观察,为什么自己的作文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存在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修改?让学质疑讨
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鉴赏比较修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善于积累
观察所得要形成文字,要做到善于积累。

要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材料记录下来,经常写观察日记,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即直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记下来。

学生会明白,写作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对于人们的眼睛, 主要是缺少发现。

让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不要让一些好材料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掉。

学生把自己见到的一切写进自己的日记里,以建立起自己作文的材料库,并不断增加新的材料。

那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记录在我们的观察日记里,今后作文时,就会左右逢源。

要使学生认识到,写观察日记并不是漫不经心的日常生活的偶然见闻的随手收集,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持之以恒地着意筛选与长期积累。

观察积累能力是储备写作素材最主要的能力,可以说,没有观察积累能力,就可能没有作文的本钱。

观察是人们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行为。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对它有充分的认识,把握其方法,不断借鉴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那么,写作对学生来说也许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