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组成及其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PPT课件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PPT课件
方向一致,此 则说明 U、I 的实际方
向相反,此部分电路发出电功率,为电源。
所以,从 P 的 + 或 - 可以区分器件的性质,或是 电源,或是负载。
北方民族大学
Rui 1.1.2 电路元件 const
URIRR
(一) 无源元件 1. 电阻 R
(3) 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注意一定要先假定“正方向

(即在图中表明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列方程
计算。缺少“参考方向”的物理量是无意义的.
(4) 为了避免列方程时出错,习惯上把 I 与 U 的方向
按相同方向假设。
北方民族大学
例 R ui const a
a
IR b UR
URIRR
假设:
di 0与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北方民族大学
R ui const
URIRR
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
L SN 2
l
北方民族大学
R ui const
电 池
电压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URIRR
R ui const
URIRR
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EIRo
北方民族大学
R ui const
URIRR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中的物理量
1.1.2 电路元件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1.2.1 欧姆定律 1.2.2 基尔霍夫定律
北方民族大学
R ui const
R ui const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A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A

例1 对于我国电力系统来说,集中参数电路尺寸最大 为多少。 c / f 3 108 / 50m 6000km 可见,对以此为工作频率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其尺 寸远小于这一波长,因此它能满足集中化条件。而 对于数量级为104km的远距离输电线来说,则不满足 集中化条件,不能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例2 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来说,如果所接收到信 号频率为400MHz,则 是否可是为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 c / f [3 108 /(400 106 )]m 0.75m 因此,即使天线的长度只有0.1m,也不能把天线视 为集中参数元件。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例1-1
A
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或支路的u,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 为关联参考方向。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 U U 非关联方向 关联方向 I I + u
i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 问:对A、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关联否?
-5A + 4V
-
发出 20w
+ 2V
-1A
吸收 2w 非关联
关联 p = 4 × (-5) = -20w < 0
p =- ui = - (-1) × 2 = 2 w> 0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c +
US1 -
I1 R1 I2
用什么来 求解呢?
a
R2 b
图1
I3
d
R3 IS3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U<0
如无特殊说明,在电路分析中所涉及的电流、电压 方向都指参考方向。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电路的基本原理(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原理(第一章)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若 P = UI 0
a +
b U_ R
“吸收功率” I (负载)
若 P = UIa 0
I
+ + “发出功率”
-
U_ b
(电源)
(2)当U和I参考方向选择不一致的前提下
若 P = UI 0
a +
b U_ R
“吸收功率” I (负载)
若 P = UI 0
I
+
-
+
U_
“发出功率” (电源)
中间环节: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其传输和分 配电能的作用。例如:输电线路
举例:(电子电路,即信号电路)
放 大 器
电源 (信号源) 中间环节
负载
电路的作用之二:传递和处理信号。
1.2 电路模型
I
电 池
灯 泡
+ E
_
+
RU
_
电源
负载
理想电路元件: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能, 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电路元件理想化
对任何节点,在任一瞬间,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 由节点流出的电流。或者说,在任一瞬间,一个节
点上电流的代数和为 0。 即: I =0

I2
I1 I3 I2 I4
I1
I3
或:
I4
I I I I 0
1
3
2
4
克氏电流定律的依据:电流的连续性
克氏电流定律的扩展
电流定律还可以扩展到电路的任意封闭面。
例 I1 A
I
a
+
RO
+
U
E_
-
b
I=0

大学物理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大学物理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Part
06
实验与实践
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准 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
实验报告
整理实验数据和结论,撰写实验 报告。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 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结论。
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
故障诊断 1
通过观察和测试确定故障 部位和原因。
三角形电路
三个端子不连接到一个公共点的电路。每个元件的电压是相 电压。
节点电压法与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通过设定节点电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节点 和少量元件的电路。
回路电流法
通过设定回路电流,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回路 和少量元件的电路。
Part
基尔霍夫定律
总结词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 之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 霍夫电压定律。
VS
详细描述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闭合 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节 点的电流总和。数学表达式为:∑I入=∑I出。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闭合 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绕行一周,各段电 压的代数和等于零。数学表达式为:∑U=0。
大学物理第1章电路 及其分析方法
• 引言 • 电路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 实验与实践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01
本章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电路模型以及分析方
法。
电路的重要性

电工学-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电工学-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解] 设电阻 R4 两端电压的极性及流过它的电流 I 的参考方向如图示。
沿顺时针方向列写回路
b + U2 – U1 –
a+
c 的 KVL 方程式,有

U3
I+
U1 + U2 – U3 – U4 + U5 = 0 代入数据,有
– U5
+
+R4 U4 – d
(–2)+ 8 – 5 – U4+(–3)= 0 U4 = – 2 V U4 = – IR4
R


+
图 (a)
图 (b)
图 (c)
欧姆定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U 、I 参考方向相同
表达式
U =R I
U、 I 参考方向相反 U = –RI
图 (b) 中若 I = –2 A,R = 3 ,则 U = – 3 ( –2 ) = 6 V
电压与电流参 考方向相反
电流的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反
最后讨论电路的暂态分析。介绍用经典法和三要素 法分析暂态过程。
1.1 电路模型
实为际了的便电于路分是析由与一计些算按实需际要电起路不,同在作一用定的条元件件下或常器忽 件略所实组际成部,件如的发次电要机因、素变而压突器出、其电主动要机电、磁电性池质、,电把阻它器看 等成,理它想们电的路电元磁件性。质是很复杂的。
R=
R1 R2
R1 + R2
[例 1] 图示为变阻器调节负载电阻 RL 两端电压的 分压电路。 RL = 50 ,U = 220 V 。中间环节是变阻器, 其规格是 100 、3 A。今把它平分为四段,在图上用 a,b,c,d,e 点标出。求滑动点分别在 a,c,d,e 时,负载和变 阻器各段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

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I

+

U


1.5 基尔霍夫定律(KL)
•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和基尔 霍夫电压定律( KVL )。它反映了电路中所有支路电 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本定 律。
• 两类约束
①元件约束(VCR)
如电阻元件 uR = RiR
u L di dt
i C du dt
对结点①:- i1- i4 - i6 0
对结点②: i2 + i4 - i5 0
对结点③:- i3+ i5 + i6 0

i1
i4
i2
i6 ②
3式相加得: i1 - i2 + i3 0
表明:KCL可推广应用于电路
i3
i5
中包围多个结点的任一闭合面。

• 例2:求电流 i。
3A
3
3
(2)KVL是对回路中的支路电压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 上接的是什么元件、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3)KVL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与电压实际方 向无关。
例2:求电压 u。
I4 R4 + I3 R3 –E = 0
对回路 adbca,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 I1 R1 + I3 R3 + I4 R4 – I2 R2 = 0 对回路 cadc,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 I2 R2 – I1 R1 + E = 0
注意: (1)KVL不仅适用于回路,也适用于电路中任一假想
的回路;
是什么元件、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3)KCL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的,与实际方向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的端电流不变,而端 电压要随负载的不同而不同。 两个特点: (1)输出电流为恒定值(直流电流源)或固定的时 间函数(交流电流源),与所接外电路无关; (2)电流源的端电压随外电路的不同而变化。
I Is
0
U
理想电压源
2、实际的电流源
输出电流则要随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实际电流源存在 内阻)。 ' R 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和内阻 i 相并联的模型 来表示,如图1-13(a)所示,图(b)是它的电压电流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实际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 为:
三、电流的参考方向 在分析电路时往往不能事先确定电流的实际方向,而且 时变电流的实际方向又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在电路中很难 标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此,我们引入电流的“参考方向” 这一概念。 参考方向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在电路中通常用实线箭头 或双字母下标表示,实线 箭头可以画在线外,也可以画在线 上。为了区别,电流的实际方向通常用虚线箭头表示,如图 1.3所示。 规定: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的参考方向一致,则 电流为正值,即i>0;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的参考方向相 反,则电流为负值,即i<0。如图1.3所示。这样以来,电流 就成为一个具有正负的代数量。
U I IS Ri
(1-10)
1.3.3 受控源 一、受控源的特点 输出电压或电流受电路其他部分电压或电流的控 制,因此称为“受控源”。受控源又称为非独立源, 也是有源器件。
例如,在电子电路中,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受栅极电压 的控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受到输入电压的控制;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受其励磁线圈的电流的控制等。这 类电路器件的工作性能可用受控源元件来描述。

东北大学电工技术课件第一章

东北大学电工技术课件第一章

理想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
导线
RO + E R
灯泡 实际电路 电池 电路模型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路模型,简称 电路。在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件都用 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2.1 电流 ( I )
定义:电路中电荷的定向有 规则运动形成电流 大小:
R0
+ -
I
R
a
dq i dt
US
b
单位: 安培(A), 千安(kA), 毫安(mA),微安(μA)
实际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1.2.2 电压和电位
电压 ( Uab ) 定义:描述电场力移动电荷 作功本领的物理量 I
a
W电场力 大小: U b q 单位: 伏(V), 千伏 (kV), 毫伏 (mV), 微伏(μV)
S + US R0 FU Rl

I
RL
U2 -
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满载(额定): I = IN ,PL = PN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过载(超载): I > IN ,PL > PN (设备易损坏)
轻载: I < IN ,P L< PN (不经济)
1.3.2 断路状态
开关断开,空载 特征: I=0 U1 = US P L= 0
电工学
任课教师:刘晓志
liu-xiaozhi@
教材图片
目 录
1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 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3 交流电路
4
5 6 8
三相交流电路
磁路和变压器 异步电动机 继电—接触器控制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电路组成及其模型 1.2 电路主要物理量 1.3 电路几种工作状态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 1.5 电阻及其联接的等效变换 1.6 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1.7 线性网络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载端电压 或 U = E – IR0
0
I
E
I U R
R0
负载 取用 功率 电源 产生 功率 内阻 消耗 功率
I
UI = EI –RoI²
③ 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 电流和功率增加(电压一定)。
P = PE – P
(2)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例5: 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 a + 2 2 3 + U 5A 3 5V – (a) (b) 解: a + 2 U 5A 3 + 5V b – (a) (b)
a + U

b
a
+ 2 U + 5V2V b (c) + U (c) b a
+
a
+
U
b
+ 5V –
电路两大基本定律 I1
若 U =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从 a 指向 b;
若 U=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从 b 指向 a 。
注意: 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 ( 或电压 ) 值才有正负 之分。
电功率
电路中某个电路元件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或提供的电能称为 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单位W(瓦特)。
+
U 电路元件
-
I 当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 该元件消耗(吸收)电功率 P=UI>0
开关
R

Ro

导线 灯泡
电池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 路模型,简称电路。在 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 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 表示。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 物理量 电流 I 实 际 方 向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低电位 高电位 (电位升高的方向) 单 位 kA 、A、mA、 μA kV 、V、mV、 μV kV 、V、mV、 μV
电压 U
电动势E
注意:它们是标量,规定方向是为了便于电路的计算。
2.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 参考方向 I R a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 + 意假定的方向。一种分析方法。 E_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电流: I
箭 标 双下标 a R Iab b 电压: 正负极性 双下标 a
+ U _ b U– b
2 电阻的并联
I + I1 U – I2
特点: (1)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节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R1 R2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1 1 1 电导 G R R1 R2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R
+ U –
第1章 电路的组成及其分析方法
电路的组成及其模型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
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话筒 扬声器
放 大 器
t1 热电偶
E

I

U0 R R0 特征: E I IS 短路电流(很大) R0 U= 0 电源端电压 P= 0 负载功率 PE = P = I² 0 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 R I 有 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 + 源 电 U 1. 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 – 路 U =0 2. 短路处的电流 I 视电路情况而定。
解:因为U2 = -RI + U1 = 12V
所以电流从元件1的“+” 1 U1 流入,从元件2的“+”流 出, 故元件1为负载,元件2为电源。
U2 2
电源产生功率: P2 =︱U2I︱= 12W 负载取用功率: P1 + PR =︱U1I︱+R I2 = 9+3 = 12W 因为P2 = P1 + PR, 所以电路的功率平衡。
应用: 分流、调节电流等。
R2 I1 I R1 R2
R1 I2 I R1 R2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I
+ E _
+ U _
U E
RL
O
I
外特性曲线 特点: (1) 内阻R0 = 0;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E。)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路电压恒定;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设 例1: E = 10 V,接上RL 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U = 10 V,I = 10A 当 RL = 10 时, U = 10 V,I = 1A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IS
+ U _ RL
O
U
特点: (1) 内阻R0 = ;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与恒流源串联的电路电流恒定;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例2: IS = 10 A,接上RL 后,恒流源对外输出电压。 设 当 RL= 1 时, I = 10A ,U = 10 V 当 RL = 10 时, I = 10A ,U = 100V
E 其 中 IS R0
若 R0 >>RL ,I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 电源有载工作
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 E (1)特征: R0

I
E I R0 R
U = IR U 电源的外特性 E
U
I
R
① 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 ② 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 当 R0<<R 时,则U E ,表明 当负载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变 化不大,即带负载能力强。
实际电压源
+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RL U 电路模型。 – U 电压源模型 理想电压源 U0=E 由上图电路可得: 电压源 U = E – R0 I 若 R0 = 0 I O E 理想电压源 : U E IS RO 若 R0<< RL ,U E , 电压源的外特性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 E R0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I + E – R0 电压源 由左图: U = E- IR0 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 + U – RL IS
R0
I U + R0 U –
RL
电流源 由右图: U = (IS – I )R0 =ISR0 – IR0
E IS R0
注意事项: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例:当RL= 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 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②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a a + a a – E E – IS R0 + IS R0 R0 R0 b b b b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④ 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a I3
例: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 + I I U U R 6V 2A R 6V –2A – – (a) (b)
U 6 解:对图(a)有, U = RI 所 以: R 3Ω I 2 对图(b)有, U = – RI 所以 : R U 6 3Ω I 2
2 电源开路
开关 断开 特征: I=0 E
Ro
I
U0
R
U = U0 = E 电源端电压 ( 开路电压 ) 负载功率 P= 0 I 有 源 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 电 1. 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路 I =0 2. 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
+ U –
3 电源短路
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
实际电路 实际器件(电阻器、电容器、 电感线圈、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器件建模: 1.保留主要电磁特性 2.一个器件可由多个元件模型表示
理想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电源、理想运放等)
抽象 近似
电路模型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I S
E
+ +

U
手电筒由电池、灯泡、 开关和筒体组成。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参 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 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断。
负载
直流电源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推动电路工作; 响应: 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电路分析:在电路结构、电源和负载等参数已知的 条件下,讨论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关系。
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将实际电路模型化, 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 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 电路模型。 电路的建模过程
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 I + 电源:U、I 实际方向相反, E 即电流从U“+”端流出, _ (发出功率);
I 负载:U、I 实际方向相同, 即电流从U“+”端流入, (吸收功率)。 + U _ R
+ U _
已知: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U = 220V,I = -1A 例3: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线性电阻的概念: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 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 U 即:R 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I/ A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