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 皮肤科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是医护人员在诊断工作中的一份全面记录和总结。
它既是确定诊断及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依据,也是总结医疗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进行科研的重要资料;有时还为政法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完整的病历还可深刻体现出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因此,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医护人员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病历书写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病历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他颜色笔填写者除外),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3)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不得杜撰,避免错别字.(4)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书写.译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疾病名称等个别名词尚无适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
药物名称可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但不得用化学分子式。
(5)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如1991。
11。
27).必要时应加注时间,按照“小时分/上、下午”方式书写,或用Am代表上午,Pm 代表下午,中午12时为12N,午夜12时为12MN。
(6)各项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或盖规定印章,并做到清楚易认。
(7)度量单位必须用法定计量单位。
(8)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住院医师书写的各项记录,必须经其上级医师审阅,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签名。
修改和签名一律用红墨水笔。
修改过多(每页5处以上)应及时重抄。
(9)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或低年资(1~2年)住院医师书写住院病历,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以上医师)书写入院记录,一般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危重抢救病人要求及时书写首次病程录,待情况许可时即刻完成住院病历或入院记录。
(10)书写住院病历的上级医师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对住院病历认真修改、签字以示负责后,可不必再写入院记录,但必须认真书写首次病程录。
病历书写皮肤颜色的描述

病历书写皮肤颜色的描述
皮肤科病历单书写要点应重点围绕皮肤损害发生前的可能
原因,自觉症状,皮损情况(分布情况、色泽、形态、感觉)等,要注意记录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中有无与本病密切相关的内容。
专科检查中的皮损部分(可以用图示表达)着重记录皮肤损害:局限性或泛发性,单侧或双侧,伸面或屈面,皮疹散在或群集,黏膜、指(趾)甲、毛发受累情况,是否沿神经或血管、淋巴管走向分布等。
原发皮损(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风团、结节)、继发皮损(鳞色、糜烂、痂皮、溃疡、搬痕、萎缩、皲裂、苔癣化)的色泽、形态及分布情况。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
急性期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亚急性和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大量脱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压疮发生部位、面积、深度、颜色、有无渗出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各科病历书写要点

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疟疾、肿瘤和过敏性疾病史,有无肾脏手术及外伤史,有无应用肾毒性药物史和毒物接触史。
3.家族史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性肾脏病史。
4.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体重、血压(注明体位,必要时测四肢血压)。
(2)皮肤:色泽,有无水肿(部位、程度、可凹性)、皮疹、色素沉着、尿霜、瘙痒、出血点、紫纹。
有无出血性及溶血性等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
4.体格检查
(1)皮肤粘膜有无苍白、皮疹、结节、溃疡和黄疸,毛发色泽,舌与指甲的改变。
(2)皮肤有无淤点、淤斑、齿龈、口腔、鼻粘膜、关节、眼底等有无出血。
(3)口腔、咽峡、肠道、直肠或肛门等部位有无坏死性溃疡、脓肿及其他感染灶。
(4)有无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有无胸骨叩击痛和其他部位的骨骼压痛及肿块。
2.过去史、个人史
患者的营养状况、饮食习惯,有无糖尿病、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放射性物质及苯、农药等物质接触史,有无病毒性肝炎史,有无组织、器官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史,有无诱发DIC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妇女应注意月经、妊娠、分娩及授乳等情况,儿童应注意生长发育情況。
3.家族史
(2)有无前驱症状:不适、倦怠、食欲减退。
(3)发热及热型的变化,发热与头痛、腹痛、黄疸等的关系。
(4)有无皮疹,出疹时间、顺序、形态、部位。
(5)有无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腹痛,大便性质。
(6)有无抽搐、惊厥、意识改变。
(7)征状出现的顺序。
(8)家族及周围人群中有无类似疾病及带菌或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阳性者。
2.过去史
有关的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儿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

儿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1.过去史(1)与现病相同或类似的疾病。
(2)急性传染病史。
(3)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4)创伤、手术史。
2.个人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描述:(1)出生史:胎次、产次、孕期、生产方式(顺产或难产),接产方式及地点(新法或旧法,医院或家中),出生时体重,出生时情况,必要时加问母亲孕期营养及健康情况。
(2)喂养史:喂养方式(母乳、人工、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者询问其理由,乳品种类(奶粉、鲜奶)、调配方法、份量(一日几次、每次毫升数);加添辅食品的日期、种类、份量和方法,断奶日期及有无困难。
(婴儿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应重点描述。
年长儿可从略,但应询问饮食习惯及现在食谱、食欲和大便情况。
)(3)生长发育史:体格发育(何时能竖头、独坐、独步,何时出第一颗牙,身高、体重增长情况),智力发育(何时能笑、能认人、能发单字及短名;如已入学,应询问其学习成绩及一般活动情况)。
(4)预防接种史:包括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等病的预防接种,记录接种时年龄、反应及最近一次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后6周是否复查,结果如何?)3.家庭史(1)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情况。
(2)有无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史及传染病史。
(3)父母年龄、职业,是否近亲结婚。
(4)母亲各次分娩情况,孕期健康情况。
(5)同胞健康情况(死亡者应询问死亡原因及死亡年龄)。
4.体格检查(1)体重、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头围、胸围是否测量视年龄与病情而定),发育营养状�r,精神状态(灵活、呆滞、安静、烦躁),皮肤弹性,皮下脂肪的分布和充实度,有无出疹和淤点。
(2)头部及其器官:头颅颅缝闭合情况,囟门(大小、闭开、凹隆),颅骨有无软化;有无鼻周青紫和鼻翼扇动;口腔(气味、有无张口呼吸);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溃疡、畸形、色素沉着,口角有无溃疡),牙(数目、形状,有无龋齿),龈(色泽、肿胀、溃疡、出血、溢脓),舌(形态,舌质、颜色、舌苔、乳头,有无溃疡、异常色素,动作、对称性,是否伸出口外),舌系带(有无溃疡、过短)。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要求

6. 病程记录内容应确切,重点突出,有分析、有综合、有判断,内容包括: (1)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的变化,新症状的出现及体政 的改变,并发症的发生等。 (2)对现病史或其他方面的补充资料。 (3)对病情、预后、主要治疗反应和预见,今后(近、远期)的诊疗计划。 (4)实验室、器械检查的结果及分析判断,诊疗操作的 经过情况。特殊治疗的效 果及反应或疗程小结,重要医嘱的更改及事由。 (5)他科会诊意见和执行情况。 (6)患者或其近亲属及有关人员的反应及要求,向患者或其亲属、代理人及患者 组织介绍病情的谈话要点(必要时可签字)。 (7)诊断的确定、补充或原诊断的修正依据。 (8)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每月做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病程记录,并在横线 适中位置标明 “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日期、入院日期、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主诉、入院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况、诊疗计划、医生签 名。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9)抢救病例的抢救记录。抢救记录不另立专项,但要在横线适中位置标明“抢 救记录”。抢救记录系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措施时所作的记录:抢救记录由经治 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签,包括危重病名称、重要病情、抢救起始时间、抢救措施、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职务)。 (10)疑难、术前、死亡病历讨论记录。 (11)病程经过中的其他各项记录,如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手术前小结、手术记录、 手术后记录、交班记录和接班记录、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出(转)院记录等。
同意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凡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行手 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试验性临床医疗和医疗美容的患者,应对其 履行告知义务,并详尽填写同意书。 1. 经治医生或主要实施者必须亲自使用通俗语言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法 定代理人、关系人告知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目的、名称、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及医疗风险等,并及时解答其咨询。 2. 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治疗知情同意书应包括治疗的项 目、目的、风险及并发症。 3. 医疗美容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4. 同意书必须经患者或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签字,医生签全 名。同意书一式两份,医患双方各执一份。医疗机构应将其归入病历中保存。 门诊的各同意书交病案室存档,其保管期限同门诊病案。 5. 由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关系人签字的,应提供授权人的授权 委托书、身份证明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其授 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明的复印件随同同意书归档。 6. 新技术、试验性临床医疗等项目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如 实告知患者及其近亲属。
病历书写规范

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 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 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 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 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 特殊情况。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 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 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 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 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 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 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 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
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八条 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 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 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 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 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 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 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 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 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 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 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 (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 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 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 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1.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知识

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知识1. 主要诊断的选择总则:主要诊断一般是患者住院的理由,原则上应选择本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一般原则:(1)病因诊断能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2)以手术治疗为住院目的的,则选择与手术治疗相一致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
(3)以疑似诊断入院,出院时仍未确诊,则选择临床高度怀疑、倾向性最大的疾病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4)因某种症状、体征或检查结果异常入院,出院时诊断仍不明确,则以该症状、体征或异常的检查结果作为主要诊断。
(5)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危害程度的临床表现,且本次住院以某种临床表现为诊治目的,则选择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诊断。
疾病的临终状态原则上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6)本次住院仅针对某种疾病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时,则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
2. 肿瘤类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1)本次住院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选择肿瘤为主要诊断。
(2)本次住院针对继发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即使原发肿瘤依然存在,选择继发肿瘤为主要诊断。
(3)本次住院仅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选择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为主要诊断。
(4)本次住院针对肿瘤并发症或肿瘤以外的疾病进行治疗的,选择并发症或该疾病为主要诊断。
3. 首页填写时主要手术及操作填写原则(1)主要手术的选择原则;主要手术首先选择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手术。
一般是技术难度最大、操作过程最复杂、风险最高的手术术式或操作。
一般选择手术级别最高的手术。
(2)手术操作的排序:主要手术排在首页手术操作栏第一行。
既有手术又有操作时,填写顺序为:①先填写手术后填写操作;②先填写有创治疗性操作后填写无创诊断性操作;③同一级别手术或操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填写。
仅有操作时,首先填写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主要的治疗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治疗性操作),后依时间顺序逐行填写其他操作。
4. 手术切口类别、切口愈合等级(1)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病历记录书写要求

病历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要求术语准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有鉴别诊断信息,查体项目完整,专科情况详细准确而重点突出。
2、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应要点清晰、文字简洁,拟诊讨论需全面分析入院的主要诊断、次要诊断及重要并发症和特殊情况,体现个人诊断思路,并依此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
3、病程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重要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思路、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案的依据等,必要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完整而客观的病程记录既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也是临床诊疗过程的客观体现,是病历的精髓所在。
4、专业组查房记录:针对疑难重症患者的病例讨论记录,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是临床教学极其宝贵的资源,要求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有理有据。
5、手术记录: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后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要求内容详细、客观准确,能够反映手术全过程。
绘图和照片等形式能够使手术记录更加直观和生动。
6、出院记录:要求病史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并系统总结诊疗过程中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个体化地制定出院后随访计划以及注意事项。
7、护理记录:护士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客观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病史
(1)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如与饮食、职业、用药、生活环境、情绪及其他内外因素等的关系。
(2)疾病的初发情况:病期、部位、损害性质、前驱症状(疾病的预兆)等 .
(3)疾病的发展情况:皮疹的发展顺序、速度和规律。
(4)自觉症状:主要症状及伴发的其他系统症状。
(5)发病后的治疗情况:方法、药名、剂量、效果及反应。
(6)复发情况及规律。
(7)传染性皮肤病应详细询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2.过去史
以往有无类似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如药疹、接触性皮炎)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3.个人史
职业、婚姻、嗜好、文化程度。
4.家族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近亲及远亲中有无同本病相关的病史、父母是否近亲结婚。
5.专科检查
观察皮疹应注意下列特点:
(1)部位:按解剖部位描述。
(2)性持:区别是原发疹还是继发疹,是一种性质的皮疹还是多种性质的皮疹。
(3)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环形、线形、不规则形等。
(4)数目:可数或不可数,数目少应直接记数。
(5)大小:用cm或mm表示,也可用实物比喻。
(6)色泽:除区别颜色外,应注意表面光泽。
(7)皮损边缘和界限:清楚、不清、整齐、不整齐。
(8)表面情况:干燥、湿润、平坦、光滑、粗糙、隆起、菜花状等。
(9)分布:全身性、局部性、单侧性、对称性,是否沿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走行分布等。
(10)排列:线状、带状、环状或弧状,散在或融合,孤立、群集或不规则。
(11)基底情况:狭窄或宽阔,有无蒂及浸润等。
(12)有无感觉障碍,必要时进行痛、触和温觉检查。
口诀: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发热到出疹的潜伏期:风(疹)水(痘)一日游,两红(猩红热)三天麻(疹),五副(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