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合集下载

电磁干扰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问题

电磁干扰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问题

电磁干扰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问题在当今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磁干扰却像一只无形的“黑手”,时刻威胁着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给我们的信息交流带来诸多困扰。

那么,电磁干扰究竟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具体问题呢?首先,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衰减。

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就如同在一条道路上奔跑的车辆。

而电磁干扰就像是道路上的障碍物,会阻碍信号的顺畅传播,使得信号的强度逐渐减弱。

这就好比我们在打电话时,随着距离基站越来越远或者周围电磁环境变得复杂,通话声音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其次,电磁干扰容易引发信号失真。

原本清晰、准确的信号在受到电磁干扰后,可能会发生变形或扭曲。

就像一幅原本清晰美丽的图画,被涂抹得面目全非。

这种失真会导致信息的误读和误解,比如在数据传输中,原本应该是“1”的信号可能会被误判为“0”,从而造成数据错误,影响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再者,电磁干扰会增加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存在电磁干扰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错误,从而使误码率上升。

这就好像我们在传递一个重要的消息,由于外界的干扰,部分内容被听错或理解错了,导致信息的传达出现偏差。

电磁干扰还可能导致通信网络的传输延迟。

想象一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的阻挠,就像一个人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行,速度自然会变慢。

这种延迟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会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甚至可能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

此外,电磁干扰还会降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频繁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出现死机、掉线等问题,使得整个通信网络变得不稳定,无法持续、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电磁干扰的影响更为显著。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有潜在的危害,尤其是长期暴露在辐射源附近的人。

以下是一些与电磁辐射相关的潜在危害:
1. 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包括引起头痛、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电磁辐射下可能增加患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生育问题等风险。

2.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电磁辐射来源广泛,包括手机、电视、微波炉、电脑和通信设备等。

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可能干扰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

3.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除了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电磁辐射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鸟类和昆虫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导致迁徙、繁殖和食物链等生态系统过程被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提出了电磁辐射的潜在危害,但科学界对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因此,关于电磁辐射的危害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严谨评估。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电磁辐射已经越来越普遍。

而高频电磁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此,本文将会就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高频电磁场通常产生于在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如手机、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和WIFI路由器等。

对于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人体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影响:1. 对健康的影响接触高频电磁场时间长了,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2. 更高的患癌风险研究表明,当人体频繁接触高频电磁场的时候,患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场会干扰人类体内的电子系统,从而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分裂。

3. 损害大脑发育孕妇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研究证明,经常性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高频电磁场源会使孕妇的胎儿处于一个更大的风险中,患有心衰、自闭症、ADHD等疾病的比例会增高。

4. 减少生育能力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还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较高剂量的微波辐射能够破坏精子形态、活力和DNA。

高频电磁场安全措施针对以上高频电磁场的危害,身为个体,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1. 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各种电子设备的辐射对人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而这种电子产品也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适量减少至少不必要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采取保护手段,如避开辐射源、移动设备使用距离等。

此外,最好使用无线网卡,而不是使用常规的网络线。

2. 使用防辐射护具在特殊环境下,比如在发射塔上或实验室中等,需要用一些专业的防辐射护具来保护身体的安全。

3. 空气净化器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放出一些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会令人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与电磁干扰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与电磁干扰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与电磁干扰分析导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谐波和电磁干扰的问题。

谐波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电压或电流成分,而电磁干扰则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波辐射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

本文将深入分析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电磁干扰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谐波的形成和危害1. 谐波的形成谐波是由于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存在引起的。

非线性负荷如电子电器、电感、电容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非线性电流,在电源电压的作用下,会将谐波电流注入电力系统中。

这些谐波电流会使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波形变成失真的非正弦波形。

2. 谐波的危害谐波对电力系统和设备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首先,谐波会引起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失真,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其次,谐波会引发电力系统中的共振问题,进而损坏电容器、互感器等设备。

此外,谐波还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电机运行不稳定,降低设备的寿命,甚至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因此,谐波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危害1. 电磁干扰的产生电磁干扰是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波辐射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

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和传输线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会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与其他设备和系统产生相互作用,引起电磁干扰问题。

2. 电磁干扰的危害电磁干扰会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电磁干扰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通信中断、信息传递错误等问题。

其次,电磁干扰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此外,电磁干扰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谐波和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谐波的解决方法(1)降低非线性负荷的影响:通过选用低谐波电器设备、采用滤波电容器等措施来减少非线性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注入。

(2)滤波器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安装合适的谐波滤波器,可以过滤掉谐波成分,减少谐波的产生和传播。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智能抗干扰技术
智能抗干扰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它能够自动识别和 消除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未来,智能抗干扰技术有望在电磁抗 干扰领域发挥更护系统
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是一种将多种电磁抗干扰 技术集成的系统,它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 手段,提高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未 来,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有望成为电磁抗干扰 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表面 会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这种电荷分布会改变导体的电 位,从而对电路造成干扰。
静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优化布线 设计、使用滤波器等手段进行抑制。
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是指当雷电发生时,雷电产生的强大磁 场会在周围的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 取决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和形状。这种电动势 会对电路造成干扰。 雷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使 用防雷器件、优化布线设计等手段进行抑制。
电磁干扰来源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自然干扰源包括雷电、大气层扰动等;人为干 扰源包括各种电器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电磁干扰的危害
01 干扰通信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通信信号失真、通信中断或数 据丢失。
02 损坏设备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气、电子设备性能下降、故 障或损坏。
03 影响安全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与 电磁场的大小、频率等有关。高频率 的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辐射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 蔽措施、使用滤波器、优化布线设计 等手段进行抑制。
03
电磁抗干扰措施
屏蔽技术
01 电磁屏蔽

智能家居生活中的电磁干扰危害

智能家居生活中的电磁干扰危害

智能家居中的电磁干扰危害很大!(对高密集的电子设备,对用户,对于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都有不可估计危害)通信:1,电磁干扰大,信噪比就会下降,使无线电通信距离变短。

2,电视屏幕上会出现讨厌的明暗条纹、雪花、闪烁和抖动3,无法收听收音机健康:1,容易引起电子心脏起搏器停搏2,孕妇因受到电磁辐射容易造成流产3,电磁辐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眼睛损伤、诱发癌症或免疫缺陷性疾病仪器:1,电磁干扰会使信号发生畸变失真2,图像显示系统会变得模糊并出现差错3,电磁干扰使数字系统误码率增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4,使指针指示错误、抖动和乱摆,降低系统使用功能5,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时,可能出现失控、误控或误动作其余:1,误燃,误爆(对于燃气管道等特殊位置)2,电磁泄密,可能造成信息的泄密电磁干扰的危害在电磁环境中,电磁干扰造成的危害是各种各样的,可能从最简单的令人烦恼的现象直到严重的灾难。

在美国发生的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电磁干扰的严重性。

曾经有一个钢铁厂,由于起吊溶融钢水包的天车的控制电路受到电磁干扰,以致使一包钢水被完全失控地倾倒在车间的地面上,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带有由生物电控制假肢的残疾人,驾驶一辆摩托车,途经高压送电线下方,由于假肢控制电路受到干扰而摩托车失控,导致了不应发生的灾难。

当然,以上两例是比较突出的。

下面还可以举出一些电磁干扰可能造成的危害:a)扰电视的收看、广播收音机的收听。

在我国出现过由于塑料加工高频热合机干扰收看电视而引起居民与工厂的纠纷。

b)在数子系统与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掉失。

c)在设备、分系统或系统级正常工作的破坏。

d)医疗电子设备(例如:医疗监护议、心电起搏器等)的工作失常。

e)自动化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防撞气囊保护系统)的工作失控。

f)导爆装置的工作失常。

g)起爆装置的无意爆炸。

h)工业过程控制功能(例如:石油或化工)的失效。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详解,电磁干扰的危害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详解,电磁干扰的危害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详解,电磁干扰的危害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电磁干扰源种类电磁干扰源种类繁多,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对测量环境中直接影响测量及测量设备的干扰来源可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包括:(1)大气噪声干扰:如雷电产生的火花放电、属于脉冲宽带干扰,其覆盖从数Hz到100MHz 以上.传播的距离相当远。

(2)太阳噪声干扰:指太阳黑子的辐射噪声。

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黑子的爆发.可产生比平稳期高数千倍的强烈噪声.致使通信中断。

(3)宁宙噪声:指来自宇宙天体的噪声。

(4)静电放电:人体、设备上所积累的静电电压可高达几万伏直到几十万伙.常以电晕或火花方式放掉,称为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产生强大的瞬间电流和电磁脉冲,会导致静电敏感器件及设备的损坏。

静电放电属脉冲宽带干扰、频谱成分从直流一直连续剑中频频段。

人为干扰源指而电气电子设备和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

这里所说的人为干扰源都是指无意识的干扰。

至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施放的干扰,如电子对抗等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任何电子电气设备都可能产生人为干扰。

在此,只是提到一些常见的干扰测量环境的干扰源。

(1)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及无线电接力通信系统.如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等。

因发射的功率大,其基波信号可产生功能性干扰;谐波。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每一位手机拥有者都面临着电磁波的侵害,加强自我保护是必要的。

这里告诉你几条具体的防护措施:1.移动电话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容易致癌,所以移动电话响时,一秒后再听手机。

2.如果身边有其他电话可用,就不要使用手机。

3.在使用手机的同时,采用可靠的电磁波防护产品。

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4.在使用手机时,要尽可能地使天线远离人体,特别是头部。

5.尽量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

6.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磁波对人体危害各种电子设备,包括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等,在正常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电磁波,超量的电磁波辐射能引起人体的大脑、神经、生殖、心血管、血液和免疫等系统和组织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从古至今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阳光、闪电、热能等。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射线等都属于电磁波。

肉眼看得见的可见光属于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或解释为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人们还称其为"电子烟雾"。

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要有电,电磁波无处不在。

各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脑、电视机、空调机、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等,在正常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打个比方,当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子时,在石子入水处会形成一个中心,水此以此中心向周围传播。

电磁辐射在空中传播也类似水波,如果假设没有损耗,就可以无限远地传播开来。

但是,由于空气和空间物体有吸收作用,电磁辐射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

二、电磁辐射在哪里电磁辐射就在我们身边,如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磁兼容是抗干扰概念的扩展和延伸。
从最初的设法防止射频频段内的电磁噪声、电磁干扰, 发展到防止和对抗各种电磁干扰。进一步在认识上产生了 质的飞跃,把主动采取措施抑制电磁干扰贯穿于设备或系 统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电子、 电气设备和系统实现电磁兼容。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电磁兼容常用名词术语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1、电磁干扰现象
可以这样说,当电子、电气设备运行时发射出的电磁 能量影响到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时,我们就说产生了电磁 干扰效应,或简称为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2、电磁干扰的危害 (1)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危害
13000Km
500Km
346个岛礁,12800平方公里,2000人
地板层 交叉线层
数字电路
微带线
介质层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3)系统法


系统的电磁干扰预测与分析


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采 用
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或测量)
战争结果
英军收复马岛取得胜利
马岛战争双方损耗
项目


舰 船 飞机 耗资
数量 亡 伤 国别
俘 失踪 沉 伤 (架) 美元
英 255 777 210
6 12 34 12 亿
阿 1000 1300 11800 数百 5 6 117 10 亿
电磁干扰
此时,“谢菲尔德”号正与伦敦例行卫星通信报告。由于军舰 的电磁兼容性能不好,防御雷达系统对卫星通讯信号造成了一定干 扰,通讯官向舰长请求,关闭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由于英军取得了 绝对的制海权,因此,舰长对于自身舰艇的海上安全充满了自信, 答应了通讯官的请求。
例:GSM手机电路,射频脉冲干扰音频电路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1)问题解决法
例:手机、掌上电脑等,抗静电问题屏蔽和静电放电ESD器件
判断标准 不受影响 重新开机可恢复 取下电池可恢复
改进前 300V 10000V
系统
分系统
分系统
分系统
设设设



设设设



设设设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电磁兼容常用名词术语
骚 扰 电 平
设计余量
抗扰度电平 抗扰度限值 发射限值 发射电平
独立变量(如频率)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3、电磁干扰效应
干扰源
耦合通道
电磁干扰三要素
敏感体
研究领域
三、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 1、EMC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领域 电路板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尤其是高速数字电路) 雷击浪涌和静电防护问题 培养电磁兼容意识,改善电磁环境问题
A、不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 B、对其他系统的发射不敏感; C、不对自身产生干扰。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1、电磁兼容的含义
(2)电子设备或系统可以分为兼容、不兼容和临界三种状态 电磁干扰余量 IM=PI-Ps(dB)
PI 干扰电平(dB) Ps 敏感度门限电平(dB)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1、电磁兼容的含义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2)规范法 优点:可以预防一些干扰问题,比问题解决法好。
缺点:由于规范不完善,可能还会出问题;或过度设计, 使成本上升。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2)规范法
规定各种非预期发射的极限值,如:微波炉规定 ① 距表面5cm处,<1mW/cm²功率密度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2、电磁干扰的危害
(1)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危害 (2)对武器装备和燃油的危害 (3)对人体的危害
• 热效应(功率密度) • 非热效应(比吸收率)
<0.1W/kg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
② 30cm处,30~470MHz中,电视带内<30dBμV/m 电视带外 <54dBμV/m ,为保护电视及其他无线电系统的工作。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2)规范法
例:手机是四层电路板,射频和数 字音频各布一面,各区域用屏蔽盒
新型号需通过测试(EMC测试的 一半,对外干扰)谐波辐射等,才 能拿到入网证。
电磁干扰
两枚“飞鱼”导弹命中“谢菲尔德”号,6天后,在拖 回英国的途中沉入了大西洋底。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2、电磁干扰的危害
(1)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危害 (2)对武器装备和燃油的危害 • 电雷管,导线绞合 (电起爆弹药用防静 电包装) • 电磁辐射感应电压所引起的火花,油气 混合体<5W/cm²
阿军飞行员突破自身的训 练极限,将飞行高度降到了50米 以下的“近距离雷达盲区”,几 乎是掠着海面的波浪在疾驰。
电磁干扰
关闭了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的“谢菲尔德”号对此却一无所知, 直到“飞鱼”导弹进至“谢菲尔德”号5公里的目视距离中时,值 勤舰员才发现了危险,紧急向舰长报告。此时的“飞鱼”距目标仅 仅剩下了6秒飞行时间,一切都为时已晚。
发展更高的频率,利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以及不同 工作方式来复用 。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1、电磁兼容学科的特点 (1)理论体系以电磁场理论和电路理论为基础 (2)大量引用无线电技术的概念和术语 (3)计量单位的特殊性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1)问题解决法 研制--联试--发现问题--解决
1、电磁兼容的含义 (1)定义
(EMC)是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每台电子、电气 产品除了本身能抗住一定的外来电磁干扰保持正常工作之 外,还不能产生对该电磁环境中的其他电子、电气产品所 不能容忍的电磁干扰。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1、电磁兼容的含义 (1)定义
一个系统如果满足三个准则,就认为与其环境电磁兼容:
研究领域
三、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 2、EMC的新技术领域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泄露问题(正反两方)。 TEMPEST技术,控制危及信息安全的非功能电磁泄露,防 止被窃听的危险。
采用手段:
信号干扰技术(白噪声干扰和相关干扰) 信号屏蔽技术 TEMPEST技术即低辐射技术
研究领域
三、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 3、频谱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