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数学知识预习!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5、有关简算的拓展:102×38-38×2125×25×3237×96+37×3+37125×883.25+1.9810.32-1.98易错的情况:0.6+0.4-0.6+0.4 38×99+99。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数学 四下 运算定律和性质概念总结

数学  四下  运算定律和性质概念总结

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a ×( b+c) =a×b+a×c拓展:(a-b)×c= a×c-b×ca ×( b-c) =a×b-a×c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a÷( b×c) = a÷b÷c9、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数学四年级下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在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和巩固运算法则,并引入更复杂的运算概念。

以下是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的运算定律的知识点总结:一、加法运算定律1.交换律:当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例如,3+5=5+32.结合律:当三个数相加时,先加前面两个数,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结果不变。

例如,(2+3)+4=2+(3+4)。

3.零元律:任何数加上0等于它本身,即a+0=a。

二、减法运算定律1.减法的性质:a-b=a+(-b),即减法可以转换为加法。

2.减法的借位: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借位后,被减数的该位加10,减数减去借位后的数。

三、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律:当两个数相乘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例如,3×5=5×32.结合律:当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面两个数,然后再乘上第三个数,结果不变。

例如,(2×3)×4=2×(3×4)。

3.零元律:任何数乘以0,结果为0,即a×0=0。

4.单位元律:任何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即a×1=a。

5.分配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a×(b+c)=a×b+a×c。

四、除法运算定律1.除法的性质:a÷b=a×(1÷b),即除法可以转换为乘法。

2.零除律:任何数除以0是没有意义的。

3.同底数幂相除律:当两个幂次相同的数相除时,保留底数,减去指数,例如,(3^4)÷(3^2)=3^(4-2)=3^2五、括号运算规则1.括号与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一个括号内有多项之和的表达式,可以将括号内的每一项与外面的因数相乘,再将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2×(3+4)=2×3+2×42.括号与减法的分配律:对于一个括号内有多项之差的表达式,可以将括号内的每一项与外面的因数相乘,再将所得的积相减。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知识点归纳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点知识归纳(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的性质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下载全文。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不论是工作总结、计划方案、合同协议、教学教案还是其它类型的文档,一篇好的文档不仅能够让人看着专业,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你目前的需要,解决你遇到的问题,您浏览的《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正文如下: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
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运算律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这些运算律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它们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在实际的数学计算中,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数学知识预习!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就要在别人还玩耍的时候,自己静静的学习。

做好超越别人的准备了吗?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加减混合:一个数加一个数,再减一个数,可以先加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加结果不变。

a+b-c=a-c+b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或a×(b+c)=a×b+a×ca×c+b×c=(a+b)×c
拓展:(a-b)×c=a×c-b×c或a×(b-c)=a×b-a×c
三、减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

a-b-c=a-(b+c)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a-(b+c)=a-b-c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a-b-c=a—c-b
(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a-(b-c)=a-b+c
四、除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a÷(b×c)=a÷b÷c
(3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4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除以第一个数乘第二个数
a÷(b÷c)=a÷b×c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3、a×6+6×15= ( )×( + )。

二、判断题。

1、134-75+25=134-(75+25) ( )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
3、180÷5÷4=180÷(5×4) ( )
一、填空题。

1、交换两个( 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200 )元。

3、a×6+6×15= ( 6 )×( a + 15 )。

二、判断题。

1、134-75+25=134-(75+25) ( √ )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 )
3、180÷5÷4=180÷(5×4)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