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0001

合集下载

张衡传知识点整理 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张衡传知识点整理 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张衡传知识点整理张衡传知识点总结张衡传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2、因入京师,观太学3、遂通五经,贯六艺。

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6、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7、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8、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9、大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10、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补充:致)11、公车特征拜郎中,12、再迁为太史令。

13、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14、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15、再转复为太史令。

16、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7、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8、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19、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20、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21、时政事渐损22、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3、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24、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25、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26、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27、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28、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29、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30、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3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传知识点整理二:虚词1、因①因入京师②因以讽谏③伺者因此觉知2、乃①十年乃成②遂乃研核阴阳张衡传知识点整理三:一词多义1、承时天下承平日久下有蟾蜍,张口承之2、衔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3、通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苏武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苏武传》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

《陆昂》遂通五经,贯六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4、慕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赋》余则满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送东阳马生序》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2. 倒装句(1)否定句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未有之)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未尝闻之)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莫或止之)(2)状语后置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3.被动句①举(被)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③兵(被)挫地(被)削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⑤不凝滞于物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⑦而自令见放为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六)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张衡传文化常识整理(知识借鉴)

张衡传文化常识整理(知识借鉴)

文化常识整理:一、文史类1.因入京师,观于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六种技能)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部经书)2.孝廉:汉朝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3.公车:汉代官署名。

4.豪右:豪族大户。

5.闾左:贫苦人民。

6.下车:官吏初到任7.视事:官员到职工作8.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二.官职变动类1、表示举荐征召的:举、辟:(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征:《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2、表任命官职的: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授:任命。

量能而授官3、表提升的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越级破格提升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降级的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黜:废免,革职免官。

(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夺:罢官免职.《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夺其官去:卸职。

《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左迁:降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罢:革除官职。

《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5.表示调动的。

转:调动(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开京城做官(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迁:改官。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6,领:兼任(较低职务)。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1)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1)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一)作者与作品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蔚宗,顺阳人。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

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着。

“前四史”之一。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

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

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

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 文史专名(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三)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

(“举孝廉不行”)??2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累召不应”)?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拜为上卿”)?8?迁:调动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10徙: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出为河间相”)?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下国伊始”、“衡下车”)?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14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上书乞骸骨”)?四)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官职?(1)孝廉:(2)公府: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4)公车:(5)郎中:官名。

??(6)太史令(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完整版)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完整版)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

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2 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辟邪说(排除,驳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3 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五、一词多义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连词,于是
乃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副词,才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副词,就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仅仅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却,竟然
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

附近三个行政区
化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 即治事(到职办理公事)。

3、上书乞骸骨
——自请退职,意为 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 老家安度晚年。
4、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礼”、“乐”、
常 “射”、“御”、“书”、“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
识 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 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征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征收,征税 旁征博引 寻求,搜集
五、一词多义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于是,接着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用,依靠 伺者因此觉知 因为
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通过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
二、古今异义词
(3)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4)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事物的几点之一
(5)衡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下来
三、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时天下承平日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三、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形意动用法,以……为奇

张衡传文言知识精修订

张衡传文言知识精修订

张衡传文言知识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2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辟邪说(排除,驳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3.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J4.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6.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2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 ,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岁征民间(征收)4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5精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7关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

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

抱关者,守门人。

)8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9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

)_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10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殿堂)J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启窗而观(看)_|11因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12乃①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去卩)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2. 倒装句(1 )否定句宾语前置3. 被动句(①一③无被动词,④一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③兵(被)挫地(被)削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⑤不凝滞于物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⑦而自令见放为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4.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二、重点文言虚词及知识。

(一)副词1. 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

/于是皆服其妙。

/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妙尽璇机之正。

/尽收其他。

/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

/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

/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

/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 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

/素疾大户兼并。

3. 表示否定的副词。

(二)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

(“举孝廉不行”)2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累召不应”)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拜为上卿”)8迁:调动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10徙: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出为河间相”)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下国伊始”、“衡下车”)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14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上书乞骸骨”)(三)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公府: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

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

设公车令。

⑸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

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 年号纪年①永元中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④元丰七年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3. 地名①南阳西鄂人也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③河间相④京师(京城)4. 学校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四)关于文化常识1. 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⑸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9)通史;断代史。

(例如:《史记》;《汉书》)(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张衡传字词句梳理一、通假字1、员通圆,例: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2、傍通旁,例:中有都柱,傍行八道3、禽通擒,捉拿,例:一时收禽。

4、尊通樽,例:形似酒尊。

二、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从容:言语举止得体/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特征:特地征召/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3激扬:激越、传扬/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4方面:方向/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5不行:不去(应荐)/不可以6周密:四周严密/周到细致7下车:官吏初到任/从车上下来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以… ...为奇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妙尽璇机之正,尽:研究透。

正:正确的道理衡少善属文,善:擅长、善于3、名词作状语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4、名词作动词皆共目之,目:使眼色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被)举孝廉不行连辟(被)公府不就2、宾语前置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4、状语后置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游于三辅尤致思于天文阴阳李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5、省略句观(于)太学果地震(于)陇西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