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 面积

润智学堂提分宝卷三年级下刘老师整理面积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
知道面积之间的进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且会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之处:①意义不同。
长度单位表示线段的长度,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面的大小。
②应用不同。
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或计算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是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③单位名称不同。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个平方。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记作㎡)平方分米(记作d㎡)平方厘米( c㎡)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长方形面积 = 长 x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x 边长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x 2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x 4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 1公顷10000 1平方米 100 1平方分米100 1平方厘米填空1、一个封闭图形四周的长度是指图形的()。
2、厘米、分米、米、千米是常用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通用的()单位。
3、测量大面积土地用()作单位。
4、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5、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7、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分成()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8、长方形长5米,宽3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我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
9、用一条长()厘米的线段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10、用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米,它的边长是()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2、平方米和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
面积的含义教学案

课题:面积旳含义(第1教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7页。
教学目旳:
1、通过观测、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结识面积旳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旳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旳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摸索旳爱好。
教学重点:
结识面积旳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旳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每桌: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1平方厘米旳小正方形一张;
每人:红、蓝水彩笔各一枝
教学过程:。
【原创】三年级下册第六章面积讲义教师版

知识点一:面积的含义问题导入:想一想黑板和电视机的屏幕,比一比,哪个大?1.理解题意因为黑本和电视机的表面都是平面图形,所以要比较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的大小也就是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重点提示:黑本面、电视机屏幕、教学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面……都称为物体的表面。
2.比较方法探究(1)观察比较。
黑板面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电视机屏幕的大小也是不变的,直观观察黑板的表面要远大于电视机屏幕的表面。
(2)触摸比较。
从摸的过程和时间上比较,黑板的表面也大于电视机屏幕的表面。
3.理解面积的含义(1)像黑板、电视机、课桌椅、书本等,它们不但自身表面有大小,而且如果把它们放在某一平面上,在平面上也会占一定的地方,这就是物体的面积。
重点提示: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
(2)把黑板和电视机屏幕抽象成平面图形。
黑板和电视机屏幕抽象出的平面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比较两个图形,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4.意义点拨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由物体抽象出来的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
这些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归纳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拓展提高: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是指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
知识点二认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知识回顾: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
(1)平方厘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实物参照:大拇指指甲、纽扣、键盘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都是1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实物参照:成人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单人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平方分米……(3)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实物参照:一般家里用的书桌面积、餐桌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定义说明解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面积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它描述了一个平面上所占有的空间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面积来描述房屋的大小、土地的面积、图形的大小等等。
面积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如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乘以宽度来计算,而圆形的面积则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来计算。
此外,面积的计量单位也有多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公里、亩、英亩等。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并方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面积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面积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建筑物的大小和空间布局;在土地管理中,面积是衡量土地资源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生产中,面积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常见的面积单位。
通过对面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篇章安排:首先,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会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引入读者对本文的关注点。
然后,正文部分(Main Body)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介绍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单位的种类。
在“2.1 面积的概念”一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什么是面积,为什么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将解释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区域的大小,它通常表示为一个单位的平方。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土地面积、建筑物面积等,来直观地说明面积概念的重要性。
在“2.2 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面积的常用方法。
这包括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我们将详细说明每种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
在“2.3 面积单位的种类”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千米、平方厘米等。
11-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含义和面积单位

面积含义和面积单位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有大小之分。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①观察法②重叠法③摆小正方形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同一种方法中选择的标准必须统一。
3、在方格中画一定面积的图形: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在方格中画一定面积的图形。
4、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要统一面积单位。
5、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
6、面积单位的大小:①平方厘米用来测量较小的物体表面或图形的面积;平方分米用来测量稍大的物体表面或图形面积;平方米用来测量较大的物体或图形的面积。
②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相比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积的含义例1:看一看,比一比。
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例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在方格纸上画一定面积的图形例3:在方格纸上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4个方格的面积。
【同步演练】1、在下面方格纸上画3个形状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6个方格的面积。
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例4: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常用的面积单位(重点)例5: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认一认。
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重点)例6:这些面积单位有多大?做一做,说一说。
【同步演练】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①鹏鹏家客厅的面积单位约是30()②一粒花生米的面积约是1()③数学课本的面积约是4()一、填空题。
1、一个封闭图形的大小是指图形的()。
2、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分别可以用字母()、()、()表示。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教室的面积约是45()②1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③笑笑爸爸的手掌面积约是1()④练习本的封面面积约是150()⑤一块正方形地砖的面积是4()⑥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5()二、判断题。
1、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面积与面积方法

面积与面积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面积已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各类计算机方法也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解决面积计算问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面积和面积计算方法吧。
一、面积的含义面积是两个或多个平面构成物体所占有的空间量,它是由两个或多个平面构成物体表面积的总和组成,如平面图形椭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它们都可以用不同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测量。
二、面积的计算方法1、边长法: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根据其边长乘积来计算面积,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面积=(a*b)/2来计算;2、勾股定理法:勾股定理可以测量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公式是:面积=(a + b - c)/23、梯形面积法:梯形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s1+s2)/2*h;4、转角定理法:转角定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a*b*sinC)/2;5、双曲线面积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双曲线面积:面积=(π*a*b)/2;6、圆形面积法:圆形面积用公式计算:面积=π*r;7、矩形面积法:矩形面积用公式计算:面积=a*b;三、面积的应用1、在建筑学中,面积的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设计建筑,更好地满足空间与功能的要求;2、在地面测量中,采用面积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地面上物体的面积;3、在天文学中,采用面积计算可以观察星空,更准确地计算天体的位置;4、在医学领域中,面积的计算也用于测量细胞的大小,准确地计算出某种细胞的面积;5、在物理学领域,面积的计算帮助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关系;6、还有更多,以上只是少数概述。
四、总结从上面讲述的可以看出,面积及其计算方法是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主要用于测量建筑物、地面工程、天文学以及医学等领域中物体的面积。
要更好地计算面积,我们就需要了解不同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各种面积计算的公式,并熟练操作,以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认识面积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即在同样大小的方格中才可以进行数数比较二、面积单位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易错题: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常见物体的面积: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教室的面积:50平方米操场的面积:400平方米数学书的面积:450平方厘米(题中表示所填为面积单位的词有:占地、XX面的大小、XX面……)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3、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面积则扩大m×n倍。
(使用假设法进行思考,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cm 宽为1cm,代入计算)4、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四、面积计算的方法点拨1、给出周长求面积,或给出面积求周长,往往需要通过计算“边的长度”来中转计算。
2、面积计算有三类:①公式计算(给出边的长度)②数格子(在图中能找到方格或类似方格的东西存在,如铺瓷砖)③拼剪:将复杂图形转化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添上或去掉某一部分的面积3、多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拼成一个新图形,一定要画图思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材分析:《面积的含义》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课为学生后续认识面积单位,探究面积的计算等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们具备的一些生活经验,他们了解面的存在,能找到相关物体的面,但对面积的表达不够清晰,知识的学习还没有系统化。
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体会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理解封闭图形也有面积。
教学准备:苹果实物、卡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面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面并提问: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时候认识的?看到面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很早就认识,并说出与面相关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二、结合实物,理解面积活动一:看看面,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家刚才提到了桌面、墙面等物体的面,你能通过观察比较这些面地大小吗?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 )的面大,( )的面小。
活动二:摸摸面,感知平面与曲面1.们在自己的身边看到了很多面,请大家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和长方体盒子的每个面,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些面都是平平的,光滑的。
(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58—6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不同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数学问题。
拿出两片树叶,让学生比较树叶表面的大小。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
(板书:面积的含义)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出示例1情景图,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都
有哪些物体?
2、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初步认识面积含义
(1)比较黑板面和数学书本封面的大小
(2)比较桌面和凳子面的大小
(3)比较练习本的面、文具盒盖的面和直尺的面的大小
3、两人合作,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周围物体的面
4、小结,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大小、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涂一涂,比一比
出示教材58页两个图形,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蓝色。
生操作后讨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验证自己的判断,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数一数,比一比
出示59页例2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3、画一画
4、小结: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等。
四、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猜后数,追问第二行的这个四边形包含有16个小方格是怎样数出来的?
3、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两人说一说
五、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物体表面
大小面积
平面图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面积的含义
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