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合集下载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分布
南北纬 90°附近
成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特征
冷高压 冷低压 热高压 热低压
气流
下沉
影响气候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 (2个) 6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 30°附近 (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赤道附近
上升
下沉 上升
风带
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中纬西风带(2个) 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三圈环流的形成
回顾热力环流

C
D
等压面

低纬

A
高纬

B
地面
极 地
冷 高压
北半球单圈环流模式 低压 热 热 低压
赤道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地球不自转
形成单圈环流
三 圈 环 流 形 成 过 程
三圈环流.swf
加上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全 球 气 压 带 风 带 模 式 图
极地东风带
[练习]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 回答。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 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 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A
2.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60°N 30°N 0°
副热带高气压带

2-3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3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3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思维导图思考探究Fra bibliotek对点练习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 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B )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学习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还流的影响。 4.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延伸: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2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练习1.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 完成(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3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形成过程
7个气压带 和6个风带
气压带、风 带移动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三圈环流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三圈环流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三圈环流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所说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进行运动的一种形式而已,而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都从属于大气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部分。

那接下来我就分别对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一个总称,只要是地球大气层内部的气流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不同规模的循环运动,这些运动都被统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形成主要是受太阳的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以及大气内部能量的互相交换这几个因素所影响的,其中太阳的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是一种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季风环流系统内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近乎相反。

季风环流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等庞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而季风环流系统主要包括了西非季风系统、南亚季风系统、东亚季风系统和澳洲季风系统等子系统,同时在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季风的发生是具有暴发性或突变性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指的是只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这连个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当然这只是大气环流的一种理想模式。

三圈环流是由第一环流圈、第二环流圈和第三环流圈组成的:第一环流圈指的是哈德来环流,又被称为信风环流圈或者热带环流圈;而第二环流圈指的是极地环流圈;第三环流圈则指的是费雷尔环流,又被称为中纬度环流圈。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都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于季风环流的形成来说意义重大,而三圈环流就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下的大气环流。

好这些就是我对于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了,仅供你的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风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风

高低单纬圈间环流的形成 考虑一个因素:仅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即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不公转③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 热
0°N
30°N
60°N
极地高压 冷
90°N
探究: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
北极
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 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 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 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 气一赤道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赤道力的影响, 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了解各地地理环境中常 见的天气和气候规律
形成降水的条件------
空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而且气流要上升
高压(带)的气流下沉
降水 ? 少
低压(带)的气流上升
降水? 多
气压带的成因、特点:
分布 气压带
成因
属性
0度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气流上升
30度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 动力原因

气流下沉
60度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 动力原因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
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C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 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
(双选)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AC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A.东北风 B.西北风
由赤道向 高纬递减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高低纬间 冷热不均

高低纬间 热力环流
活动:按照高低纬的冷热格局,依据热力环流原理, 试着画出高低纬间的环流模式。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1. 介绍大气环境是指地球上大气层的特定气候条件和活动。

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地形、地球自转等。

大气环境的研究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大气环境中的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是指大气环境中的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的环流系统。

2.1 赤道低压带赤道地区因太阳辐射量大,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这是大气环流的起点。

该区域的空气上升后,向高纬度方向流动,形成高空西风带。

2.2 副热带高压带高空西风带经过一定的纬度后,遇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西风带中的空气向下压缩,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该区域的空气下沉后,导致地表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天气晴朗。

2.3 极地低压带高气压的空气汇聚到极地地区,因空气冷却而下沉,形成极地低压带。

该区域的空气下沉后,导致地表气压升高,但由于地表温度低,天气寒冷。

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演变会受到地球赤道和极地附近地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3.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指大气环境中的海洋季风和陆地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3.1 海洋季风海洋季风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温度差异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统。

当夏季,陆地受到阳光辐射加热,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向陆地吹,形成夏季风。

当冬季,陆地的辐射冷却,形成高压,空气从陆地向海洋吹,形成冬季风。

海洋季风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南部和非洲的西南部。

3.2 陆地季风陆地季风是指垂直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季节性风系统。

当夏季,陆地受到阳光辐射加热,形成低压,空气由海洋向陆地吹,形成夏季风。

当冬季,陆地的辐射冷却,形成高压,空气由陆地向海洋吹,形成冬季风。

陆地季风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部、北美洲、非洲的东部和澳大利亚的北部。

4. 影响因素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决定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多种形式。三圈环流主要由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等构成,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和风带分布。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同时,海陆热力差异也是影响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了显著的季风环流。冬季时,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盛行西北风,气候低温干燥;夏季时,则形成印度低压和北太平洋高压,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湿润。南亚季风的形成则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双重影响。总的来说,大气环流与三圈环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一轮复习习题(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一轮复习习题(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二)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8*4=72分)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

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3.热带辐合带()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乙盛行东北风,干燥C.丙盛行东南风,干燥D.丁盛行上升气流,湿润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6.图示季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昼长夜短B.华盛顿昼短夜长C.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图示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题。

9.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三圈环流(气压活动中心及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气压活动中心及季风环流)

90° 极地高压带
春分日-夏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6.5º N
移 动 规 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S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秋分日-冬至日
90° 极地高压带
秋分日-冬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6.5º N
移 动 规 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S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冬至日-春分日
90°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66.5º N
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移 N 30° 23.5º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 规 0º 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0° 赤道低气压带 律 23.5º S
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
练习
画出三圈环流
A
S 90° 60° 30°
① B ② C ③ 30° 60°
D
90° N

练习 如果是北半球,则
1、甲和乙气压带的名称分别是:
2、①为 风、②为 风。

练习
判断半球并说出三个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通过观察,气压带风
带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一致的 ____(相反/一致的)
就北半球 来说,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P所处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西风带
C.极地东风带
D.东南信风带
2.若此时处在右图”三圈环流”所表示的季节,则N地(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受信风影响
C.受西风影响
D.受东南季风影响下图为低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甲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向为东南风
B. 风向为东北风
C. 性质湿热
D. 性质干热
4.关于乙气压带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
B. 地中海气候与乙有关
C. 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D. 亚洲高压将乙切割在海洋上
读某一时期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题
5.图中①地带中的大气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是( )
A.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湿润
B.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干燥
C.上升湿润
D.下沉干燥
6.古代航海家及商人利用帆船在海上航行,当他们航行
到纬度30度附近的海域时,航行经常会遇到困难。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该困难最可能是( )
A.该海域风浪太大
B.该海域海盗太多
C.该海域风力太小
D.该海域太过广阔
7.此时,杭州盛行(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题。

8.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C.图示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9.与上图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下图中的( )
10.关于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温均比周围地区高
C.信风带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D.中纬西风带均由低纬吹向高纬
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为a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题。

11.图1中a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12.关于图2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c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受b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C.热带草原气候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D.b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多雨。

13.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地区冬季盛行风向为东北风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题。

14.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问题。

16.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7.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18.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19.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地球自转偏向力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
A.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C.凡气流上升的气压带均不利于降水的出现
D.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比较湿润
21.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 ) A.东北信风 B.极地东风 C.中纬西风 D.东南信风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
降水量统计资料。

(1)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

(4分)
(2)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

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6分)
(1)1月东北风(1分);7月西南风(1分);(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1分)。

(2)降水(1分)。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1分);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1分);全年高温,气温在24℃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1分)。

(3)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答出三点,得3分)
(4)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任意两点,得2分)。

过度捕捞(1分);导致资源枯竭(1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