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期中考试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期中考试主要知识点随着中考日益靠近,期中考试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期中考试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下个学期的学习,因此对于考试主要知识点的掌握也显得尤为关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八年级期中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学1、代数运算代数运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包括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运算。
要求掌握各种运算的基本规则及其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运用代数运算。
2、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使用的工具。
其中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要求掌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方法;不等式是指含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等式,要求掌握各种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方法。
3、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的一大重点,包括数据分析、概率计算等内容。
要求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以及各种概率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二、语文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要求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读懂各种材料,包括文章、诗歌、小说、新闻等。
2、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考试的另一个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行文连贯、语言规范、表达准确等。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文考试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语法知识的应用,如词语的分类、句子的结构等。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表达清晰、准确。
三、英语1、听力听力是英语考试的重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听懂各种英语口语的能力,包括对话、广告、短文等,并能够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另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各种英文材料,包括新闻、广告、小说等,并能够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3、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英语考试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语法知识的应用,如动词时态、名词、形容词等。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英语交流中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表达清晰、准确。
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1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3、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n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n(n-3)2(n≥3);5、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
6、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7、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2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3一、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易错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点:等式的性质,同类项的概念及正确合并同类项,各种情形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准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同解变形(即进行移项,去分母,去括号,系数化一等步骤的符号问题,遗漏问题);学习要点评述:对初学的同学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很容易掌握,但此处有点类似于前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每个题都感觉会做,但就是不能保证全对。
八年级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期中考试知识点八年级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考试,本文整理了八年级期中考试的主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复习。
数学1. 小数运算加减乘除小数的运算,加减法需要先对齐小数点,乘法需要强化口算,除法需要注意余数的处理以及无限循环小数的表示。
2. 比例与相似比例的概念、计算及应用,相似的概念、判定及证明,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3. 平面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分类、特征、性质及应用,例如:点、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4. 空间图形包括空间图形的分类、特征、性质及应用,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锥等。
5. 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及代数式的四则运算。
6.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包括简单的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英语1. 动词时态掌握英语动词时态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2. 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的用法,包括单数和复数形式、所有格、主格和宾格等。
3. 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4. 冠词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
5. 简单句和复合句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组成、类型,特别是关系代词的用法。
6. 词组和短语掌握英语中一些常见的词组和短语。
物理1. 运动和力掌握运动和力的概念、分类以及对物体的影响。
2. 常见物理现象包括声光热电等物理现象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3. 光学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定律以及应用。
4. 电学掌握电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量的计算和应用。
5. 热学掌握温度和热量及其计量单位,热传递及其类型、热膨胀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6. 功率和机械效率掌握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
化学1. 物质的组成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概念,以及熟悉元素符号、化合物分子式和结构公式的表达法。
2. 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等。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期中知识点总结一、整式的加减定义:同类项相加或相减所得的式子叫做整式。
规则:(1)同类项相加或相减,保留公因数,系数相加或相减。
(2)不同类项不能相加或相减。
(3)括号内的整式,根据需要可以加减。
(4)几个整式相加或相减,把同类项合并。
例题:将下列各式简化。
(1)2x + 3y + 4z - x - 2y - 3z解:把同类项合并,得到2x - x + 3y - 2y + 4z - 3z = x + y + z(2)3x^2y - 2xy^2 + x^2y - 3xy^2 + y^2x - y^2x解:把同类项合并,得到3x^2y + x^2y - 2xy^2 - 3xy^2 + y^2x - y^2x = 4x^2y - 5xy^2二、整式的乘法定义:两个或多个整式相乘所得的式子叫做整式的乘积。
规则:(1)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
(2)把同类项合并。
(3)把合并后的同类项写成整式。
例题:将下列各式展开。
(1)(x + 2)(x - 3)解: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x × x + x × (-3) + 2 × x + 2 × (-3) = x^2 - x - 6(2)(a - 4b)(2a + 5b)解: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a × 2a + a × 5b - 4b × 2a - 4b × 5b = 2a^2 - 13ab - 20b^2三、整式的除法定义:把一个整式除以另一个整式,得到的商式、余式和被除式叫做整式的除法。
规则:(1)同除、异乘。
(2)用等式将被除式和除式相乘得到的值相减,得到余式。
(3)余式为0,表示整除,否则不能整除。
例题:用长除法计算下列各式。
(1)6x^3 - 5x^2 + 7x - 8 ÷ 2x - 1解:(2)-3a^3 + a^2 - 2a + 5 ÷ a - 2解:四、二次根式定义:其中,a、b是实数,且b≠0,i是虚数单位,i^2 = -1。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5.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化简和因式分解。
6.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7.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8. 质因数分解和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9. 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3.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和判定方法。
4.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其计算。
5. 空间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6.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
7. 圆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定理。
8.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交角问题和判定方法。
9.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本性质。
三、概率统计1. 事件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2. 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
3.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和应用。
5.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的定义和联系。
6. 统计分布(频数分布、累积频率分布)和直方图、折线图的绘制。
7. 样本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8. 正态分布的概念和应用。
9.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级数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同时,还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做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有关的题目,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一. 不等关系※1.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 、0和正数、不小于0非正数:小于等于0(0) 、0和负数、不大于0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一般地: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即:ab,则a-b0a=b,则a-b=0a(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三. 不等式的解集:※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①定点: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4.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①审: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②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③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④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⑤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六.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定义: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3)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第二章分解因式一. 分解因式※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二. 提公共因式法※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2. 概念内涵:(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ac=a(b+c)(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2)公因式是否提彻底;(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三. 运用公式法※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2. 主要公式:(1)平方差公式: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③二项是异号.(2)完全平方公式:①应是三项式;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4)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第三章分式一. 分式※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 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3.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4.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二.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简记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三. 分式的加减法※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2. 分式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3. 概念内涵: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1)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四. 分式方程※1.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②解这个整式方程;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原方程检验.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代数知识点1.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 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2.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建立与解法-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应用题3.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的建立- 代入法解方程组- 加减法解方程组- 应用题的解决二、几何知识点1. 平行线与角-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间的角关系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 四边形- 四边形的基本概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与性质- 圆的直径、弦、弧、切线-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切线长定理三、统计与概率知识点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方法-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四、数列知识点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 常见的数列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应用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五、函数知识点1.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图像、表格)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与图像-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3.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图像-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六、实数与根式知识点1. 实数- 实数的基本概念- 有理数与无理数- 实数的运算2. 根式-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 根式的运算- 无理数的估算七、解题技巧与策略1. 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理解题意- 制定解题计划- 执行解题过程- 检查验证结果2. 常见解题误区与避免方法- 忽略题目条件- 计算失误- 逻辑推理错误3. 提高解题效率的方法- 练习典型题目- 分类记忆公式与定理- 定期复习巩固以上是对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一个全面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背诵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背诵
数学知识点的背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
在八年级下册数学
学习中,有多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及其
重点内容:
一、平面几何
1.图形类别:凸、凹、正、反、全等、相似、等腰、等边、直角、锐角、钝角、变形、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旋转、翻折、缩放、相交
2.图形的性质:面积、周长、对角线、夹角、垂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对边平行、内角和、外角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勾股定理
二、数学运算
1.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相加、分数的相减、分数的相乘、
分数的相除、分数转化为小数、小数转化为分数、分数化简
2.百分数: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百分数计算
三、代数
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的组成、代数式的计算
2.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多项式与因式分解: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加减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
四、统计与概率
1.数据的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极差、四分位数、百分位数、数据的描绘
2.概率的计算:事件、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经常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图形类别和平面几何还需要多画图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相信只要学生认真背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学习数学并不会很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证明(二)
一.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边对等角
2. 判定:等角对等边
3. 推论:“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例1、已知: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45° C.36° D.72°
图1
例2、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角,求其他两角的情况。
注意:等边三角形与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关系。
二.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2. 命题与逆命题
※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例1、如图,△ABC 中,AB=AC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 AB=8,BC=4,∠A=36°,则∠DBC= ,△BDC 的周长C △BDC = .
四. 角平分线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2.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例1、如图,ABC ∆中,DE A AC AB ,,ο40=∠=是腰AB 的垂直平分线,求DBC ∠的度数。
平移与旋转轴对称图形的关系
例1、如图6-2-13,在Rt △ABC 中,∠ACB =
90°,AC
=BC =1,将Rt △ABC 绕A 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
Rt △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第3题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注意:有且仅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认识“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50x a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x -6,x -5)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5
B .-3<x<5
C .-5<x<3
D .-5<x<-3
分解因式
提公共因式法(注意提负号括号里变号)
易错点点评: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例1、 分解因式:x-x 5
= 。
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 b ab a +=++
十字相乘法
易错点点评: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222244y x y x y x -+=-就没有分解到底.
例1、已知x –3y=3,则 =+-223231y xy x 第五章 分式
1、分式有意义
2、分式值为0
3、分式的乘除与加减
4、分式的综合运算(化简求值通常与不等式、不等式组、解分式方程相结合)
5、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例1、化简:b b a b a b b a b a a 22222122-÷+-+⋅- 2
22
24421y xy x y x y x y x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