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的特性及气相法氧化铝作为荧光灯保护膜的作用机理
气相氧化铝制备及在节能灯中应用

气 相 氧 化铝 制备及 在 节 能灯 中应 用
吴春 蕾 ,刘 莉 ,杨 本 意 ,康 旭
( 州吉 必 盛 科 技 实 业 有 限 公 司 , 东 广 州 5 0 6 ) 广 广 16 3 摘 要 : 绍 了气 相 氧 化 铝 制 备 工 艺及 其 特 性 , 述 了 其 在 节 能 灯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进 展 , 其 未 来 发 展 进 介 综 对
第4 卷
第 4期
材
料
研
究
与
应
用
V o1 4, . No. 4
2010年 12月
M ATERI S RES ARCH AL E AND PL CAT1 AP I 0N
De c. 20 10
文 章 编 号 :6 39 8 (0 0 0—4 40 1 7—9 12 1 )40 5 —4
态下 发生物 理或 化 学 反应 , 最后 在 惰性 气 体 的 冲撞 中冷却 凝 聚成 超 细 微粉 . 于颗 粒 的形 成 是 在很 高 由 的温度 梯度 下完成 的 , 因此制备 的 氧化铝颗 粒很 细 , 且颗粒 的团聚 、 聚等 形 态 特征 可 以得 到很 好 的控 凝
制 , 学反 应方 程式如 下. 化
AI H )(O ) H 0 0 A2S 。 ( S N . 三 l O )+ (
NH。 SO。 +
90 0
Al( SO 3—— — 一 2 + So。 ) +7 Al O。 丫 Alo。 一 口 Al0。 H2 一 + 0
12 化 学气相 沉积 法 .
化学气 相 沉 积 法 ( D) 让 一 种 和 几 种 气 体 CV 是 在 高温下 发生热 分 解 或 者热 化 学 反应 , 在气 相 中析 出超 微细 颗粒 的过 程 . 作 为 纳米 粒 子 的合 成 方法 它 具有 多功 能 、 品纯 、 艺可 控性好 和过程 连续 性等 产 工
氧化铝的作用与用途

氧化铝的作用与用途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用作工业催化剂:氧化铝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可用作工业催化剂的载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氧化铝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裂化、重整、芳构化等重要反应过程。
2. 用作陶瓷材料的增强剂:由于氧化铝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热性,可以用作陶瓷材料的增强剂,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广泛应用于制造陶瓷瓷器、陶瓷刀具、研磨材料等领域。
3. 用作防火材料:氧化铝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隔热、防燃和隔烟。
因此,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防火板、防火涂料、防火尘埃等防火材料的制造。
4. 用作填充剂:氧化铝粉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可用作填充剂,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纸张等材料,提高其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
5. 用作电子材料: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可用作电子陶瓷材料,用于制造电容器、绝缘子等电子元器件,以及高功率LED散热器等。
6. 用作磨料:氧化铝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作磨料和抛光
材料,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光学玻璃制造、磨具制造等行业。
总之,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无机化合物,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于提高材料性能、改善生产工艺、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化铝特点

氧化铝(Alumin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
以下是氧化铝的一些特点:高熔点:氧化铝具有很高的熔点,约为2072°C(3752°F)。
这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高硬度:氧化铝是一种硬度很高的材料,其莫氏硬度可达9。
这使得它在许多应用中作为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高热导性: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热导性,可以有效地传递热量。
这使得它在热导材料和散热器等应用中被使用。
耐腐蚀性:氧化铝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对于许多化学物质和酸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这使得它在化学、电子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绝缘性:氧化铝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对电流和热量的传导能力很低。
这使得它在电子、绝缘材料等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白色: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使得它在化妆品、陶瓷等领域中用作颜料和填充剂。
总体而言,氧化铝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性、耐腐蚀性、绝缘性和白色等特点,使其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工业:由于氧化铝具有高硬度、耐磨和耐腐蚀的特点,它广泛应用于材料工业中。
例如,它用于制造陶瓷、研磨材料、砂纸、研磨轮和砂浆等。
电子工业:氧化铝的绝缘性和耐高温性使其成为电子器件中的重要材料。
它被用作电子陶瓷、电子绝缘体、电解电容器的电介质和半导体器件的绝缘层等。
热传导材料:由于氧化铝具有高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它被广泛用作散热器和热传导材料,例如在电子设备、汽车引擎和高温炉等领域。
化学工业:氧化铝的耐腐蚀性使其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它被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反应器的内衬、蒸馏塔的填料和防腐蚀涂层等。
医疗和生物工程:氧化铝在医疗和生物工程领域中被用作人工关节、牙科填料、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材料等。
美容和化妆品:氧化铝作为一种白色颜料,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美容产品和防晒霜等。
氧化铝隔热原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氧化铝隔热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是一篇文章的开头,用于引入读者并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撰写关于“1. 引言”的部分时,以下是一个详细和清晰的示例: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氧化铝隔热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氧化铝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隔热材料,在工业和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氧化铝隔热原理的基础知识、结构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用途。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氧化铝隔热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2节将介绍氧化铝隔热原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其物理性质和组成成分,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 第3节将重点探讨氧化铝的结构特点,包括颗粒形态、微观结构和孔洞特征等,并解释这些结构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第4节将进一步介绍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热传导机制,重点解释热传导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 第5节将介绍隔热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测量方法和热传导系数计算等,并通过具体示例进行分析。
- 第6节将探讨氧化铝在工业领域和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趋势中的潜力。
- 最后,在第7节中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些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氧化铝隔热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对物理性质、微观结构与组成、热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读者将获得对氧化铝材料的更好了解。
此外,文章还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和评估方法分析,提供了氧化铝隔热材料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参考。
最终旨在引起人们对氧化铝隔热技术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关注。
这样清晰详细地描述了“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氧化铝隔热原理:2.1 理论基础:氧化铝是一种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材料,其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导热系数。
其熔点可达到2072℃,而导热系数较低,通常在0.03-0.04 W/(m·K)范围内。
这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下,氧化铝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导。
其次,氧化铝的晶体结构中包含大量的微小孔洞和多孔结构。
氧化铝知识点总结

氧化铝知识点总结氧化铝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粉末,在自然界中以矿石的形式存在。
它是无味、无味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氧化铝的密度较小,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它是一种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的耐火材料。
2. 化学性质:氧化铝是一种氧化物,它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
在常规条件下,氧化铝不会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是在高温、高压或特定条件下,氧化铝可以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 结构性质:氧化铝的晶体结构是六方密堆积的,属于半导体材料。
在晶体中,氧原子和铝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晶格结构。
这种结构性质决定了氧化铝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 工业化学法:工业上常用的氧化铝制备方法包括銻铋矿法、碱熔法、氢氧化铝法、碳酸盐法等。
其中,碱熔法是常见的工业制备氧化铝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首先将铝酸盐矿物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通过加热脱水得到氧化铝。
2. 物理法:物理法制备氧化铝的方法主要有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热力学法、水热法等。
这些方法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高纯度氧化铝的方法。
它通过溶胶的形成和凝胶的固化过程,控制温度、压力、pH值等参数,最终制备出具有高纯度和特定结构的氧化铝。
氧化铝的应用:1. 陶瓷材料:氧化铝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电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陶瓷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来制备陶瓷瓷砖、陶瓷器具、陶瓷刀具等产品。
2. 研磨材料:由于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被用作研磨材料。
无论是用于金属磨削还是非金属磨削,氧化铝都可以发挥良好的研磨效果。
3. 化工材料:氧化铝在化工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作催化剂、填料、吸附剂等,对于一些化学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4. 电子材料:氧化铝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绝缘性能,因此在电子材料中有一定的应用。
比如在电容器、绝缘子、电路板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精品文章】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特点及应用

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特点及应用
气相法是制备纳米粉体的重要方法,所得粉体具有粒径小,粉体的比表面积大,粉体纯度高组分容易控制等优点。
使用气相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铝除了具备上述特点外,还具有硬度高、耐热耐腐蚀、表面带正电性的优点。
这些特点使得气相法氧化铝在很多新技术领域呈现较高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在节能照明行业,气相法氧化铝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的介绍气相法氧化铝的特点及其在节能照明行业的应用。
一、气相法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关键要素是控制晶粒尺寸、缺陷尺寸、晶界宽度和晶形。
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惰性气体加压凝聚还原法。
当前技术条件下气相蒸发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应用较多,惰性气体还原法由于成本较高,没有投入实际应用。
二、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特点
气相法氧化铝纯度很高,其最终产品纯度超过99.6%,重金属含量一般低于常规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
由于加工工艺的固有优势,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改变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的表面和结构。
气相法纳米氧化铝外观为蓬松的白色粉末,晶体颗粒粒径在7-40纳米之间(一次粒径)。
晶体颗粒并非完全松散的存在,而是团聚成几百纳米大小的团聚颗粒。
粉体堆积密度低,很容易在水体系里分散。
这些物性特点跟气相法二氧化硅(白炭黑)非常相似。
但是在光特性、热特性、电特性等方面则不同于气相法二氧化硅。
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粉体微观结构图。
氧化铝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氧化铝的生产原理和方法氧化铝(Al2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等众多领域。
其生产原理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工业熔融法工业熔融法是最常用的氧化铝生产方法之一、其流程包括氧化铝的原料准备、炉料的装载、熔炼和冷却过程。
首先,将氧化铝的原料(例如铝土矿)经过破碎、磨细等处理,得到适当粒度的矿石粉末。
然后,将矿石粉末与适量的草酸溶液混合,形成湿糊状的矿浆。
此时,矿浆中的铝沉降到底部,与草酸反应生成沉淀物。
接下来,将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氢氧化铝粉末。
最后,将氢氧化铝粉末装入电阻炉中,进行高温熔炼。
熔炼过程中,氢氧化铝分解为氧化铝和水蒸气。
氧化铝蒸发,通过冷却设备冷凝后收集,得到氧化铝产品。
2.氧化铝的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于制备高纯度氧化铝粉体的方法。
该方法的流程包括溶解、凝胶化、热解和焙烧等步骤。
首先,将铝盐(如硝酸铝)加入溶剂(如水),形成溶胶。
通过加热、搅拌等操作,使溶剂中的铝盐完全溶解。
然后,将溶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逐渐转化为凝胶。
凝胶形成的过程中,溶胶中的铝离子逐渐聚集形成固体颗粒。
接下来,将凝胶进行热解,即将凝胶中的溶剂蒸发掉,得到凝胶固体。
最后,将凝胶固体进行焙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进行处理。
焙烧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化铝的结晶度和纯度,得到高质量的氧化铝颗粒。
3.硅铝材料的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制备氧化铝的新兴方法,主要通过水热反应在硅铝材料上形成氧化铝颗粒。
首先,将硅铝材料(如硅铝合成凝胶)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添加少量的有机物催化剂。
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
在水热过程中,硅铝材料逐渐转化为氧化铝颗粒。
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氧化铝产品。
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铝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高比表面积,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综上所述,氧化铝的生产原理和方法包括工业熔融法、溶胶-凝胶法和硅铝材料的水热法等多种途径。
氧化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氧化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氧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被用于制造陶瓷、玻璃、电子器件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高温稳定性、低介电常数、高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氧化铝材料的一些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以α-Al2O3为代表的三方晶系。
α-Al2O3具有六方紧密堆积结构,空位率极低,其原子结构的排列非常规则。
晶体结构中氧原子属于八面体配位,而铝原子则属于四面体配位。
在正常压力下,α-Al2O3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抵抗高温、高压和复杂环境的影响。
氧化铝晶体的晶格常数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α-Al2O3的晶格常数为a=4.758Å,c=12.991Å,其晶胞体积为219.52Å^3。
晶格常数与氧化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着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在制造催化剂时,晶格常数能够影响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二、介电性质氧化铝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其电阻率高达10^14Ω·cm以上。
这是因为氧化铝晶体结构中的氧原子与铝原子呈电中性分布,致使氧化铝晶体中几乎不带有自由电子。
然而,当氧化铝材料被加热至高温时,电子会被激发形成了空穴电子对。
这些电子能够在晶格中移动,导致氧化铝变成半导体。
在高场强下,氧化铝材料的电阻率降低,可以发生电击穿。
氧化铝的介电性质随温度、频率和晶体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氧化铝材料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大,通常在单晶氧化铝的范围内为9.5~12左右。
在高温下,材料的介电常数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加热过程中氧化铝材料的带隙变窄,导致电介质损耗增加。
三、化学性质氧化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其化学惰性高,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在于强酸和弱碱性环境中。
氧化铝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倾向于共价键,因此氧化铝材料的电子亲和能和极化能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赢创德固赛公司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产品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纳米级颗粒,高纯度,低含水量,这些特性都成为当今高质量荧光灯涂层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字:荧光灯[89篇] 节能灯[477篇] 纳米氧化铝[2篇] 气相法氧化铝[1篇] 氧化铝保护膜[1篇]赢创德固赛公司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产品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纳米级颗粒,高纯度,低含水量,这些特性都成为当今高质量荧光灯涂层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AEROXIDE? Alu C气相法氧化铝已经成为荧光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具有三大重要的功能对制造高光效,长寿命的荧光灯至关重要:第一,氧化铝反射透过荧光粉层的紫外光,使其继续激发荧光粉,提高了荧光灯的发光效率,第二,氧化铝作为有效的汞扩散阻挡层,可将汞的用量降到最低限度,能够延长灯的使用寿命,第三,氧化铝作为粘结剂能够提高荧光粉和玻璃灯管之间的粘结强度,使荧光粉不脱落。
关键词:荧光灯,节能灯,纳米氧化铝,气相法氧化铝,氧化铝保护膜0 引言气相法生产的氧化铝具有颗粒细、纯度高、良好的可分散性和表面带正电的特性广泛的应用于荧光节能灯,像片打印纸和粉末涂料等领域。
近年来,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节能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照明用节能荧光灯都被赋予了重大的意义,各国政府也花大力气推行使用荧光灯,并鼓励开发更高发光效率、更长寿命的荧光灯产品。
在荧光灯中,气相法氧化铝用于保护膜,具有反射紫外线和阻挡汞扩散的功能,同时又能做为荧光粉的粘结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光效和延长灯的寿命,是提升荧光灯产品品质的首选方案。
1 气相法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能1.1 气相法氧化铝的制备工艺大规模的工业化合成气相法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可以描述为三氯化铝(AlCl3)的高温燃烧水解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三氯化铝转变为气相,然后与氢氧焰燃烧产物-水反应,生成产物氧化铝,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Cl3 +3H2 +1.5 O2 Al2O3 + 6HCl这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由赢创德固赛公司在60多年前发明的,由于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法进图1 气相法氧化铝的计算机模型行生产,AEROXIDE?被称为气相法氧化铝,其产品是由纳米级的原生颗粒组成,堆密度低,容易在水体系里分散,图1显示出气相法氧化铝的所拥有的独特结构的计算机模型。
1.2 气相法氧化铝的性能赢创德固赛公司的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为蓬松的白色粉末,原生颗粒直径在7-40nm之间,原生颗粒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团聚成几百纳米大小的团聚颗粒,使用的原材料完全出自化学反应,纯度很高。
AEROXIDE ?气相法氧化铝的纯度超过99.8%,重金属含量一般低于常规方法的检出极限。
而且有多种方法改变AEROXIDE?的表面和结构,以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
如AEROXIDE?Alu 65的表面积仅为65m2/g,而AEROXIDE?VP Alu3的比表面积为130 m2/g,在荧光灯氧化铝保护膜中应用最广泛的AEROXIDE?Alu C的比表面积为100 m2/g,表1显示出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主要产品的物化数据。
∙赢创德固赛公司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产品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纳米级颗粒,高纯度,低含水量,这些特性都成为当今高质量荧光灯涂层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字:荧光灯[89篇] 节能灯[477篇] 纳米氧化铝[2篇] 气相法氧化铝[1篇] 氧化铝保护膜[1篇]表1 AEROXIDE ?气相法氧化铝主要产品物化数据2 AEROXIDE ?气相法氧化铝在荧光灯中主要功能2.1 氧化铝作为选择性紫外线反射材料氧化铝粉末呈白色不透明状,其原因在于在氧化铝表面上发生光散射。
光散射特性以及原生粒子大小和集聚体结构使得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成为一种近乎完美的光学介质,即作为波长选择性紫外线反射材料。
图3 清楚地显示出氧化铝的这种散射特性。
图3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散射光特性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尽管,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各种波长的散射因子区别不大,但是在紫外区散射因子急剧上升,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情况下,光的散射强度在254纳米处要比在500纳米(绿光)处高出16倍:比800纳米(红光)处的散射强度高出100倍,因此,荧光灯管内侧的氧化铝保护膜对于可见光近乎透明,但却会反射透过荧光粉层的紫外光,使其继续激发荧光粉发光,提高了荧光灯的发光效率。
2.2 氧化铝作为汞扩散的阻挡层未应用氧化铝的灯管不断有一些水银通过荧光材料层扩散到玻璃管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管变灰色。
这种效应一方面使产生紫外线的汞损失,另一方面灰色的灯管会吸收更多的可见光将其转换成热。
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必须增加汞的用量并提高功率,但这会导致灯管更热,从而进一步加剧汞的扩散。
一层氧化铝在灯管内侧作为有效的汞阻挡层,可将所需的有毒重金属用量减少,同时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2.3 氧化铝作为荧光粉层无机粘结剂荧光粉相互之间以及和玻璃表面的粘合性差,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的聚集体颗粒粒径在0.1-0.2微米之间,可以作为粒度为6-10微米左右的荧光粉的填充细粉,所以在荧光粉料浆中添加2~5%的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作为无机粘结剂,可以明显的增强荧光粉相互之间以及和灯管之间的粘结力,避免荧光粉的脱落。
2.4采用氧化铝保护膜荧光灯的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氧化铝保护膜生产荧光灯,首先,在玻璃管内侧涂覆纯氧化铝保护膜,涂层厚度约为3-5微米。
其次,为了提高荧光粉层的粘结力,通常在荧光粉的料浆中添加氧化铝,质量为荧光粉的2-5%。
最后,将带有氧化铝的荧光粉以料浆的形式涂覆到氧图2 带氧化铝保护膜荧光灯的构造化铝保护膜上,再经过其他的后续工艺过程做成荧光灯。
带有氧化铝保护膜荧光灯的设计充分的利用了氧化铝的三种保护功能,提高了荧光灯的光效、流明和寿命,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荧光灯制造商普遍采用这种设计生产高质量的荧光灯。
表2显示出带有氧化铝保护膜和没有氧化铝保护膜荧光灯的实验数据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第2组荧光灯的初始光通量更强,这是由可见光通过氧化铝保护膜有1%左右的衰减造成的,但是1000小时后带氧化铝保护膜的第1组荧光灯的光通量和光衰明显好于没有保护膜的2组荧光灯,充分显示了带氧化铝保护膜设计的优越性。
3 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分散液的制备3.1 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分散液的制备原理。
气相法氧化铝的分散液是一个复杂的胶体系统,分散体中氧化铝的颗粒粒度都小于1微米,颗粒表面的化学性质以及颗粒和溶液其他组分之间的作用方式对分散体系起重要作用,可以利用这些化学性质来使分散液稳定。
Zeta 电位是反映颗粒表面电荷的物理量。
当Zeta电位很大的时候,带有相同电荷的颗粒之间会产生较大的静电排斥力,阻止颗粒团聚。
一般来说Zeta 电位高于+20mv或者低于-20mv分散体是稳定的。
Zeta 电位和PH值之间是直接相关的,气相法氧化铝分散液的表面是带正电荷的,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也可以通过加入一些有机分散剂的方法使氧化铝表面改性带负电,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图4显示了气相法氧化物在水相中的 Zeta 电位随溶液pH 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AEROXIDE? Alu C氧化铝粉体在水体系中,当PH值在4-5之间,Zeta 电位大于20 mv,分散液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
在AEROXIDE? Alu C水体系分散液中加入阴离子分散剂可以改变氧化铝表面带电性质,使其表面带负电,在PH值7-9之间,Zeta 电位大于-20mv,分散液在碱性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该产品是分散液AERODISP?W 640 ZX。
3.2 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水分散液制备要点为了确保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分散液的稳定性,首先,需要合适的分散方法。
低速剪切分散使用普通的螺旋桨式和搅拌叶片是不足以对气相法氧化铝进行剪切分散的,这种混合的外围线速度在1.5-6m/s,在这种线速度的条件下,最大的能量也只能润湿气相法氧化铝,这将导致每批分散液的粘度不稳定,分散后的颗粒粒度不均匀,容易沉淀。
在多数的工业应用中,为了达到足够的剪切力,推荐使用高速搅拌机,锯齿形齿盘搅拌叶片,齿盘的外围线速度在10-20 m/s之间,如图5 所示,容器直径/齿盘直径在2-3之间,使用这一比例,能观察到一个强漩涡直达分散齿盘,如果分散盘太小,粉体会粘结在容器壁上。
其次,因为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表面带有正电荷,为了使分散液中的颗粒获得足够的静电排斥力,需要加入少许酸调节氧化铝分散液的PH值在4-5之间,从而使分散液稳定。
按照以上两项要求,可以获得固含量小于30%分散良好的稳定的AEROXIDE?气相法氧化铝分散液。
图5 高速剪切分散模型 L(容器直径)/D(齿盘直径)=2-3,1+2=轴向物料流动,3+4=径向物料流动4 结语赢创德固赛公司拥有超过60年开发、研究和生产气相法氧化物的经验,AEROXIDE? 气相法氧化铝因其稳定的质量、纳米级的粒度、高纯度和强粘结力而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荧光灯中作为保护膜,已经是高流明、长寿命荧光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赢创德固赛公司不仅因其广泛的多品种的产品而为众人所知,而且也是具有高度专业化和环保意识的技术市场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1] W. J.van den Hoek et al. (Ph ilips Lighting B.V.), “Lamp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10. Aufl. (2002),DOI: 10.1002/14356007.a15_115[2] M. Zachau, A. Konrad (OSRAM GmbH), ?Nanomaterials for Lighting“, Solid State Phenomena Vols. 99-100 (2004), pp. 13-18.[3] R. H. French et al. ?Opt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Oxide…“, J. Am. Ceram. Soc. Vol. 81 (1998), pp. 2549-2557.[4]Technical Bulletin Fine Particles, No. 56 ?Highly Dispersed Metallic Oxides Produced by the AEROSIL? Process”, Company Publication (Degussa).表2 紧凑型荧光灯带和不带氧化铝保护膜设计的实验数据第一章文献综述1.1关于纳米材料1.1.1什么是纳米材料目前,国际上将1~100 纳米(1纳米=10-3 微米=10-9米)范围内的微颗粒及其致密的聚集体,以及由纳米微晶所构成的材料,统称为纳米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和生物等多种粉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