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55375

合集下载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模具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全新的内涵,其分类不断增加,快速经济制模材料向着多品种系列化迈进,工艺不断有新的创新和突破,与之配套的设备相继问世,服务领域在不断地拓宽,创造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国际模具及塑胶五金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我国快速经济模具技术发展迅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下,极大地促进了快速经济模具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快速经济模具技术由原来服务于低档小批量生产转向服务于高档轿车的新车型开发以及各类新产品开发。

快速经济模具技术属于先进制造技术,目前我国快速经济模具技术的开发研究基本分布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究、生产快速经济模具的企业不是很多,且多为中小型企业。

因此,目前亟待膨胀快速经济模具企业的规模,支持其对新型快速经济模具技术的研发。

快速经济模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专业的快速模具制造企业相对较少,影响了我国自主品牌新产品的开发试制。

如汽车新车型开发,主机厂大多选择国外的新车型快速试制企业,或者国内的外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快速经济模具企业较少,或者发展的还不够强大,影响了汽车主机厂的选择。

其次,我国快速模具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虽然在技术上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在技术改造投入方面能力有限。

近年来,我国的快速经济模具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CNC加工设备的普及,模具的设计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替代进口。

但是与国外先进的快速模具技术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汽车覆盖件快速模具经多年的技术积淀,以及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嫁接,其制造水平和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主要体现在:国际先进的汽车覆盖件快速模具制造企业是集快速模具技术、汽车车身技术于一身,对汽车主机厂的新产品开发,实施从快速模具制造、冲压、焊接一条龙服务。

国内的汽车覆盖件快速模具制造企业。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模具综述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是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模具制造,指金属铸造用模具、矿物材料用模具、橡胶或塑料用模具及其他用途的模具的制造。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领域。

在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

根据模具成型加工工艺,模具主要分为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铸造模具、锻造模具、橡胶模具等。

具体如下:二、模具行业产业链从产业链来看,模具行业的上游主要为模具钢厂商及其代理商、数控机床厂商塑料橡胶加工厂等,其下游主要汽车整车厂商、家电制造厂商、医疗器械厂商等。

目前,我国模具市场份额分布情况主要为:塑料模具市场占比45%、冲压模具市场占比37%、铸造模具市场占比9%、锻压机及橡胶模具市场共计占比9%。

冲压模具在模具制造行业地位不容小觑,特别是冲压模具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据相关数据,汽车生产中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型,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大约需要1000至1500套冲压模具。

三、模具行业现状分析2022年,我国工业增长值达401644.3亿元,同比增长7.24%。

2017-2022年,国内工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工业市场发展繁茂,持续拉动市场模具产品需求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模具产品主要应用领域集中于汽车、电子、IT、家电行业。

2022年,国内汽车销售量达2686万辆,同比增长2.25%。

随着模具产品最大应用市场汽车产业逐步恢复、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大幅增长,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规模扩容。

2021年,我国模具产量为2450.92万套,同比增长5%;行业市场规模为3266.09亿元,同比增长5.73%。

受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影响,我国模具行业市场不断发展。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引言概述: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1.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尤其是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模具行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的CAD/CAM/CAE技术,提高了模具的设计、制造效率和质量。

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3 企业竞争激烈随着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2.1 自动化生产趋势明显随着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具行业也趋向于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2.2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方向在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下,绿色环保已成为模具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模具行业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2.3 智能制造助力行业升级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模具行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模具行业在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和企业竞争激烈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模具行业将继续朝着自动化生产、绿色环保和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1.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模具行业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从传统手工制作到数控机床加工,再到智能化生产,模具制造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和效率。

1.3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模具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生产成为主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生产将成为模具行业的主流趋势。

智能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2 绿色环保成为重要课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模具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企业需要倡导绿色生产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国际合作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模具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模具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综上所述,模具行业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未来,模具行业将以智能化生产、绿色环保和国际合作为主要发展趋势,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一、引言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模具行业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全球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2. 行业结构模具行业包括注塑模具、压铸模具、冲压模具等多个细分领域。

其中,注塑模具市场规模最大,占据整个模具行业的较大份额。

3. 技术水平模具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先进的CAD/CAM/CAE技术的应用,使得模具设计和制造更加精确和高效。

4. 产业链发展模具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模具材料、模具设备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5. 市场竞争格局模具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

国内外知名模具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竞争力。

三、模具行业发展趋势1. 自动化生产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模具行业将朝着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复杂形状的模具,提高生产效率。

3. 绿色环保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模具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4. 服务升级模具行业将注重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从模具设计、制造到售后服务,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5. 国际合作模具行业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结论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模具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自动化生产、3D打印技术、绿色环保等将是未来模具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提供全面的服务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一、引言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模具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模具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XX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技术水平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采用CAD/CAM/CAE等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和制造,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为模具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3.产品结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模具行业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传统的冲压模具、注塑模具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新兴行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对特殊模具的需求也在增加。

4.企业竞争格局模具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向集中化发展,大型模具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模具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模具行业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例如,智能化制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绿色制造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制造成为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的模具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3.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模具行业将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4.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模具行业也将加强国际化合作。

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提升模具行业的竞争力。

5.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精确的生产。

四、结论综上所述,模具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企业竞争格局等方面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未来,模具行业将继续以技术创新、绿色制造、个性化定制、国际化合作和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模具设计技术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具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就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1. CAD/CAM技术的应用随着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具设计中传统的手工绘图已经被数字化设计所取代。

CAD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实现对模具的三维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而CAM技术则可以将设计好的模具文件转化成数字化的加工路径,使得数控机床可以直接进行加工,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模具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模具设计中,快速成型技术如3D打印、激光烧结等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复杂形状的模具,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化生产,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和成本。

这种技术也为模具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自由度,使得一些传统难以实现的设计得以实现。

3. 智能化设计和制造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设计和制造也逐渐应用到了模具设计中。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模具设计进行优化,可以使得模具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技术也可以实现对模具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测和控制,确保模具质量和稳定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模具设计和制造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

2. 材料和工艺的创新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推出,模具设计技术也将得到更多的可能性。

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得模具在高压力和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优秀的性能。

一些新型的表面处理工艺也可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防腐蚀能力,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 个性化定制化生产随着市场对个性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模具设计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以满足这种需求。

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和智能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模具的个性化定制,使得各种形状复杂、规格不同的产品都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模具。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新型材料的采用,不仅改变产品结构和性能,而且使 生产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相应地出现了液态、半固 态挤压模具及粉末锻模。
金属粉末锻造成形,金属粉末超塑性成形,粉末注射 成形、粉末喷射和喷涂成形大大扩充了现代精密塑性 成形的应用范围
5、多功能复台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级进组合冲压模已在美国汽车工业中普遍应用(加工 转子、定子板或者插接件),其优点是生产率高,模 具成本低,不需要板料剪切。
如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20~30工位的级进模,工位数 量最多已达160个。
自动冲切、叠压、铆合、计数、分组、转子铁芯扭斜 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芯精密自动叠片多功能模具。
这种多功能复合模具生产出来的不再是单个零年,而 是成批的组件,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及装配周期。

16
17
6、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扩大
37
高速铣削迅速发展的体现
▪ 高精度化:定位精度2~5μm/全程,加工精 度2~5μm,所以高速铣削进入了精密切削 领域。
▪ 高速化:主轴转速40000~60000r/min;切 削进给速度 1~6m/min;快速进给速度 30~40m/min,换刀时间1~2s,从而加工效 率提高了5~10倍
高速铣削不足
24
(二)模具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
1. 技术支持--模具设计资料库和知识库系统 2. 统一技术--模具及零件的标准件化 3. 在理论研究方面,要进一步探讨新型材料大
弹塑性变形本构关系、表面摩擦特性等 4. 冲压模金属成形过程的模拟、缺陷预测,起
皱、破裂、及回弹分析等(弹性σ=Eε,塑性 σ=E1ε)。
国内使用CAD/CAM现状
国内一些大型模具企业,CAD/CAM应用状 况多停留在从国外购买先进的CAD/CAM系 统和设备,但在其上进行的二次开发较少,资 源利用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李大鑫张秀棉摘要:介绍了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模具技术;发展趋势;现代模具1 引言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型)。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

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2003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2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1)冲模。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塑料模。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有很大的进步。

在大型塑料模方面,已能生产34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模具,6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

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和600腔塑封模具,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 mm的1模2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

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得以采用,少数单位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完全消除了制件的浇口痕迹。

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已成功得到应用。

在精度方面,塑料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 02~0.05mm(国外可达0.005~0.01mm),分型面接触间隙为0.02mm,模板的弹性变形为0. 05mm,型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0.2~0.25μm,塑料模寿命已达100万次(国外可达300万次),模具制造周期仍比国外长2~4倍。

这些标志着模具总体水平的参数指标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3)压铸模。

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压铸模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缸罩、盖板、变速器壳体和摩托车发动机缸机、齿轮箱壳体、制动器、轮毂等铝合金铸件模具以及自动扶梯级压铸模等,我国均已能生产。

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使汽车、摩托车上配套的铝合金压铸模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

在模具设计时,注意解决热平衡问题,合理确定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根据制造要求,采用了液压抽芯和二次增压等结构。

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压铸模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国外0.01~0.03mm),型腔表面粗糙度值为Ra0. 4~0.2μm(国外为Ra0.02~0.01μm),模具制造周期为中小型模具为3~4个月,中等复杂模具为4~8个月,大型模具为8~12个月,约为国外的2倍。

模具寿命:铝合金铸件模具一般为4~8万次,个别可超过10万次,国外可达8~15万次以上。

(4)模具CAD/CAE/CAM 技术。

模具CAD/CAE/CAM 技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它使技术人员能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型)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

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 系统,实现了CAD/CAM 的集成,并采用CAE 技术对成形(型)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等,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E/CAM 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自开发的有上海交大的冲裁模CAD/CAM 系统;北京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的CAXA系列软件;吉林金网格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的冲压CAD/CAE/CAM 系统等,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 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软件开发,尚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5)模具标准件。

模具标准件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能起很大作用。

因此,模具标准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采用。

模具标准件主要有冷冲模架、塑料模架、推杆和弹簧等。

新型弹性元件如氮气弹簧亦已在推广应用中。

(6)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模具材料的质量、性能、品种和供货是否及时,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些模具钢生产企业已相继建成和引进了一些先进工艺设备,使国内模具钢品种规格不合理状况有所改善,模具钢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国产模具钢钢种不全,不成系列,多品种、精料化、制品化等方面尚待解决。

另外,还需要研究适应玻璃、陶瓷、耐火砖和地砖等成型模具用材料系列。

模具热处理是关系能否充分保证模具钢性能的关键环节。

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模具淬火时仍采用盐熔炉或电炉加热,由于模具热处理工艺执行不严,处理质量不高,而且不稳定,直接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质量。

近年来,真空热处理炉开始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

3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3.1 模具CAD/CAE/CAM 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1)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

模具软件功能的集成化要求软件的功能模块比较齐全,同时各功能模块采用同一数据模型,以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从而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达到实现最佳效益的目的。

如英国Delcam公司的系列化软件就包括了曲面/实体几何造型、复杂形体工程制图、工业设计高级渲染、塑料模设计专家系统、复杂形体CAM、艺术造型及雕刻自动编程系统、逆向工程系统及复杂形体在线测量系统等。

集成化程度较高的软件还包括:Pro/E、UG和CATIA等。

(2)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

传统的二维模具结构设计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和集成化技术要求。

模具设计、分析、制造的三维化、无纸化要求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所采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结构的CAE分析、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形过程模拟及信息的管理与共享。

如Pro/E、UG和CATIA等软件具备参数化、基于特征、全相关等特点,从而使模具并行工程成为可能。

另外,Cimatram公司的Moldexpert,Delcam 公司的Ps-mold及日立造船的Space-E/mold均是3D专业注射模设计软件,可进行交互式3D型腔、型芯设计、模架配置及典型结构设计。

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三维真实感流动模拟软件MoldflowAdvisers已经受到用户广泛的好评和应用。

面向制造、基于知识的智能化功能是衡量模具软件先进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Cimatram公司的注射模专家软件能根据脱模方向自动产生分型线和分型面,生成与制品相对应的型芯和型腔,实现模架零件的全相关,自动产生材料明细表和供J+加工的钻孔表格,并能进行智能化加工参数设定、加工结果校验等。

(3)模具软件应用的网络化趋势。

随着模具在企业竞争、合作、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具软件应用的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使CAD/CAE/CAM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在整个行业中推广,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设计、敏捷制造技术成为可能。

美国在其《21 世纪制造企业战略》中指出,到2006年要实现汽车工业敏捷生产/虚拟工程方案,使汽车开发周期从80 个月缩短到8 个月。

3.2 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1)模具向着精密、复杂、大型的方向发展,对检测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厂家使用较多的有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并具有数字化扫描功能。

实现了从测量实物→建立数学模型→输出工程图纸→模具制造全过程,成功实现了逆向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

日本沙迪克公司采用直线电机伺服驱动的AQ325L、AQ550LLS-WEDM具有驱动反应快、传动及定位精度高、热变形小等优点。

瑞士夏M尔公司的NCEDM具有P-E3自适应控制、PCE能量控制及自动编程专家系统。

另外有些EDM还采用了混粉加工工艺、微精加工脉冲电源及模糊控制(FC)等技术。

(3)高速铣削机床(HSM)。

铣削加工是型腔模具加工的重要手段。

而高速铣削具有工件温升低、切削力小、加工平稳、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为普通铣削加工的5~10 倍)及可加工硬材料(〈60HR C)等诸多优点。

因而在模具加工中日益受到重视。

HSM主要用于大、中型模具加工,如汽车覆盖件模具、压铸模、大型塑料模等曲面加工。

(4)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研制和发展。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已出现了模具自动加工系统,这也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如下特征: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3.3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与传统模具加工技术相比,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较低的特点,精度和寿命又能满足生产需求,是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模具制造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技术、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于一体的新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零件及模具成型方法之一。

RPM技术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模具制造,具有技术先进、成本较低、设计制造周期短、精度适中等特点。

从模具的概念设计到制造完成仅为传统加工方法所需时间的1/3和成本的1/4左右。

现在是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时代,到下一个世纪,这种生产方式占工业生产的比例将达75%以上。

一方面是制品使用周期短,品种更新快,另一方面制品的花样变化频繁,均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快越好。

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例如,研制各种超塑性材料(环氧、聚脂等)制造(或其中填充金属粉末、玻璃纤维等)的简易模具、中、低熔点合金模具、喷涂成型模具、快速电铸模、陶瓷型精铸模、陶瓷型吸塑模、叠层模及快速原型制造模具等快速经济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