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刘军;陈泽军;庄严;邓引生;蒋明【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21(40)36【摘要】目的评价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治疗,n=53)与观察组(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n=53)。
将两组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予以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26.38±7.06)d、拔管时间(1.55±1.15)d和手术时间(81.38±15.91)min均短于对照组(41.75±8.70)d、(2.23±1.98)d、(90.00±18.6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76.42±119.49)mL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32.46±152.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2.162、2.269、2.101,P=0.039、0.032、0.011、0.038)。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1.372、2.447,P=0.029、0.241、0.117);观察组术后GCS评分(12.64±3.41)分高于对照组(11.15±3.56)分,术后NIHSS评分(11.36±7.26)分低于对照组(16.81±7.84)分,术后MBI评分(51.62±26.30)分高于对照组MBI评分(33.51±2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3.713、3.484,P<0.05)。
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9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
观察组通过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哥斯拉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无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GCS评分方面和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P<0.05。
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可降低对患者脑组织影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效果高血压也可以叫作血压升高,为血液于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构成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该病的发生和遗传、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存在联系。
主要表现:头晕、头痛、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1]。
基底节区脑出血,主要常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等体征,大量出血会致使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情况,穿破脑组织进到脑室。
发病机制: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等。
临床症状:意识障碍、头痛、感觉障碍等。
本次研究将我院近1年左右收治的9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主,重点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
1.临床基线资料、方法1.1临床基线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9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范围56~69岁,平均(62.5±3.4)岁。
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范围58~68,平均(63.4±3.5)岁。
两组病例基线资料数据比较,没有发现统计结果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①通过高血压诊断标准;②接受CT检查确定出血位置为基底节区[2];③患者和其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显微镜下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43例

显微镜下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43例张万宏;付志新;李延翠;郑光明;张文学;郑占强【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9(012)022【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6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术后24h内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35例血肿清除100%,8例血肿清除90%以上.结论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小,能满意的达到清楚血肿的目的 ,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60 ml)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总页数】3页(P4-6)【作者】张万宏;付志新;李延翠;郑光明;张文学;郑占强【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2【相关文献】1.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与经皮质造瘘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J], 周康胜2.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高玉华;魏民;夏鹏飞;张远明3.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临床效果 [J], 张鹏4.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J], 王锐;李向军5.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分析 [J], 张永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01 3k a , 均 124142mm , 前 格 拉 斯 哥 .3 P ) 平 7. 0. / Hg 术
昏迷 ( C ) 分 :— G S评 6 8分 l 9例 ;— 2分 2 91 7例 ; C ≥ G S
1 3分或 3 5分 者均 收入神 经 内科治 疗 。 ~ 意识 状 况分 级: Ⅱ级 2 5例 、 Ⅲ级 9例 、 Ⅳ级 1 2例 。
1 . 头 颅 C 检 查 3 T
周 围脑 组织 的进 一 步损伤 或 引起新 的 出血 。在 清 除
2 — 2h6例 。 4 7 1 . 手术 方法 5
年 8月 至 2 1 0 1年 7月 采用 小 骨 窗开 颅 经侧 裂 入 路 显 微手术 治疗 4 6例 高 血 压 性 基 底 节 区 脑 出血 患
者 , 得 良好效 果 。报告 如下 。 取
所 有病 例 均在 全 身 麻 醉下 进 行 , 前 根 据头 颅 术 C T显 示 。 头 皮上 画 出血肿 位 置 。 画 出侧 裂 的投 在 并 影 位置 , 一 横跨 侧 裂 及血 肿 位 置 的纵 形 直 切 口或 作 “ ” 切 口, 般 为颞 部 耳 前 1e 长 约 6 8e 切 S形 一 m, ~ m, 开 头 皮 及 颞 肌 , 开 器撑 开 切 口暴 露 颅 骨 , 骨 钻 撑 颅 孑 且 咬除 颅 骨形 成一 直径 约 30 45e L .~ . m大 小 骨 窗 。 “” 型打开硬膜 . +字 在显 微 镜 下 于侧 裂 静 脉 的额 侧 锐 性 切 开 蛛 网膜 . 中 1 其 1例 患 者采 用 T t 解 剖 oh水 技 术分离 侧裂 , 用手控 带有 钝针 头 的 5m L注射 器将 生 理 盐水 缓 慢 注入 侧裂 蛛 网膜 下 腔 . 后 再 切 开蛛 然 网膜 , 侧 裂 中浅 静 脉 拉 向 颞 侧 , 露 岛 叶 和 大脑 将 暴 中动脉 , 岛 叶无 血 管 区切 开 岛叶长 约 1 m, 在 . e 深入 0 血肿 腔 , 下 清 除 凝 血 块 和 液 态 血 肿 . 先 清 除血 镜 宜 肿 中 央凝 血 块 . 清 除 血 肿 四周 凝 血 块 , 意 与 血 再 注 肿壁 粘连 较 牢 固 的小 血块 可 不必 清 除 , 以避 免 血 肿
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治疗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治疗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亓会军;杨剑;杨军【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4(30)9【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方法2007年12月至2013年6月对35例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清除血肿。
结果35例患者小骨瓣开颅,33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Ⅰ级9例,Ⅱ级20例,Ⅲ级4例,部分患者偏瘫症状完全消失。
另2例患者因出血过多并破入脑室而死亡,死亡率为5.71%。
结论在严格遵守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小骨窗经额叶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重要手术方式,其创伤小、止血可靠。
【总页数】2页(P1352-1353)【作者】亓会军;杨剑;杨军【作者单位】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重庆400704;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重庆400704;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重庆4007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J], 高贻宽;廖勇仕2.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J], 杨春红;张松;刘春荣;陈勇;宋建明;杨丰忠;王军3.超早期“S”形切口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 杨春红;杨丰忠;刘春荣;陈勇;张松;宋建明4.选择性颞叶、额叶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J], 袁虎;张俊5.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J], 陈盛勇; 刘光晃; 吴分浪; 关则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唐伟泰【摘要】目的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共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总血肿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从大脑自然间隙进入,对脑组织再次损伤少,术后水肿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小,住院时间短,有利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4【总页数】3页(P197-199)【关键词】小骨窗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作者】唐伟泰【作者单位】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R544.1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自发性脑血管病变,大多是由于血压过高,导致脑内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破裂[1]。
该病症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的特点,病情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2-3]。
本次研究采用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共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54.2±1.6)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5.6±2.5)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53.6±2.4)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5.5±2.0)年。
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

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2-11-21T05:12:19.4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郑霁鑫[导读]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郑霁鑫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我院2018.02~2022.02这一年中,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66例用于研究,以不同的术式对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有33例,行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患者有33例,应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显著更少,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临床应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可减轻对患者脑组织损伤,达到血肿清除目的,改善其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bone window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to February 2022, 66 patients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here were 3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o underwent traditional craniotomy and 33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underwent small bone window surgery through the lateral fissure. The surg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extub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and th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bone window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is the most ideal, which can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brain tissue of the patients, achieve the goal of hematoma removal,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small bone window operation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Surgical effect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多发于基底节区,很多出血量较少的患者,临床以内科用药治疗,但是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进行手术干预,来消除患者的颅内血肿,避免脑继发性的损伤【1】。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术后 2 4 h内复 查 头 颅 C T显 示 : 血 肿 清 除> 9 0 % 为1 8 例, 7 0 %一 9 0 %为 l l 例, < 7 0 % ̄ t J 4 例 。死亡 2 例,
1 . 3 排 除标 准 ① 颅 内动 脉 瘤 、 动静 脉 畸形 、 颅 脑 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 0 1 6 年1 2 月第 2 1 卷第 l 2 期 C h i n J C l i n N e u r o s u r g , D e c e m b e r 2 0 1 6 , V o 1 . 2 1 , N o . 1 2
—7 7 7一
.
经 验 介 绍 .
6 ~ 8 c m。颅骨 显露 后 , 常规 电钻 、 铣 刀开 颅形 成直 径
h e m o r r h a g e , H I C H) 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 其中
基 底 节 区是 其最 常 见 的 出血部 位 , 占6 0 % 7 0 %。早 期 手 术干 预可 以减 低脑 出血后 神经 功能 缺损 程度 , 从 而挽 救
2 结 果
生命 , 改善生存质量[ 1 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
展, 小 骨 窗经外 侧裂 一 岛 叶人路 清 除血肿 已成 为重 要 方 法 之一 。2 0 1 3 年1 月至2 0 1 3 年l 2 月, 我 们 利用 小 骨窗 翼 点经 侧裂 一 岛叶人 路 手术 治疗 3 3 例 高 血压 性
伤、 肿瘤卒 中等导致 的脑 出血 ; ②脑干出血 、 脑梗死 后 出血 ; ③血液病 、 凝 血 功能 障 碍 , 处 于抗 凝 治 疗 期 间的患者 ; ④妊娠 , 严重心肺肝肾等慢性病变。
高血 压 性 脑 出血 ( h y p e  ̄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a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发表时间:2018-03-20T09:48:01.87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期作者:刘勇姚培坡李秀茹秦阳
[导读]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常常威胁病人的生命,及时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青县062650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采取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例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3.8%,存活25例。
26例患者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
结论: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地清除血肿和止血,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骨窗外侧裂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常常威胁病人的生命,及时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
2.4岁。
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术前均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30ml,未出现深昏迷或未形成脑疝。
1.2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插管,头架固定头部,术前均先行对侧脑室外引流术。
在血肿同侧翼点入路,切开头皮固定皮瓣后,钻一孔,扩骨窗为3-5cm,切开硬膜,用脑板分别牵开颞叶及额叶,同时分离大脑侧裂的蛛网膜,逐渐深入。
在血肿最近处岛叶皮质切开1.0-1.5cm,向下分离,即见基底节区血肿。
用轻吸力吸除血肿,在显微镜下可见出血的血管,辨别清楚后电凝止血。
观察无出血后,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不缝合硬膜,硬膜外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2.结果
26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3.8%,存活25例。
存活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
随访方式包括电话询问、来院复查和登门拜访。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死亡率高,预后差。
手术是治疗脑出血主要方式之一,正确的手术方案可以减轻及阻断继发性脑损伤,控制病情,保存神经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为后继治疗创造条件,对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3.1手术时机的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就医时间快慢同样直接影响疗效。
有研究【2】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为短暂性出血,血肿扩大多发生在6h以内,特别是3h以内。
出血6h后血肿对脑组织可产生破坏作用。
作者认为在出血后6h内手术效果最佳,这样既可保护好半暗区脑组织,又可减少术后发生再出血的机率,从本组病例观察,脑出血手术时间越早,预后神经功能恢复最佳。
3.2手术方式的选择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既要考虑手术简捷、组织创伤小,又要考虑尽早解除脑组织受压,保证脑组织有足够的复位空间。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入路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外侧裂入路无论在术中暴露、术后近期神经功能损伤、血肿清除程度、再出血的发生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术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经皮层手术【3】。
高血压脑出血70%发生于基底节区,经侧裂-岛叶入路切开少许环岛沟,即可达血肿腔,手术路径短,不损伤额颞皮层,且易处理责任血管,这在优势半球非常重要【4】。
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此入路经过外侧裂这一自然间隙,手术路径短,避免损伤过多的脑组织。
术前对侧脑室外引流减压,使颅内压明显降低,同时,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清除完全,止血彻底,避免了残留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及在其液化吸收过程中对周围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
3.3有关药物治疗在脑出血后早期除行常规脱水降颅内压、防治肺炎等并发症治疗外,重点应用神经元保护剂,在急性期后应针对脑灌注压下降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缺血,尽量使用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药物。
术后血压控制不好是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必须控制血压升高,保持血压稳定。
总之,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但能迅速地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而且创伤小,入路路径短,颅内压低,暴露优良,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段国升,朱诚.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7-35.
[2]Marinescu DC . Bajenaru O. Hyperdense artery signs and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J]. Eur J Neurol Suppl, 2003,10(1):58.
[3]蒋太鹏,高永中,李为维等.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301-302.
[4]李家亮,刘文祥,李岩.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3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