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可能性》。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学会了用分块涂色的方法来统计图中物体的数量。
本课通过摸球游戏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可能性的概念并不陌生。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分类、统计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有所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开始发展,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摸球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具准备1、教具:记录表、统计表、白球、黄球、盒子等。
2、学具:记录表、统计表、白球、黄球、盒子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可能性。
2、新课学习:通过摸球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同时讲解生活中的一些可能性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可能性的例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可能性的例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引言《可能性》是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它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概率概念,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六、可能性苏教版(共10张PPT)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蒲平
4040
2048
1992
连线
8白2红 5白5红 2白8红
摸到白球和红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一定能摸到白球 一定摸不到白球
摸到的很可能是白球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小
10白 10红
用“一定”、“不可能”、“很少”、 “经常”说下面的事情
六、可能性(通用)
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 什么颜色的球?
操作要求:
1、小组里轮流摸球,每人4次,摸完以后把球放回袋 中抖一抖再摸。
2、摸之前先猜一猜你会摸到白球还是黄球,看每次是 否都能猜对。
3、用画“正”字的方法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统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从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白球 黄球
①过马路时遇到红灯。 ②人会死亡。 ③公鸡会下蛋。
④ 《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最后农夫能在树 桩旁等到兔子。
⑤你们将来会成为数学家。
在布袋里放4枝铅笔,应该怎样放?
(1)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 红铅笔。
(2)任意摸一枝,可能是 红铅笔。
(3)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 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 笔的次数差不多。
摸球结果记录表
摸球结果统计表 合计 白球 黄球
次数 11
6
5
摸球结果统计记录
白球3个 黄球3个
合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计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白球
黄球
历史上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情况
实验者 抛硬币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
德.摩根
4092
2084
《可能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可能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6页例1以及第37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例1以抛硬币实验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初步认识可能性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求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初步认识可能性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硬币、卡片、骰子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硬币抛掷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次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36页例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巩固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
4. 小组合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具和学具,自主探究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求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确定性不确定性求法:实验记录计算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2. 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可能性的概念及求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今后需加强。
拓展延伸: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彩票中奖概率、天气预报准确性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2. 概率的初步认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3. 掷硬币和掷骰子:实验探究可能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硬币、骰子、卡片等2. 学具:每组一份硬币、骰子、卡片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可能性的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3. 新课展开: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a. 掷硬币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正面和反面的出现次数,然后计算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
b. 掷骰子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然后计算每个数字的可能性。
4. 工作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可能性的概念。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验探究可能性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理解和应用的关键,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计算。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掷硬币实验的补充说明: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每组需要准备一枚硬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有所了解。
但在表示事件可能性和大小的方法、计算可能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以及计算可能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素材、游戏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的可能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事件可能性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可能性,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事件可能性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可能性(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可能性(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3. 概率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概率的初步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可能性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可能性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尝试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1. 事件的可能性2. 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3. 概率的初步认识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特别是“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可能性的关键,也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在数学中,不确定事件指的是在一次试验中,其结果有多种可能性,且在试验前无法预知具体结果的事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可能性》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八、教学反思
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 力或与伙伴合作,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 悦,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3.6组 看到这一组同学的摸球记录,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可能里面装的是2个黄球)。那我们请这一组的小组长拿出来给大家看 一下 师:大家真棒,又猜对了。这个袋子里确实装了两个黄球。 在这个口袋里可能摸出红球吗?(不可能) 小结:在这个袋子里摸,不可能摸出红球。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盒子里有7枚黑棋和4枚白棋,从中任意摸一枚棋子,摸到( )棋的可能 性大。如果要使摸到白棋的可能性大,那么至少要往盒子里放入( )枚 白棋。
(2)A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可能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可能性》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 级上册《可能性》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 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 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可能性》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 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 思考,初步体会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会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发生的 可能性,能正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 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 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可能性

正面
反面
下面是著名科学家把抛硬币的试验反复进行多次, 分别得到下面的数据。
试验者
德۰摩根
抛硬币次数
4092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2048
2044
下面是著名科学家把抛硬币的试验反复进行多次, 分别得到下面的数据。
试验者
德۰摩根 蒲丰
抛硬币次数
4092 4040
正面朝上次数
2048 2048
反面朝上次数
2044 1992
下面是著名科学家把抛硬币的试验反复进行多次, 分别得到下面的数据。
试验者
德۰摩根 蒲丰 费勤
抛硬币次数
4092 4040 10000
正面朝上次数
2048 2048 4979
反面朝上次数
2044 1992 5021
下面是著名科学家把抛硬币的试验反复进行多次, 分别得到下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 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的结果 会是怎样的?
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摸球要求
摸球游戏小组活动来自活动规则:1. 4人一组,一人负责拿口袋,一人摸 球,一人记录,一人监督。分工合作,摸 10次。
2. 摸到黄色请用 记录,摸到白色请画 记录,摸后请放回。
3.摸完数一数,摸了几次黄球,几次白 球。先完成的和小组同学交流摸球感受。
摸牌游戏
小组活动
活动规则: 合作要求:四人轮流摸牌20次,一 人摸时,一人洗牌,一人用画“正字” 法记录,一人监督。 摸牌结束四人小组完成研究报告
洗牌 摸牌
记录
放回
动作轻 声音小 合作好
填一填
学习单:
红桃 黑桃
共( )次 共( )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可能性
红色
黄色
活动要求:1、每次摸一个,摸完后放回,摇一摇,共摸10次。
2、每摸一次,在书上记录摸出球的颜色。
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想想每次摸之前能确定是什么颜色的球吗?为什么?互相讨论讨论。
体会:①每次摸出的球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②每个球都有可能摸出。
试一试
在下面的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2个红色的球
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
答:不可能是红球,因为袋子中只有黄球,没有红球。
对于可能的总结性认识(一):
1.事情分可能发生、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
2.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确定事件。
例: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发现:①、每张都有可能摸到,摸之前不能确定;
②、摸出的可能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
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呢?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
发现: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
对于可能性的总结性认识(二):
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练一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太阳()从东方升起。
2. 2月份()有30号。
3.明天()会下雨。
4.人()长生不老。
5.爸爸的年龄()比我的年龄大。
6.10月1日()是国庆节。
7.今天,老师()会表扬我。
可能性的实际运用:评判公平??
举例:举行足球比赛,裁判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
你认为公平吗?
小结:公平。
因为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总结:任何可能性的游戏,必须双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游戏本身才具有公平的原则。
思考题:和平和友谊两超市都开展有奖促销活动,购物满100元可从袋里摸球,摸到红球赠送18
元。
你会选择哪个超市?
3红 2红2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