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的结构与材料.
第二章-电位器

6 、8 、10mm。 轴端结构:
4. 几种常用电位器 ①线绕电位器(型号:WX) 结构:用合金电阻线在绝缘骨架上绕制成电阻体,中 心抽头的簧片在电阻丝上滑动。
分类: ◆线绕电位器按用途可分为普通线绕电位器、精密线 绕电位器、功率线绕电位器和微调线绕电位器。 ◆按照阻值变化规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按照结构可分为单圈、多圈、多联等几种。 特点: ◆线绕电位器具有接触电阻低、噪声小、功率大、 精度高、耐热性强、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 ◆绕组具有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不宜用于高频。 ◆适用于高温、大功率以及精密调节电路,精密线 绕电位器的精度可达0.1%,大功率电位器的功率 可达100W以上。
1.5
2.2
4.7
6.8
②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两个固定端之间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一般电位器的额定功率系列为:
功率 系列 0.063 0.125 线绕 非线绕 √ √ 功率 系列 1.0 1.6 线绕 √ √ 非线绕 √ 功率 系列 10 16 线绕 √ √ 非线绕
0.25
0.5 0.75 √ √
◆在自控装置中与伺服电机配合使用的电位器要求起动
力矩小,转动灵活。 ◆用于电路调节的电位器则要求起动力矩和转动力矩都 不能太小。
⑦电位器的轴长与轴端结构 轴长:从安装基准面到轴端的尺寸。(如图)
◆轴长尺寸系列有:6、10 、12 、
16 、25 、30 、40 、50 、 63 、 80mm。
◆轴的直径系列有: 2 、3 、4 、
二、电位器(可调电阻) 概念:电位器是一种连续可调的电阻器,对外有三个 引出端,其中两个为固定端,一个为滑动端(亦称中 间抽头),滑动端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体上做机 械运动,使其与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发生变化。 1. 电位器的命名
常用电位器的结构特征

1.有机实芯电位器 由导电材料与有机填料、热固性树脂制作成电阻粉,始末热压,在基座上构成实芯电阻体。该电位器的特征 是结构简略、耐高温、体积小、寿数长、可靠性高,广泛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作微调运用;缺点是耐压低、 噪声大。几种常用的有机实芯电位器功能方针见表2-6所示。 表2-6 常用有机实芯电位器的功能方针 类型 WS-1 特征 主标准 设备方法 阻值特性 额定功率 阻值规划
种类:开关位数有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和双刀单掷。 (八)直滑式电位器:其电阻体为长方条形,它是始末与滑座相连的滑柄作直线运动来改动电阻值的。 用途:普通用于电视机、音响中作音量控制或均衡控制。 (九)贴片式电位器:也称片状电位器,是一种无手动旋转轴的超小型直线式电位器,调度时需运用螺钉旋 具等东西。 种类:分为1. 单圈电位器; 2. 多圈电位器 ——属精密电位器,有立式与卧式两种结构。 (十)步进电位器:由步进电动机、转轴电阻体、动触点等组成。动触点可以始末转轴手动调度,也可由步 进电动机驱动。 用途:多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中作音量控制。 常用电位器的结构特征二 电 位 器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也是电子电路中用途最广泛的元器件之一。它对外有三个引出端,其间两个为固定 端,另一个是中心抽头。转变或调度电位器转变轴,其间心抽头与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将发生变化。2.2.1 电 位器的功能方针 电位器与电阻器的功能方针含义在标称阻值、 容许差错、 额定功率等方面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方针。 1. 阻值变化规矩 阻值变化规矩是指电位器旋转角度(或行程)与作为分压器运用时输出电压的联络。常见电位器的阻值变化 规矩有线性变化型、指数变化型、对数变化型。 2.滑动噪声 当电刷在电阻体上滑动时,电位器中心端与固定端之间的电压出现无规矩的高低,这种表象称为电位器的滑 动噪声。它是由材料电阻率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电刷滑动时接触电阻的无规矩变化惹起的。 3.分辨力 对输出量可完结的最精密的调度才干。线绕电位器的分辨力较差。 4.极限电压 电位器在短时间内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5.机械耐久性 通常以旋转(或滑动)多少次为符号,是标明电位器运用寿数的方针。 2.2.2 几种常用电位器类型与规范
电位器的作用

1. 电位器的作用电位器实际上就是可变电阻器,由于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获得与输入电压(外加电压)成一定关系得输出电压,因此称之为电位器。
2.电路图形符号电位器阻值的单位与电阻器相同,基本单位也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电位器在电路中用字母R或RP(旧标准用W)表示,图1是其电路图形符号。
图1电位器电路图形符号3.常用电位器实物图、结构特点及应用常用电位器如表1所示。
表1常用电位器实物图及应用4.电位器的主要参数电位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分辨率、滑动噪声、阻值变化特性、耐磨性、零位电阻及温度系数等。
(1)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和额定功率①电位器上标注的阻值叫标称阻值。
②电位器的额定功率是指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当大气压为87~107kPa,在规定的额定温度下长期连续负荷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线绕和非线绕电位器的额定功率系列入表2所示。
表2电位器额定功率标称系列(单位:功率)(2)电位器的阻值变化特性阻值变化特性是指电位器的阻值随活动触点移动的长度或转轴转动的角度变化的关系,即阻值输出函数特性。
常用的阻值变化特性有3种,如图2所示。
图2电位器阻值变化曲线直线式(X型):随着动角点位置的变化,其阻值的变化接近直线。
指数式(Z型):电位器阻值的变化与动角点位置的变化成指数关系。
①直线式电位器的阻值变化与旋转角度成直线关系。
当电阻体上的导电物质分布均匀时,单位长度的阻值大致相等。
它适用于要求调节均匀的场合(如分压器)。
②指数式电位器因电阻体上的导电物质分布不均匀,电位器开始转动时,阻值变化较慢,转动角度增大时,阻值变化较陡。
指数式电位器单位面积允许承受的功率不等,阻值变化小的一端允许承受的功率较大。
它普遍应用于音量调节电路里,因为人耳对声音响度的听觉最灵敏,当音量大到一定程度后,人耳的听觉逐渐变迟钝。
所以音量调节一般采用指数式电位器,使声音的变化显得平稳、舒适。
③对数式电位器因电阻体上导电物质的分布也不均匀,在电位器开始转动时,其阻值变化很快,当转动角度增大时,转动到接近阻值大的一端时,阻值变化比较缓慢。
电位器内部结构

电位器内部结构1. 什么是电位器?电位器(Potentiometer)是一种用来调节电阻值的装置,它通常由一个可移动的滑动触点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
通过改变滑动触点在电阻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电位器的有效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
2. 电位器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电位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可变电阻式电位器可变电阻式电位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由一个可调节的旋钮和一个固定的线性或非线性电阻组成。
旋钮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来改变滑动触点在固定电阻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整个电位器的有效长度和总体阻值。
2.2 光学编码式电位器光学编码式电位器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和调节的装置。
它由一个固定光源、一个透明圆盘和一个光敏元件组成。
透明圆盘上有很多刻有光栅或条纹图案的区域,当圆盘转动时,光源会透过这些图案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根据照射到光敏元件上的光强变化来计算出旋钮的位置。
2.3 电容式电位器电容式电位器是一种利用电容变化来进行测量和调节的装置。
它由一个固定的电容和一个可移动的金属片或触点组成。
当金属片或触点移动时,与之相邻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个变化可以确定旋钮的位置。
3. 可变电阻式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可变电阻式电位器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内部结构:3.1 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式电位器内部有一个固定的线性或非线性电阻。
这个固定电阻通常由一条螺旋形或直线形排列的导体组成,导体材料可以是碳膜、金属膜或者导线。
固定电阻通常被安装在一个陶瓷或塑料基板上,并且具有两个引脚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3.2 滑动触点滑动触点是可变电阻式电位器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它是一个可移动的金属片或碳滑动条,通常通过一个旋钮或杆子与外部操作机构相连。
滑动触点可以在固定电阻上沿着一条导轨或螺旋线移动,从而改变电位器的有效长度和总体阻值。
3.3 弹簧接触为了保证滑动触点与固定电阻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可变电阻式电位器内部通常还会有一个弹簧接触装置。
电位器的种类

电位器的种类文章出处:发布时间: 2008/04/03电位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
电位器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如图所示。
(图中电位器的电路符号用新标准规定字母RP表示,旧符号为W)图:电位器的外形与图形符号(a)外形;(b)图形符号按照电阻体材料可分为线绕电位器和非线绕电位器。
按照结构特点可分为单联电位器、双联电位器、单圈电位器、多圈电位器、锁紧电位器、非锁紧电位器、带开关电位器等。
按照操作调节方式,可分为直滑式电位器、旋转式电位器。
按照阻值变化规律,可分为直线式电位器、指数式电位器、对数式电位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又推出了电子电位器、光敏电位器、磁敏电位器等非接触式电位器。
来源:ks99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电位器是一种可调式电子元件,常用它作分压和变阻。
1.电位器分类电位器按阻值变化特性分为A、B、C三型。
阻值变化特性曲线A型:电阻值变化和转动角度成线性关系,即直线式电位器,用字母X表示。
其特点是旋动电位器轴,阻值变化均匀,R=k*θ。
电子设备中的分压电路多选用A型电位器。
线绕式电位器大多为A型电位器。
B型对数式电位器:用字母D表示。
其电阻体上的导电物质分布不均匀,刚开始转动时,阻值的变化较小;转动角度增大时,阻值的变化较大。
电位器的旋转角度与阻值的变化成对数关系,θ=klgR,即R=k’*10θ,多用于音量控制;C型:转动角度和成电阻值变化指数关系,θ=k10R,R=k’*lgθ,即刚开始旋转时电阻值变化较大,当转动角度到某一临界值时,电阻值变化趋缓,用字母Z(指数)表示。
电位器若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线绕式、非线绕式两大类。
非线绕式电位器又分为实心、膜式两种。
按结构又分为带开关电位器、多联电位器、直滑碳膜电位器、微调电位器、多圈电位器等。
电位器A20K和B20K有什么区别可以通用吗。
A B C代表什么意思谁能用通俗的讲一下,不要讲专业术语听不懂?说白话。
电位器A20K和B20K是有区别的,如果对调节要求不高,还是可以替换,但还是要看应用场合。
传感器论文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和装置显示或记录被测量值的变化。
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电位器式、应变式和固态压阻式传感器三种。
2.1电位器式传感器电位器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机电元件,广泛用于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中。
在仪表与传感器中,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把机械位移输入转换为与它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的传感元件来使用的。
利用电位器作为传感元件可制成各种电位器式传感器,用以测定线位移或角位移,以及一切可能转换为位移的其他被测物理量参数,如压力、加速度等。
此外,在伺服式仪表中,它还可用作反馈元件及解算元件,制成各种伺服式仪表。
电位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输出特性精度高(可达0.1%或更高)且稳定性好,可以实现线性及任意函数特性;受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涉、放射性)影响较小;输出信号较大,一般不需放大。
因此,它是最早获得工业应用的传感器之一。
伹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存在摩擦和磨损。
由于有摩擦,因而要求敏感元件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否则会降低传感器的精度,又由于有滑动触点及磨损,则使电位器的可靠性和寿命受到影响。
另外线绕电位器分辨力较低也是一个主要缺点。
目前电位器围绕着减小或消除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高精度和分辨力等而不断得到发展。
目前电位器虽然在不少应用场合已被更可靠的无接触式的传感元件所代替,但其某些独特的性能仍然不能被完全取代,在同类传感元件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
电位器的种类极其繁多。
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绕线式、薄膜式、光电式、磁敏式等。
在绕线电位器中,又可分为单圈式和多圈式两种。
按其特性曲线不同,还可分为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函数)电位器两种。
如图2-1所示为常用电位器式传感器。
图2-1 电位器传感器2.1.1线性电位器1. 电位器的理想特性、灵敏度图 2-2所示为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原理图。
如果把它作为变阻器使用,且假定全长为max x 的电位器其总电阻为max R ,电阻沿长度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当滑臂由A 向B 移动x 后,A 到滑臂间的阻值为max max x xR R x =若把它作为分压器使用,且假定加在电位器A 、B 之间的电压为max U ,则输出电压为max max x xU U x =图2-3所示为电位器式角度传感器。
揭秘导电塑料电位器

揭秘导电塑料电位器导电塑料电位器在五十年代后期面世,它的外形多种多样,有圆形、矩形、长条形、棒型。
结构则有单/多联、有/无止档之分。
调节方式有旋转式和直滑式。
按照目前市面上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用途来说目前主要都为精密型电位器。
一、导电塑料电位器的优点:1、电阻体可制成实心型或薄膜型,呈圆弧形或直线形,表面光洁平滑几乎似镜,平滑性相当好,分辨力极为优异。
2、接触刷与电阻体之间几乎不存在摩擦,旋转力矩小而且恒定,也几乎不存在磨损问题,耐磨性极好,耐磨寿命很长,当接触刷的接触压力为10~25g,转速为300r/min时可高达107周、有的甚至达108周,动噪声很小,可靠性极高。
3、电阻值范围宽,一般为200Ω~300KΩ,也有10Ω~1MΩ;电阻温度系数在110℃以上时,低于-150ppm/℃,在-50~﹢100℃内大约在-200~-400ppm/℃。
4、线性精度,通常以独立线性度最为适宜,一般为2%,经修刻后可提高至±0.5~±0.1%以上;譬如直径φ35的电位器可达0.05%。
5、由于电阻体可设计成横截面积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构件,因此,其额定功耗可达2~3瓦。
6、耐化学腐蚀、抗原子辐射。
7、与其它非线绕电位器比较,生产工艺简单,受环境污染少。
二、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缺点:1、接触电阻略大,但可通过调整电刷压力及材料比例来平衡。
2、导电塑料电位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有,-55~﹢70℃、-55~﹢120℃和-55~150℃三种,但耐温不超过200℃。
因而,总的性能优于线绕电位器,体积也较小。
三、导电塑料电位器的适用范围由于导电塑料电位器具有以上特点适于在宇航装置、导弹、飞机、雷达天线和各种火炮的伺服系统中使用,也适于在工业控制装置、仪表、医疗仪器和高级家用电器中,以及要求高速、耐磨的一切领域中使用。
导电塑料与线绕、金属玻璃釉、金属箔等制成复合式电位器,这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这种电位器在制造和装配了精密构件以后,将能造出更高的精密度和输出特性精度,为提供性能更加优良的电位器产品开拓了新的路子。
电位器的原理

电位器的原理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起着调节电阻值的作用。
电位器的原理是基于电阻的变化来实现电路参数的调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电位器的原理。
首先,电位器由一个固定电阻和一个可变电阻组成。
固定电阻通常是一根细长的导线,而可变电阻则是由一根可移动的接触片与导线相接触而构成。
当接触片在导线上移动时,可变电阻的长度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整个电位器的电阻值。
其次,电位器的原理是基于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电压成正比,即电阻值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就越小,而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因此,通过改变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实现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调节。
另外,电位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电阻器使用,另一种是作为电压分压器使用。
作为电阻器使用时,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旋钮或滑动片的移动来调节,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而作为电压分压器使用时,电位器可以将输入电压分成两个不同的输出电压,这在一些需要不同电压的电路中非常有用。
此外,电位器的原理还涉及到了电位器的分线性和非分线性。
分线性电位器是指在整个调节范围内,电阻值的变化与旋钮或滑动片的移动成正比;而非分线性电位器则是指电阻值的变化与旋钮或滑动片的移动不成正比。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位器类型,以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总之,电位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其原理基于电阻的变化来实现电路参数的调节。
通过对电位器的原理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位器在电路设计和调试中,从而更好地满足电路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你了解电位器的原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