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区角观察记录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15篇)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第1篇性别男所在区角绘画区时间午时14时10分观察情景记录幼儿颜色涂的不均匀,有些地方涂的很重,有些地方涂的很浅很淡,涂色时漫无目的,没有耐性,随便涂几笔了事。
评价与分析幼儿年龄小,还不明白把水果和叶子分开来涂,他不会研究水果的颜色,拿到什么彩笔就用什么颜色。
教师介入策略教师指导幼儿把水果和叶子涂色时分开,根据自我已知经验给水果涂色,不一样的水果涂不一样的颜色。
改善措施及目标及时为幼儿作总结,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帮忙幼儿积累涂色的经验。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第2篇观察对象王圣镈年龄5性别男所在区角结构区时间午时14时25分观察情景记录用雪花插片插了一件很雄伟的飞机,机身、机翼飞机轮子都有,插的飞机很形象。
评价与分析幼儿的本事不错,按教师的要求插了一件很形象的飞机。
教师期望幼儿在此基础上自我有更好的突破和创新。
教师介入策略教师指导幼儿能够再插一个战斗机、直升机、未来的飞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
改善措施及目标对于本事强的幼儿,教师能够制定的目标更高一些。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第3篇观察对象郝澳年龄5性别男所在区角绘画区时间午时14点15分观察情景记录幼儿的绘画主题是《我要飞》,他画的样貌很滑稽,头仰着像睡觉的样貌,四肢张开。
评价与分析这个幼儿是个本事较强的幼儿,他的绘画功底算是不错,虽然样貌很滑稽,但却是表现出了“飞”的样貌。
教师介入策略其实“飞”的样貌不能固定我只指导幼儿朝那儿飞,看到了什么,在飞的基础上添画所看到的东西。
改善措施及目标幼儿绘画的如何飞,怎样飞,不能固定在他的思想里,我要引导幼儿经过自我丰富的想象,画出飞的样貌,添画更多丰富的资料。
中班区角观察记录第4篇观察对象程冠豪年龄5性别男所在区角手工区时间午时14时15分观察情景记录程冠豪小朋友拿起一盒羽毛(这盒羽毛是几个毽子坏了,我把羽毛整理好了,放在了这个盒子里)一个一个摆在一齐,粘了起来,在下头画了一个圆圈,点了一个眼睛。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68篇)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户外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中班游戏区观察记录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中班游戏区观察记录在游戏区,我注意到XXX和XXX在一起玩玩具车,他们一起推着车子跑来跑去,非常开心。
但是,当XXX抢走了XXX手里的玩具车时,XXX开始哭闹。
我走过去安慰XXX,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XXX抢了她的车子。
我决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XXX把车子还给XXX,并告诉他们可以一起玩,不要互相抢夺玩具。
分析:XXX和XXX都很喜欢玩玩具车,但是他们还不太懂得分享和合作。
XXX抢走XXX的车子,导致XXX受到了伤害。
这时,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及时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教导他们要学会分享和合作。
措施: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学会分享和合作,让他们意识到这样做可以让大家都开心。
同时,我也会在讲评时强调这一点,鼓励孩子们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研究。
观察方式:个别观察观察实录:在游戏区,我看到XXX一直在玩积木,她一边玩一边专注地看着书,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我走过去问她在做什么,她告诉我她在想怎么把积木搭成一个大城堡。
我鼓励她继续努力,同时也告诉她如果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找我。
分析:XXX非常喜欢玩积木,她在玩的时候表现出了很高的专注度和创造力。
这种积极的表现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如果需要帮助,我们随时都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
措施: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会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我也会在讲评时表扬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让他们感到受到了肯定和鼓励。
观察方式:个别观察帮助小朋友搬玩具,这时可以及时表扬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她感到被重视和认可。
(2).在交往方面,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让XXX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任务,增强她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3).在语言沟通方面,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XXX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她的语言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2、在家庭方面:(1).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她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50篇
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益智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搭着自己手中的拼板(动画片形象中的小动物),过了一会儿,乔宝宝就开始烦躁起来,他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这时候,只见张悦放下手中的材料走到乔宝宝旁边,跟他说:“我们一起来拼吧。”乔宝宝欣慰的点点头。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当我再走到他们身边一看时,只见乔宝宝一脸满意和骄傲的样子,满脸幸福的告诉我说:“王老师,你看,我和张悦一起把这幅米奇图拼完啦,我们棒不棒呀。”我赶忙回应道:“宝贝,真棒!还能学会跟同伴合作完成啦,下次记住不要再发脾气咯,耐心一点好吗?老师相
[中班区角游戏个案观察]中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
![[中班区角游戏个案观察]中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16ff5e76eeaeaad0f3307d.png)
[中班区角游戏个案观察]中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观察实录:区角游戏开始了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羽哲还在到处的走动,一会来到了表演吧,一会来到了娃娃家,一会又来到了巧手吧停了下来,大家都在做红灯笼,羽哲在边上坐了下来,一会儿,边上的小朋友就着急了,来向我告状:老师,羽哲把我的红灯笼撕坏了。
我一看,红灯笼变成了几片了,羽哲手里还拿着一片。
我问羽哲:为什么要撕掉灯笼呀?这样灯笼就不漂亮了啊!羽哲一下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了,我不来了。
让我很是郁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把羽哲带到了一旁,轻声问她:你能告诉 __要撕坏灯笼吗?她边哭边说:我也想做灯笼,但是他们不给我做,幼儿园不开心,我不想来了。
我说:不是小朋友不给你做,可能是因为他们每人拿了一张就没有多余的了,那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合作呀,你说对吗?羽哲委屈的点点头。
分析:羽哲一直是个大方、宽容的孩子,今天的表现让我有点惊讶,羽哲也想参与做红灯笼,但是因为没有红灯笼了,她就发脾气撕坏了红灯笼。
可能是因为过了一个寒假,孩子在家有点被宠坏了,到了幼儿园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过来。
忘记了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做灯笼。
措施:我在讲评时请小朋友一起想想办法,遇到没有材料,但是别人也想来参与的时候怎么办呢?小朋友有的就想到了找别人合作。
在以后的活动和游戏中都可以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正在我观察我们班级很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的时.我看到我们班级中的“小不点”陈德祥在抓耳挠腮的,一幅很痛苦的表情。
看来他肯定在他玩的地方碰到了很到的困难,我近距离一看,原来他在我们班级“橡皮筋变变变”的区脚玩,可是我们这个角的层次递进了,不是以前随你在版上表现了,而是在你表现之前,自己先设计好图案,再根据自己的设计付诸与板上面,我走近一看,陈德祥的设计很漂亮,是一幢房子,旁边还有小树什么的,可是他为什么表现的却很不好似的,我过去一看,原来他只是为了让房子好看,没有把橡皮筋的长度算在其中,房子的屋顶没有办法在垫板上显现出来.看着他很着急的样子,我想启发他自己来克服一下,我试着请他自己想想为什么不能表现啊?可能是他太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想这个时候应该发挥我的指导作用了,我请他先在设计图上画的线和橡皮筋的长度做个比较,因为我先让他认识到我们的设计图和底板是一摸一样的,你怎么设计的就应该怎么用橡皮筋表示,一说他就明白了,点着头对我说原来是自己的设计出问题了.分析:我们班级的幼儿在玩这个小小设计师的时候时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幼儿觉得设计图和底板是不一样的,可能这跟老师解释的不清楚很有关系的,而且幼儿的形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能表达的清楚.我们的幼儿在玩的时候发生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先观察着,等幼儿实在没有办法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的时候,老师可以从旁观者变成指导者,适当的加以指导,解开幼儿困难的源头,让他们有信心自己完成。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通用20篇)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第1篇幼儿观察记录:让幼儿快乐上幼儿园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目标:让幼儿能快乐地上幼儿园观察记录:吴俣小朋友虽然上的是中班,但是他因为之前没有进过幼儿园生活,也没有小班的学习生活的经验,他进班时候的表现跟小班幼儿一样.每一天哭闹着说要妈妈,但经过两周的学习适应,吴俣小朋友要妈妈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但有时也会不固定的哭闹一阵,透过观察我发现他个性喜欢问一些能得到老师肯定回答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心理安慰.如:“老师,我吃完这顿饭妈妈就来接我了,对吧?”每次得到老师的肯定,他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去做自我的事情.有的时候他要做每件事之前都习惯问我们一下,得到肯定答案之后,他就会去安心游戏学习.观察分析:他虽然行为时小班幼儿的行为,但是他也具备了中班幼儿的思维潜力,就喜欢用一些肯定的回答来满足自我的心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在加上他是在中班,因为中班幼儿基本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不会哭闹,他也就少了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哭闹不成气候,就需要得到肯定的答案来满足自我.教育措施:我们利用语言的反复强化来帮忙幼儿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利用一些“个性化”的应答,抓住他喜欢问问题的个性特点,间接地与我们教师进行互动,以获得心理及情感需要的满足,进而缓解分离焦虑.抓住他的个人特点,有针对行的采用适合他的引导方法,让他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教育效果:此刻他能够快乐地与其他幼儿一齐学习生活了,问问题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第2篇观察对象:李明泽年龄:性别:所在区角:手工区时间:午时14点10分观察情景记录李明泽在选择给妈妈制作礼物时,选择了做一个项链,他把珠子从一头穿上,一拉绳,珠子就从另一头掉下来。
反复几次。
评价与分析这个孩子经过数次穿上数次又掉下来,耐性还行,但不会找珠子掉下来的原因。
教师介入策略教师看到后指导,珠子为什么会一次一次的掉下来,别人的珠子有没有掉下来,你也想个办法,阻止珠子掉下来。
中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xx幼儿园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0个3篇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0个3篇中班区活动观察记录10个1观察目的:通过投入难易度小的拼图和改变投入拼图的标志,了解幼儿能否持续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过程:(1)婴儿一进入区域,就选择了新投入的拼图。
刚开始玩的时候,婴儿拼写了相关的照片,剩下的照片不由得让婴儿皱起眉头,左边试试,右比比都错了,急得让婴儿抓住头。
这是旁边观察的阳阳兴奋地说:这个应该放在这里。
你认为这不是吗?阳阳边把拼图放在适宜的地方。
(2)小宇进入区域后,选择了大型拼图。
他很快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到了边缘的拼图。
拼写结束后,小宇拿起其他拼图考虑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放置的适宜的地方,所以他翻到卡片后面看了标记,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收区音乐响起时,小宇看到没有拼写的拼图,有些不放弃的地方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情况分析:针对上周幼儿出现的情况,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淡化,喜欢数量多、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没有长期完成拼图活动,几次放弃的各种现象说明教师在投入地区材料时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经验水平的理解还不彻底,目标过高,幼儿跳跃也没有摘下苹果,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因此,我们改变了材料,投入了难易度低的拼图,在投入的拼图上加上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易度,开展了不同能力的幼儿: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的能力强的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完成了拼图内容的一局部采取措施: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个方面添加区域材料〈1〉投入新的拼图材料,块数在20件左右,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
〈2〉在大数量拼图上做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现有水平,在拼图卡上标记数量和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以连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开展能力不同的幼儿。
中班区活动观察记录10个2中班区角观察记录(1):区域名称:手工区域。
观察对象:风暴。
记录者:顾丽亚。
观察要点:乐于与同伴交往。
幼儿活动场景记录:风暴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喜欢去手工区玩一些低调的区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区角观察记录
观察要点是否具有角色意识及同伴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游戏实录游戏开始好一会了, "理发店”里还是没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事地玩弄着材料,这时我走进了理发店:"请问,可以洗头吗?”一听这话,三个幼儿一起上前忙开了。
……
艾迪拿来围兜给我围上,建豪拿出了洗头膏在我头上挤着,佳妮热情地问:"何老师,你要按摩吗?”"好的,在哪里按摩?”她立刻牵着我的手,来到小屋里,随后三个"工作人员”把我好一阵的折腾,终于一切都做好了,我站起来表示感谢,然后接着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可惜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你们能上门服务就好了。
”三个幼儿一听都说:"我们出去给大家洗头按摩吧。
”我问:"你们出去了,店里就没有人了,有人来了怎么办?”他们想了想,都没有离开"理发店”。
幼儿行为分析开始的时候理发店由于没有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当老师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如果…就好了”的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的行为。
改进措施1、百宝箱提供幼儿可操作和替代的材料,如:用饮料瓶替代"洗头膏”,用积木替代卷发筒,这样就使游戏的内容更丰富些。
2、在交流中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如:"理发店”怎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可以请大家帮忙出点子。
3、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
的互动和沟通。
生活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要点:入睡情况及情绪反应
幼儿行为实录:
实录一:今天一早,逸铭奶奶牵着逸铭走到门口,奶奶恳求老师:"老师,今天逸铭睡觉就别让她睡了,她说睡不着。
”只见逸铭眼睛已经湿漉漉了,奶奶轻轻告诉我:"她大概不睡觉,被老师批评过,今天就不肯来幼儿园了”老师听后感到莫名其妙,"我们没有批评她,怎么回事?”我去问搭班老师,她也说没有批评过她。
实录二:中午,孩子们在安静的吹眠曲中,边脱衣服边睡下了,此时逸铭看看老师,又看看同伴,也开始脱衣服,可是眼眶里又有眼泪了。
"逸铭,怎么了,是不是不想睡觉呀?”逸铭点点头,说:"我觉得有点不舒服。
”"是吗?哪里不舒服?”她一会说脚不舒服,一会儿又说头上的辫子扎着睡不舒服。
"那老师帮你揉揉脚吧!把你的辫子也解开来。
”这时她继续寻找着更多的理由,"老师,奶奶跟你说过的,我可以不睡觉的。
”"今天老师陪在你身边,你一定能睡着的。
”逸铭将信将疑,就躺下了,在老师的安抚声中她渐渐地睡着了。
教师反思:
逸铭一直是我班表现好的乖乖女,可是近来发现她总和奶奶粘在一起,早上不许奶奶离开幼儿园,经常在老师的劝说中,奶奶才离开。
我觉得原因一是奶奶对隔代特别宠爱所导致的。
其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经不起挫折,在表扬声中长大,往往听不进批评。
其三,老师在细节方面处理过于草率,可能孩子在睡觉时曾经有这样那样扰乱睡眠的因素,老师对不睡觉的幼儿只是命令的口气,没有分析原因,使孩子对睡觉产生厌恶甚至惊慌。
改进措施:
1、利用电话或面对面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睡觉的习惯,并取得与家长意见的一致。
2、多和孩子谈心,运用正面引导的方法,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3、教师在幼儿入睡后多关注孩子午睡的情绪反应,如有反常就要耐心询问,消除孩子的
心理恐惧和不适。
区域游戏观察反思
观察要点:幼儿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游戏背景:
顾逸铭与周顾雯在图书角里准备看书。
幼儿行为教师思考
镜头一:
顾逸铭:"我想借E2的书,你呢?”
周顾雯:"我也想借E1的书。
”
顾逸铭:"那我们一起来借吧?”
周顾雯:"这里是标志,这里是你借哪里的书,你写错了。
”
顾逸铭:"我用E1来表示我的标志啊”
周顾雯:"可是这样你会跟你借得书搞错的。
”
1、孩子基本能看懂借书卡,可是在具体借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混淆的记录,比如顾逸茗的记录,很清楚他借E2 的书,可是在标志的地方用E1 表示,这样在还书的时候可能会搞错。
调整策略:
1、我觉得可能设计借书卡的时候,用文字不是很适合,部分幼儿不是很清楚,有时会记录
错。
我觉得用图来表示可能会更合适。
学习活动观察反思
观察要点:幼儿的观察记录是否合适
幼儿行为教师思考
镜头:
曹宇:"这是我的记录,第一个是餐巾纸,第二个是报纸,第三个是签画纸,第四个是蜡光纸”
"那你介绍一下,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说:
曹宇:"后面的数字表示这些纸在水里的吸水名次,1是本领最大的,5是本领最小的。
”看
了几个孩子的记录之后,我觉得他们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交流时他们表述的很清楚,其他孩子也都能理解,可是在共同进行比较时就出现了无法比较,比较时困难得现象。
调整策略:
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记录时,很难与同伴进行比较。
因为,他们的记录表是自己设计的。
所以我觉得老师需要自己设计一张大的记录表,这样老师在记录时,孩子们就能很清楚地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