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地区。
莆田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众多文物古迹。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和传承莆田的历史文化,莆田市对市内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认真甄选,经过专家评审和民意调查,确定了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莆田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莆田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介绍,以期能够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少林禅寺少林禅寺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建于唐代。
少林禅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莆田市的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
寺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其中以唐代壁画最为珍贵。
这些壁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于研究唐代壁画艺术和莆田地方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物,莆田市将少林禅寺列入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莆田古城莆田古城是莆田市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唐代。
莆田古城保存完整,城墙高大挺拔,城墙上的角楼和城门构造精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莆田古城曾是莆田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莆田古城内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民居、庙宇等,为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莆田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莆田古城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莆田市将其列入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3.文峰塔文峰塔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建于宋代。
文峰塔是一座七级八角密檐式砖塔,塔身造型优美,釉色斑斓,是莆田市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峰塔在宋、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峰塔不仅是莆田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和莆田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利用文峰塔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莆田市将其列入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音乐(共计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黄石惠洋十音荔城区文化馆2Ⅰ—2鼓吹乐仙游县度尾镇政府3Ⅰ—3仙游八乐仙游县文化馆4Ⅰ—4车鼓涵江区车鼓协会5Ⅰ—5文枕琴涵江区文联6Ⅰ—6文十番涵江区文化馆二、民间舞蹈(共计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7Ⅱ—1黄石沟边九鲤舞荔城区文化馆8Ⅱ—2南门棕轿舞城厢区文化馆9Ⅱ—3九莲灯仙游县文化馆三、传统戏剧(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Ⅲ—1莆仙戏莆田市艺术研究所四、曲艺(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Ⅴ—1俚歌梆鼓荔城区文化馆五、民间工艺(共计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Ⅵ—1文峰宫妈祖供品荔城区文化馆13Ⅵ—2白塘俞氏纸扎涵江区文化馆14Ⅵ—3卢埕李氏斋菜涵江区文化馆15Ⅵ—4刘氏竹雕城厢区文化馆六、民俗(共计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6Ⅶ—1湄洲妈祖祭典湄洲妈祖祖庙17Ⅶ—2枫亭元宵游灯习俗仙游县枫亭镇政府18Ⅶ—3妈祖回娘家祭事习俗秀屿区妈祖祖祠19Ⅶ—4瑞云祖庙戏神庙会荔城区瑞云祖庙20Ⅶ—5正月初三做寿仙游县文化馆21Ⅶ—6文峰宫妈祖诵经荔城区文化馆22Ⅶ—7延宁宫妈祖蔗塔涵江区延宁宫23Ⅶ—8妈祖金身巡游习俗湄洲妈祖祖庙24Ⅶ—9湄洲女头饰服饰湄洲妈祖祖庙25Ⅶ—10妈祖信众谒祖进香习俗湄洲妈祖祖庙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工艺(共计2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Ⅰ-1 莆田传统木雕莆田市艺术馆2 Ⅰ-2 仙作古典家具仙游县文化馆3 Ⅰ-3 荔城光临龙眼木雕荔城区文化馆4 Ⅰ-4 荔城陈氏工艺雕塑荔城区文化馆5 Ⅰ-5 妈祖宴菜莆田市艺术馆6 Ⅰ-6 梧塘黄氏纸扎涵江区文化馆7 Ⅰ-7 湄洲妈祖祖庙妈祖贡品湄洲妈祖祖庙8 Ⅰ-8 荔城区兴化米粉荔城区文化馆9 Ⅰ-9 黄石浦口宫红桔塔荔城区文化馆10 Ⅰ-10 妈祖平安饼城厢区文化馆11 Ⅰ-11 复茂兴化麻薯城厢区文化馆12 Ⅰ-12 复茂绿豆饼城厢区文化馆13 Ⅰ-13 复茂家乡粽城厢区文化馆14 Ⅰ-14 复茂百年大礼饼城厢区文化馆15 Ⅰ-15 江口吴氏卤面涵江区文化馆16 Ⅰ-16 江口林氏纸扎涵江区文化馆17 Ⅰ-17 新县方糕涵江区文化馆18 Ⅰ-18 涵江霞徐春景斋菜涵江区文化馆19 Ⅰ-19 涵江哆头土笋冻涵江区文化馆20 Ⅰ-20 笏石下郑草编工艺秀屿区文化馆21 Ⅰ-21 笏石下郑竹编工艺秀屿区文化馆22 Ⅰ-22 湄洲鱼饭湄洲妈祖祖庙23 Ⅰ-23 湄洲妈祖平安糕湄洲妈祖祖庙24 Ⅰ-24 湄洲妈祖平安面湄洲妈祖祖庙25 Ⅰ-25 湄洲海蛎吊养湄洲妈祖祖庙26 Ⅰ-26 枫亭糕仙游县文化馆二、民间舞蹈(共计3项)27 Ⅱ-1 枫亭皂隶舞仙游县文化馆28 Ⅱ-2 湄洲棕轿舞湄洲岛管委会29 Ⅱ-3 黄石澄瀛高跷荔城区文化馆三、民间音乐(共计3项)30 Ⅲ-1 大洋干笛子涵江区文化馆31 Ⅲ-2 庄边山歌涵江区文化馆32 Ⅲ-3 枫亭龙鼓诗仙游县文化馆四、传统戏剧(共计1项)33 V-1 莆仙独角戏涵江区文化馆五、传统武术(共计2项)34 VI-1 南少林“三十六宝”传统拳术莆田市艺术馆35 VI-2 涵江戴氏南少林鸣鹤二十八宿涵江区文化馆六、传统习俗(共计25项)36 VⅡ-1 新度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荔城区文化馆37 VⅡ-2 文峰天后宫三献礼荔城区文化馆38 VⅡ-3 东汾端午节化龙船城厢区文化馆39 VⅡ-4 涵江洋尾元宵跑廿六涵江区文化馆40 VⅡ-5 秋芦崇圣宫元宵圈灯涵江区文化馆41 VⅡ-6 涵江镇前打铁球涵江区文化馆42 VⅡ-7 东峤凌烟建房“点脊”习俗秀屿区文化馆43 VⅡ-8 北埔凤山寺巡游习俗秀屿区文化馆44 VⅡ-9 湄洲三月二十三禁捕湄洲岛管委会45 VⅡ-10 湄洲提虎蛋习俗湄洲岛管委会46 VⅡ-11 湄洲婴儿满月习俗湄洲岛管委会47 VⅡ-12 湄洲婴儿周岁对晬湄洲岛管委会48 VⅡ-13 湄洲老人生日礼俗湄洲岛管委会49 VⅡ-14 湄洲传统婚礼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0 VⅡ-15 湄洲祝寿礼俗湄洲岛管委会51 VⅡ-16 湄洲妈祖祖庙庙会湄洲岛管委会52 VⅡ-17 湄洲新船下水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3 VⅡ-18 湄洲脱草鞋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4 VⅡ-19 湄洲民间盖房上梁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5 VⅡ-20 湄洲男子抬神轿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6 VⅡ-21 湄洲民间“换花”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7 VⅡ-22 湄洲“出花园”成年礼俗湄洲岛管委会58 VⅡ-23 湄洲民间挂脰习俗湄洲岛管委会59 VⅡ-24 九鲤湖祈梦习俗仙游县文化馆60 VⅡ-25 枫亭留春节仙游县文化馆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信仰(5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陈瓒信仰习俗荔城区荔城区城隍庙管委会2三一教信仰莆田市东岩山三一教祖祠3东庄陈靖姑信仰习俗秀屿区秀屿区东庄镇陈靖姑祖庙董事会4平海卫城城隍爷信仰习俗秀屿区平海镇平海城隍庙董事会5江梅妃信仰习俗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民间手工技艺(20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华昌“金镶玉”“玉镶金”传统技艺莆田市莆田市华昌首饰有限公司2福建华邦明清古典家具传统技艺莆田市福建省华邦经典家具有限公司3莆田林氏车雕传统技艺莆田市荔城爵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4莆田柯氏藤编传统技艺莆田市柯国华藤编工艺所5莆田传统精细木作技艺莆田市莆田市兴化雕塑研究院6莆田传统金银首饰加工技艺秀屿区莆田市湄洲塑画院7莆田传统铜雕技艺秀屿区莆田市湄洲塑画院8方氏家酿枇杷酒工艺城厢区天妃红酒业有限公司9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荔城区蒲洋佛像工艺品有限公司10 蒲洋神佛泥塑造像技艺荔城区蒲洋佛像工艺品有限公司11 仙游洋塘木雕手工技艺仙游县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12 仙游龙威古建木作营造技艺仙游县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13 仙游纸扎古典工艺仙游县盖尾镇琼林村委会14 仙游社硎季冬白粿制作技艺仙游县社硎乡社硎村委会15 白沙戴氏白粿制作技艺涵江区白沙镇文体服务中心16 “涵兴记”豆腐乳制作工艺涵江区莆田市涵兴食品有限公司17 龙东黄氏线面制作技艺涵江区白沙镇文体服务中心18 黄氏木雕工艺涵江区莆田市丹桂工艺有限公司19 埭头民间泥塑工艺秀屿区秀屿区埭头镇翁厝村委会20 世明古装古典工艺仙游县世明民俗用品行民间舞蹈(2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舞弄九鲤荔城区荔城区镇海办长寿居委会2 沟边傩舞荔城区黄石镇和平沟边村委会民间文学(10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妈祖的传说莆田市莆田市艺术馆2 江梅妃的传说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3 田公元帅的传说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4 白沙郑樵故事涵江区白沙镇文体服务中心5 沃柄宫故事涵江区白沙镇文体服务中心6 龟山茶的传说城厢区城厢区文化馆7 龙眼的传说城厢区城厢区文化馆8 小五哥传说城厢区城厢区文化馆9 黄濂起义歌城厢区城厢区文化馆10 传统婚事闹访经文仙游县仙游古店闹房经文组民间戏曲(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木偶戏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民间音乐(2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九莲唱莆田市莆田市艺术馆2 古店八乐仙游县郊尾镇古店村方言(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莆田方言莆田市莆田市艺术馆传统医药(5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仙游建青黛传统炮制技法仙游县仙游药品检验所2 《传统中门正道命学》功法莆田市莆田市科技协会3 南少林戴良鸿跌打膏药涵江区江口戴氏家族4 笏石民间痔疮传统治疗秀屿区笏石镇北捕村委会5 东峤民间刮痧传统艺术秀屿区东峤镇百庄村委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保护单位1 黄氏南少林舞狮涵江区涵江区武术协会2 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涵江区涵江区武术协会3 莆田南少林“韦驮拳”莆田市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Ⅰ民间文学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郭定光传说秀屿区东峤镇凌烟村委员会Ⅶ传统美术2 仙游黄氏面塑仙游县枫亭黄氏面塑传习所3 张氏人物雕塑仙游县兴泰工艺有限公司4 李氏彩绘技艺莆田市伟达艺术装饰有限公司5 陈氏根艺莆田市有根斋根艺有限公司6 兴化挂屏木艺莆田市屏艺坊古典装饰艺雕厂7 郑氏沉香雕刻技艺城厢区文化馆8 林氏脱胎造像技艺荔城区兴胜工艺贸易有限公司9 仙游屏风制作技艺福建省御源轩古典艺术家具有限公司10 仙游东乡张氏竹木雕刻技艺仙游县东乡竹木雕刻技艺馆11 莆田宋氏象牙雕刻技艺莆田市湄艺实业有限公司12 仙游石雕传统技艺仙游石雕技术研究中心13 仙游竹雕技艺仙游县榜头新明竹木人家工艺厂14 郑氏山水木雕圆浮雕技艺城厢区腾晖工艺厂Ⅷ传统技艺15 仙游文房雅具制作技艺仙游县度尾镇书潭珍藏坊名木艺品厂16 漆木碗制作技艺福建山中古典工艺家具有限公司17 仙游古典艺术家具制作技艺福建山中古典工艺家具有限公司18 仙游东乡林氏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县洪英工艺有限公司19 王氏自然形古典家具莆田市三德古典家俬有限公司20 莆田民居古建技艺莆田市顺源美术雕塑院21 莆田家居木作技艺福建省华闽华居实业有限公司22 仙游木作雕缕镶嵌技艺福建省凯丰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23 莆田金属铸塑造像技艺仙游恒晟造像工艺厂24 南日木帆船制作技艺秀屿区南日镇浮叶村委会25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莆田市奇艺紫檀古典家具艺术有限公司26 九条茶制作技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27 大洋林氏麦芽糖制作技艺涵江区大洋乡兔洋村Ⅸ传统医药28 莆田南少林拳医涵江区江口镇戴氏家族29 戴氏药茶、凉茶配方涵江区江口镇戴氏家族30 英龙街塔兜膏药荔城区英龙街塔兜膏药传习所31 郑氏传统跌打伤科城厢区郑氏传统拳医研究院32 祖传伤痛秘方莆田尚薰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3 黄氏果膏系列配方莆田市大同医药有限公司Ⅹ民俗34 文峰天后宫“元宵烛山”莆田文峰天后宫管委会35 湄洲妈祖祖庙祈年典礼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36 东华闰五搭桥亭荔城区文化馆37 江口东岳观庙会习俗福莆仙东岳观文物保护管理所38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隆显坛董事会39 仙游枫亭东宅庙会仙游县枫亭镇东宅庙董事会。
我说莆田非遗800字

我说莆田非遗800字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莆田非遗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非遗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八音炉、梨园戏、土楼、海上丝绸之路等。
八音炉是莆田的独特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梨园戏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莆田梨园戏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土楼是莆田的标志性建筑,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这些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巧妙的防御设计而被誉为“活的历史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中国古代与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莆田位于其起点之一,因而拥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莆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政府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爱好者们也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向公众普及非遗知识,增强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
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
莆田非遗传承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将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技艺功底,还拥有对非遗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在他们的努力下,莆田非遗得以保持传统的独特性和魅力,并逐渐融入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莆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逐渐减弱,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
另一方面,一些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年轻一代对非遗项目的兴趣不高,导致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为了保护和传承莆田非遗,我们需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
同时,还需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热爱非遗项目,并将其传承下去。
莆田非遗作为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莆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说莆田非遗800字

我说莆田非遗800字
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莆田非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莆田非遗包括了多个项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莆田莲花酥、莆田南音、莆田木雕等。
莆田莲花酥是莆田的传统名点之一,制作工艺精湛,口感独特。
它以莲花为造型,外皮酥脆,内馅香甜,吃起来既脆又酥,回味无穷。
莆田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它以“高亢激昂、豪放激越”的唱腔著称,表演时配以精美的服饰和舞台道具,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莆田南音融合了汉族、闽南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莆田木雕是莆田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莆田木雕以桧木为原料,精心雕刻而成,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莆田木雕的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动物造型等,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除了以上几个项目,莆田还有许多其他非遗项目,如莆田刺绣、莆田剪纸、莆田徽章等。
这些非遗项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重视和支持。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传授工作,以确保非遗项目的延续和发展。
同时,举办非遗展览和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莆田非遗的魅力。
莆田非遗的传承不仅守护了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为莆田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是莆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传承和保护莆田非遗,让它继续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传下去,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莆田非遗项目

莆田非遗项目介绍莆田非遗项目是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莆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传承了莆田地区独特的文化,还展示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莆田非遗项目在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传承莆田独特的文化和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莆田非遗项目,莆田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这些机构负责调查、研究和记录非遗项目,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政策,并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展示活动。
其次,莆田市还加强了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
此外,莆田市还设立了专门的场所来展示非遗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莆田非遗项目的种类莆田非遗项目包括各种各样的项目,涵盖了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代表性的项目。
梅兰芳莆田哀乐梅兰芳莆田哀乐是莆田市的一项非遗项目,它是梅兰芳将京剧唱腔与本地传统音乐相结合的创新之作。
梅兰芳以其卓越的演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他将京剧中的高亢激昂与莆田传统音乐中的抒情凄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梅兰芳莆田哀乐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研究者。
雕刻技艺莆田的雕刻技艺也是莆田非遗项目中的一大亮点。
莆田的雕刻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莆田的雕刻工艺主要以木雕和石雕为主,其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雕刻艺人运用刀法巧妙地展现了华丽的纹样和精致的雕刻技巧,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感和观赏性。
民间舞蹈莆田的民间舞蹈也是非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莆仙花鼓舞”。
这种舞蹈以花鼓为伴奏乐器,舞者通过身体的舞动和手脚的运动展示了莆田的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莆仙花鼓舞既有辽阔的舞台表演,也有家庭和团体间的庆祝活动,在莆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代表着福建的民俗文化,该地区的信俗和民俗文化中,保存着许多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沉淀,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 莆田木偶戏莆田木偶戏,源于明代,有500多年的历史。
莆田木偶戏的演出形式独特,擅长运用音乐、武术、舞蹈等元素,加上幽默风趣、讽刺、夸张、搞笑等表演手法,收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莆田木偶戏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剧目,如《赵明诚》、《寻梅》等,取材自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寓意深远。
近年来,莆田木偶戏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 莆田棕编莆田棕编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莆田的独特文化代表之一。
在莆田的民间生产和生活中,棕编制的物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篮子、席子、草帽等。
莆田的棕编技艺独具匠心,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工艺精湛。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3. 莆田刺绣莆田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术,最早流传于闽南地区。
莆田刺绣以其细密精湛的工艺,被誉为“天下绣品之冠”。
莆田刺绣体现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田刺绣图案以自然界为主题,表现了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感悟和阐扬,深受人们喜爱。
4. 莆田秧歌莆田秧歌是一种流传于莆田地区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
莆田秧歌跳起来自由、活泼,舞姿雄健且豪放,极具地方特色。
在秧歌舞中,舞者们要高举双手,扭曲身体、弹腿、跳跃、扭腰以及踏步,舞姿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莆田秧歌不仅在本地深受欢迎,还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代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特色,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激发人们保存非遗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莆田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10.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5.10.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评审后提出的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8项),现予以公布。
莆田市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15日。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风俗文化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莆田,,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中心,自古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的美称。
有、、三大海湾。
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立意)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
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
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最为典型。
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只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
莆田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
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
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
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
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
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
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
白头春联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648年,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
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
“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
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
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音乐(共计6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黄石惠洋十音荔城区文化馆
2Ⅰ—2鼓吹乐仙游县度尾镇政府3Ⅰ—3仙游八乐仙游县文化馆
4Ⅰ—4车鼓涵江区车鼓协会
5Ⅰ—5文枕琴涵江区文联
6Ⅰ—6文十番涵江区文化馆
二、民间舞蹈(共计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7Ⅱ—1黄石沟边九鲤舞荔城区文化馆8Ⅱ—2南门棕轿舞城厢区文化馆
9Ⅱ—3九莲灯仙游县文化馆
三、传统戏剧(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Ⅲ—1莆仙戏莆田市艺术研究所四、曲艺(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Ⅴ—1俚歌梆鼓荔城区文化馆五、民间工艺(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