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1 -三、测量时间及围 ..................................................................... - 3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 3 -1、参加复测人员................................................................... - 3 -2、仪器设备 ........................................................................ - 4 -五、外业数据采集 ..................................................................... - 4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 4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 4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 6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 6 -六、业处理及分析 ..................................................................... - 6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 7 -2、观测文件 ........................................................................ - 7 -3、基线解算 ....................................................................... - 10 -4、基线检查 ....................................................................... - 22 -5、平差后坐标 .................................................................... - 23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25 -七、成果精度说明 .................................................................... - 27 -1、基线处理 ........................................................................... - 27 -2、自由网平差 ........................................................................ - 28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28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28 -八、复测结论.......................................................................... - 28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21)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22)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32)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35)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是省至登封高速公路段,本标段位于市宁陵县境,起讫里程为K19+500~K30+260,全长为10.760公里。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

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三、平面及高程系统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

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所有使用仪器均经过测绘仪器计量鉴定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限内,可用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并且测量实习课是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好机会。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

经过自己亲手实验和体会,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去完成这次测量实习。

二、实习目地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也是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测量相结合,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还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此外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在这次测量实习中我们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实习内容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并且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

通过地形图的测绘增强测定与测设地面定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大侠基础。

测量实习的基本工作:1、测绘表示图书馆及其周边地形地物地形图一张;2、将老师所给坐标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布设到地形图上。

四、测量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a、测量步骤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控制测量实训成果总结报告

控制测量实训成果总结报告

一、前言为了提高我们对控制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我们于[实训时间]进行了为期[实训时长]的控制测量实训。

本次实训以[实训地点]为背景,通过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果。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 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学会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和测量。

4. 熟悉数据处理、平差分析和成果整理。

三、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我们还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了学习和熟悉。

2. 现场测量在[实训地点],我们按照实训要求,进行了以下测量工作:(1)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测量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并计算出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测量了各个测站之间的角度,为后续坐标计算提供数据。

(3)距离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了各个测站之间的距离,为坐标计算提供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现场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测量平差理论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个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4. 成果整理将计算得到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整理,绘制出控制网图,并对测量成果进行评价。

四、实训成果1. 成功建立了[实训地点]的控制网,覆盖了[覆盖范围]。

2. 通过水准测量,计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精度满足要求。

3. 通过角度和距离测量,计算出各个测点的坐标,精度满足要求。

4. 完成了控制网图的绘制,为后续地形图测绘提供了基础数据。

五、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理解了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学会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完成了本次实训任务,增强了团队精神。

4.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们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测量成果报告

测量成果报告

测量成果报告在建筑、土木、地质、水利、测量等行业中,测量成果报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是基于实地测量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从测量成果报告的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探讨其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内容1. 项目情况介绍在报告的开头,一般需要介绍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负责单位、工程范围、任务目标等。

通过简单明了的介绍,能够让人对该项目有更为具体的认识。

2. 测量任务测量任务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详细说明测量任务的具体目的、范围和方法,包括测量对象、技术要求、测量范围和精度等。

3. 测量结果分析在报告中必须详细分析测量结果,包括测量误差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弥补措施。

同时,还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二、形式1. 格式规范测量成果报告格式规范是必须遵循的,包括报告封面、题目、页眉、页底、表格、图纸等。

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应注意各项规范,确保格式一致,使人对报告产生美观、整洁的视觉效果。

2. 表格和图像在表格和图像的制作过程中,应避免太多的插图和表格,而这些图表所呈现的数据要清晰准确。

同时,使用的颜色、字体、比例等等也要注重协调一致。

三、要求1. 准确性测量成果报告必须准确、严谨地反映测量结果,应用正确的技术和方法,遵循标准规范、严格控制误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适应性测量成果报告需要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应以简洁、明了、易懂的语言表达,同时附上足够的数据和计算过程,可供技术人员、决策者、专家和公众参考。

3. 实用性测量成果报告不仅要完成测量任务,而且还要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分析和总结,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测量成果报告对于测量行业和相关工程建设领域非常重要。

它具有参考价值、决策价值和调研价值,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从成果报告的内容、形式和要求方面,要求报告人员注重严谨科学、清晰明了、适应不同需要和实际应用价值。

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报告

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报告

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感谢您对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根据组织要求,我将向您汇报我们所进行的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的情况,特此报告。

一、工作背景和目的测量控制点普查工作是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各级部门和各类项目的需求。

本次普查的目的是更新控制点数据库,修复缺失和损坏的控制点,以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范围和方法1. 工作范围:本次普查工作覆盖本市所有的控制点,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公共空间、建筑物、道路等各类控制点。

2. 工作方法:团队成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定范围内的控制点普查。

普查内容包括:控制点坐标的测量和修复、控制点标志的安装和维护、数据整理和数据库更新等。

三、工作进展自开展普查工作以来,全体团队成员积极投入,按照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具体进展如下:1.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每个环节和任务按时完成。

2. 调查前期准备:收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控制点数据、调查路线图、测量仪器和设备等。

3. 控制点测量和修复:各小组按照任务分工,分别前往目标区域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修复工作。

在测量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操作和数据记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控制点标志安装和维护:根据测量数据和相关要求,将控制点标志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维护和标识,以便后续的使用和识别。

5. 数据整理和数据库更新: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缺漏,更新控制点数据库的内容,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同步。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这次控制点普查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将其总结如下,并提出改进建议:1. 人力不足:由于控制点众多且分布广泛,导致工作量较大,推进速度稍显缓慢。

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考虑增加合理的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 设备更新需求:部分测量仪器设备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精确测量的需求。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

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

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

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

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

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

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

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

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范文9篇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范文9篇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范文9篇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新学期开始了,从开学到现在为期三个星期的控制测量实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训,巩固扩大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前在课堂上老师虽然讲得很详细,课后也得到了一定的实际操作,但都是最基本的,本次实训后,我获得了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

我们这次的实训分三个任务:(1)闭合导线测量(2)三等水准测量(3)成果处理(用南方软件算平差)第一周:我们的任务是闭合导线测量,我们共有十六个导线点,通过观测导线的水平角度和测量水平距离通过严密平差得到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必须达到的要求是:测角左右角各两个测回,半测回差24秒,测回差18秒,2c较差18秒。

这一周都是阴雨天气,天气也特别的寒冷,班委决定给每人发了双雨鞋。

但再寒冷的天气也浇灭不了我们的热情,再恶劣的天气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怀着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来到了工地。

记得刚开始架全站仪的时候,速度特别慢,经常几分钟还调不平仪器,后来随着自己动手次数的增多,发现自己的速度有明显的提高,现在基本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中整平了。

对此我们不仅对仪器的对中整平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观测点的熟练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不管是精度还是要求方面。

例如我们最开始操作的时候,我们观测一个点到数据算完得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一个星期之后,我们的速度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了,而且误差特别的小,这也是实训带给我们的收获。

第二周:我们的任务是三等水准测量,比以前的四等水准的技术要求更要高一些了,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是:(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熟悉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量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在三等水准测量中,我们遇到了比较多的问题,由于每个测站与测站之间必须要测偶数个站,水准尺与仪器之间不能超过七十五米,而且两个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差不能超过两米,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的问题,但经过熟练之后我们也能看出个相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
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2月
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
编写:
主要参加人员:刘晓亭张凯凯张进财张航天
报告编制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1 概述1
1.1工程概况1
1.1.1地理位置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1
2 技术依据及平面坐标系统2
2.1技术依据2
2.1.1 测量技术依据2
2.1.2 现有成果资料2
2.2平面及高程坐标系统3
2.3测量仪器3
3 导线控制网测量3
3.1导线控制网简介3
3.2导线控制网数据处理4
3.3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表4
4 高程控制网测量5
4.1高程控制网简介5
4.2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6
附件1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7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隧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隧道160米。

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隧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隧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隧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

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
留村-闽江道:已有隧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隧道断面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隧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世界(留村直出):新修隧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170米。

宽:1.0米高:0.4米。

仓丰-雅清街:已有隧道长约4900米,直墙高约2.6米,净宽2.2米,已有电缆支架,仅敷设电缆。

雅清街-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直墙高2.45米,净宽2.2米。

槐安路-京珠高速:新修隧道长约1540米,直墙高2.2米,净宽1.9米。

京珠高速-海世界(仓丰直出)新修预制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570
米。

宽1米,高0.4米。

图2.1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
2 技术依据及平面坐标系统
2.1技术依据
2.1.1测量技术依据
①《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③本工程编写的《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2.1.2现有成果资料
现有成果资料为石家庄市地铁1号线测量控制点成果表,如下表所示:
测量控制点成果表
平面坐标系:采用石家庄市地方坐标系统
高程坐标系:采用石家庄市地方高程系统
2.3 测量仪器
本标段导线控制网测量采用Leica TCRA1201全站仪及其配套棱镜施测,高程控制网采用DSZ2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施测。

仪器详情见下表:
3.1 导线控制网简介
本标段导线测量以设计交桩的DT[1] 80、DT[1] 81、DT[1] 82作为已知边,根据工程需要,与标段范围内新增12个导线加密点,编号为DL1~DL12。

加密点设置完成后,与已知边形成闭合导线线路,控制点平面布置情况附件1。

外业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中的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作业,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两测回;边长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每测回四次读数。

精密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3.2 导线控制网数据处理
外业测量完成后,我项目部测量人员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了计算及复核,确定原始记录正确无误且满足技术要求后,利用ESDPS软件进行附和导线平差计算,结算结果显示角度闭合差w=4.0(s)<5√n=17.3(s);纵坐标差fx=-0.027m;横坐标差fy = 0.0254m;全长闭合差fs = 0.0371m;相对闭合差k = 1:110452<1:35000,满足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证明设计交桩点位可作为施工依据,同时推算出各加密点的平面坐标。

平差过程见附件2。

3.3 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表
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标如见下表:
导线控制测量成果表
编制: 复核:日期:
4高程控制网测量
4.1 高程控制网简介
本标段使用DT[1] 81、DT[1] 82作为高程控制网的已经点,沿线利用加密3个点位作为高
程点桩位,点号为DL7、DL8、DL9,外业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二等水准要求施测,技术要求见下表。

4.2 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
外业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数据采集后,利用Excel表格办公软件进行高程平差计算,平差过程如下:
由上表可知误差-0.0037<2mm,数据符合规范要求。

4.3 高程控制网测量成果表
本次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见下表所示
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表
附件1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 - -专业资料-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三分部闭合导线计算成果表(闽江道段)
- - -专业资料-
计算者:复核者:计算日期:2014-12-08 - - -专业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