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

合集下载

小学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小学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说课稿一、说教材通过前面七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单元学习,夕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是怎样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

聚焦板块,提出本课核心任务——“预测未来天气,制作天气预报”。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也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说学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

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

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加上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天气》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说课课件(附反思、板书)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天气》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说课课件(附反思、板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环节四 、拓展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 1、天气:气温、降水量、风、云等——气候 2、观测天气现象——如实记录——整理分析获得规律 3、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气温计、风旗、风向标、雨量器等)。 4、天气和我们息息相关。气象学家对于天气的及时预测可以更好的指导生产与生活。还可以最大程 度的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天气对种植到底影响有多大呢?请同学们课下去查阅相关资料,继续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 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课堂练习
1. 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区域表示( )。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2. 全球不同的地区放飞探空气球的时间应该( )。 A.全球统一 B.由国家决定 C.由地区决定 3.(多选)气象员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做出预报需要结合哪些信息?( ) A.地和气候特点
环节三、研讨 1.思考: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2.提问:我们学校马上要进行秋游了,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可以提前做些什么?首先我们就要去看一看 天气预报了,出行当天的降雨,温度,风力等,我们都要了解一下它,能够更好的方便我们的生活。 3.讲解: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获取天气预报,现在我们的网站还有手机APP都有很多的平台,我们从 中就可以了解到气象知识。 4.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天气预报,这又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 气预报,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出行,让我们知道如何穿衣和防雨,同时极端天气预报,它可以最大限 度的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天气的几个基本要素(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天气观测,并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

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等。

3.天气预报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如出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

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提出“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

天气预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等环节。

2.了解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方法。

3.认识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能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方法。

3.能够与同学合作,进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模拟实验。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优质课件
19
18
二、注重小组讨论,强化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当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此 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 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让他们进 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为了能 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讨论的内容是 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 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需要种到土里并且 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其次我引出了第二 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件?如何用实验证明? 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 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 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 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 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第三单元 天气
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
一、聚焦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未来的天气
状况能够预测吗?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
二、探索 1.天气预报的内容
3
天气状况: 雷阵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好奇。

但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学会观察和分析天气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地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天气预报的资料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和数据,供学生分析和预测。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关于天气的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突然下雨的情况?你们觉得天气预报准不准?”等问题。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制作天气预报。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天气预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常见形式和内容。

同时,介绍一些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如气象卫星、雷达、气象仪器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和数据。

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和数据,尝试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让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

天气预报如何制作

天气预报如何制作

制作数值天气预报的方法步骤:

(1) 首先,把作为流体的大气所遵循的物理定理写成数学方程,然后,用 数值计算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数学物理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再把离散化的 方程组编写成计算机程序,以便借助高速计算机完成这一工作量巨大的 运算。
(2) 把整个大气空间分割成均匀分布的一个个小盒子(称之为格点,水平 方向 10--100来公里、垂直方向几十米)。 力、风向、温度、湿度等),然后,把这些非均匀分布的气象资料插值 到均匀分布的一个个小盒子上(即模式格点上),形成数值天气预报模 式的初值。 (一个时间步长有几十秒--三十不等),一个格点,一个格点地计算 大气的运动变化。 格点的气象要素值(如气压、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高度、云、雾、 降雨量等),即预报出未来的天气。
大、日本、中国(T213)等。 1—2天的预报和传统方法相当,2天以后 预报较传统方法优越, 5—7有较强的可 用性。 难点:初始场资料同化。 传统天气预报以人的思维为主,数值天 气以数学计算为主,但存在预报释用问 题。
天气预报种类
短时天气预报:0—12小时 短期天气预报:0—72小时 中期天气预报:72小时—7天 长期天气预报:月、季、年
高空观测资料
从近地面的低空到几十公里高空的风 向、风速、气压、温度和湿度等
天气图分析
返回
2005年3月4日14时地面天气图
卫星云图资料
雷达回波资料
返回
雷达回波图
其它先进大气探测手段
闪电定位仪
GPS 风廓线探测仪
飞机探测
卫星遥感技术
的地形
谢谢大家!
同样因为太阳的热量在不同季节、不同
地区的分布不一样,从而在地球不同地 区形成了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这些 系统间进行有规律的物理运动,从而形 成天气的变化。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了解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课前学习任务
课前学习材料:气象观测的相关资料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相关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天气日历和天气预报有什么不同呢?
【学习任务二】
简单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 2
3
4 5
【学习任务三】
请简要说明天气预报和农业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了解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PPT课件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知道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 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专家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哪些信息与我们的天气 日历上的内容是相似的?
哪些是不同的或者是我 们从来没有观测、记录的?
2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收集数据
2.数值天气 预报3Leabharlann 气象员做 出预报4.天气会商
5.发布天气 预报
天 气 预 报 的 制 作 过 程
校园气象站
研讨
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 状况,使我们对天气的变化早做准备。如:我们 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决定出行是否带伞,渔船接收 到台风警报可以及时躲避。
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 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聚焦
你通过哪些 方式收看或收听 过天气预报?
探索 1 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课堂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