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工程技术-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采油工初级工基础知识

采油工初级工基础知识

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是以气态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有的从独立的气藏中 采出,有的是伴生在石油中被采出。 天然气一般无色,有汽油味或硫化氢味,易燃烧。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主要由以下几项参数描述。 (1)体积系数:气体在油层条件下所占的体积与在标准状况(20℃和0.101 MPa) 下所占体积的比值,为无因次量,其值远小于1。 (2)天然气压缩系数:是指压力每变化1MPa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率,单位是每帕 或每兆帕((Pa-1或MPa-1))。 (3)天然气粘度:是天然气流动时气体内部分子问的摩擦阻力,单位是毫帕秒 (mPa’s)。 (4)天然气密度和相对密度: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称天然气密度,单位是千克 每立方米kg/m3)。相对密度则是指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的天然气密度与在标准 状况下同体积干燥空气的密度之比值,为无因次量。
(4)原油粘度: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粘度, 单位是毫帕秒(mPa· s)。影响粘度的因素很多,在地层中的原油,由于温度高、 压力高,且溶解有大量天然气,所以粘度小;而地面原油温度低,溶解气少, 所以粘度比地层条件下大得多。如果原油粘度大于50mPa· s,20℃时相对密 度大于0.920时就叫稠油。 (5)原油凝固点: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叫做原油凝固点。凝固点 在40。C以上的原油叫高凝油。 (6)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 之比值,称为原油体积系数,为无因次量。原油体积系数是用来计算石油地 质储量、注采比、地下亏空等主要开发指标的换算系数,它的数值一般都大 于1。 (7)原油收缩率:地层原油采到地面后,天然气逸出使体积缩小,收缩的体积 占原体积的百分比称为收缩率。 (8)原油压缩系数:单位体积的地层原油的压力每增加或减小1Pa时,体积的 变化率称为压缩系数(又称压缩率),单位是每帕或每兆帕(Pa-1或MPa-1)。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库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库

采油工程基本知识库一、油水井基本知识1、油井总井数所有自喷井、抽油机井、电潜泵井、螺杆泵井和采取其他方式抽油的井的总和。

反映整个油田的油井总数量。

油井总井数是由开井数、关井数组成。

关井数包括计划关井数、停产井数、待废弃井关井数。

其中,待废弃井指已向股份公司申请报废,但尚未批复的油气水井,视同计划关井(此类井数很少)。

指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油水井总井数不包含已废弃井及其再利用井。

2、自喷井利用地层本身的天然能量使油喷至地面的油井。

3、抽油机井依靠抽油机和井下有杆泵将油从地层采到地面的油井。

当前这种抽油井占主导地位。

抽油机井按照抽油杆分类为普通钢杆井、高强度杆井、玻璃钢杆井、空心杆井、电热杆井、连续杆井及其它杆柱类井。

抽油泵由抽油杆带动上下运动,抽吸井内原油,它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管式泵是抽油泵井最常见的一种。

3.1 普通钢杆采用杆柱等级为C、D、K级的采油的油井;普通钢杆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直径小,使用范围广,约占有杆泵抽油井的90%以上,按照不同的强度和使用条件分为:C、D、K三个等级,机械性能如下表所示:钢级抗拉强度MPa 屈服强度MPa 使用范围C 620~794 412 轻、中负荷油井D 794~965 620 重负荷油井K 588~794 372 轻、中负荷并有腐蚀介质的油井3.2 高强度杆杆柱用等级为H级及以上杆进行采油的油井;H级高强度抽油杆,是用D级抽油杆经表面高频淬火处理,其抗拉强度提到1020MPa,承载能力比D级抽油杆提高20%左右,适用于深井、稠油井和大泵强采井。

3.3 玻璃钢杆杆柱中采用玻璃钢抽油杆采油的油井;玻璃钢抽油杆是由玻璃钢杆体和两端带抽油杆标准外螺纹(尺寸与普通钢抽油杆相同)的钢接头组合构成。

它具有重量轻、可实现超冲程、弹性好,抗腐蚀、疲劳性能好,没有疲劳极限等优点,因而可减少设备投资、节省能源和增加下泵深度,适用于抽汲腐蚀介质,但也因价格贵,不能承受轴向压缩载荷和高温(大于95℃),而且报废杆不能溶化回收利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本知识库采油工艺研究院二○○九年六月一、油水井基本知识1、油井总井数所有自喷井、抽油机井、电潜泵井、螺杆泵井和采取其他方式抽油的井的总和。

反映整个油田的油井总数量。

油井总井数是由开井数、关井数组成。

关井数包括计划关井数、停产井数、待废弃井关井数。

其中,待废弃井指已向股份公司申请报废,但尚未批复的油气水井,视同计划关井(此类井数很少)。

指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油水井总井数不包含已废弃井及其再利用井。

2、自喷井利用地层本身的天然能量使油喷至地面的油井。

3、抽油机井依靠抽油机和井下有杆泵将油从地层采到地面的油井。

当前这种抽油井占主导地位。

抽油机井按照抽油杆分类为普通钢杆井、高强度杆井、玻璃钢杆井、空心杆井、电热杆井、连续杆井及其它杆柱类井。

抽油泵由抽油杆带动上下运动,抽吸井内原油,它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管式泵是抽油泵井最常见的一种。

3.1 普通钢杆采用杆柱等级为C、D、K级的采油的油井;普通钢杆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直径小,使用范围广,约占有杆泵抽油井的90%以上,按照不同的强度和使用条件分为:C、D、K三个等级,机械性能如下表所示:3.2 高强度杆杆柱用等级为H级及以上杆进行采油的油井;H级高强度抽油杆,是用D级抽油杆经表面高频淬火处理,其抗拉强度提到1020MPa,承载能力比D级抽油杆提高20%左右,适用于深井、稠油井和大泵强采井。

3.3 玻璃钢杆杆柱中采用玻璃钢抽油杆采油的油井;玻璃钢抽油杆是由玻璃钢杆体和两端带抽油杆标准外螺纹(尺寸与普通钢抽油杆相同)的钢接头组合构成。

它具有重量轻、可实现超冲程、弹性好,抗腐蚀、疲劳性能好,没有疲劳极限等优点,因而可减少设备投资、节省能源和增加下泵深度,适用于抽汲腐蚀介质,但也因价格贵,不能承受轴向压缩载荷和高温(大于95℃),而且报废杆不能溶化回收利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3.4 空心杆杆柱中采用空心杆进行采油的油井;空心抽油杆就是中间空心的钢质抽油杆,利用空心抽油杆可解决如下问题:有杆泵抽油井洗井清蜡,有效防止洗井水伤害油层,提高热效率;利用空心电热杆解决稠油和凝油加热问题;实现无管采油;利用空心抽油杆加药,以解决原油降粘、降凝以及清蜡防蜡的需要;配套空心泵解决有杆泵抽油井生产测试问题;带动有杆螺杆泵,增大扭矩。

采油工程知识点整理

采油工程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曲线。

表皮效应:由于钻井、完井、作业或采取增产措施,使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变差或变好,引起附加流动压力的效应。

表皮系数:描述油从地层向井筒流动渗流情况的参数,与油井完成方式、井底污染或增产措施有关,可由压力恢复曲线求得。

井底流动压力:简称井底流压、流动压力或流压。

是油、气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

.它表示油、气从地层流到井底后剩余的压力,对自喷井来讲,也是油气从井底流到地面的起点压力。

流压: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

既是油藏流体流到井底后的剩余压力,也是原油沿井筒向上流动的动力。

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与渗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可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即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曲线的负倒数。

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油井流入动态: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和井底流压的关系,反应了油藏向该井供液能力。

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

滑脱损失: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

流动效率:油井在同一产量下,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表示实际油井完善程度。

持液率:在气液两相管流中,单位管长内液相体积与单位管长的总体积之比。

Vogel 方法(1968)①假设条件: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溶解气驱油藏。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c.忽略重力影响;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原油流量相同。

②Vogel方程③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步骤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工作点:a.计算b.给定不同流压,计算相应的产量:c.根据给定的流压及计算的相应产量绘制IPR曲线。

采油工基础知识

采油工基础知识

采油工基础知识新安边采油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石油常识1、石油: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一般呈现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也有无色透明的。

可以燃烧,一般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

含硫化氢时有臭味,含芳香烃时有香味。

2、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有碳、氢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14%,还有氧、氮和硫,但含量都不超过1%,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其中甲烷(CH4)占42-98%。

4、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天始脱气时的压力。

5、原始溶解油气比:在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原油所溶解的天然气量。

单位:立方米每吨原油密度: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6、相对密度:原油在温度20℃时密度与温度为4℃时同样体积纯水密度之比。

7、原油粘度: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的磨擦阻力,单位毫帕秒。

8、原油凝固点: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9、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0.原油密度: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

二、地质基础知识:1.储油层: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

两个主要特性:孔隙性、渗透性。

2.孔隙度:岩石中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在该岩石中所点的比例。

3.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

是决定油层产油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4.圈闭:能够使有聚集起来的场所。

5.油气藏:地下岩层能够聚集并储藏石油或天然气的场所。

形成油气藏必须具备生、储、盖、运、圈等条件。

6.油气藏的类型:根据圈闭形成的类型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

7.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顶界的交线称为外含油边界,也叫含油边界。

8.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底界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也叫含水边界。

9.气顶边界:油气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称为气顶边界。

采油工艺-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艺-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重力沉降
碰撞分离
三、立式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当油气混合物沿着切线方向进入分 离器后,立即沿着分离器壁旋转散开, 油的相对密度大,被甩到分离器壁上而 下滑,气的相对密度小则集中上升,部 分小液滴落在挡油帽上散开,油、气进 一步分离,油沿挡油帽下滑,气上升。 上升的气体经下层分离伞收集集中,从 顶部开口处上升进入上层分离伞,沿上 层分离伞面上升,这样一收一扩并几次 改变流动方向,尤其在通过伞斜面过程 中,使初分离出来的气体中携带的小油 滴吸附在分离伞的斜面上,聚集成较大 的油滴而下滑落入分离器的下部,然后 经油出口排出分离器。而经两次分离脱 出的比较纯净的天然气则从分离器顶部 的气排出口排出。
一、抽油机的组成
主机: 底座 减速箱 曲柄 辅机: 平衡快 连杆 横梁 电动机 支架 游梁 驴头 电路控制系统 悬绳器刹车装臵 各种连接轴承
结构特点:
曲柄连杆机构和驴头分
别位于支架的前后两边,曲
柄轴中心基本上位于游梁尾
轴承的正下方。
新系列游梁式抽油机代号
CYJ 3 — 1.2 — 7 (H) F F—复合平衡 B—曲柄平衡 Y—游梁平衡 Q—气动平衡
二、采油树的作用 悬挂油管、承托井内全部油管的 重量;密封油、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 控制和调节油井的生产;录取油、套 压力资料,测试,清蜡等日常管理; 保证各项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采油树的维护保养 保持设备清洁无渗漏、无油污、 无锈 、无松动、无缺件、各部件开关 灵活好用。
第三节
抽油机设备与保养
8、检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检查刹车形成与刹车间
隙,检查刹车可靠性。如果磨损严重,断裂等,应更换 刹车片,并调节刹车的松紧度。刹车销锁死牙块应卡在 刹车槽的1/3—2/3之间。 9、检查驴头中心与井口中心对中情况。如不对中应 进行调整。 10、检查毛辫子,有起刺、断股现象应更换;检查悬 绳器,上下夹板应完好,绳辫子的断股在同部位断三丝 的钢绳就需要更换,钢绳粗细不均匀应更换,钢绳生锈 应加油润滑和外部抹黄油润滑。 11、检查电动机运行声音及温升,检查电动机轴承、 风扇,检查配电箱线路、启动器、过电流保护装臵及仪 表,检查接地装臵及电缆等。

采油工初级理论

采油工初级理论

准确的地层原油物性分析 资料是研究油田驱动类型、 确定油田开采方式、计算 油田储量、选择油井工作 制度的依据
第一章
第二节 油、 气、水的性质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
二、原油的化学性质
石油主要由碳(83%-87% ) 、氢(10%-14%)元素组成,还有氧、氮和硫,但 含量都不超过1%,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上述各元素在原油中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而存在,多以烃类化合物为主,另外 还有少量的含氧、硫、氮的非烃类化合物
天然能量
人工补充能量
在油田开发原则确定及 层系划分时做出选择
注水
气举
化学注人剂
井网部署就是指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网)、井数的多少、井距排 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部署,井网的分布方式(注采系统)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 类,主要了解一下概念: 井网密度、井别、探井、资料井、生产井、调整井、检查井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油田开发简介
一、油田开发的概念
1、概述
油田开发就是根据石油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 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 油田,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其按预定的生产能力 和经济效率实现长期稳产至开发结束
四、 地层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层水在岩石(油层)孔隙中呈油水(气)混合状态;油藏边水和底水呈自由状态 1、物理性质:地层水一般都带有颜色,并视其化学组成而定,通常是透明较差,呈混 浊状;相对密度多大于1,在1.001~1.050间不等;粘度一般比纯水高,温度对其影响 较大,随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2、化学成分:Na+、K+、Ca2+、Mg2+和C1-、SO42-、CO32-、HC03-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采油工程基础知识第一节完井基础知识一、完井基础还是简介完井:是指一口井按照地质设计的要求钻达目的层和设计井深后,直到交井之前所进行的工作。

(一)完井方法我国主要的完井方法是以套管射孔为主的方法,约占完井井数的80%以上,个别灰岩产能用裸眼完井,少数热采式出砂油田用砾石充填完井。

套管完井:套管射孔完井、尾管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先期裸眼完井、后期裸眼完井、筛管完井和筛管砾石充填完井。

1、套管射孔完井1)、在钻穿油层后,下入油层套管并在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用射孔器射穿套管、水泥环,并射入生产层内一定深度,构成井筒与产层的通道,这种完井方法称套管射孔完井。

2)、套管射孔井筒与产能的连通参数:(1)射孔孔径:正常探井和开发井为10mm,特殊作业井不大于25mm;(2)射孔孔眼几何形状:短轴与长轴之比不小于0.8;(3)射孔孔眼轨迹:沿套管表面螺旋状分布;(4)射孔密度:正常探井和开发井10~~20孔/m,特殊作业井可根据确定,一般不超过30孔/m;(5)射孔深度:射孔深度除要求穿透套管和水泥环外,还要尽量通过油层损害区进入无损害区。

(二)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较固井。

固井的目的(三)射孔用聚能射孔弹将套管、水泥环和油层弹开,使油层中的油气流入井筒内,再借助油层的压力流(或抽汲)到地面,达到出油的目的。

影响因素:孔深、孔密、孔位、相位角。

二、油水井井身结构1、井身中下入的套管: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

2、采油需要掌握的完井数据完钻井井深:裸眼井井底至方补心上平面的举例;方补心:钻机正常钻井时,安装在钻台上的转盘能卡住方钻杆,使方钻杆与钻盘一起转动的部件,简称补心;套补距:钻井时的方补心上平面与套管头短节法兰平面的距离;油补距: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其油补距为四通上法兰平面至补心上平面的距离,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其油补距是指有关挂平面至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套管深度:套补距、法兰短节与套管总长之和;油管深度:油补距、油管头长与油管总长之和;水泥返高:古井是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环形空间内水泥上升高度,具体指水泥环上端至补心上平面的距离;水泥帽:古井是从井口到地下40m左右处,套管与井壁之间封固的水泥环;沉砂口袋:从人工井底到所射油层底部(射孔底界)的一段套管内的容积;人工井底:固井完成后,留在套管内最下部的一段水泥凝固后的顶面;水泥塞:从完井井底到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的高度;射孔顶界:射开油层顶部深度,m;射孔底界:射开油层底部深度,m;3、注水井结构注水井结构是在完钻井井身结构的基础上,井筒套管内下入油管及配水管柱与井口装置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喷采油

抽油机井

有杆采油

地面驱动螺杆泵
式 人工举
升采油
潜油电泵井
潜油螺杆泵
无杆采油 气举
水力活塞泵
射流泵
2.采油方式分类
什么是人工举升?
在地层的天然能量不足以维持自喷生 产或者虽然可以自喷但产量达不到要求时, 在井筒中下入机械设备,对流体做功,使 流体能够流到地面的工艺过程,称为人工 举升。
潜油电机的外形为细长 圆柱体,分单节和多节,节 中分段,每段相当一个小电 机。每节电机由多个相同的 小电机组成。在单节电机内 是由同一个外壳、同一个绕 组、同一根轴组装而成的。 它主要由定子、转子、止推 轴承、油路循环系统组成。
(4)保护器
保护器的作用是连接电 机和离心泵,防止井液进 入电机。
保护器原理
4.抽油机井
抽油机
抽油
抽油杆
装 抽油泵

附件
(1)抽油机
抽油机
游梁式
常规型 前置型 异相型 斜井式
无游梁式(链条机、液压机等)
冀东抽油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其它抽油机:a b c d e)
抽油机的主要部件
(2)抽油杆
抽油杆是有杆抽油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 用是将抽油机的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图片)
二、采油基本知识
1.油气生产与处理过程 2.采油方式分类 3.自喷井 4.抽油机井 5.电泵井 6.螺杆泵井 7.气举采油 8.采油方式比较
1.油气生产与处理过程
井——计 量——中 转——联合站(三相、原稳、储油、气处理)——注 水 井
➢油气生产与处理过程示意图
附:高一联流程图
2.采油方式分类
工 程
处 理
销 售
➢采油工程系统的组成:
具有一定储存和流动特性的孔隙或裂缝 介质系统,即油藏;
人工建造系统,包括井底、井筒、井口 装置、采油设备、注水设备以及地面集输、 分离和储存设备等。
➢ 采油工程的任务: 通过生产井和注水井采取一系列工程技术
措施作用于油藏,使油气畅流入井,并经济 有效地举升至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等。
普通抽油杆(C级、D级、K级、KD级等)

超高强度抽油杆

玻璃钢抽油杆

空心抽油杆
特种抽油杆 电热抽油杆
连续抽油杆
柔性抽油杆
(3)抽油泵
杆式泵(原理)
抽 管式泵(实物)

液力反馈泵

防砂卡泵(如长柱塞泵)
特种泵 柔性金属泵(结构)
双作用泵(原理)
两级压缩泵
5.电泵井
电动潜油离心泵简称电泵,是利用地面专用变 压器通过潜油电缆把电能传递给潜油电机,再通过 多级离心泵把井液举升到地面的一种机械采油方式。
(1)电泵装置的组成
潜油电机
保护器 电泵机组 分离器

离心泵
泵 潜油电缆 装 控制柜 置 变压器
附属装备( 特 殊 采 油 树 、 井 下测试装置、小扁 护罩、单流阀、泄 油阀等)
(2)井口装置
井口高压密封端子
10KV电压 绝缘性能 >2500MΩ 工作压力25MPa 温度150℃
(3)潜油电机
➢采油树
采 油 树 按 连 接 方 式 分 为 三类:
①法兰连接的采油树; ②丝扣连接的采油树; ③卡箍连接的采油树。
➢采油树
采油树附件: ① 套管头:套管头装在整个井口装置的最下端, 其作用是连接井内各层套管,并密封各层套管 的环形空间。通常表层套管与法兰连接有两种 方式:焊接或螺纹连接方式。 ② 油管头:其作用是悬挂下入井下油管、井下 工具,密封油套环空。
➢ 采油工程的主要目标: 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的原油开采至地
面。
➢ 采油工程的专业特点: 涉及的技术面广、综合性强而又复杂; 与油藏工程和地面工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工作对象是生产条件随油藏动态而不断 变化的采油井和注入井。
➢主要工作内容:
开展以油田开发方案、油田生产维护为 主要内容的井下作业和采油生产技术管理工 作,包括采油工程方案编制与实施、完井与 试油、试采、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等内 容。
3.自喷井
自喷井
井口装置 油管 套管
什么是油补距、套补距?
➢井口装置
井口装置示意图
1--油管压力表 2—清蜡闸门 3—生产闸门 4—油嘴套 5—出油管 6—总闸门 7—套管闸门 8—套管压力表 9—套管 10—油管
➢采油树
采油树是控制和调节油井生产的主要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
① 悬挂油管,承托井内全部油管柱重量; ② 密封油套管间的环形空间; ③ 控制和调节油井的生产; ④ 保证各项井下作业施工的顺利进行; ⑤ 录取油套压力资料、测压、清蜡等日常管理 工作。
保护器分为沉淀(沉降) 式保护器和胶囊式保护器。
胶囊式保护器上部为胶囊 式结构,内装有润滑油,下部 为沉降式结构。 特点:密封可 靠,寿命长;电机油漏失少; 机械密封分散,散热性好。
(5)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器是为了将 井液中的气体分离出,保 证泵正常运转的装置。
常用的分离器有沉降 式和旋转式两种:沉降式 分离器出现较早,但目前 由于分离效率低、适用范 围小已逐渐被旋转式分离 器所取代。
➢ 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采油采气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 手段、是决定油气田产量高低、采油采气速度快慢、 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 术。
随着20世纪50年代老君庙和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 我国引进和自我探索了一批适应油田开发的采油工程 技术。
在20世纪60-70年代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田的开 发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采油工程技术,并在实践中 逐步完善配套。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全面调 整挖潜和特殊类型油气藏开发中,形成了
适用于中国多层油气藏、气顶油藏、低渗 透油气藏、复杂断块油气藏、砂砾岩油气 藏、裂缝性油气藏、稠油油藏、高凝油油 藏和凝析油油气藏等多类油气藏开发的13
多套采油采气工程技术。
提纲
一、概述 二、采油基本知识 三、采油生产管理 四、采油工艺技术 五、油田注水 六、井下作业 七、采油工程技术指标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提纲
一、概述 二、采油基本知识 三、采油生产管理 四、采油工艺技术 五、油田注水 六、井下作业 七、采油工程技术指标
➢什么是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 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 技术措施的总称。
油 田
开 发 钻井工程
采 油
油 气
油 气
开 发
方 案 地面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