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词条

2019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词条
2019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词条

2019上小学科目二第一轮必备知识

时间:12月11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一)

1.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2.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4.近现代社会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

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

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7.《学记》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

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

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

而弗达。

(5)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

必有居学。

8.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9.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

(2)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3)四段教学法

10.杜威

(1)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2)无目的论

(3)五步教学法

时间:12月12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

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1.(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

(1)查找文献资料;

(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3.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4.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

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学手段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7.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8.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

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9.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10.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

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的功能

时间:12月13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人的发展(二);教育目的

1.顺序性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教学

2.阶段性

教育启示:针对性教学

3.不平衡性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4.互补性

教育启示:长善救失

5.差异性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6.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的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7.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9.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1)政治、经济、文化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1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时间:12月14日

背诵内容: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专业发展(一)

1.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

展的状况;(经济)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

的要求;(政治)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人口)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

学制的经验。(本国历史+外国经验)

2.双轨制

(1)特点:两轨既不相通,也不衔接

(2)代表:英国、法国、西欧

3.单轨制

(1)特点:仅有一轨,有利于教育普及

(2)代表:美国

4.分支型

(1)特点:前半段单轨,后半段双轨

(2)代表:苏联

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

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义务教育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免费性

7.教师的劳动特点

(1)示范性

(2)创造性

(3)复杂性

(4)广延性和连续性

(5)隐含性

8.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9. 教师的成长历程

(1)关注生存

(2)关注情境

(3)关注学生

10.教师职业成长的途径。

11.(1)职前师范教育

12.(2)职后: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他人经验;参与行动研究;反思自教学经验

时间:12月15日

背诵内容:教师专业发展(二)课程(一)

1.师德为先的基本内容。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2)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的基本内容。

(1)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2)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

高专业能力

3.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内容。

(1)职业理解与认识

(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修养与行为

4.简述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

5.制约课程的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6.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7.课程计划的地位

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

8.课程标准的地位

(1)指导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2)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9.教材的地位

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10.隐性课程资源

指以潜在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

源,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氛

围等。它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时间:12月17日

背诵内容:课程(二);学习心理基础(一)

1.课程实施的结构。

2.(1)安排课程表。

(2)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的因素

(2)学校内部的因素

(3)学校外部的因素

3.新课程结构特点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

5.(1)信息技术教育。

6.(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7.(3)研究性学习。

8.(4)劳动技术教育。

9.新课改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性学校

10.课程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1.明适应

由暗到明的适应

12.暗适应

由明到暗的适应13.社会知觉

(1)第一印象——初次见面

(2)晕轮效应——“一坏百坏”

(3)刻板效应——固定看法

(4)近因效应——最近印象

14.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

(2)理解性

(3)选择性

(4)恒常性

时间:12月18日

背诵内容:学习心理基础(二)

1.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3)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

(2)保持

(3)调节

3.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3)随意后注意:有预先目的、无须意志努力

4.注意的品质。

5.(1)注意的广度/范围

6.(2)注意的稳定性

7.(3)注意的分配

8.(4)注意的转移

9.遗忘的规律

速度先快后慢,内容先多后少

6.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7.提高记忆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的质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8.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2)概括性

9.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10.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时间:12月19日

背诵内容:学习心理基础(三)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3)美感

3.情绪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信号功能

(4)调节功能

(5)感染功能

5.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1)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会学生调节情绪

6.意志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4)坚持性

7.意志品质的培养

(1)自觉性训练

(2)果断性训练

(3)坚持性和自制力训练

8.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合性

(4)功能性

9.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0.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时间:12月20日

背诵内容:学习动机;学习迁移

1.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1)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果最好(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任务难度越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动机水平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关系

3.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成就动力理论

(1)追求成功的动机

(2)避免失败的动机

5.成败归因理论

(1)三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和非稳定;可控和不可控

(2)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6.自我效能感理论

(1)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7.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2)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3)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5)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6)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8.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运用表扬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1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时间:12月21日

背诵内容:学习与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1.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动作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2.观察学习动机的来源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3.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概念由大到小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概念由小到大

(3)并列结合学习——概念之间平行关系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强调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

5.有效概括的方法。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使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0.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内化

1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定向阶段

(2)模仿阶段

(3)整合阶段

(4)熟练阶段

8.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讲解与示范;(2)合理安排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9.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展开与分解性策略

(2)变式练习策略

(3)反馈策略

(4)条件化策略

10.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时间:12月22日

背诵内容:学习策略;态度与品德的学习;德育

(一)

1.复述策略

(1)利用随意识记或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划线强调

(5)排除相互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2.精加工策略

(1)记忆术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

(1)归类策略

(2)纲要策略

4.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5.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2)环境管理策略

(3)努力管理策略

(4)学业求助策略

6.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基础

(2)道德情感——动力

(3)道德意志——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标志

7.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班群体

(2)内部条件

④认识失调

⑤态度定式

⑥道德认知

8.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阶段

(4)公正阶段

9.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

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

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

的过程。

时间:12月24日

背诵内容:德育(二);心理健康教育

1.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2.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贯彻要求

(1)明确目的;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4.德育途径

(1)教学——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重要又特殊的途径

5.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6.小学儿童易产生的新年里健康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症

(2)学习困难综合症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

7.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

(2)寻求发展

8.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6)开展小组辅导

(7)对学生进行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9.系统脱敏法的三个步骤

(1)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2)建立焦虑层次

(3)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直到转移到现实情境

10.自我肯定行为表现

(1)请求别人为自己做事

(2)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3)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时间:12月25日

背诵内容:美育;小学儿童的安全与健康;班级管理(一)

1.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2)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

爱好

(3)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

能和兴趣

2.班主任的专业地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3)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4)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

3.班主任的任务和基本职责

(1)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外生活,完成学习任务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4.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研究学生——前提、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班级日常管理

5.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

6.(1)明确的共同目标

7.(2)健全的组织机构

8.(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9.(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10.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11.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策略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8.家校联系的基本要求

(1)目标一致;

(2)地位平等;

(3)方法多样

9.学校与社会协调的形式

(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10.操行评定的原则

(1)针对性

(2)全面性

(3)发展性

(4)鼓励性

(5)可接受性

时间:12月26日

背诵内容:班级管理(二) 1.班级管理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2.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3. 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性

(2)灵活性(3)实践性

(4)自主性

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6.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7.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的策略。

(1)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

(2)内容少而精,多正面引导

(3)及时制定、引导与调整课堂规则

8.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1)学生方面:挫折、寻求注意、人格因素、生

理因素

(2)教师方面:教学技能、教学管理、威信

(3)环境方面:不良影响因素

9.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1)忽略细微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10.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时间:12月27日

背诵内容:教学实施(一)

1.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

目标的几倍途径

(2)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前提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备课的三项工作

(1)备教材

(2)备学生

(3)备教法5.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6.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

求,并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

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7.教学过程的结构

(1)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8.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9.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流出思考的

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10.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时间:12月28日

背诵内容:教学实施(二)

1.贯彻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

行品德教育

(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3)讲究语言艺术

3.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教师要善于提问

(3)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

(4)教师要做好归纳、小结

4.个别教学制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2)缺点:不利于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教学效率不高。

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2)缺点: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6.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辅助形式

(1)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2)辅助形式:现场教学、个别教学

7.分组教学制的形式

(1)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

编班进行教学

(2)内部分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8.设计教学法

特点:

(1)废除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

(2)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9.道尔顿制

特点:

(1)教师不再系统上课,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

书、布置作业

(2)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请教师辅导

10.特朗普制

特点:

(1)大班上课

(2)小班研究

(3)个别教学

时间:12月29日

背诵内容:教学评价与反思

1.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教学功能

(5)区分和鉴别功能

2.相对评价

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如高考、公务员考试、教师

招聘考试

3.绝对评价

适用于客观标准的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会

4.自身评价

个体对自身内部纵横方面的比较

5.诊断性评价

教学前评价,了解学生的现有情况,如摸底考试

6.形成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

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如随堂小测验、口头提问

7.总结性评价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把握最终的成果,如期末考试

8.定性评价

强调观察、分析、归纳和描述,关注“质”的评价,侧重语言描述

9.定量评价

强调数量计算,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关注“量”的评价,侧重数据分析

10.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2019上小学科目二第二轮必备知识1月15日

上课内容:教育与教育学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最早实施启发式教学

2.有教无类

3.文行忠信

4.完善人格

5.庶富教

6.因材施教

7.学思习行

二、(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

骤通用答案

1.查找文献资料;

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三、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四、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五、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1月16日

上课内容: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

教育目的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

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学手

二、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

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三、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三、遗传的作用

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

性。

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

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

影响。

四、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

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

展个性的功能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起灵魂和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

提供了方向性保证;

2.智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

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起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智体美劳的作

用。

1月17日

上课内容: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一)

一、建立学制的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2.社会制度

3.人口状况

4.年龄特征

5.原有学制与外国学制

二、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

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

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四、师德为先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进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2.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

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

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能力为重

1.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

结合,突出教授育人实践能力

2.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

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

断提高专业能力

1月18日

上课内容:课程(二)、学习心理基础(一)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水平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一)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对应分科课程,分学科进行,难度逐渐加深

横向组织:对应综合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以问题为依据

(二)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心理顺序: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

(三)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直线式:前后内容不重复

螺旋式:在不同阶段,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三、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

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

教学文件

3.教材,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

四、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1. 信息技术教育

2. 研究性学习

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 劳动与技术教育

1月19日

上课内容:学习心理基础(二)

一、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

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

一对象上的时间长短;

3.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

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

活动上。

二、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记的快不快;

2.记忆的持久性:记的时间长短;

3.记忆的准确性:记的对不对;

4.记忆的准备性:考试时候能想起来。

三、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四、简述提高记忆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

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

①延迟模仿。

②量杯实验:不守恒。

③不可逆。

④泛灵论(万物都是有人格的)。

⑤“三山实验”体现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

思维可逆,守恒,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推理演绎。

1月21日

上课内容:学习心理基础(三)、学习动机

一、动机斗争类型

1.双趋冲突:既想又想

2.双避冲突:既不想又不想

3.趋避冲突:同一个目标,既想又不想

4.双重趋避冲突:各种想和不想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果最

好。

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任

务难度越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动机水平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关

系。

三、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1.直接经验

2.替代性学习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四、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2)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3)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5)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6)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五、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而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的运用表扬

1月22日

上课内容:学习迁移、学习与学习理论、知

识与技能的学习

一、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传递的知识

2.智慧技能,用概念、规则办事情的技能。

3.认知策略,控认知过程的方法、怎么学

的问题。

4.动作技能,协调肌肉做动作

5.态度

二、简述程序教学的步骤

1.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

2.学生自定步调,循序渐进;

3.对学生的积极反应,及时给予强化反

馈;

4.高效快速降低错误率。

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知识是人的认识,是一种假设,

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动态的。

2.学习观

1)学习的情境性

2)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3)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生观

1)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走进教室的,学生经

验世界丰富性

2)学生有差异

4.教学观

1)情景式教学

2)合作学习

四、简述有效概括的方法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使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五、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讲解与示范

2.练习

3.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月23日

上课内容:学习策略、态度与品德的学习、德育(一)

一、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班群体

(2)内部条件

④认识失调

⑤态度定式

⑥道德认知

二、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阶段

4.公正阶段

三、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

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

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

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

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不断前

进的过程。

四、长善救失原则贯彻要求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五、疏导原则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月24日

上课内容:德育(二)、心理健康教育、小

学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一、德育方法类型

1.说服教育法(最基本):摆事实、讲道理

2.榜样示范法:高尚的思想、模仿行为、

3.指导实践法:实际活动

4.情感陶冶法:潜移默化的感染

5.品德评价法: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

6.品德修养法:学生自我修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稳定与完整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基本目标,调试性辅导

2.寻求发展:高级目标,发展性辅导

四、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

2.代币奖励法,给象征性的奖励物

3.行为塑造法,不断强化逐步趋紧目标,

形成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树立榜样

5.消退法

6.惩罚法,给厌恶、撤愉快,惩罚要适度

7.自我控制法,自我强化,自我监督

五、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对一个事情非常害怕,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脱的是敏感度

3.肯定性训练,也叫做自信心训练

(1)请求别人为自己做合理的

(2)拒绝他人无理的要求

(3)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

1月25日

上课内容: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一)

一、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方向和动力、基

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结构

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二、班级管理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积极有效的规则

2.合理组织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1.忽略小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

3.适时表扬

4.言语提醒

5.直接提问

6.注意慎用批评和惩罚,多用撤销性惩

罚,少用给予性惩罚

五、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有效性原则:解决问题

2.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就事论事

3.教育性原则:促进学生发展

4.可接受原则:情感上能接纳

5.冷处理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6.教育机智

1月26日

上课内容:教学实施(二)、教学评价与反

一、简述教师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生各个方面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

2.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要求,影响教

学内容、方法、目的

3.教师专业知识丰富

二、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恰当而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启发性原则贯彻要求

1.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

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

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

思考

5.发扬教学民主

四、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评价:常模参照测验“你跟别人比”

2.绝对评价:标准参照测验“过没过”

3.自身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跟自己

比”,通常结合跟别人比

五、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教学开始,是为了“摸底”、

因材施教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进行中,“调整”教

3.总结性评价:教学结束后,“评定”教

2019上小学科目二第三轮必备知识

2月19日

上课内容:教育与教育学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最早实施启发式教学

2.有教无类

3.文行忠信

4.完善人格

5.庶富教

6.因材施教

7.学思习行

二、(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

骤通用答案

6.查找文献资料;

7.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8.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9.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10.撰写研究报告。

三、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6.教育性

7.实践性

8.可行性

9.适宜性

10.伦理性

四、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5.顺查法;

6.逆查法;

7.引文查找法;

8.综合查找法。

五、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

5.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6.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7.教学与研究合一;

8.研究的循环性

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0.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 (3)文化知识 11.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20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汇总

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3.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4.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5.(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6.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 7.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 8.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记忆口诀:可教轮椅践行 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2)全面、准确的检索教育文献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记忆口诀:内外全面赚 10.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记忆口诀:一起遵循内幕

[考点]教师资格证必背考点巧记忆(科目二)

教师资格证必背考点巧记忆(科目二)一、古代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记忆技巧: 专(专制)项(象征)班(刻板)街(阶级)道(道统) 二、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全民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现代化 记忆技巧:

全(全民)民(民主)多(多元)献(现代)身(终身) 三、动因说的代表人物 1.内发论 苏格拉底、孟子、弗洛伊德、霍尔、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 记忆技巧:苏孟德有四种耳朵(霍尔、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 2.外铄论 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技巧:外(外铄)出寻(荀子)找落(洛克)花生(华生) 四、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记忆技巧: 标(目标)点(重点)表(表达)内(内容)组(组织)气(气氛)法(方法)五、教学原则 直观性; 启发性;

巩固性;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理论联系实际; 量力性;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记忆技巧: 直(直观)起(启发)弓(巩固)寻(循序渐进)找一英(因材施教)里(理论联系实际)以外的狐狸(量力)当粮食(思想性与科学性) 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记忆技巧: 由城(教学程序)内(教学内容)猜(精选教材)测(学习策略)城外

七、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记忆技巧:煮(主体)花(内化)生(生成)特(特定)见(有效监控)效(个人效能感) 八、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承功能; 2.选择功能; 3.融合功能; 4.创新功能 记忆技巧: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其实可以以一条逻辑线进行。 首先文化要先前人那边流传下来(传承)。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

综合素质》 目录 第一章 职业理念 15%( 4+1) 第一节 教育观 第二节 学生观(每年都出题) 第三节 教师观 三种题型: 2 材料分析: 3 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 3 作文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10% 8)(只出单选)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 15% 有 2 节 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 第四章 文化素养 12%( 9) 4+1) +解答) 只出单 选) 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 48% 4+1+1) 1 单选:每年固定 29, 2 分 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

模块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概述 (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 记忆魔法两全两发展 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 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 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 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 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 ?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错误:违反了- ?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 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 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 章学生观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 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 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9. 昆体良 40位著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 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 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科目二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4. 朋. 了 5. 朱熹 6. 苏格拉底 7. 柏拉图 8. 亚里士多德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9. 昆体良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 弗洛伊德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2个教师资格证记忆口诀【考试必背】

52个教师资格证记忆口诀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六、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巩固性 口诀:寻(循序渐进)直(直观)发(启发)巩(巩固)俐(量力)联(理论联系实际)姻(应材施教) 七、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口诀:老佛爷(弗洛伊德)弄(孟子)不懂(董仲舒),格格(格赛尔)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干嘛要微服私访 八、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口诀:最近股市很猛(孟子),不断跌,很多人赔(裴斯泰洛齐)洛(洛克),所以在卢(卢梭)子上唱浮夸(夸美纽斯)祈福(福禄贝尔) 九、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口诀:双孔(孔子、孔德)特(赫尔巴特)干(涂尔干)涩(斯宾塞) 十、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d.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口诀:动嘴、眼、脑、手。 动嘴:教授在讲(讲授)坛(谈话)读书(读书指导); 动眼:眼(演示)馋(参观); 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讨论)伐(发现)纣; 动手:二次实(实验、实习)战演练(练习)

完整word版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 一、知识点记忆 1.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里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 感觉的特性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互相补偿和联觉。 3. 感觉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4.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5.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6.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7.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8.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与其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9.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10.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11. 言语的种类: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12.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13.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14.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推理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5. 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理想和空想。 16. 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17.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8. 需要:可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19.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20. 兴趣品质有广阔性、倾向性、稳定性、效能性。 21.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22.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23. 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4.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25.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原因。 (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5)霍尔:典型论断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外铄论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汇总

20202上小学科二简答题汇总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3. 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4.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5.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 6.(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7.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记忆口诀:可教轮椅践行 8.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 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观 a)面向全体学生 b)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e)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f)促进学生生动、活波、主动地发展 g)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 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的权责 和需求。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 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均衡性:把握关键期;互补性:扬长 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c)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 3.教师观 a)角色的转变 1)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b)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 教学:帮助和引导 自我: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 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生学习 一、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 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生产力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通过教育制度可以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进行选拔,延续原有社会政治关系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 四、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 一、知识点记忆 1.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里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 感觉的特性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互相补偿和联觉。 3. 感觉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4.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5.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6.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7.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8.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与其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9.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10.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11. 言语的种类: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12.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13.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14.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推理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5. 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理想和空想。 16. 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17.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8. 需要:可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19.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20. 兴趣品质有广阔性、倾向性、稳定性、效能性。 21.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22.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23. 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4.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25.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原因。 (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 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5)霍尔:典型论断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019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词条

2019上小学科目二第一轮必备知识 时间:12月11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一) 1.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2.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4.近现代社会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 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 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7.《学记》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 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 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 而弗达。 (5)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 必有居学。 8.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9.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 生 (2)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3)四段教学法 10.杜威 (1)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2)无目的论 (3)五步教学法 时间:12月12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 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2020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考点

2020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考点: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经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也是每年必考点之一)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单选)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简答)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个人身心发展规律 ④民族文化传统 ⑤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三、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伊里奇 四、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英法德)、单轨学制(美)、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五、我国学制发展(人制定,鬼实施,丑男女,戌美国)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未实行)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是中国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 (3)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中小学实行“六、三、三”三段,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2016上)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 质必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要求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不体罚 本质要求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师德灵魂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天职核心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内在要求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竭动力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与学生:热爱、尊重、赏识、严格要求、公平公正对待。 职业理念 学生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小学科目二 1. 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A、校园设施 B、教师引导 C、学生兴趣 D、个人活动 答案:D 2.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D 3.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D 4. “教书”与“育人”是()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答案:D 5.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能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答案:D 6.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 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 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示范法 D、行为塑造法 答案:A 7. 5+2=0”的现象,表明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答案:C 8.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康德 答案:D 9.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B 10. 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答案:C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必背41道简答题,背过就得分!

【教师资格证】必背41 道简答题,背过就得分! 【题目】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现代迁移理论以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代表,之后对迁移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中:第一,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第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题目】简单列举一下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题目】简要叙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

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 (1)备教材。即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题目】简要回答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 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 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 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题目】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