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常见的技术图样 正投影与三视图
6.2常见的技术图样

四、剖视图
4、剖视图
(1)定义: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 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 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
(2)剖切面的特征: (1)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 体的对称面; (2)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具有不可见结构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的表达方法
剖面线与水平线成45 或135角,间距均匀
剖视图注意事项
a.物体被剖开后,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 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 b.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只对尚未表达清楚的物 体结构才画出虚线。 c.剖切平面是假设的,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 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 d.画出与物体材料相对应的剖面符号,金属材 料为一组与水平线成45°的平行细实线
1.三视图的形成
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 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 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统称为机件的三视图。
2. 三投影面体系
侧立面 正立面
水平面
• a.正面投影面,简称正立面 b.侧面投影面,简称侧立面。 c.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 • ——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的交 线,称为投影轴 • ——三根轴的交点O称为原 点。
2. 尺寸要素
完整的尺寸标注应该包括: a.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 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b.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用实心箭头 做终端,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者在其延长线 上。 c.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 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 的准确度无关。
五、线路图
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 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 如何识读线路图? (1)认识元器件符号; (2)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一、常见的技术图样(正投影与三视)整理

80
20
视图间轮 视图间轮 廓线重叠
80
20
隐藏的轮廓线画 隐藏的轮廓线画 错
80
问题: 问题
1.这是三视图中的哪一种图? 这是三视图中的哪一种图? 这是三视图中的哪一种图 2.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 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三视图:主视图、 3、三视图:主视图、俯 视图、 视图、左视图统称为机 件的三视图。 件的三视图。 主视图: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 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 影所得到的图形, 影所得到的图形,通常 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 征。 俯视图: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 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 影所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 左视图:物体的水平投 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 影所得到的图形。 影所得到的图形。
5、线路图 、
电子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 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如何识读线路图? 如何识读线路图? (1)认识元器件符号;(2)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认识元器件符号; 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认识元器件符号 (3)确定信号流向 确定信号流向
作图: 作图: (1)根据模型的尺寸,选择绘图比例 根据模型的尺寸, 根据模型的尺寸 号图纸(横放 为1:1,使用 号图纸 横放 , : ,使用A4号图纸 横放), 型铅笔画底图。 用H型铅笔画底图。 型铅笔画底图 (2)在离图框底线 在离图框底线100mm处,绘制 在离图框底线 处 一条XY线 一条 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 的底线。 的底线。 (3)根据模型的尺寸,确定主视图的 根据模型的尺寸, 根据模型的尺寸 对称线(点画线 位置, 点画线)位置 对称线 点画线 位置,画出主视 图的轮廓。 图的轮廓。 (4)在主视图右下角处,画出一条与 在主视图右下角处, 在主视图右下角处 XY水平线成 角的斜参照线。 水平线成45‘角的斜参照线 水平线成 角的斜参照线。 (5)在XY线以下 线以下10mm处,画出俯视 在 线以下 处 图的背面投影,再依据45’角的斜 图的背面投影,再依据 角的斜 参照线确定左视图上背面投影的 位置。 位置。
常见的技术图样

(4)从主视图画竖直线,然后在XY下方10mm处, 画出屋顶的俯视图;
(5) 在主视图右下角处,画出一条与XY成45度 角的辅助线,然后从主视图画水平线,依据 45度角的辅助线确定屋顶在左视图上的位置;
(6)画出模型房屋脊的左视图; (7)在主视图中根据尺寸画出门洞,再利用三视图投
案例分析: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
分析模型房的结构:
1、由一个长方体和一 个直三棱柱叠加,其 结构前后对称;
2、在长方体的下部开 设一个由长方体和半 圆柱叠加而成的门洞, 其结构左右对称。
作图:
(1)根据模型的尺寸,选择绘图比例为1:1和A4 号图纸(横放);
(2)在离图框底线100mm处,绘制一条水平线 XY ,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
❖ 让学生亲历动手实践、观察,感受探索 发现和经验积累的乐趣,有利于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直观化。
②案例分析法
❖ 用案例创设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培养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 掌握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的一般方法和 步骤。
③讨论法
❖ 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帮助学 生建构正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态度 和交流表达能力。
10min) ❖ 6、小结。(1-2min)
以下是详细教学过程
思考: 轴测图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直观,有立体感 缺点:不能准确表达物体 的形状;不能表达物体内 部的结构;作图较复杂
图样 :能够准确表达物体的形 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
所以轴测图只能作为辅助图样
6.2 常见的技术图样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投影法及其分类; 2.掌握正投影的概念,了解正投影的基本 特性; 3.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的 投影规律; 4.能利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简单的三 视图。
《技术与设计1》第6章第2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作业1:P129练习3 作业2:P135综合实践3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陈永新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陈永新
三视图欣赏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陈永新
2 形体的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尺寸标注要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尺寸标注布局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合理:尺寸标注方式要符合加工要求。
(2)尺寸要素
A 尺寸界线 B 尺寸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 C 尺寸数字 线绘制,并应由图形 尺寸线用细实线 的轮廓线、轴线或对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 绘制。尺寸线必须单 称中心线处引出。也 示形体的真实大小,用 独画出,不能用其它 可利用轮廓线、轴线 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 图线代替,也不得与 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 以mm 为单位。与图样 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 界线。 其延长线上。 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 无关。
二 常见的技术图样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简单 的尺寸。 3.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 所用的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能识 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陈永新
讨论:物体的影子用什么投影方法才能够反映物体某个方向的 形状特征与大小? (正投影) 正投影法能在投影面上比较正确地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且作图方便。因此,国家规定所有的工程图样一律采用正投
① 主视图反映物体空间的 长度 和 高度 ,不反映物体的 宽度 。 ② 左视图反映物体空间的 宽度 和 高度 ,不反映物体的 长度 。 ③ 俯视图反映物体空间的 长度 和 宽度,不反映物体的 高度 。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陈永新
(4)三视图的画法
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语言,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经常用以表达设计观点、呈现设计方案,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是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具体应用,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形式,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它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了设计过程。
所讲的内容都是在空间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创造力的机会。
内容包括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剖视图和线路图。
这一节的线索是: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线路图。
由于技术图样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供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绘图简便,适合于交流。
采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图,既能如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且作图方便。
三视图、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是较常见的技术图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本节对这些图样作了介绍。
技术图样中都有尺寸标注,所以本节将形体的尺寸标注列入课文内容。
由于机械加工图中,通常利用剖视图表现零件的内部,所以本节也介绍了剖视图的基本知识。
以使学生能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的投影方法,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并能了解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中的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并能识读它们。
在本节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立体几何,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通过对三视图形成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平面的三视图与实物的立体图之间自由的转换,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第六章第2节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学习目标一、投影法与三视图1.投影法建立三个相互________________的投影面(正面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面投影面W),将物体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使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前面与正面平行,用________________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物体的三视图:(1)由物体的前面向后投影,在正面投影面V上得到的图像称为____________;(2)由物体的上面向下投影,在水平投影面H上得到的图像称为____________;(3)由物体的左面向右投影,在侧面投影面W上得到的图像称为____________。
3.三视图及投影规律如图1所示:图1二、形体的尺寸标注1.形体的尺寸标注有如下基本要求: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________________)、完整(尺寸必须注写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晰(尺寸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读图)、合理(尺寸注写方式符合________________)。
2.尺寸标注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样的尺寸,以________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须注明。
3.标注形体尺寸时,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________,半圆或不足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________,还应注意同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三、常见的技术图样1.机械加工图(1)机械加工图是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2)机械加工图是由____________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
2.剖视图(剖切面)(1)剖视图是用假想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位于观察者和____________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____________投影所得的图形。
正投影与三视图1

形体结构的分析
三视图的绘制
三视图的绘制步骤
1、结构分析(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 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2、确定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3、根据模型尺寸,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 4、画三视图(用H铅笔画底图,用HB铅笔
画对称轴线,最后用B铅笔勾出轮廓线) (轮廓线与底线粗细比例为2:1) 5、擦去辅助线。
学生根据三视图切制实物模型
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正投影
(1)、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假设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视图积聚性 类似性
结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 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用多面视图。
结论:三视图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
三投影面体系
正面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 侧面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 表示。
三视图的名称
主视图: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 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俯视图: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 左视图: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
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关系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常见的技术图样

尺寸标注举例 半圆或小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半径符号是R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错误标注 正确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四、剖视图
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
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剖视图
的主要特征是在被剖面上要充填表示机件材料的剖面线。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四、剖视图
剖面线与水平线 成45°或135°的 角,间距均匀 具有不可见结构的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课堂小结
1. 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式
2. 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简单的
尺寸 3. 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 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式,能识读一般机械 加工图和线路图。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1.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构思各形体的内部结构,并根据绘制剖视图
理图是用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来表示。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五、线路图
1. 认识元器件符号; 2. 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电感器
变压器
二极管
三极管
电阻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五、线路图
识读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图中的元器件符号,知道 它代表的元器件; 其次,弄清元器件符号相互之间的连接 方式; 最后,确定信号是如何流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常见的技术图样
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Ⅰ”(苏教版)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正投影与三视图”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规律等。
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利用厚纸板制作的三视图成形模型,几何模型。
六、教学过程
二、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就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通过flash
的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三视图的名称: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三视图在图纸上的位置:利用厚纸板制作的三视图成
与学生共同讨论三视图画法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如实线、虚线等)。
思考:再回过头来,看看最初学生的这个问题,你能否使用三视图,来帮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