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单元 同题散文两篇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课《同题散文两篇》ppt课件2

• 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学 • 姥姥:以前指外祖母,后泛指老人。
• 家谱: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
人物事迹的书。
• 出阁:出嫁。 • 敷衍:fūyǎn 办事不认真负责,只
是表面应付一下。
习 字
词 • 撮土:c器u具ō 铲聚起起东,西多。指用簸箕状的
•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 份礼:fèn 若干人 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 母亲从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方
结 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母亲
的勤俭认真、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软而硬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我”。
•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
• 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以 及内心的微妙活动或有关事物的细 小环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
• 筹划:chóu谋划。 • 撑持:chēng 支撑维持之意。 • 廿: niàn 二十。 • 供给:jǐ ①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
②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 而配给。
• 拥挤不堪: kān 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 在一起,不能承受。
• 逆子: nì 不孝顺的儿子。 • 就寝:上床睡觉。 • 便利:biàn 不需要作多大的努力就能
• “笑”——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 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愣” 、“叹” 、“递”——包含了母亲丰富的心 理活动和感情变化,言语不多,但令人感动。
• “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 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 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品味语言
作者简介
罗曼·加里(Romain Gary,1914.5.21- 1980.12.2),原名罗曼·卡谢夫,俄籍犹太人后裔, 童年时代在俄国和波兰度过,1926年移居法国。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赴伦敦投奔戴高乐,参加“自由法 国”空军,转战欧洲、北非和中东,获十字军功章和 代表法国最高军事荣誉的解放勋章。战后二十年间在 外交界工作,曾任法国驻洛杉矶总领事。罗曼·加里于 1945年发表处女作《欧洲教育》,一举成名。长篇 小说《根深蒂固的天性》和《如此人生》荣获龚古尔 奖,但真正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还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童年的许诺》。他的作品充满对自由和正义的幻想, 并贯穿着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奋斗精神,着力揭示 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种种灾难,谴责“欺诈,谎言和伪 善”。 他从而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法 国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家。
基础版语文教案——同题散文两篇

八同题散文两篇教学要求1.了解老舍的《我的母亲》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2.品味两篇课文中充满感情的语言,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人物的内心情感。
3.体会两位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4.比较分析两篇《我的母亲》的异同。
课文说明(一)老舍《我的母亲》是一篇记人散文。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品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
全文共有16段,各段内容及要点分述如下:第1、2两段,叙述母亲的家世,突出点明母亲本是出身于穷苦的劳动人民之家,幼时便须经常下地干活儿,为下文描写母亲的勤劳能干和坚忍顽强的品格作了最初的铺垫。
第3段,强调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既是总结上两段的内容,同时也明确了“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更是为下文写母亲的经历和品格作铺垫。
第4段,推测母亲的出嫁及生儿育女情况,暗示这是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家庭:早婚,多子女,夭折率很高,也说明旧时代中国妇女命运的不幸。
第5段,推断母亲嫁过来后到自己出生以前,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就是说还不是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家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老舍是满族人,他的父亲生前是保卫皇城的“护军”,在1900年(即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战死。
本来,在清朝定都北京后,对满族男性子弟待遇是很高的;到了清朝末年,满族人越来越多,国库越来越空虚,大量的满族子弟也沦落为与汉族穷人一样的普通百姓,但能当上“护军”,生活还是有保证的,然而也并非富裕人家,所以文中说“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明乎此,也就可以弄清楚大姐二姐订婚出嫁“讲究门当户对”的含义了。
第6段,写自己降生时母亲所遭的罪,这也是旧时代妇女普遍不幸遭际的缩影。
“老儿子”,北京一带的方言,意即“最小的儿子”。
第7段,写母亲的辛苦操劳:为了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和一个守寡的大姑子的衣食,整日经年地给人家洗、缝、补衣服,“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最新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大连开发区国防高级技校试题库《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适用班级: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驰骋(chéng)雀跃(yào)寥廓(kuò)B.遏(jiē)制花蕊(xīn)峥(zēng)嵘白垩(è) C.遒(qiú)劲沙渚(zǔ)斥(chì)责休憩(qì)D.潦(liáo)倒宁谧(mì)诅(zǔ)咒潺潺(ch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恋忘返书声朗朗无与伦比心心相印B.蜚声文坛迫不及待功败垂成洗耳恭听C.世外桃园纯洁无暇和中共济熠熠生辉D.沧海桑田梳装打扮秀外惠中游目骋怀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交通事业由于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②下游河床狭窄,河水容易泛滥。
③他已经失败了多次,并不灰心。
④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特来看望。
A.然而故而因而从而B.从而因而然而故而C.故而然而因而从而D.故而从而然而因而4.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破晓或入暮,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②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⑤③②①④D.⑤③②④①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A.“娘”我悲切的问:“您要把它们……”B.我想到伟的大禅师庞蕴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C.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达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D.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回忆他母亲的一篇文章,B.《卖白菜》不能因贫穷而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
高中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测试题

基础模块(上)一单元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须按规定要求正确涂卡,否则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归置坍踏较量红缨帽B.瓦脊翘起砌墙紫沙壶C.致谢垫子响午捡屋漏D.撤去器皿粗糙腌咸肉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浮.雕(表面的)川.流不息(同“穿”,来往)估工..算料(估算工钱)B.应酬..(交际往来)相.地定基(观察,探勘)据实复告..(再次告诉)C.道劳.(劳动)德高望.重(看,看见)墨里藏针.(比喻白头发)D.知.足(懂得,明了)无从查考..(查访考证)想当然耳.(罢了)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1995年秋,我去威海参加笔会,主题是《人与大自然》。
B.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C.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D.《病榻呓语》《我梦中的小翠鸟》《我的家在哪里》这几篇公认的冰心近年的代表作都属于此类。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文章中有几处错误,我斗胆加以斧正。
B.令尊的字画运笔真是飘逸无比。
C.家父正恭候您的光临。
D.欢迎公子光临寒舍。
6.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A.多年不见的老多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微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题-最新,经典试题,通用

第1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级: 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用(对一题得4分,共20分)1、《菜园小记》中“窼”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ke )穴 B 、(xue )明亮的 C 、(guo ) 包裹 D 、(jiu ) 有智慧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腌渍 芫荽 乱痧B. 菜畦 狡黠 潋滟C. 愚氓 戏谑 鹧蛄D. 女墙 疑噎 樯橹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闲情逸致与金钱无关,它是内心丰富的产物。
B .拥有自己的自知之明比依据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更为重要。
C .苏州园林最是注重设计的精巧,其众多名园更因曲径通幽而为人称道。
D .作为“文革”后唯一的藤萝,幽径藤萝引人注目,更成为作者的牵挂。
4、下列四句话中,表现了与讲话人的关系由“亲”到“疏”的顺序是( ) 1.明天到我家来吃晚饭。
2.您明天晚上能来我家吃个便饭吗? 3.明天早点回家吃晚饭!4.您哪天有时间,如果能赏光来我家聚聚,吃顿便饭,那我们全家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A. 3124 B. 1234 C.2134 D.1423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门厅的门开着, 寓所的大门也开着,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寓所外面的前院和向下的那道楼梯的开头几个梯级。
2.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_________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3. _________证实放大镜在敌军身上的威力,他__________亲自置身于太阳光的焦点之下。
A.因而 虽然 因为 所以B.由于 即使 为了 竟C.因而 即使 因为 所以D.由于 虽然 为了 竟二、填空(每空1分,共10 分)1、《同题散文两篇》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 国著名作家 。
2、《拣麦穗》中大雁的幻梦最终 。
3、《幽静悲剧》是 的代表作品。
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练习

职班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题出题:二部一、基础知识填空:1、散文是与、、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
根据表达方式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和说理散文。
2、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是小说的第一要素,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有的还有______和_______。
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小说的第二要素。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外貌、______、______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表现其鲜明的个性。
小说的第三要素是环境,包括和_____________,小说塑造人物运用最多的表达方式是______和_______。
3、老舍(1899——1966)原名,字,满族,北京人。
中国著名的小说家,,。
代表作有小说,,,话剧,等,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的称号。
4、《好雪片片》作者,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他是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之一。
著有散文集、《冷月钟笛》、《白雪少年》、《林泉》等。
5、莫言,原名________,____代著名作家,被归类为___________作家。
2012年凭借__________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_____ ,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白菜》选自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体裁___ _______。
6、《我的母亲》全文以为顺序组织材料。
通过对母亲一生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性格,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和之情。
7、《好雪片片》一文的体裁是。
文章通过记叙和描写一个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形象的刻画了一位外表境况但的流浪老人的形象,揭示出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能失去的本性、都要学会的朴实道理。
8、《好雪片片》一文的线索是,在表达技巧上采取了的手法,使流浪老人的外表形象与他的内在心灵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单元 同题散文两篇1

《同题散文两篇》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重点1.能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概括两位母亲的性格特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
3.掌握“叙述式”“描写式”两个主要写作特点。
4.能学以致用,感恩母亲。
教学难点1.概括两位母亲的性格特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
2.掌握“叙述式”“描写式”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速读理解1.分组阅读。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速读老舍文,另一组速读罗曼·加里文。
看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
2.教给速读方法:一目十行,寻找中心句。
3.两组选派代表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上讲台复述)4.评价、鼓励。
(先集体评价,后教师评价,重在激趣)二探索品味1.再次速读课文。
(仍然分组读文)2.教给速读方法:一目五行,抓住关键词。
3.展开讨论,并派代表(1人或多人)上黑板填写对应的表格。
看看哪一组填写得最好。
(不要求答案统一、标准)4.各组派代表上黑板填写表格。
(先空出“教育方式”和“写作特点”)5.找出具体文段,说说填写理由。
(探索品味,可以自告奋勇,可以推举代表发言)师:从课文中的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你概括的“性格特征”呢?请第一组先说说。
生:第3段有“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生:第7段写洗衣、补衣、裁衣、浇花、收拾家里,突出勤劳。
生:第9段写母亲“好客”,突出贤惠。
生:第10段写“吃亏”“助人”“隐忍”。
生:第11段写“坚强”。
师:说得很好,比老师理解得更丰富、更准确。
第二组,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第1—8段展示母亲张扬的个性。
师:文段中有“张扬”这个词语吗?生:没有。
但我可以表演给您看。
生:还写了母亲的含辛茹苦、自我牺牲。
(抓住关键词)生:写了“自信”“乐观”。
因为母亲相信我会成为盖纳梅、英雄、将军、大使,成为达农佐尔和雨果,相信我还会有小汽车。
(第12—21段)生:第9—11段写母亲自强、独立。
生:母亲的这种性格在后面的段落中都能看出来。
6.评价、鼓励。
三整体感悟师:每一位母亲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必然施以一定的教育。
高一必修一语文散文两篇

高一必修一语文散文两篇在高一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精美的散文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高一必修一语文散文两篇,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一必修一语文散文两篇: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析
母亲 的
形 母亲
对“我”
性格
的
象
品德
影响
独立抚养三个子女和父亲的寡姐; 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对家庭付出
客人来,无论手中怎样窘,也设法弄一点东西款待……
给亲友帮忙,她总跑在前头;
——对朋友付出
默默忍受姑母; 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 她宁吃亏,不逗气……
给予生命, 血汗灌养, 感化传承。
学到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养成好客的习惯;
形成了软而硬的性格;
给“我”生命的教育。
分 析 形 象
小 文章以 时间 为序组织材料,以 母亲对“我” 的生命的教育 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困苦
的一生,塑造出了一位感人的母亲形象。表 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失去母亲
母亲
4. 善良而又坚强 5. 感情内敛而深厚
走 近母亲
母亲对“我”的影响
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养成好客的习惯 形成了软而硬的性格 给“我”生命的教育
理 解母亲
四、重点段落研读:
1.第12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①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②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③北平许多次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 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 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一、作者简介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话剧代表作: 《茶馆》《龙须沟》等。 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 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我的 母亲
老舍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形象。 2、精读细赏,品味细节,感受深沉的母爱。 3、拓展延伸,歌颂母爱。
关于母亲
有句名言:“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 是母爱,这是无私的,道德与之相形见 绌”。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最受尊敬的母亲,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母亲。我们的每 一位母亲都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平凡。 可是,每一位母亲的爱却是那样的无私、 那样的伟大。
重点段落研读:
理 解母亲
2.请复述第13段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故事,并拟标题。
筹巨款送我上师范
忍痛送女儿出嫁
除夕夜送我返校
理 解母亲
3.找出事例中令自己最感动的话语或细节, 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明理由。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去吧,小子!”
二、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
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 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 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 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 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对亲情付出
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血光火焰,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 对亲情付出
送“我”上学校,支持儿女; 忍痛送女出嫁; 顺从儿子的婚姻主张……
——对儿女付出
勤劳
待人 认真
分
热情
析
形
母亲 的
象
性格
品德
母亲 对“我”
的 影响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我的母亲》
要求:理清作者的思路
理 清 思 路
母亲出生、出嫁
“我”的出生
按 “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
时
间
“我”小学毕业
顺
“我”师范毕业
序 来
“我”廿三
记
“我”廿七
叙
七七抗战
去年 今年
走 近母亲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有个什么样的母亲?
\. 勤劳
2. 热情好客
3. 乐于助人
的痛心。
母亲从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给了 “我”很大的影响。母亲的勤俭认真、乐于 助人、热情好客、软而硬的性格深深地影响 着“我”。
பைடு நூலகம்
结
感 激母亲
五、拓展延伸:
请讲述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或听到的关 于母爱的一个小故事。
感 激母亲
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最后三段中表现作者对母亲深厚
情意的语句。
感激母亲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 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 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 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 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版权所有: 语文出版社
找一找
从神态、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找 出每一个故事里有关母亲的细节描写语句。
伟大、无私的母爱
作了半个月的难
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神
一夜不曾合眼
态
一串串的眼泪
描
挣扎着 咬着嘴唇
写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笑了
愣住了
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伟大、无私的母爱
语言描写: “去吧,小子!” 动作描写: 手扶着门框 递给我一些花生 外貌描写: 手和冰一样的凉 脸上没有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