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经验模式探讨(完成稿)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探讨

a n i mpo ta r n t p a r t o f t he EI A o f e x p r e s s wa y c o ns t r uc t i o n, S O t hi s a r t i c l e ma ke s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wo n o i s e p r e d i c t i o n
m o d e l o f V e r s i o n 2 0 0 9 ( H J 2 . 4 - 2 0 0 9 ) , w h i c h a r e a p p l i e d t o n o i s e p r e d i c t i o n w i d e l y i n C h i n a n o w a d a y s . T h e s t u d - Y f o c u s e s o n v e i r  ̄ i n g b o t h mo d e l s a n d w o r k i n g o n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u s i n g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m o n i t o i r n g d a t a ,
中图分类号 : T U 4 4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2 0 0 9 ( 2 0 1 3 ) 0 1 — 0 0 5 5— 0 4
Th e Em pi r i c a l Re s e a r c h o n Ex p r e s s wa y No i s e Pr e di c t i o n Mo de l s
J I A L i a n g ,F AN Do n g — p i n g ,S ONG Xu — h u i , XU We n - b i n

高速公路噪音与防噪对策

高速公路噪音与防噪对策

高速公路噪音与防噪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噪音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速公路噪音的成因,防噪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速公路噪音的成因高速公路噪音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车流量:车流量越大,噪音也越大。

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高峰期,噪音可达到最大值。

2.车速:车辆速度越快,噪音也越大。

基本上,每增加10公里/小时的车速,噪音会增加3分贝。

3.轮胎类型: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越大,噪音也越大。

高速公路的路面比较硬,一般使用大花纹的轮胎,噪音就会相对较小。

4.道路地形:高速公路通常是平路段,但是也有上下坡路段。

下坡路段速度快,车辆加速时噪音也会比较大;上坡路段车速慢,噪音相对较小。

5.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也会对道路噪音产生影响。

在风速大的情况下,噪音会被带到附近居民区域。

6.天气因素:高温和湿度都会增加道路噪音的程度,因为高温会减弱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湿度会让声波更加容易传播。

高速公路防噪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限制交通流量:减少车辆数量和速度是防止高速公路噪音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可以通过限速、限流等措施减少车辆数量,控制车速,从而降低噪音。

2.改善路面条件:将路面改成更加平整的状态,减少涡流和摩擦,同时使用静音路面,可以有效减少噪音。

3.管理路边居民建筑:高速公路两侧应尽量避免新建住宅,或者采用有效的堤防来防止房屋被噪音污染。

4.树木绿化:在高速公路两侧种植树木,不仅增加了道路的美观性,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噪音。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的树林可以减少10分贝以上的噪音污染。

5.隔音墙和隔音屏障:在高速公路两侧建造隔音墙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而且,隔音效果越好,隔音墙需要的高度也越低。

对常用的几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探讨

对常用的几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探讨

车 流 量 ; _测 量 车 辆 辐 射 声 级 的 参 考 位 置 距 离 , 。 1m ; D旷_ D =5 D一 从 车 道 中 心 到 预 测 点 的 垂 直 距 离 , | 第 i 车 的平 均 m;厂 s 类
车速/m h 卜 计 算等效声 级 的时间/h 一地 面覆 盖系数 , k /: l;
路 建 设 项 目环 境 影 响 评 价 中 . 通 噪 声 预 测 模 式 的 精 确 性 是 交
影 响 预 测 结 果 的 主 要 因素 之 一 。 因 此 , 文 对 几 种 常 用 公 路 本 交 通 噪声 预 测 模 式 . 各 模 式 预 测 结 果 产 生 差 异 的 原 因 进 行 及 分析 . 以期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尽 可 能 采 用 误 差 较 小 的 预 测 模 式 及 参数 。 目前 国 际 上 有 多 种 公 路 噪 声 预 测 模 式 和 不 同 的 预 测 软 件 .如 德 国 的 C d a 模 式 是 在 求 得 公 路 交 通 辐 射 声 级 , an/ A 并 计 算 空 气 吸 收 和 距 离 衰 减 . 面 吸 收 和 气 候 影 响 修 正 、 形 地 地 和 建 筑 物 修 正 等 后 进 行 预 测 的 .该 模 式 适 用 的 范 围 较 广 . 也
1 常 用 高 速 公 路 交 通 噪 声 预 测 模 式
11 美 国 联 邦公 路 管 理 局 ( HWA) 路 噪 声 预 测 模 式 . F 公
美 国 于 17 9 8年 1 2月 发 布 了 F WA 高 速 公 路 交 通 噪 声 H 预测 模式 ( 以下 简 称 F W A模 式 )该 模 式 以 等 效 连 续 声 级 H ,
式 目前 , 境 保 护 部 新 发 布 的 《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一 声 环 环

对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探讨

对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探讨
Ab ta t Atp ee t h r sn ain tn adzd c mp tt nmo e rra rfcn ie T i a e n y e h rp sr c : rsn ,teei on t a sa d r ie o uai d l o o dta i os . hsp p ra a zstep o — ol o f l et so a sa d hg wa sa l a edfee c sb t e e ea oe at gmo es a dp it o t h t h iee t p l a r e fr d n ih y swel st i rn e ewe n sv rl rc si d l , n ons u a edf rn pi — i o h f f n t t a c t n a dp rmee ee t n o e p e ito d lwi n u n e te rs l n hg wa rf c n i rdcin P o lmsta i n aa trslci ft rd cin mo e l if e c h eut i ih y taf os p e it . rbe h t o o h l l s i e o s o l en td wh n a pyn ep e it n mo e r lop o o e . h ud b oe e p ligt rdci d lwee as rp s d h o Ke r s o d;taf os y wo d :r a rf c n ie;p e it nmo e i r dci d l o
第3 7卷第 3期 21 0 2年 3月

环境科学 与管理
ENVⅡl 0 E ENTAL Cm NCE S AND _NAGE Ⅱ MA NT

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其中之一就是高速公路的噪声污染问题。

高速公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给沿线居民带来了噪音扰民的困扰。

因此,研究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了解高速公路路面噪声产生的原因对于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高速公路路面噪声主要来自车辆的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产生噪声。

此外,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流量大和车速快也会加剧噪声的产生。

因此,通过分析车辆行驶的特点和其他可能影响噪声的因素,可以预测高速公路路面噪声的水平。

其次,为了预测高速公路路面噪声,可以采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

数学模型通常通过建立车辆和路面之间的关系,计算噪声的传播。

仿真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并预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平。

这些预测方法可以为公路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以减少高速公路路面噪声对周围居民的不良影响。

此外,控制高速公路路面噪声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在公路设计和建设时考虑噪声的因素,选择低噪声材料和结构。

其次,可以通过设置隔声屏障等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再次,可以采用交通管理措施,如减速带和限速措施,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噪声。

最后,可以进行现场监测和评估,在发现噪声问题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公路的噪声水平符合规定标准。

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时,也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预测和控制噪声的技术应该建立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对公路正常使用和运行的干扰。

此外,提高技术的成本效益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实现在适当的成本范围内减少高速公路路面噪声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路面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高速公路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并采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进行预测,可以为公路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

收稿日期:2006205219作者简介:姚德飞(1973-),男,浙江丽水人,工程师.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名录,并对企业进行综合排序,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从而促进和保证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增加环境容量的新路子,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改变区域环境容量的分配和超容量发展经济的局面,推行容量与总量的双重控制。

环境容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有价资源,它和能源、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一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资源。

必须有效地管理这种资源,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手段有效增加城市的环境容量。

首先要依法关闭和淘汰污染重、效益差的小企业和落后工艺,进一步降低污染负荷,在绝对量上腾出环境容量;其次是相对量的增加,即进行容量和总量的排污权交易,鼓励和扶持污染防治的先进典型,让他们从污染治理中获得经济效益;第三,从科学角度出发,一方面让污染物尽量做到回收、再生,另一方面,改善城市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与结构,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达到吸收污染物增加环境容量的目的。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姚德飞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12)摘 要:通过对浙江省内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实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和探讨较为简便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主要讨论车流量、受声点离公路距离和噪声等效声级的相关性,为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噪声;等效声级;高速公路;预测模式中图分类号:X 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7)0420068204The Forecast Experience Discuss of H ighw ay T raffic N oiseY AO De 2fei (Zhejiang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Center ,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highway traffic nois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ediction method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points is about the relativity of traffic flow ,the point distance from the highway and the LAeq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 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 noise prediction.K ey w ords :T raffic noise ;LAeq ;Highway ;Prediction method 目前一般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 J ΠT 214-1995)推荐的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 A )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或采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给出的模式,并通过计算机作模拟分析,也有采用一些专业软件,如德国的CadnaA (DAT A )、美国的ST AMI NA 等进行预测评价。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探讨
贾亮;范东平;宋旭辉;徐文彬
【期刊名称】《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卷),期】2013(025)001
【摘要】针对我国当前广泛使用的2种高速公路噪声预测模型《06规范》预测模型与《09导则》预测模型在预测时比较研究,重点利用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分别对2种模型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3dB ~5dB,车流量> 300辆/h,《09导则》更接近实测值;在夜间车流量<300辆/h,《06规范》更接近实测值,2种模型结合采用《06规范》计算的车速,距离衰减考虑车流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应用《09导则》,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贾亮;范东平;宋旭辉;徐文彬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55;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3
【相关文献】
1.六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J], 张音波;张玉环;滕建标
2.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 [J], 姚德飞
3.基于等效车流量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J], 李泽征;徐江荣;翟国庆
4.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J], 李进洪
5.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J], 杨晓曦;刘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

试论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

试论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试论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摘要: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发展新高峰,城市化进程随之不断推进,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公路工程的建设里程持续增长,这显然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姚德飞(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杭州 310012)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内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实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和探讨较为简便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主要讨论车流量、受声点离公路距离和噪声等效声级的相关性,为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噪声,等效声级,高速公路,预测模式defei yao (Zhe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hangzhou 310012)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highway traffic nois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edictionmethod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oints is about the relativity of traffic flow, the point distance from the highway and the LAeq,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 noise prediction.Keywords :traffic noise, LAeq, highway, prediction method引言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因此,做好高速公路的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对指导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对公路建设时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及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一般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推荐的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 )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或采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给出的模式,并通过计算机作模拟分析,也有采用一些专业软件,如德国的CadnaA(DATA)、美国的STAMINA 等进行预测评价。

原有的预测计算模式总体上都较为复杂、繁琐,而且由于国内的车况、路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国外的预测模式对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文通过对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大量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拟合,总结得出一般高速公路车流量、距离与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的相关性,给出简便、通用的噪声等效声级计算经验公式。

1、经验拟合模式的确定1.1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噪声预测模式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是计算1小时Leq 的模型,通过每小时的等效声级再预测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达标评价。

这个模型首先求出某一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即:其中( L 0 )Ei 为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其它各项依次为车流量修正、距离修正、有限路长修正和障碍物修正。

然后将大、中、小型车车流等效声级叠加求得混合车流的等效声级:Leq(T)=10lg[100.1Leq(h)大+100.1Leq(h)中+100.1Leq(h)小] (2) 1.2 经验拟合模式1.2.1 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与车流量修正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与车流量是有相关性的,根据FHWA 的预测模式,是先将车流量按照各车型分开考虑,每种车型采用不同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进行预测,再进行具体车流量修正及其他修正后,进行叠加;但由于目前均是在混合车流情况下Leq(h)i= ( L 0 )Ei 10lg(D 0 /D)1+a +ΔS-30 N i πD 0+10lg( )+ S i T +10lg[ ] Φa (Ψ1, Ψ2) π (1)进行监测,无法获取不同车型情况下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因此,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经验拟合,较难获得数据支持。

为方便数据的获取,经验拟合应采取相对简便的方式,即直接对混合车流量和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的相关性进行拟合;由于各种车型辐射声级是不同的,因此在拟合前应对混合车流量进行折算,用折算后的车流量进行拟合。

车流量的折算按照《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规定(暂行)》进行,详见下表。

表1 车型分类和车流量折算1.2.2距离修正距离修正即总结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声级变化与距离的相关性,对于省内各高速公路的环保验收监测均进行了交通噪声距离衰减监测,并且均进行了相应的声级衰减回归,因此对声级的距离修正进行经验总结相对较为便利。

1.2.3有限路长修正和障碍物修正由于高速公路一般路段基本可按照无限长考虑,而有限路长修正仅对个别敏感点需要加以考虑,因此在经验拟合时不考虑该项修正。

浙江省高速公路两侧敏感点分布较为密集,因此,我们重点的评价对象是无遮挡的沿路第一排建筑,因此在经验拟合时同样不考虑声级的障碍物修正,但对于距离较远(80m以外)的敏感建筑,应适当考虑扣除声级的地面吸收附加量。

1.2.4 经验拟合模式根据以上分析,结合FHWA的预测模式和现有的监测数据,初步确定经验拟合模式为:Leq(T)=L0+K1lgN+K2lgD- ΔL (3)L0 :混合车流量基础声级K1:混合车流量修正系数N:折算后的混合车流量K2:距离衰减系数D:受声点离公路路肩距离ΔL:地面吸收附加量其中L0为拟合公式中的常量,为方便表述定为该名。

2、等效声级与距离的相关性分析2.1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距离衰减监测数据分析根据交通噪声影响特点及我省高速公路两侧敏感点分布实际情况,公路噪声影响评价的重点为公路两侧200m以内的区域。

通常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时,均进行交通噪声距离衰减监测,对每个距离点的实测等效声级[L (D)]和距离对数值(lgD)进行线性回归,用于敏感点噪声声级及噪声达标距离的测算;监测断面一般设置在平坦,空旷地段进行测量,测点分别在离公路路肩距离0.2 m、15m、30m、60m、120m处布设,同步进行监测,测量20分钟等效声级,同时记录车流量情况。

浙江省多条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距离衰减实测声级[L (D)]和距离对数值(lgD)线性回归结果详见表2,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白天通行车辆与夜间有较大差异,因此,将白天、夜间的实测数据分开进行整理分析。

由表可见在公路两侧120m以内区域,交通噪声声级随距离衰减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11~0.9994,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衰减基本符合线声源的距离衰减模式。

表2 公路两侧声级与距离对数值的回归结果2.2 距离衰减系数的确定我省高速公路沿线敏感点分布较为集中的距离为10~100m之间,因此选用表2中15~120m回归结果,对距离衰减系数进行均值计算,得到:昼间的距离衰减系数K2d=10.76;夜间的距离衰减系数K2n=10.38。

3、等效声级与车流量相关性分析3.1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路肩声级监测数据分析浙江省内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路肩(0.2m处)声级监测数据及实时车流量数据范围见表3,与前面相对应,将白天、夜间的实测数据分开进行分析,对路肩等效声级和折算后的混合车流量对数(lgN)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声级与车流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78和0.9404。

由于线性回归时返回二个常量,其中一个为斜率(m),斜率即为初步拟定的经验拟合模式中的系数K1,另一为截距(b),为方便表述,在此命名为路肩处基础声级L (0.2)。

表3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路肩声级监测数据及实时车流量数据表4 路肩声级与车流量回归结果3.2 混合车流量修正系数和混合车流量基础声级的确定根据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确定:昼间的混合车流量修正系数K1d=9.39;夜间的混合车流量修正系数K1n=9.26。

上面已经取得路肩处(0.2m)基础声级,因此再进行0.2m的距离修正即可得到混合车流量基础声级;由于离公路距离很近,在此距离衰减修正系数选用0.2~120m 的回归结果,即选用K2d=6.89、K2n=6.41,经距离修正后得:昼间的混合车流量基础声级L0d=52.7;夜间的混合车流量基础声级L0n=51.5。

4、地面吸收附加量的讨论4.1 实测数据分析根据不同路段公路两侧的实际地面情况、地表植被状况,所产生的声级地面吸收附加量是不完全相同的,根据我省高速公路沿线的情况,公路沿线以菜地及稻田居多,因此这里重点讨论菜地、稻田及相似地面情况的地面吸收附加量。

甬台温高速乐清段,监测断面地面类型为菜地,根据实测数据和该路段的声级衰减回归拟合结果,对实测声级、拟合测算声级与距离关系作图如图1所示(夜间结果与昼间基本相似,以昼间结果为例)。

由图1可以较明显的看出:拟合测算声级在80m以内与实测数据均较为接近,但80m以远距离,没有进行地面吸收附加量修正的测算声级随距离逐步出现偏差,测算声级比实测声级要略高。

4.2 地面吸收附加量经验值的确定全省各高速公路的实际监测数据表明,测算声级比实测声级在120m处高1.2~2.0dB。

根据相关资料及实测数据分析,在离公路路肩80m开始考虑地面吸收附加量修正比较合理,因此按照均值计算:地面吸收附加修正量ΔL m=0.04 dB/m。

根据该值,再对实测声级、修正后拟合测算声级与距离关系作图如图2。

由图2可见:在对80m以远的拟合测算声级进行地面吸收附加量修正后,测算声级与实测声级的偏差就比较小了。

图1 实测声级、拟合测算声级与距离关系图2 实测声级、修正后拟合测算声级与距离关系5、经验公式测算结果校验为验证经验公式的测算结果准确性,随机选取了我省高速公路部分敏感点的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为保证可比性,选取的敏感点均为路边第一排建筑,敏感点与公路间无遮挡物及隔声屏障;具体比对结果见表5。

表5 噪声实测数据与经验公式测算结果比对校验所选敏感点离路肩距离在10~120m范围内,折算后的混合车流量为32~6273辆/小时,测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1.5~2.4dB,考虑部分偶然因素的影响,如外界干扰、实际车况对监测的影响等,测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可小于2.0dB,其中78.7%的测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1.0 dB,对于一般性的高速公路噪声预测评价已经足够准确了。

6、结论6.1 本文提出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公式(3),可用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预测与评价,式中的参量取值见表6。

表6 经验预测公式各参量与取值6.2 该公式适用于高速公路沿线无遮挡第一排敏感点的交通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Leq(A)]的预测计算,即只要确定预测点离公路路肩的距离和公路行车流量,就能较为准确的测算出预测点的交通噪声声级。

6.3 当高速公路折算混合车流量为100~10000辆/小时,预测点在离高速公路路肩10~200m范围内时,根据测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校验,排除部分偶然因素对实测数据的影响,如外界干扰、实际车况等,该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可小于2.0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