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泸溪(白沙)乡话音系

合集下载

泸溪白沙瓦乡人的语言态度与乡话的濒危

泸溪白沙瓦乡人的语言态度与乡话的濒危
说 乡话 , 有些 听得懂 , 有些 已经 听不 懂乡话 。这 三类
人 群在文 中表 格 中分别用 第一 类 、 第 二类 、 第三类 代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湘西 乡话的接触与演变” ( 1 1 X Y Y 0 2 2 ) ;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 目“ 湖南泸溪乡话 的社会语言
第一 类 第二 类 第 三 类
所占
比 例
形 成 了更 大 的瓦乡群 体 。 乡话 是 一种 正 处 于萎 缩 状态 的濒 危汉 语 方 言 ,
笔者在 2 0 1 1 年 2月 对 泸 溪 白沙 瓦 乡人 的语 言态 度
开展 调查 , 分 析 乡话 濒 危 现象 。此 次调 查 共 收 到有 效 问卷 5 5 8份 , 抽样 调查 三类 瓦乡人 群 : 第 一类 是原 白沙 村 瓦乡人 群 :第 二类 是来 县 城做生 意的瓦乡人
第1 8 卷第1 期( 2 0 1 3 )
甘 音离l 牛 才 最
泸溪 白沙 瓦乡人 的语言态度与 乡话的濒危
邓 婕
(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院 , 湖南吉首

4 1 6 0 0 0 )
要: 从 泸溪 白沙 瓦 乡人 的语 言价值 观 、 语 言忠诚度 、 学 习和保护 乡话的 态度考察 瓦 乡人 的语言 态度 , 透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0
受 到极 大 的影 响 。 第 二类 人群 他们大 多来 自乡镇 . 为
了生存或 个人 发展 需要 , 搬至 白沙县 城 , 基 本会说 乡
话。 第三 类人群 是 随县城搬 迁移 民的瓦 乡人 。 这类 人 群 来 自政 府机 关单 位 , 有 些会 说一点 乡话 , 有些 不会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李姣雷【摘要】乡话止摄合口今读叠置了多个层次,其中有多个读撮口呼韵母的层次.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读撮口呼韵母的层次来源不同,演变成撮口韵母的方式也不同.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支微入鱼"的现象,乡话的情况提示我们其他汉语方言中"支微入鱼"的现象也可能有多个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来源及演变也应该不同.【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7(016)005【总页数】9页(P552-560)【关键词】乡话;止摄合口;语音层次;演变【作者】李姣雷【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乡话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归属不明的濒危汉语方言。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县西南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永顺、大庸(今张家界)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区。

此外,湖南城步、广西龙胜、重庆酉阳有少数乡话分布,这些地区说乡话的人都是清代从沅陵等地迁徙而来。

乡话的语音现象比较复杂,如止摄合口字今读多个音类,除去明显受客话〔1〕影响的文读[uei]外,还有多个白读音类,如清水坪乡话白读有四个音类,分别是:[yE]、[yi]、[ɛe]和[u],其中有读撮口呼韵母的,有读开口呼韵母的,有读合口呼韵母的。

本文以清水坪乡话为例分析止摄合口今读音类之间的关系,同时列出其他乡话点的材料供参考〔2〕。

乡话止摄合口读撮口呼韵母的现象,以往研究关注比较多。

杨蔚(2010)和郑焱霞(2010)都关注过乡话中止摄合口三等读撮口韵母的情况,他们记录的止摄合口三等字主要读[y],并将止摄合口字读[y]的现象称之为“支微入鱼”。

“支微入鱼”最早是指吴语中止摄合口三等字读同鱼韵的现象。

后来陆续发现很多汉语方言都存在止摄合口读同鱼韵的现象,如湘语娄邵片、客家话、闽语、赣语、晋语等。

但大部分方言不仅止摄合口,蟹摄合口字也有读同鱼韵的现象。

湖南泸溪达力寨苗语研究

湖南泸溪达力寨苗语研究

摘要达力寨位于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洗溪镇南部。

本文以达力寨苗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描写、分析等方法,对达力寨苗语进行语音、词汇、语法专题的描写和分析。

全文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包括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湘西泸溪达力寨村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语言分属,概括苗族和苗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同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以及田野调查相关情况。

第二章,达力寨苗语语音系统。

包括对达力寨苗语声母、韵母、声调系统的描写及达力寨苗语的音节结构、声韵配合关系的分析。

达力寨苗语有44个声母,24个韵母,5个声调,5种音节结构类型。

第三章,达力寨苗语的词汇。

包括达力寨苗语词汇的一般特点概述;达力寨苗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和词义类型的研究;达力寨苗语词汇分类。

根据词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义关系,可以分成近义词、反义词。

本文附加对同音词的分析。

第四章,达力寨苗语语法专题研究。

参照苗语语篇资料,描写、分析达力寨苗语的语法特点。

达力寨苗语代词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分析;达力寨苗语结构助词的句法研究;达力寨苗语介词研究;达力寨苗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研究;达力寨苗语疑问句的研究。

第五章,结论。

对本文内容进行全面总结,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附录包含田野调查的语料和田野调查日志。

长篇语料包含苗语故事、对话、和语法调查例句。

日志部分是作者田野调查以及论文写作的过程和经历。

关键词:达力寨苗语;语音;词汇;语法专题ABSTRACTDalizhai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Xixi Town,Luxi County,Xia-ngxi Tujia and Hm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Hunan Province.Accor -ding to Hmong language,This article takes Dali Hmong langu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es language description,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Dalizhai Hmong language.The pho-netics,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the Hmong language in Dali villa -ge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 -ts:text and appendix.The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uman geography,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language sub-category of Dali Village in Luxi County, Xiangxi,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mong and Hmong language. It also explains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alizhai Hmong language system, which describes the phonological tune and their syllable structure and their coordination.There are 44 initial consonants, 24 final consonants, 5 tones and 5 syllable structure types in the Hmong language of Dali village.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vocabulary study of the Dalizhai Hmong language. Includ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ali village Hmong language vocabulary overview; Study on word formation types and word meaning types of Hmong words in Dali village; Classification of Hmong vocabulary in Dali villag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ds, the Hmong words in Dali village can be divided into simple words and compound word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word meaning,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ynonyms, antonyms, and additional homophones.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special study of Dalizhai Hmong language grammar. Refers to discourse and other materials,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Dalihai Hmong language. It includes analysis of personal pronouns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s in Hmong pronouns;Study on the syntax of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and prepositions in Hmong language of Dali village;Study on polynomial attributive word order of nominal phrases in Hmong language of Dali village. Finally,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Hmong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Dali village.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It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and points out the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paper.The appendix contains the corpus and fieldwork diary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lengthy corpus includes Hmong language stories, natural dialogues and grammatical surveys. The log section is the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sis writing.Key words:Dalizhai Hmong language;Phonetics;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Grammar topic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1 绪论 (1)1.1 达力寨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语言概况 (1)1.2 苗语研究综述 (4)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7)1.4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8)1.5 语料来源和相关说明 (9)2 达力寨苗语语音 (11)2.1 语音系统 (11)2.2 音节结构 (14)3 达力寨苗语词汇 (17)3.1 单纯词、合成词 (17)3.2 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 (21)3.3 达力寨苗语分类词表 (23)4 达力寨苗语语法专题 (49)4.1 代词 (49)4.2 结构助词 (56)4.3 介词 (58)4.4 名词性短语结构 (61)4.5 疑问句 (67)5 结论 (70)5.1 本文总体结论 (70)5.2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71)【附录1】长篇语料 (73)【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 (89)参考文献 (97)致谢 (99)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100)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00)湘西泸溪达力寨苗语研究1 绪论1.1 达力寨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语言概况①达力寨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洗溪镇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部,东邻阮陵,西邻吉首、凤凰,南界麻阳、辰溪,北连古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湖南方言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湖南方言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2

科研热词 隐性流失 语音系统 语音特点 语言维持 语言接触 衰变方言 补语 类型学 程度副词 石宝方言 瑶族 濒危方言 峒话 历时演变 三峡移民 "极"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2011年 科研热词 湖南汨罗方言 助词 语源 起 永州土话 正 持续体貌 徛个 徛 先行体貌 韵母 音韵比较 郴州话 语用特点 语用变体 诗韵 补语 苗族"人话" 给予句式 程度副词 相南土话 特点 湘赣方言 湘语 湘方言 湖南方言 清音不送气型 混合性质 汨罗长乐方言 汨罗方言 汨罗大荆方言 民俗 母亲 桂北平话 日常生活 方音 方言地理分布 方言 形成机制 少数民族文学 姜特立 复数人称代词 处置句 声韵调 地理语言学 同音字汇 句法条件 句法-语义特点 历时演变 南宋 别义异读 分布 推荐指数 5 4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音系 邵东方言 泸溪白沙 屈望 动词 体貌 乡话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20世纪湘方言概述

20世纪湘方言概述

【数据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0年【文献号】133【原文出处】方言【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001【原刊页号】47~54【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007【标题】二十世纪湖南方言研究概述【英文标题】On the Research of Hu'nan Dialects in the 20th CenturyBao Houxing,Chen Lizhong and Peng Zerun【标题注释】本文曾在1999年11月5至8日于桂林举行的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学术讨论会上宣读,此次发表时作了修改。

【作者】鲍厚星/陈立中/彭泽润【作者简介】鲍厚星,生于1937年,湖北黄陂人。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东安土话研究》、《长沙方言词典》(合著)等著作,并发表过若干重要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长沙410081陈立中、彭泽润,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长沙410081【内容提要】二十世纪的湖南方言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世纪初期到四十年代,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时期;第二阶段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大约十年时间,是以语音为重点的普查时期;第三阶段从八十年代初期到本世纪末期,是方言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

【英文摘要】The research of Hu'nan dialects in the 20th century may beseparat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first period is from the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o the 1940s, which is thetransforming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to the modern one;the second period,with a span of about ten years,starts fromthe mid-1950s,which is the time of general fieldworks onphonetics;the third period i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to the end of this century,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dialectural research in all aspects.【关键词】湖南方言研究/转变时期/普查时期/全面发展时期the research of Hu' nan dialects/transforming period/theperiod of general fieldworks/the development period in allaspects.【正文】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时期1.1 开始用现代手段调查研究湖南方言早期研究方言的学者一般是利用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的知识来研究寻求古今语言文字嬗变的轨迹。

湘南土话全浊声母演变类型及清化一般规律-L

湘南土话全浊声母演变类型及清化一般规律-L

湘南土话全浊声母演变类型及清化一般规律?L摘要:湘南土话的古全浊声母今读的情况相当复杂。

江永城关、道县小甲、道县寿雁、宁远、蓝山县太平、宜章赤石、宜章大地岭、江华寨山话(梧州话)、江华粟米塘(七都话)、桂阳流峰、桂阳洋市、桂阳县敖泉、嘉广发、双牌江村镇、新田南乡、资兴市南乡等地的土话的全浊声母均已基本清化;东安花桥、冷水滩岚角山、遂宁关峡、嘉禾坦平等地的土话还部分保留了古全浊音,其中东安花桥、嘉禾坦平土话的古全浊声母保留得相对完整。

关键词:湖南土话;全浊声母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通过考察,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湘南土话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类型:东安花桥型:古全浊声母字,除少数变成擦音外,不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浊音,颇具古湘语的特点。

冷水滩岚角山型: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平仄,除定母仍读浊塞音之外,其余都读浊擦音。

江永城关型: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清音,和新湘语类似。

新田南乡型: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清化,平声一律不送气,仄声多数不送气,少数送气。

桂阳流峰型: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平仄,绝大多数今读送气清音,与赣语相似。

宁远东路平话型: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清化,平声一般送气,仄声一般不送气,与官话类似。

宜章赤石型:古并定母字不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清音,古澄崇群母字不论平仄,多读送气清音,再如临武街头、大地岭、桂阳燕塘、嘉禾广发、蓝山太平等地的土话都有这个语音特点。

江华寨山型:古并定群母字不论平仄,今读不送气清音,古从澄床母字不论平仄,今一般读清擦音,再如道县雁寿等地。

道县小甲型:古并定群母字,今读不送气清音,古从澄床母字,今读送气清音。

(见鲍厚星2002)从整个人类的语言历史上看,浊音清化是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语音的发音机制和语言的语用机制。

朱晓农(2003)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揭示了浊音发音的空气动力机制:发浊音要求声带振动,而声带振动的必要条件是喉下气压要高于喉上气压,因此浊音难发,也不容易维持,这也正是浊音清化的原因,因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总是要求在发音时避难就易。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t彭建国彭泽润摘要:湖南的方言包括湘语、官话、赣语、客家话和土话。

春秋时期/古代楚语0已经成形,汉朝的/南楚0方言是湘语的直接源头。

移民是湖南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五代以前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北方,他们的方言在湖南形成古代/楚语0,进一步演变成湘语,形成官话和土话。

五代以后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东南的江西、福建、广东,他们的方言在湖南形成早期的赣语、客家话和土话。

周围强势方言官话也影响了湖南边区官话的形成和发展。

少数民族语言在这些方言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僻远地区产生过作用。

关键词:湖南方言方言历史湘语官话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移民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75(2008)01-156-07一、湖南的语言和汉语方言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中游,总面积是21118万平方公里,简称/湘0。

2004年,总人口有6697万,其中汉族大约占90%,少数民族大约占10%。

湖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主要聚居在湖南西部和南部。

湖南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有土家语、苗语、侗语和瑶语。

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凤凰、桑植、古丈、张家界市的永定区等县市。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泸溪、保靖、古丈、龙山等县市,还有怀化市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麻阳县,邵阳市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

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新晃、通道、芷江3个侗族自治县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湖南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蓝山、宁远、道县、新田等县,郴州市的郴县、桂阳、宜章、资兴,衡阳市的常宁县,邵阳市的隆回、新宁、城步,怀化市的辰溪、溆浦等县。

湖南省境内的汉语分布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湘语和官话,其次是赣语和客家话,还有归属不明确的土话(包括平话和乡话)。

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湖南方言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

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的40个市县。

在湖南地区,湘方言使用的人口约3085万,占全国人口的3.2%。

湖南方言-分类及构成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湖南方言根据其内部差异,湘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片:1、长益片: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宁乡、望城、湘阴、汨罗、益阳、沅江、桃江、南县,以及岳阳、安乡、安化、浏阳、平江等市县的部分地区,衡阳、衡东、衡南、衡山也可划入此片。

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般读成不送气清音。

2、娄邵片:包括娄底、双峰、湘乡、涟源、冷水江、新化、邵阳、邵东、新邵、武冈、新宁、城步、祁阳、祁东,以及安化、隆回、绥宁、洞口等县的部分地区。

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较完整的浊音系统。

湖南方言3、辰溪片:包括辰溪、泸溪、溆浦三县。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们湖南不是每个地方都说湘语。

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的分支。

西南官话是湖南的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

根据内部差异,大致可以将西南官话分为四片:1、常澧片:包括常德、汉寿、桃源、津市、临澧、澧县、石门、慈利、华容、以及安乡的大部分地区2、吉永片:包括吉首、古丈、保靖、花垣、永顺、张家界、桑植、龙山、凤凰,以及沅陵大部分地区。

3、怀靖片:包括怀化、芷江、新晃、靖州、通道、洪市、洪区、会同、麻阳等地。

4、湘南片:包括永州、东安、双牌、新田、宁远、道县、蓝山、江永、江华、嘉禾、桂阳、临武、宜章、郴州、郴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湖南泸溪(白沙)乡话音系
作者:瞿建慧, QU Jianhui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刊名:
方言
英文刊名:DIALECT
年,卷(期):2008(2)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7
2.张永家;侯自佳关于"瓦乡人"的调查报告 1984(01)
3.王辅世再论湖南泸溪瓦乡话是汉语方言 1985(03)
4.王辅世湖南泸溪瓦乡话语音 1982(01)
5.杨蔚湘西乡话音韵研究 2004
6.杨蔚沅陵乡话研究 1999
7.《湖南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泸溪县志 1993
8.鲍厚星湘南土话系属问题[期刊论文]-方言 2004(04)
9.鲍厚星沅陵乡话和沅陵客话 1991
10.鲍厚星;伍云姬沅陵乡话记略 1985(zk)
本文链接:/Periodical_fangy2008020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