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甲、乙两列火车,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20%。

乙车先从B 站出发开往A 站行驶到距离B 站72千米处时,甲车从A 站出发开往B 站,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

(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 )∶( );(2)A 、B 两站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5;4(2)315千米【分析】(1)甲车速度是单位“1”,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20%,甲车速度看作100,乙车速度是100-20,写出速度比化简即可。

(2)路程比=速度比,设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 千米,乙车形式的路程是4725x +千米,根据甲车和乙车的路程比=甲车和乙车的时间比,列出方程求出甲车行驶路程,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甲车行驶了路程的334+,用甲车路程÷对应分率=A 、B 两站之间的路程。

【详解】(1)100∶(100-20)=100∶80=5∶4(2)解:设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 千米。

344725xx =+ 4723451221645855216588x x x x x ⎛⎫+⨯= ⎪⎝⎭+=⨯=⨯ 135x =3+4=731353157÷=(千米) 答:A 、B 两站之间的路程是31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和比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较为综合,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意义。

2.电车从A 站经过B 站到达C 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 站停车,而返回时B 站不停.去时的车速是每小时48km .(1)A站到C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1)432千米(2)72千米【解析】【详解】(1)48×(4+5)=432(千米)(2)432÷6=72(千米)3.图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差400平方厘米,则圆A与圆B的面积相差多少?解析:314cm2【分析】本题可以用假设法作答,可以设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由此得出:S A-S B=πR2-πr2=π(R2-r2),S大正方形-S小正方形=2R×2R-2r×2r=4(R2-r2),因为题中已经告诉了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所以4(R2-r2)=400,R2-r2=100,然后代入π(R2-r2)作答即可。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附附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附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一、分数的应用题1、 一缸水.用去12 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5÷(12 -30%)=5÷=25(桶)2、 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 .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 .还剩多少米 10×(1-710 )×(1-13 )=10×310 ×23 =2(米)3、 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 后,离中点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3 -12 )=99(千米)4、 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 .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1÷(1-27 -27 )=49(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 .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 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解:设两次共取出x 袋 25 x +(13x -12)+24=x 解得:x=45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 .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2÷(1+27 )=56(km/h ) 1152÷(72+56)=9(h )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 ,一条裤子多少元 解:设一条裤子x 元 (x +160)×35 = x 解得:x=240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 ,白兔有多少只 60×(1+15 )=72(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 ,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 ,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80×(14 +12)=60(米) 80-60=20(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2二、比的应用题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4÷2÷(2+1)=4(cm ) (4×2)×(4×1)=32(cm 2)2、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96÷4÷(3+2+1)=4(cm ) (4×3)×(4×2)×(4×1)=384(cm 3) 3、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高为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 96-4×4) ÷4÷(3+2)=4(cm ) (4×3)×(4×2)×4=384(cm 3)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42÷(4+3)×4=24(人)5、 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解:设原来两筐水果共有x 千克32:[(x -32)×(1-20%)]=4:3 解得:x=62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600÷(3+2+1)=100(克)面粉:100×3=300(克) 红豆:100×2=200(克) 糖:100×1=100(克)7、 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解:设这本书共有x 页( 19 x +24) :[ x -( 19x +24)]=1:4 解得:x=270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1800÷(2+3+4)=200 2×200=4003×200=6 00 4×200=800六年级数学应用题3三、百分数的应用题1、 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产值是多少万元500÷20%+500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解:设这时有苹果x 箱 (1-30%)x +160=(1+110)x 解得:x=400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1028×(1-20%)=(元)4、 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小学六年级数学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商店原来有一些水果,又进货20 千克,卖出35 千克后,还剩15 千克,商店原来有水果多少千克?解:设商店原来有水果x 千克。

x + 20 - 35 = 15x - 15 = 15x = 30答:商店原来有水果30 千克。

2. 小明买了5 个练习本和2 支铅笔,共用去3.9 元,已知每个练习本0.6 元,每支铅笔多少元?解:设每支铅笔x 元。

5×0.6 + 2x = 3.93 + 2x = 3.92x = 0.9x = 0.45答:每支铅笔0.45 元。

3. 学校买了18 个篮球和20 个足球,共付出490 元,每个篮球14 元,每个足球多少元?解:设每个足球x 元。

18×14 + 20x = 490252 + 20x = 49020x = 238x = 11.9答:每个足球11.9 元。

4.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 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 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解:设每小时要行x 千米。

4x = 48×54x = 240x = 60答:每小时要行60 千米。

5. 食堂运来150 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 倍少30 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 千克。

3x - 30 = 1503x = 180x = 60答:食堂运来面粉60 千克。

6. 果园里有苹果树270 棵,比梨树的3 倍多30 棵,梨树有多少棵?解:设梨树有x 棵。

3x + 30 = 2703x = 240x = 80答:梨树有80 棵。

7. 某工厂有男工180 人,比女工人数的2 倍少40 人,这个工厂有女工多少人?解:设这个工厂有女工x 人。

2x - 40 = 1802x = 220答:这个工厂有女工110 人。

8. 学校买了8 张办公桌和20 把椅子,一共花了1860 元,已知每张办公桌120 元,每把椅子多少元?解:设每把椅子x 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附含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附含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附含答案解析)3、一块田地,甲、乙两人分别耕了2/5和3/8,还剩下1/4没有耕,这块田地原来有多少份?解:先求出甲、乙两人耕了多少份:2/5+3/8=31/40剩下的1/4相当于 XXX,那么这块田地原来有:(31/40+9/40)÷(1/40)= 40份4、某校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4,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20人,这所学校共有多少学生?解:设男生人数为3x,女生人数为4x,那么有3x+120=4x,解得x=120,所以男生人数为XXX,女生人数为480,这所学校共有840名学生。

5、某公司员工中男女比例为5:3,其中女员工有120人,这家公司共有多少员工?解:设男员工人数为5x,那么女员工人数为3x=120,解得x=40,所以男员工人数为200,这家公司共有320名员工。

6、某班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如果男生人数增加了10人,女生人数减少了5人,那么男女比例变成了7:4,这个班级原来有多少人?解:设男生人数为1.5x,女生人数为x,那么有1.5x+10=(x-5)×(7/4),解得x=60,所以男生人数为90,女生人数为60,这个班级原来有150人。

7、一条绳子分成了3段,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短3米,第一段比第三段短5米,这条绳子原来有多长?解:设第一段为x,那么第二段为x+2,第三段为x+5,那么有x+(x+2)+(x+5)=3x+7,解得x=6,所以这条绳子原来有19米长。

8、一条绳子分成了4段,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3米,第三段比第四段长4米,这条绳子原来有多长?解:设第四段为x,那么第三段为x-4,第二段为x-7,第一段为x-9,那么有x+(x-4)+(x-7)+(x-9)=4x-20,解得x=20,所以这条绳子原来有38米长。

解:第一件衣服赚了20%,售价为120×1.2=144元第二件衣服降价了20%,售价为120×0.8=96元总售价为144+96=240元总成本为120+120=240元售价等于成本,没有盈亏。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1.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内直径是6cm,明明喝了一些,瓶里剩下水的高度是8cm,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是10cm,这瓶矿泉水原有多少水?2.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小军家离学校1千米,离图书馆2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64米.(1)如果向东走,离学校还有多少米?(2)如果向北走,小军现在走到什么位置?(先列式计算,再用★在图上标注出来)4.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容器里面水面高0.8分米,现把一个小圆柱体和一个与圆柱等底、高是圆柱一半的圆锥放入容器中,结果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圆柱有在水面之上,容器内的水比放入前上升了3厘米,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5.鸡和免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6.张宏上个月收集了13张邮票,有8角和1元2角这两种面值。

这些邮票的总面值是14元。

两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7.在一幅比例尺是1: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

张师傅凌晨4时从甲地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0千米,到达乙地时是几时?8.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9.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²,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 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10.为了测量一个空瓶子的容积,一个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测量出整个瓶子的高度是22厘米;②测量出瓶子圆柱形部分的内直径是6厘米;③给瓶子里注入一些水,把瓶子正放时,测量出水的高度是5厘米;④把瓶盖拧紧,将瓶子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测量出无水部分圆柱的高度是12厘米。

(1)要求这个瓶子的容积,上面记录中的哪些信息是必须有的?________(填实验序号)(2)请根据选出的信息,求出这个瓶子的容积。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北街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3%。

今年开学初转走了3名男生,又转入3名女生,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48%。

北街小学六年级现在有多少名学生?解析:300人【分析】今年开学初转走了3名男生,又转入3名女生,说明这时总人数不变;上学期女生占总人数的1-53%=47%,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48%,说明转入的3名女生占总人数的48%-47%=1%,据此求出六年级总人数。

【详解】3÷[48%-(1-53%)]=3÷1%=300(人)答:北街小学六年级现在有300名学生。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时间段六年级总人数未发生变化。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当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为8:7.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了25%,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A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45小时的路程.(1)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35千米;(2) 300千米【详解】(1)40×78=35(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2)甲到A时,乙行驶路程占全程为:(35×815)÷[40×(1+25%)]=2875所以全程为:(45×35)÷(715-2875)=300(米)3.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B站不停.去时的车速是每小时48km.(1)A站到C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1)432千米(2)72千米【解析】【详解】(1)48×(4+5)=432(千米)(2)432÷6=72(千米)4.小明放一群鸭子,已知岸上的只数与水中的只数比是3:4,现在从水中上岸9只后,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45,这群鸭子有多少只?解析:567只【详解】3:4=3 49÷(445+-334+)=9÷(49-37)=9÷1 63=567(只)答:这群鸭子有567只.5.最佳方案。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人教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小东和爸爸、妈妈准备7月5日晚上从南京出发,6日早晨到达北京,从当天开始在北京旅游,7月10日早晨返回南京。

南京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交通工具票价说明火车(硬座)274元身高1.1~1.4m的儿童享受半价票飞机(普通座)1010元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享受半价票住宿伙食市内交通旅游景点门票120元/日80元/日50元/日250元/人3人往返都坐火车,这次旅游至少要准备多少元?(2)如果往返都要乘坐飞机(成人票价打六五折,儿童票价不打折),这次旅行至少要准备多少元的交通费?2.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就是圆周率。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

但你未必知道“圆方率”,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探索】把一个棱长a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

求这个圆柱体与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比。

(计算涉及圆周率,直接用π表示)3.一个工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8吨,可以烧45天。

实际每天节约用煤10%,这样可以多烧多少天?4.厦门某大型儿童乐园的门票零售每张20元。

六(1)班有46人,请你根据乐园管理处规定(如图),设计两种或三种购票方式,并指出哪种购票方式最便宜。

购买25张(含25张)以上的可以购买集体票,每张票价为原价的80%.方式二:方式三:最便宜的购票方式是:5.下图是装某种饮料的易拉罐。

请你灵活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1)制作1个这种易拉罐,大约需要多大面积的铝箔?(2)你认为饮料厂向易拉罐中装多少饮料合适?(3)饮料厂将12罐饮料装在一个盒子里,请你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包装盒,并给出设计方案。

6.张华家有一只底面直径40厘米、深50厘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这只水桶盛满了水,把水倒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内,水会溢出吗?请用喜欢的方式解答,(水桶和鱼缸的厚度都忽略不计)7.如图所示,有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容器,圆柱高7cm,圆锥高3cm,容器内水深5cm,将这个容器倒过来时,从圆锥尖端到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8.一张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1:600,图中的一个长方形大厅长4厘米,宽2.5厘米。

六年级数学典型题解析

六年级数学典型题解析

六年级数学典型题解析一、分数乘法应用题1. 题目:一袋大米重25千克,吃了(3)/(5),吃了多少千克?解析:这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袋大米重25千克,吃了的占这袋大米的(3)/(5),把这袋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吃了多少千克,就是求25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5×(3)/(5)=15(千克)。

2. 题目:一个果园有苹果树24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4),梨树有多少棵?解析:同样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里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4)。

已知苹果树有240棵,求梨树的棵数,就是求240的(3)/(4),列式为240×(3)/(4)=180(棵)。

二、分数除法应用题1. 题目:一个数的(3)/(4)是18,这个数是多少?解析:这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3)/(4)x = 18。

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18)与其中一个因数((3)/(4)),求另一个因数(x),用除法计算,即x = 18÷(3)/(4)=18×(4)/(3)=24。

2. 题目:美术小组有男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4),女生有多少人?解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4),已知男生有25人。

设女生人数为x人,可列方程(5)/(4)x=25。

根据除法的意义,x = 25÷(5)/(4)=25×(4)/(5)=20(人)。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题目1. 题目: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1)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 r(其中C表示周长,π通常取3.14,r表示半径)。

当r = 3厘米时,C=2×3.14×3 = 18.84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及解析大全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24×25=600棵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 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解法一: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所以通过比较选择乙来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把这个容器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时间关系可以发现,上面部分水的体积是下面部分的18÷3=6倍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高度之比是(50-20):20=3:2所以上面部分的底面积是下面部分装水的底面积的6÷3×2=4倍所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容器底面积之比是(4-1):4=3:4独特解法:(50-20):20=3:2,当没有长方体时灌满20厘米就需要时间18*2/3=12(分),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3=9(分钟)的水量,因为高度相同,所以体积比就等于底面积之比,9:12=3:4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把甲的套数看作5份,乙的套数就是6份。

甲获得的利润是80%×5=4份,乙获得的利润是50%×6=3份甲比乙多4-3=1份,这1份就是10套。

所以,甲原来购进了10×5=50套。

6. 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

由于经过7/3小时共注了一池水,所以甲管注了7/12,乙管注了5/12。

甲管的注水速度是7/12÷7/3=1/4,乙管的注水速度是1/4×5/7=5/28。

甲管后来的注水速度是1/4×(1+25%)=5/16用去的时间是5/12÷5/16=4/3小时乙管注满水池需要1÷5/28=5.6小时还需要注水5.6-7/3-4/3=29/15小时即1小时56分钟继续再做一种方法:按照原来的注水速度,甲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7/12=4小时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5/12=5.6小时时间相差5.6-4=1.6小时后来甲管速度提高,时间就更少了,相差的时间就更多了。

甲速度提高后,还要7/3×5/7=5/3小时缩短的时间相当于1-1÷(1+25%)=1/5所以时间缩短了5/3×1/5=1/3所以,乙管还要1.6+1/3=29/15小时再做一种方法:①求甲管余下的部分还要用的时间。

7/3×5/7÷(1+25%)=4/3小时②求乙管余下部分还要用的时间。

7/3×7/5=49/15小时③求甲管注满后,乙管还要的时间。

49/15-4/3=29/15小时7. 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爸爸骑车和小明步行的速度比是(1-3/10):(1/2-3/10)=7:2骑车和步行的时间比就是2:7,所以小明步行3/10需要5÷(7-2)×7=7分钟所以,小明步行完全程需要7÷3/10=70/3分钟。

8. 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乙车比甲车多行11-7+4=8分钟。

说明乙车行完全程需要8÷(1-80%)=40分钟,甲车行完全程需要40×80%=32分钟当乙车行到B地并停留完毕需要40÷2+7=27分钟。

甲车在乙车出发后32÷2+11=27分钟到达B地。

即在B地甲车追上乙车。

9. 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15:10=3:2相遇时甲车和乙车的路程比也是3:2所以,两城相距12÷(3-2)×(3+2)=60千米10. 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我的解法如下:(共12辆车)本题的关键是集装箱不能像其他东西那样,把它给拆散来装。

因此要考虑分配的问题。

11.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给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加上10*4=40个以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

这样,零件总数就是3+4=7份,师傅加工了3份,徒弟加工了4份。

12.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这个题目和第8题比较近似。

但比第8题复杂些!大轿车行完全程比小轿车多17-5+4=16分钟所以大轿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6÷(1-80%)=80分钟小轿车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钟由于大轿车在中点休息了,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点是否能追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