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精炼过程

棕榈油精炼过程(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但选择物理精炼法还是化学精炼法, 主要取决于毛油的质量。
鉴于现实中的诸多问题, 目前的油脂加工厂还常常配备两套装置, 化学精炼法仍然不可缺少。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
简述油脂精炼的原理

简述油脂精炼的原理油脂精炼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原始油脂进行处理,去除其中杂质和不良物质,以提高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精炼的目的是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如悬浮颗粒、淀粉、蛋白质、胶质、磷脂等,并降低自然氧化和热氧化反应对油品质量的影响,延长其保存寿命。
油脂精炼的主要原理有:1. 去除杂质:油脂精炼的第一步是去除油脂中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悬浮颗粒、磷脂、蛋白质、淀粉等。
这一步通常使用机械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离心等。
过滤通常使用不同孔径的滤网,杂质被滤除,而油脂则通过滤网流出。
沉淀则利用杂质和油脂之间的密度差异,将杂质沉淀下来,使油脂得以分离。
2. 酸化脱色:酸化脱色是油脂精炼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中,油脂与酸接触,使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其盐,并与杂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油脂的沉淀。
这样一来,油脂中的杂质就能够被分离出来。
酸化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以保证反应充分。
脱色就是通过各种脱色剂将油脂中的物质进行吸附,达到提高油脂外观和稳定性的目的。
3.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另一种重要的油脂精炼方法。
它通过向油脂中加入特定溶剂,将其中的不良物质溶解到溶剂中,然后用蒸馏的方式将溶剂和不良物质分离。
溶剂可以是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硅烷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油酸度的油脂,如酱油、豆油等。
由于溶剂的选择,该方法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特定的不良物质。
4. 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是通过加热油脂并向其通入水蒸气,使油脂中的不良物质挥发出来,以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
水蒸气蒸馏首先将蒸汽通过油脂,油脂中的不良物质被蒸汽带走,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蒸汽,使其凝结成液态,与水分离。
这样一来,油脂中的不良物质就被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目的。
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通常会先使用物理去杂质的方法,如过滤、沉淀等,然后再进行酸化脱色和溶剂萃取。
这样可以更彻底地去除油脂中的不良物质,并提高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油脂精炼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以提高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
油脂精炼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就好像给油脂来一场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之旅。
咱先说脱胶这一步,这就好比是给油脂洗个澡,把那些杂质啊、胶质啊给清理掉。
你想想看,油脂里要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那能好吗?就像人身上沾了脏东西,不洗干净怎么行呢!
然后是脱酸呢,这可是个关键步骤。
油脂里要是酸度过高,那可不行,就像人的脾气太大了不好相处一样。
这一步就是要把那些多余的酸给弄走,让油脂变得温和起来。
再说说脱色,这简直就是给油脂做美容啊!把那些不好看的颜色去掉,让油脂变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舒服。
这就好像一个人化了个精致的妆,一下子就变得漂亮多啦。
最后是脱臭,哎呀呀,这可太重要啦!把那些难闻的气味都赶跑,让油脂香喷喷的。
你想想,如果油脂有股怪味,谁还愿意用它呀!就像人要是有口臭,那多让人嫌弃呀!
油脂精炼的这四个过程,每一个都不能马虎。
就像盖房子,哪一块砖没砌好,房子都可能不结实。
脱胶要脱得干净,脱酸要恰到好处,脱色要漂漂亮亮,脱臭要彻彻底底。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精炼油脂。
在生活中,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对待每一件事情吗?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不敷衍,不马虎。
就像做饭,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炒菜,每一步都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又或者是学习,从预习、听讲、复习到做作业,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才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啊,油脂精炼可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它还蕴含着生活的道理呢!让我们都像对待油脂精炼一样,用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日子过得精彩、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对油脂精炼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

油脂加工的基本过程
毛油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脱蜡
四级油 三级油
二级油 一级油
(高烹油)(色拉油)
Crude oil bleaching
degumming deodorization
deacidify dewaxing
第一节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定义:(粗油或原油Crude oil)
从天然油料中用压榨、浸出等方法提取的没经过处理的油脂。 其主要成分:
油脂精炼(Oil Refining)
一 、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二 、 油脂脱胶 三 、 油脂脱酸 四 、 油脂脱色 五 、 油脂脱臭 六 、 油脂脱蜡
概论
1、油脂精炼的目的: A、除去杂质; B、提高产品质量; C、利于安全储存。 2、油脂精炼要求: A、确定油脂精炼深度 ; B 、组合精炼工艺合理; C、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 D、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E、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 A、物化方法; B、化学方法; C、物理方法;
2、在油中加热水后: 磷脂分子结构转变为水化式,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磷脂分子与水作用时的排列
二、连续式水化脱胶工艺
(1)毛油过滤:含杂 0.2%的过滤毛油; (2)毛油计量: (3)毛油加热:至 80~85℃后; (4)与水混合:与 90℃的热水一起充分混合
W= (2~3)X (5)充分反应:在反应器中反应 40 min ; (6)离心分离:进入碟式离心机进行分离; (7)加热干燥:含水 0.2%~0.5%的脱胶油加热升
一、碱炼脱酸 二、脱酸工艺与设备
一、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1、中和反应 (1)烧碱中和游离脂肪酸: RCOOH + NaOH === RCOONa + H 2O (2)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脱色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
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
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化的目的。
吸附剂的种类1、漂土学名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吸附剂。
多呈白色或灰白色。
天然漂土的脱色系数较低,对叶绿素的脱色能力较差,吸油率也较大。
2、活性白土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处理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吸附剂,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
对于色素及胶态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于一些碱性原子团或极性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3、活性炭是由木屑、蔗渣、谷壳、硬果壳等物质经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而成。
具有疏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脱色系数高,并具有疏水性,能吸附高分子物质,对蓝色和绿色色素的脱除特别有效,对气体、农药残毒等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但价格昂贵,吸油率较高,常与漂土或活性白土混合使用。
4、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纤维状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土质细腻,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吸油率也较低,过滤性能较好。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1、吸附剂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
油脂脱色一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快的白土。
2、操作压力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脱色有利的一方面是:部分色素因氧化而褪色,不利的方面是:因氧化而使色素固定或产生新的色素以及影响成品的稳定性。
负压脱色过程由于操作压力低,热氧化副反应较弱,一般采用负压脱色,真空度为0.096mPa。
3、操作温度吸附脱色中的操作温度决定于油脂的品种、操作压力以及吸附剂的品种和特性等。
脱除红色较脱除黄色用的温度高;常压脱色及活性度低的吸附剂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减压操作及活性度高的吸附剂则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脱色。
废弃油脂的精炼及微量组分剖析

76 粮食与油脂 2019年第32卷第5期废弃油脂的精炼及微量组分剖析赵光辉1,姜 伟1,金书含1,赵 辉2(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714;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实业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714)摘 要:废弃油脂经过滤、脱水和吸附除杂后得到精炼油,考察了精炼过程对废弃油脂中微量组分、脂肪酸组成及金属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精炼后废弃油脂中的氮、硫、氯、磷等杂质明显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有下降;金属含量降低,其中钠、钙、钾、铁的降幅最为显著。
关键词:废弃油脂;精炼;甲酯化;脂肪酸;微量组分Waste grease refining and trace components analysisZHAO Guang-hui 1, JIANG Wei 1, JIN Shu-han 1, ZHAO Hui 2(1.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Daqing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 Daqing 163714, Heilongjiang,China;2.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Daqing Petrochemical Company, Daqing 163714, 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 The refined oil was obtained by filtration, dehydration and adsorption removal of waste grease.The influence of refining process on the compositi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metal content of waste oil was investigated.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fter refining,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sulfur, chloride, phosphoru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decreased slightly.The metal content was reduced, the reduce of sodium, calcium, potassium, iron decline were most significant.Key words: waste grease; refining; methylation; fatty acid; trace component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9)05-0076-03收稿日期:2017-11-23作者简介:赵光辉(197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液体生物燃料。
油脂精炼步骤

油脂精炼步骤
(1)去除毛油中不溶性杂质,采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物理方法。
(2)脱胶,脱胶就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黏液质、树脂、蛋白质、糖类、微量金属等,一般采用水化法、酸炼法或酶法脱胶。
(3)碱炼,用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4)水洗,洗去残留于碱炼油中的皂角与水溶性杂质。
(5)干燥,用加热、真空干燥法,脱除精炼后油中的水分。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脂、甘二脂、硫化物以及色素热分解产物等;物理精炼的目的主要脱除FFA。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质或固脂。
(9)过滤或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的精炼
1 油脂精炼的工艺
①脱胶:在一定温度下用水去除毛油中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程,从而可以防止油脂在高温时的起泡、发烟、变色发黑等现象;
②碱炼:用碱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形成皂脚而去除的过程;
③脱色:在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土和活性碳而吸附除去色素的过程;
④脱臭:在真空条件下将蒸汽通过油脂而带走一些异味物质;
⑤氢化: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气在油脂不饱和分子上的加成反应。
油脂氢化是液态油脂、固态催化剂和气态氢气的三相反应体系,一般认为油脂氢化的机理是不饱和液态油与吸附在金属催化剂上的氢原子的相互作用。
不同油脂分子的氢化速度大不相同,一般用
油脂氢化的选择性来表示。
油脂氢化的选择性(SR 或S)是指不饱和程度较高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与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的比值,例如在豆油氢化时亚麻酸的选择性是2.3,表示亚麻酸的群情化速度是亚油酸的2.3 倍。
⑥酯交换反应:由于油脂的性质不仅手油脂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还受到脂肪酸在油脂分子中分布的位置的影响,所以通过改变油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就可以改变油脂的性质,一般油脂的酯交换反应有分子内酯交换和分子间酯交换,随机酯交换和定向酯交换。
所用的催化剂有碱性催化剂,如Na、K、Na-K 合金、NaOH、甲醇钠等,现在开始用酶。
油脂的分析
1 油脂特征值的分析
①酸价:中和1g 油脂所需要的KOH 的mg 数,我国规定食用油脂的酸价必须小于或等于5;
②皂化值:完全皂化1g 油脂所需KOH 的mg 数,一般油脂的皂化值为200;
③碘值:100g 油脂完全加成碘化所需要的I2 的g 数,这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呈正比;
④乙酰值:将1g油脂完全乙酰化后水解,中和所产生的酸需要的KOH 的mg 数。
2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分析
测定指标:
①过氧化值:用碘量法测定,即在酸性条件下,政治放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KI 反应生成I2,用Na2S2O3 滴定生成的I2,求出每kg 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即为油脂的过氧化值;
②硫代巴比妥酸法:此法以测定油脂的氧化产物丙二醛为对象,以此衡量油脂的氧化程度。
常用的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有:
①活性氧法:在97.8℃下,以2.33ml/s 的速度向油脂中通入空气,测定当过氧化值达到100(植物油)或20(动物油)时的时间;
②Schaal法:油脂在60℃下贮存达到一定过氧化值所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