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当灾害来临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3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教学目标:1.了解当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
2.通过收集、交流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一些避难的知识、方法等资料。
2.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避难、自救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不慌张,但是,仅仅保持头脑清醒就够了吗?生:不是二、新课1.师:的确,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吧!打开书56页,自己读新闻,思考:这条新闻告诉了我们什么?生读新闻思考生:跑进窑洞的小男孩太傻了,应该往高出跑生:跑向山上的小男孩选择了正确的避险方法,所以得救了2.师:你们说得很队,只有了解自然灾害的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知识,在危急关头才能迅速脱险,保护自己3.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自然灾害,而我们北京就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让人感觉不到,但是能造成重大灾害的破坏性大地震,平均每年也要有十几次,往往在几十秒、十几秒内就把城市夷为平地,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那么,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4.生:应该躲到床下面生:应该趴下5.地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你们说的这些还不够全面,其实还有许多避险的方法和知识,你们在课下都进行搜集了,那么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吧6.学生进行小组交流7.小组汇报生:要抓住震前十二秒,事先有准备就地躲避生:震时是躲还是跑,专家认为应该就近躲避,选择结实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生:户外如何避震,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保护头部,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和危险场所生:公共场所如何避震,避开危险物,选择结实的地方蹲下,保护头部生:学校如何避震,躲到课桌下,在操场可以原地蹲下,保护头部,不要回到教室去生:野外如何避震,避开危险环境,躲到结石的障碍物下,保护好头部生:如果被压了,要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在学生介绍的时候,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8.你们太棒了,找来了这么多避震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你们说的吧!出示演示文稿1)保持镇静,抓住震前12秒,选择正确避震方式2)震时就近躲避,蹲或坐,降低重心保护头部3)远离危险物)危险场所4)不要返回室内,有组织撤离5)震后如果被压,应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9.只要抓住震前几秒钟快速做出反应,就有生的希望。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当灾害来临时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当灾害来临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当灾害来临时3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护的可贲精神。
[智育目标]:1. 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2. 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白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白救和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
2.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面对a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件学生活动设计收集近期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比如:洪水、冰雹、泥石流、滑坡、地震等。
第1课时(导入新课)我们国家是个口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旦发生破坏性很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当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臼然灾害,谁能说说仃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呢?学生回答略。
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提问如果我们遭遇洪水,应该怎样做呢?板书一、水灾中的救护阅读教材P.72的3张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哪些在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呢?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来逃生。
引导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共逃生方法,还能看出在水灾中人们丑相帮助的重要性和意义。
面临自然灾害,人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提问水灾中的逃生方法还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白山发言。
小结遭遇水灾的自救方法:%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1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当灾害来临时》教案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当灾害来临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及其对人们的影响;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应对意识,掌握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的方法;3.培养学生相互帮助、互相支持的情感和品德。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对人们的危害;2.培养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应保持冷静、相互关怀并采取适当措施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教育学生灾难来临时如何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2.给学生传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步骤方法:情景演练法步骤一:导入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引出这堂课的主题:“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和保护自己?”步骤二:学习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各种自然灾害,向学生传达其基本概念和对人类的危害。
如:地震、洪水、暴风雨等。
步骤三:学习应对灾害的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逃生、避险、求援、坚守等应急方法,并让学生组成小组,为不同的自然灾害撰写应对措施。
步骤四:灾难情景演练在教室内模拟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并向学生展示在各种自然灾害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保持冷静等情况,并让他们实践这些方法。
步骤五:总结回顾经过这些情景演练和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要如何保持冷静、如何共同应对灾害、如何互相支持和帮助等重要意义。
教学评价老师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情景演练,学生对防止自然灾难以及在遇到灾害时如何应对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时,学生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个人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地进行探究与思考。
总体而言,这堂课的效果较好。
学生评价学生在上课时很认真听讲,并且热情地参与各种情景演练,没有感到紧张和害怕。
在听完课程后,他们知道了如何防灾、如何自救、如何互救等重要知识,并在情景演练中深入地学习到了如何保持冷静的方法。
学生表示该堂课程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课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2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难来临时教学内容:当灾难来临时教学目标:1.了解当灾难来临时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等活动。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通过模拟体验,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态度。
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自我救护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资料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儿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也非常高兴。
但是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人却远没这么幸福!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一段资料。
这就是发生在几个月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放课件 -----资料图)2,看了这段资料年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说一说)3,师小结:自然灾害是很难抗拒的,那么,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板书:当灾难来临时二、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说一说)2.地震首先我们就来谈一下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先看两组事例。
例1:1989年四川小金县发生地震。
无边中心小学震前有准备,震时不慌乱,在老师严密组织指挥下,由小到大,先“生”后“师”,井然有序,撤离教室,结果无一伤亡。
例2:1982年7月,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6年了,可一些人仍然心有余悸。
一天上午,某地突然发生了很轻微的地震。
15岁的学生姜华听到同学们大喊地震了,竟然吓得从二层楼上跳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双腿骨折。
通过这两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发生在教室,怎么做?听从老师的安排,躲在课桌、椅子下面。
发生在家里(楼房)怎么做?卫生间。
发生在平房,又该怎么做?迅速跑到门外。
发生地震的时候,要保持清晰的头脑,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惧不慌。
3.火灾地震发生时,我们有方法自救,那么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做?水土灭火器4.洪涝灾害火被我们扑灭了,现在无情的洪水向我们袭来,请看课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当灾难来临时3教案冀教版

我注意到,在导入新课时,使用图片和视频材料非常有效,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但在讲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信息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我计划在下节课前,提前给学生一些阅读材料,让他们先行阅读,以便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当灾难来临时3教案冀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品德与社会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正确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在设计板书时,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明确:板书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2.结构清晰:板书要有一定的结构,按照逻辑顺序展示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洁明了:板书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的文字,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抓住关键信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预防措施: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2)自救自护技能:地震时的逃生方法、洪水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救方法、火灾时的灭火和逃生方法等。
(3)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灾难时保持冷静、勇敢应对的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当灾害来临时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教学目的态度: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提高灾害来临时的保护意识;能力:学会灾害发生时的逃生办法,懂得自救和互救。
知识: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办法。
教学重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特别是地震的一些逃避办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
使学生懂得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教学准备:学生:记者行动1.查阅、了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针对不同的灾害来临时,查阅(或走访家长、邻居等)怎样逃生?3.走访自己的家长,邻居或亲朋,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的故事,了解地震知识,逃生知识等有关资料。
教师:1.结合抗震30周年,查找地震资料。
2.结合林西特大火灾查找有关火灾资料。
3.查阅其他灾害资料。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本课:教师:灾害看似和我们很遥远,实际呢?2.播放课件中flash动画。
3.看完动画后教师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4.学生回答。
5.当学生回答出灾难可能随时发生时,教师提问:“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请小记者回答。
教师给学生鼓励、表扬,肯定他们的积极发言。
6.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可以画画,可以摘抄,可以网络下载,还可以口头回答等。
)7.教师课件给出板书:“2.当灾害来临时”8.课件给出水灾图,提问:“这是什么灾害”9.学生回答。
10.教师课件给出板书:(一) 水灾(1)小记者们介绍水灾的状况和原因。
(2)根据学生的发言叫学生评论后,教师点评。
(3)教师不失时机给积极当“小记者”的同学以表扬。
鼓励他们的踊跃发言。
(4)教师问:“那我们怎样自救互救?”(5)教师课件给出板书“我们怎样自救互救?”(6)学生小组讨论。
(7)根据自己的资料和讨论情况班内发言。
(8)教师找学生评论后,根据情况点评。
(9)学生自由读课本73页中的故事,教师找学生朗读。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1拓展资料素材 冀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
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
一、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看似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但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一些自然灾害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不能亲自感受,但自然灾害的来临有许多是突发性的、灾难性的、不可避免的。
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水灾和地震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教材中列举了这两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教育。
主题二:当灾害来临时,主要是通过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的躲避合自救的事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面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体验灾害来临时人们互救的精神品德,教育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躲避灾难、自救互救方法。
教材安排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学习,目的在于通过对相关灾害中自救互救的事例来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
二、教学建议
本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选取在我国发生比较频繁的水灾和地震两个方面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其实,我国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为了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灾害与我们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上,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冀人版三年级下册《3.当灾害来临时》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模拟火灾现场:假如我们现在所处的 地方因电线老化发生了火灾,火势很 大,目前暂时没有人员伤亡,请你打 电话报警。
2、如何灭火(初期火)
看看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灭火? 情景一:电器起火 情景二:油锅起火 情景三:液化石油气罐着火
灭火常识
(1)如果家里的电器着火 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
• 2008-03-14日,南京东南大学 • 一办公楼发生火灾,受灾面积达1000平方米, 消防部门出动10余辆消防车150人扑救,大火 经过7个多小时被扑灭。
2010年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 灾事故遇难人数上升到58人,其中男性 22人,女性36人。火灾发生后,上海市 静安区共接到向街道等单位申报的失踪 人员56人。
●
煤气着火预防
●
厨房用火中一定要有人看守 ●经常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 ●发现燃气泄漏,要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勿动 电器开关或拨打电话 ●外出或睡觉时,应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
•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
• 如发现有人受伤或窒息,拨打急救电 话120
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详细地址 3、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 4、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5、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并维持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 6、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 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 行为。
灭 火 器
灭火器使用五字诀:
• • • • • 摇 拔 瞄 压 扫 ——把灭火器内干粉摇散 ——拔出保险销 ——喷嘴瞄准火源根部 ——用力压下手把 ——左右扫射,将火扑灭
逃生与自救技巧一
保持冷静,要迅速 逃生,不要贪念财物。
逃生与自救技巧二
身披湿被褥,口 鼻捂湿毛巾,身体 贴近地面匍匐前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当灾害来临时
教学课时:3课时。
德育目标:
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护的可贵精神。
智育目标:
1.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2.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素质发展目标:
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
2.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收集近期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比如:洪水、冰雹、泥石流、滑坡、地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我们国家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
的方法,当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讲授新课)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自然灾害,谁能说说有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呢?
学生回答略。
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提问如果我们遭遇洪水,应该怎样做呢?
板书一、水灾中的救护
阅读教材P.72的3张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哪些在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呢?
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有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来逃生。
引导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些逃生方法,还能看出在水灾中人们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意义。
面临自然灾害,人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提问水灾中的逃生方法还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小结遭遇水灾的自救方法:
①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②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③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撕开来代替。
④在离家出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
过渡洪水中逃生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自救的经验。
阅读教材P.73的2个事例。
讲述第1个事例中,小江珊牢记奶奶的话,紧紧专牢树枝,等待解放军叔叔的到来,才获得了新生;第2个事例中,张老汉凭借多年经验,迅速切断电源,和老伴依靠门板,漂流至安全地方,被巡逻的解放军救上岸。
教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娟娟家附近那条流入长江的小河,也因为连日暴雨泛滥成了滚滚的大河,不仅淹没了田地,还一点一点地吞没了她的家。
妈妈、娟娟和弟弟被困在屋顶上好几天了,可洪水还在拼命往上涨。
半夜,娟娟听到妈妈说:“抱住这块木板,千万不要松手。
”刚抱住木板,一个浪头打过来,将娟娟冲走了,什么都看不到。
妈妈呢?妈妈在哪儿?娟娟惊恐地抱紧木板,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爸爸会来救我的。
说了这些话,娟娟觉得自己不那么害怕了,为了不让自己睡觉,反复地唱着歌。
天亮了,娟娟又累又困,没有力气唱歌了,但她坚持抱住木板,让自己在水中漂浮。
终于,被解放军叔叔发现了,救上了快艇。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娟娟是怎样获救的?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当我们遇到水灾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一定要跑到比较高的地方,一旦落入水中时,要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木板,或抱住树木,不要轻易放手,要充满信心,等待援助。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希望大家学会这些避难方法,提高灾
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在危难中人们要互相救助,共渡难关。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如果发生地震,你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中的避难方法。
(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震中的避难
1.地震灾害
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地震吗?
学生回答略。
材料 1975年2月4日19时38分左右,北京的居民普遍感觉到这里的大地在震动。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突然来回动荡。
尽管只有片刻时间,人们都清楚地觉察到了。
在此以前大约两分钟,即19时36分,辽宁南部的海城、营口地区,人们也都感觉到大地在震动,而且震动更为强烈,地面颠簸摇晃,使人无法站稳,许多房屋遭到了破坏,持续了30秒钟左右。
提问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地震?
学生回答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展示播放视频“唐山大地震”。
提问看到唐山大地震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略。
过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如此大,那么,有没有一些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可以让我们有所预防呢?
板书 2.地震预兆
学生讨论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地震前都有哪些预兆。
案例
地下水的异常变化
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马兰大队有3口井,1966年3月村南一口井突然向外喷砂,村东一口井的井水突然冒气泡、翻油花,而村东北那口井突然变苦……这3口井闹腾一阵后,邢台发生了大地震。
讲述人们根据长期观察,把地震前兆编成了儿歌。
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
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建立观察网,异常快报告。
注意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利用地震仪器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大家不要听信任何地震谣言,地震预报必须通过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消息。
(课堂总结)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很大,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前的预兆,可以提早预防。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了地震前的预兆,那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避难呢?
(讲授新课)
板书 3.地震避难
阅读教材P.74的图片。
提问图片中分别展示了错误的和正确的避难方法,那么,为什么不正确?正确的避难方法应该怎样?
小结避震要点: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震后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提问在不同场所如何进行地震避险?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小结地震来临时,要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有效的避险方法自救。
(1)在学校如何避震: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回到教室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3)在户外、野外等地方如何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4)在家中如何避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
模拟游戏我刚刚接到地震局的紧急通知,今天石家庄地区将发生7级大地震,震中心就在藁城市(发警报),同学们!地震啦,大地开始抖动,房子马上就要塌啦!
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安全吗?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怎样躲避?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 4.战胜灾难,珍惜生命
阅读教材P.75的3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小故事。
学生讨论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如果你真的被砸住了,你会怎么做?
小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自然灾害很多,地震只是其中的一种,无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想办法战胜它,顽强地活下去。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同场所的地震的避难方法,我们要紧记这些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在遭遇灾难时,不仅要等待别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意志、毅力和顽强精神拯救保护自己。
●板书设计
一、水灾中的救护
二、地震中的避难
1.地震灾害
2.地震预兆
3.地震避难
4.战胜灾难,珍惜生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