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浅谈立体农业

平时作业——浅谈立体农业
平时作业——浅谈立体农业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课程名称:农业生态学

任课教师:杨瑞吉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班级:2013级1班

学号:222013326032026

姓名:蒙姜宇

成绩:

2014年11月19日

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蒙姜宇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由于近些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倡议建立立体农业模式。本文以立体农业的定义、历史发展、模式和特点及作用这五大方面来浅谈立体农业。

关键词:立体农业定义历史模式特点作用

一、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

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还有其他的定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二、我国立体农业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立体农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立体农业最早产生农作物的间作套种,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基鱼立体农业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但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

段。在其他国家,如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等也常见立体种植,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兴起与中国立体农业相类似的混合种植、多层利用和农林牧渔结合的种植、养殖业。

三、立体农业模式及其特点浅析

1、模式

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构成立体农业模式是物种结构上实行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上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上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上物质循环和技术上配套。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立体农业还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

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水稻一年两熟为主,旱地以小麦一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两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

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如林粮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插种食用菌等。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

2、特点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四、立体农业的作用

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

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符合现在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立体农业就像是一种生态功能的系统,废弃物可以被重新利用,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环境。当立体农业真正发展起来,就不仅仅高层建筑才可以容纳立体农业,学校、饭店还有医院这种综合性的建筑的上层都可以成为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农田来种植庄稼,这些农田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为城市的人们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防止健康问题。立体农业可以整年持续不断地生产无农业化学品的食物,鱼和家禽也可以在室内养殖。由于这种农业不需要大型的农业机械以及把粮食从农村运送到城市的卡车,减少了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出量,从而缓解了环境污染和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

平时作业——浅谈立体农业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课程名称:农业生态学 任课教师:杨瑞吉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班级:2013级1班 学号:222013326032026 姓名:蒙姜宇 成绩: 2014年11月19日

农业生态模式——浅谈立体农业 蒙姜宇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由于近些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倡议建立立体农业模式。本文以立体农业的定义、历史发展、模式和特点及作用这五大方面来浅谈立体农业。 关键词:立体农业定义历史模式特点作用 一、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 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还有其他的定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二、我国立体农业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立体农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立体农业最早产生农作物的间作套种,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基鱼立体农业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但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

大学英语B(一)·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大学英语(一)平时作业 翻译:请将下列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 1.Every one of us, more or less, benefit s from the Internet.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互联网中受益。 2.All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as long as we 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them. 只要我们有勇气去追求梦想,我们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3.He is going through a very difficult time. 他正在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1.We Need A Green World If the world without the fresh air, every people will be never live in the world. It like the fish without water. I think it is right. A Green World is the most importance to us humans. A Green World is like the sunshine which makes people feel warm. A Green World is like the light in the dark which can give people hope and. In our world, everybody not only need fresh air, also need fresh water. The air water can save everyone life. I believ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will be that our society will be a better place for us to live in. 2.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 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循环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腾飞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农业形式不断涌现,如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垂直农业、白色农业等等。 这些听上去有点高级的名词看似专业,但并不难理解,其中有很多在已经被运用在了实际的生产中。 精准农业 【专业解释】“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 P S)、地理信息系统(G I 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 D S)、遥感(R S)、变率处理设备 (V R T)和决策支持系统(D S S)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大白话】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进行定位、定时、定量的耕 作。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农作物有针对性地采用最合理的耕种方式,以提高产量、节约成本、降低风险。现在常见的现代化农 具,包括自动驾驶控制设备、卫星导航定位、小型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都是精准农业的应用工具。 立体农业 【专业解释】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 m i t 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 【大白话】其实从20世纪初期提出的立体农业时至今日也不过如是,无非就是要求对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如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再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都是立体农业的种植方式。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生态农业 【专业解释】生态农业简称E C 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关系学平时作业

公共关系学平时作业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分析公众有哪些意义? 答:公共关系中所说的公共并不是广义上说的公众、民众。而是针对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的远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中的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的对象。它具有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多变性和可导性。 2.试比较分析面访调查、电话调查这两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答:面访调查,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请被调查者当面填写问卷,可以说明目的、解析疑问、消除误会、互相启发、加深印象、深入探讨。但调查对象容易受访问者的观点、表情的影响;或附和权威、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同时,这样调查方式需要较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 电话调查,调查者按照统一问卷,通过电话向被访者提问,笔录答案。电话访问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回答率高,误差小,在电话中回答问题一般较坦率,适用于不习惯面谈的人。但电话访问时间短,答案简单,难于深入,且受电话设备的限制。 3.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制定社会赞助活动计划? 答:企业可以主动选择赞助对象,也可以按赞助者的请求来确定,但无论赞助谁,赞助形式如何,赞助之前必须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要调查企业的公共状态、经济状态、赞助活动的影响及以被赞助者的公共状态等。特别要强调的是调查研究应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目标,量力而行,保证企业于社会共同收益。该计划一般应该包括:赞助的目标、对象、形式;赞助的财政预算;为达到最佳效果而选择的赞助传播方式,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等。 4.举办记者招待会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举办记者招待会时,一个组织应该做好以下即方面的工作: ⑴会前准备工作:确定举办招待会的必要性;选择会议的地点;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准备发言和报道提纲;准备宣传辅助资料;做好记者参观的准备;确定时间;小型宴请安排;选择邀请记者的范围。 ⑵会中注意事项:会议主持人应允分发挥主持和组织的作用,活跃整个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对于不愿意传播和透露的内容,应婉转地向记者做解释,记者一般会尊重组织的意见的;不要随便打断记者的问题,更不要以各种表情和语言对记者表示不满;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不清楚”、“不知道”等,应采取灵活而变通的办法给予回答;所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⑶会后反馈工作:尽快整理出记录材料,对会议的组织、布置、主持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做一总结,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并将总结材料归档备查;搜集到会各记者在报刊、电台上的报道,并进行归类分析,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医学信息检索作业(终极版)

武汉大学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公选课实习报告 检索题目(中文) 肺癌与吸烟的关系 检索题目(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lung cancer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完成日期 成绩 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信息咨询部 2011年5月

1、课题背景简介:(500字)(10分) 你从什么途经了解该课题的背景资料? 数据库:中国知网 网上资源:百度搜索引擎 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根据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居65岁以上人群各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癌症死亡人群中,每10人中即有1人死于肺癌。肺癌逐渐上升为各类癌症病患者中的前三位。记者就此采访了广州现代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彭晓赤。 肺癌患者80%与吸烟有关。据彭晓赤介绍,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人数的1/3;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达到5.4亿之众;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约为100万,因吸“二手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 彭晓赤告诉笔者,广州现代医院每年接诊的各类癌症患者中,肺癌患者约占据三至四成。而大多数肺癌患者被问及吸烟史时,均表示超过10年。这一数字显示了吸烟与罹患肺癌的几率有很大关系。 世界医学界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吸烟是引致肺癌的罪魁祸首。每天吸烟20支、烟龄超过20年的人,得肺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0倍;中年吸烟者死亡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3倍。 彭晓赤表示,健康的肺是粉色的,而胸外科医生手术刀下的老烟民的肺则是灰黑色的。肺癌与吸烟有关,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香烟进入人体,经过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身体各器官都可能受到烟草的损害,引起冠心病、脑血栓、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吸烟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能导致肺癌。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确定打开【控制面板】; 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特点是断电时存放的信息不会丢失。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均属于外存。注意之处:内存是暂时保存数据,而外存是长期保存,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5、在Word2010中,如何为文件设置密码 答:步骤如下: 1) 单击“Office 按钮”Office 按钮,指向“准备”,然后单击“加密文档”。 2) 在“加密文档”对话框的“密码”框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3) 在“确认密码”对话框的“重新输入密码”框中,再次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4) 若要保存密码,请保存文件。 6、在Excel2010中,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到所有选中的工作,那么该如何选择工作表请分类说明。 答:说明如下: 1) 按住shift选中工作表,然后输入和修改,会更改所有工作表 2) 因为公式跨表引用,影响到所有工作表 3) 使用定义名称的引用,影响工作表 4) 因为宏的使用,影响工作表 5) 因为obdc源的变更,影响工作表 7、 PowerPoint2010有几种视图模式简述每种视图模式的作用

2018华工-大数据的库平时作业的题目

数据库平时作业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 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A) A E-R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层次模型 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A) A E-R模型 B 关系模型 C 逻辑模型 D 物理模型 3、 MS SQL Server是(D)。 A. 数据库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处理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A)。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 B. 数据冗余度低 C. 数据独立性高 D.数据共享性高 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C)。 A. 用户活动图 B. 数据流图 C. E-R图 D. 流程图 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MS和DB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 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 B) A .主键 B 系 C 关系 D 属性 2.有关系:R(A,B,C)PK=A S(D,A) 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C) A (1,2) B (2,null) C (3,3) D (4,1) 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C)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引用完整性约束 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 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C )。 A. 投影 B. 选择 C. 笛卡尔乘积 D. 加 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A)。 A. 选择运算 B. 投影运算 C. 联接运算 D.笛卡尔运算 6. 同一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A)。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7. 已知关系R如图1所示,可以作为R主键的属性组是( B)。

医学信息检索在线作业2013

1. BP在OVID平台提供三种检索途径()。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基本检索 (Basic Search)和()。C 题录检索 2.在CBM的基本检索状态,以下哪个属于错误的提问方式C *指南 3. 以下哪种检索语言是规范化语言?( B 主题词 4. 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A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综述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D 三次文献 6.下列哪种文献不属于二次文献?()C 会议论文 7.会议论文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C 一次文献 8.OPAC属于哪种检索系统?()D 目录检索系统 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 学”和()三大部类。 A 自然科学 10.以下哪个是元搜索引擎?() D Dogpile 11.下列哪个是我国的文献传递系统?()A CALIS 1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授予专利权?() D 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使用的物 质、材料、仪器、设备和器具 13.书信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 B 零次文献 14.以下哪个是“逻辑或”的表达方式?() B + https://www.360docs.net/doc/1e499041.html,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默认检索状态是()。 C 标准检索

16.科技报告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 C 一次文献 17.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法是()。 B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8.下列检索途径中根据内容特征进行检索的是()。 C 主题途径 19.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简称是什么?() A SCI 20.结构式文摘是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格式,由()、方法、结论、结 果等四部分构成。 C 对象 21.通过主题途径检索“眼结核引致失明(一病由另一病引起,有因果关系)”, 其中一个主题词是“盲/病因学”,另一个主题词是()。 A 结核,眼/并发症 22.国内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引文检索工具是()。 B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23.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全称是什么?()BScienceCitationIndex 24.在CBM中,检索式“TA=护理研究”的含义是()。 D 检出刊名为“护理研究”的所有文献 25.以下哪个符号是在机检过程中是不可以使用的?() C / 26.以下哪个有关数据库结构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D 数据库>文档>记录>字段27.机检时,缩小检索结果的方式有()。 C 用AND连接检索词

2019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平时作业(20190

1.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提高方便性,一个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极难使用的。有效性,CPU的高速和外部设备的相对低速是计算机硬件无法逾越的基本矛盾,如果没有操作系统的管理,CPU和外部设备就会经常处于空闲状态。提供应用软件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位于应用软件和硬件之间,应用软件不能脱离操作系统而独立运行。 2.简要说明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3.什么是前趋图?画出下面几条语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z=a*b S4:c=a-b S5:w=c+z 答:前趋图是 4.什么情况会引起进程的创建?什么情况会引起进程的终止? 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 1,系统生成时,系统会创建承担资源分配和管理的系统进程。 2,用户作业调入系统时,作业调度程序会为其创建进程。 3,层次结构系统中,为完成一些可并发执行的工作,进程可以创建一些附属进程 进程的终止 1,正常完成进程自行执行一个操作系统服务调用,表示它已经结束运行。 2,超过时限进程运行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限3,无可用内存系统无法满足进程需要的内存空间。 4,越界进程试图访问不允许访问的内存单元

5,保护错误进程试图使用不允许使用的资源或文件,或者试图以一种不正确的方式使用,如往只读文件写入。 6,时间超时,进程等待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最大值。 7,I/O失败在输入或输出期间发生错误,如找不到文件、在超过规定的最大努力次数以后仍然读/写失败,或者无效操作 8,无效指令进程试图执行一个不存在的指令。 9,特权指令,进程试图使用为操作系统系统保留的指令 5.处理机中存在哪几种调度?作用各是什么? 答:处理器调度分为:高级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 高级调度主要任务:在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中,从输入系统的一批作业中按照预订的调度策略挑选若干作业进入主存,为其分配所需资源,并创建作业的响应用户进程后便完成高级调度任务。 中级调度:根据主存资源决定主存中所能容纳的进程数目,并根据进程的当前状态来决定辅助存储器和主存中进程的对换。 低级调度:根据某种原则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或者内核级线程获得处理器,并将处理器出让给它使用。 6.什么是资源分配图?右边的资源分配图说明系统的资源占 有和请求情况是怎样的?系统是否有死锁? 答: 资源分配图是一种有向图 系统没有死锁 7.某分页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1KB,逻辑地址3380B对应的页号和页内地址各是多少? 答:3380B转换二进制为 0011 0011 1000 0000 1011 由页面大小为1kb可知页号位和页面大小(偏移)均占10位 则原逻辑地址可划分为0011 0011 10|00 0000 1011 页号为:0011 0011 10 页内地址为:00 0000 1011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库-2019秋-平时作业2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平时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面列出的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哪个(些)阶段没有专门的软件 对数据进行管理?(A ) Ⅰ.人工管理阶段 Ⅱ.文件系统阶段 Ⅲ.数据库阶段 A .只有Ⅰ B .只有Ⅱ C .Ⅰ和Ⅱ D .Ⅱ和Ⅲ 2.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table )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B )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存储模式 D .内模式 第(3)至(5)题是基于如下两个关系,其中雇员信息表关系EMP 的主键是雇员号,部门信息表关系DEPT 的主键是部门号 3. 若执行下面列出的操作,哪个操作不能成功执行?(D ) A .从EMP 中删除行(’010’, ’王宏达’, ’01’,1200) B .在EMP 中插入行 (’102’, ’赵敏’, ’01’,1500) C .将EMP 中雇员号=’056’的工资改为1600元 D .将EMP 中雇员号=’101’的部门号改为’05’ 4. 若执行下面列出的操作,哪个操作不能成功执行?(C ) A .从DEPT 中删除部门号=’03’的行 B .在DEPT 中插入行(’06’,’计划部’,’6号楼’) C .将DEPT 中部门号=’02’的部门号改为’10’ D .将DEPT 中部门号=’01’的地址改为’5号楼’ 5. 在雇员信息表关系EMP 中,哪个属性是外键(foreign key )?(C )

A.雇员号B.雇员名 C.部门号D.工资 6.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哪个子句?(A)。 A.select B.from C.where D.group by 7.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 INSERT、DELETE、UPDATE实现哪类功能?(B)。 A. 数据查询 B.数据操纵 C.数据定义 D.数据控制 8.设关系R和关系S的基数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即: T=R×S,则关系T的基数是(C)。 A. 7 B. 9 C. 12 D. 16 9.设属性A是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NULL)。这是(A)。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 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D. 域完整性规则 10.在并发控制的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封锁方法。对于共享锁(S)和排他锁(X) 来说,下面列出的相容关系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B)。 A. X/X:TRUE B. S/S:TRUE C. S/X:FALSE D. X/S:FALSE 11.下面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若X→Y,X→Y,则X→YZ B.若XY→Z,则X→Z,Y→Z C.若X→Y,Y→Z,则X→Z D.若X→Y,Y′ Y,则X→Y′ 第(12)至(14)题基于以下的叙述:有关系模式A(C,T,H,R,S),基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C:课程T:教员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 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 F={C→T,(H,R)→C,(H,T)→R,(H,S)→R} 12. 关系模式A的码是(D)。 A.C B.(H,R) C.(H,T)D.(H,S) 13.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B)。 A.1NF B.2NF C.3NF D.BCNF

医学信息检索练习题

在下载或套录检索结果时,应注意下列哪些问题。 收藏 A. 选择套录参数 B. 选择计算机 C. 选择数据库 D. 选择保存格式 E. 选择目标位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D E 利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查找有关“腓骨骨折的护理”方面的文献,该课题的主题词和副主题词分别是()。 收藏 A. 腓骨 B. 骨折护理 C. 护理 D. 骨折 E. 腓骨骨折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E 下列哪一种文献属于零次文献:() 收藏 A. 综述 B. 专著 C. 期刊论文 D. 手稿 E. 书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E 文献检索工具中的目录主要分为哪几种:()

A. 分类目录 B. 书名目录 C. 主题目录 D. 著者目录 E. 索引目录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B C D 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查得一文献线索为“0004753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周调媛(江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华护理杂志—1999,(4),211~213”下列选项中对此文献线索的解释正确的是:()收藏 A. 作者有多人,周调媛是第一作者 B. 该篇文章发表在2000年的中华护理杂志上 C. 作者周调媛来自于江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D. 该篇文章所在杂志的期次为第4期 E. 该篇文章所在的页码为211,212和213页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C D E 选题过程中查阅文献的目的是:() 收藏 A. 启发研究思路 B. 避免完全重复他人的工作 C. 为收集资料做准备 D. 充实研究方法 E. 阅读相关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B D E 在机检中,缩小检索范围的检索方式是:

立体农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立体农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班次:1002601 学号:24 姓名:罗胜飞 摘要:本论文向大家介绍中国当前两大成功立体农业模式:鱼塘-台田模式与桑基农业,并把这两种不同模式具体分析比较了一番,更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并形成了一种更加合理的 模式。 关键词::鱼塘-台田模式桑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体农业 中国当今社会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现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此之际,中国想利用立体农业来解决这个在农业用地方面的短缺问题,并创造了两大成功立体农业模式:鱼塘-台田模式与桑基农业。那什么是鱼塘-台田模式呢?什么是桑基农业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完善它们呢? 一、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重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水稻一年二熟为主,旱地以小麦一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如林粮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插种食用菌等。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鱼塘—台田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鱼塘—台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生产方式,实现了微观上的专业化和宏观上的综合化的高度结合,可以保持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产出,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鱼塘-台田模式和桑基鱼塘模式 鱼塘台田模式是在无法搞农业种植的重盐碱地里,根据挖塘(挖沟)渗盐碱的原理,挖塘筑台田,使修筑的台田盐碱下渗后能成为无盐碱良田,种植各种农作物或建立植桑基地养蚕等,再在塘里养鱼,这是一个改造盐碱地的良好成功模式。 桑基鱼塘是一种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鱼塘—台田模式与基塘农业的比较分析 相同点:都是立体农业模式。洼地挖塘,塘中养鱼,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 不同点:农作物种类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基上种甘蔗,或种果树或种桑,并与当地农产品加工联系在一起,形成蔗基一制糖,果基—罐头,桑基—养蚕一缫丝业。而黄海平原的“鱼塘一台田”,则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模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 画出冯诺依曼结构模型,并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有以下特点: )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指令一律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 1()指令和数据不加区别混合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2 (3)顺序执行程序的每一条指令;)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4(五大部分组成。程序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的过程。 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本质上讲是采取串行顺序处理的因为其结构特点,工作机制,即使有关数据已经准备好,也必须逐条执行指令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至少列出三种)2. Windows 7为例)答:启动的方法有(以)点开始,选择控制面板打开。1(. (2)打开我的电脑,选择控制面板打开。 (3)点开始-运行,输入命令control,回车打开控制面板。 3. 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答:(1)计算机存储器是记忆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可分为: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 A.内存(内部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稳定快慢的运行。 B.外存(外部存储器)一般用于掉电存储,比如硬盘、U盘、移动硬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或用户数据资料。 (2)内存和外存主要的区别: A.速度不同。内存要比外存速度至少快上百倍,外存通常较慢,运行时要先加载到内存运行。 B.容量不同。内存容量一般就几个G,大的也就是16G、32G等,而外存,比如硬盘,随便就是几个T。 盘或者磁片做的硬盘都相对U做的Flash而内存很贵,成本不同。C. 内存来讲比较便宜。 4、易失性不同。内存关机断电数据就会全部丢失,而外存掉电后能保持记忆不丢失,数据一直都在。 4.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然后再取出第二条指令,

大学语文B·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一.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而停止讲了。你们常常说:“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会怎样呢?” 子路匆忙的回答说:“一个有千辆车马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中间,加上打仗,继且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让他们变得勇猛,并知懂得礼仪道德。” 孔子听了他的话露出微笑。 “冉求,你觉得怎样?” (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起立,至于修明礼乐,就等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傧相。”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说法不同!” 孔子说:“那又何妨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相呢?” 2. 伯夷叔齐列传 翻译: 世上阅览群书多人很多,但仍然会来考实六经。《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平时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包括(D )。 A 总线型 B 环型 C 星型 D 对等型 2、千兆以太网普遍使用在区域网络的骨干上,其单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C )。 A 10m B 100m C 1000m D 10000m 3、交换机的工作模式是(D )。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以上都可以 4、防火墙是一种控制隔离技术,以下不属于其体系结构的是(A)。 A虚拟局域网 B 屏蔽主机 C 双重宿主主机D 屏蔽子网 5、路由器不能通过(B )与Internet接入设备进行连接。 A 异步串行端口 B 同步串行接口 C Uplink端口 D ISDN BRI端口 6、通常将网络划分为三种典型系统,以下不属于该典型系统的是(C)。 A 电路转接 B 呼叫接入 C 信息转接 D 多址接入 7、按源节点发送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类,分组交换网路由选择方法不包括( D )。 A 分布式 B 扩散式 C 选择扩散式 D 单路式 8、以下不属于自适应式的单路式路由选择算法的是(D)。 A 集中式 B 孤立式 C 分布式 D 选择式 9、网络故障管理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A 拓扑管理 B 告警监测 C 故障定位 D 业务恢复 10、OSI网络管理功能中,接收告警事件、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正在进行的攻击和可疑迹象的功能属于(B)。 A 配置管理 B 审计管理 C 用户管理 D 安全管理 11、如果将SNMP模型视为客户/服务器结构,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管理者可以是客户,也可以是服务器 B 管理站是服务器,代理是客户 C 管理者是客户,代理是服务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以下不属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CORBA体系结构组成部分的是(A)。 A 接口定义语言IDL B 对象管理组OMG C 对象适配器OA D 动态驱动接口DII 13、配置交换机时的登陆方式不包括(C)。 A 控制台端口 B 远程登陆 C Uplink端口 D 基于Web的管理方式 14、关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VLAN可以控制广播风暴 B 可以将某个交换机端口划分到某个VLAN中 C 不同VLAN间的数据传输通过FTP协议实现 D VLAN可以防止局域网内产生广播效应 15、以下不属于交换机链路配置方式的是(B)。 A vlan B access C dynamic D trunk 16、关于以太网交换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 C 交换机支持多端口同时收发数据 D 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 17、以下选项中,属于动态配置VLAN方法的是( B )。 A 按交换机端口分配VLAN B 按MAC地址分配VLAN C 由DHCP服务器分配VLAN D 由智能交换机来划分VLAN

医学信息检索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 1.【第1章】机检时,缩小检索结果的方式有( )。 ? A 用OR连接检索词 ? B 用同义词检索 ? C 用AND连接检索词 ? D 使用扩展检索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2.【第1章】《SCIENCE》一个月出版4期,请问该刊是( )。? A 半月刊 ? B 月刊 ? C 旬刊 ? D 周刊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3.【第1章】《护士进修杂志》一年出版24期,请问该刊是( )。? A 旬刊 ? B 周刊 ? C 月刊

? D 半月刊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4.【第1章】结构式文摘是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格式,由( )、方法、结论、结 果等四部分构成。 ? A 主题 ? B 讨论 ? C 对象 ? D 单位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5.【第1章】科技报告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 ) ? A 三次文献 ? B 零次文献 ? C 一次文献 ? D 二次文献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6.【第1章】以下哪个是“逻辑或”的表达方式?( ) ? A > ? B + ? C * ? D -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7.【第1章】手册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 ) ? A 三次文献 ? B 一次文献 ? C 二次文献 ? D 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8.【第1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自然科学”大类中涉及医 =药学的分类除了“医药卫生(R)”之外,还有( )。 ? A 自然科学总论(N)

? B 数理科学和化学(O) ? C 生物科学(Q) ? D 农业科学(S)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9.【第1章】光盘文献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 ) ? A 机读型 ? B 印刷型 ? C 声像型 ? D 缩微型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10.【第1章】二次检索指的是( )。 ? A 第二次检索 ? B 只能检索两次 ? C 在上一次检索的结果中,再一次进行的检索 ? D 与上一次检索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检索???

立体农业

第一章立体农业的概述 第一节立体农业的定义 一、立体农业=立体种植=复种、间种、套种 定义: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套,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生产系统。 1复种:指在一块地一年内种植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均衡利用土壤养分c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间种:在同一田块上同一生长期内进行的几种作物相间种植的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套种: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获之前就将后一作物种入其行间、株间的种植方式。 意义:a提高种植复数b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c避开灾害性气候d有效调节双抢季节劳力过分紧张的矛盾。 二、立体农业: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空间差、时间差和生物差特点,在一定地域(或水域)或一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多种作物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三、立体农业=集约农业:在一定的区域(或水域)内,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等条件,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物种共处的一种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相结合的高产、高效、集约的农业生产形式。 四、立体农业=开发农业=农业综合开发 主要内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实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立体农业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增加单位面积上获得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同时也部分降低了生产成本。如麦/棉,大麦/凤尾菇 二、生态效益 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效益;改良了农田小气候,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生物的抗逆性。如云南的橡胶/肉桂/茶树/砂仁 三、社会效益 吸收了社会的剩余劳动力,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 第二章立体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立体农业的结构 1、物种的结构 指立体农业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植物——初级生产者——作物产品 动物——次级生产者——畜产品 微生物——分解者——食用菌 理想的结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2、空间结构 指各物种的空间分布(包括地上、地下、水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