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春日》《凉州词》。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 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2020/9/20
三、诗歌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浅层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
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
损失,百姓很难做到安居乐业。当时河西节度使
和陇右节度使防区有个非常重要的边防重任,就
是“防秋”。因为秋天,游牧民族的战马膘肥体壮
,而农耕民族种道东部地区地处非季风区, 属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春风 不度玉门关”所指的“春风”,首先可以理解 为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然后才是朝廷关 怀体恤的“春风”。特别是河西走廊中的很 多地方都是戈壁沙漠。土地贫瘠,无法支
唐朝前期疆域
盛唐时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唐朝时候的凉
州,隶属于陇右道 ,大致相当于今天 的甘肃省武威市。
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也就是古凉 州地区,是一个关系到唐朝生死攸关
利益的重要战略地区
• 1、拱卫唐朝都城长安所在的关内道; • 2、北御突厥和回纥,西抗吐蕃; • 3、扼守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河西走
• 同到牵牛织女家。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 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 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 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 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 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 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 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 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 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 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 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 直白的美。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有:
唐·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唐·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以上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要求的古诗可能还有很多。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诗词三首》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诗词三首》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十四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三首不同类型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力,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歌艺术。

一、《春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以春天为主题,秉承了唐诗“婉约”的风格。

取材于山野自然,写景同情感融为一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春天的特点。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朴实,用词恰当、贴切。

通过形容春天的景象,凸显了春天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让人产生一种静谧、美好的感觉。

二、《登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以登高远望为主题。

取材于山峰悬崖,写景由远及近,表现了壮阔奇妙的自然景观和高山峻岭的壮观气势,使人倍感自然的魅力和气势磅礴的伟大。

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气势十足,用词精准、贴切。

不同于《春日》的温婉轻盈,全诗呈现出一种向上攀登、奔腾激扬的形象,使人产生一种壮观、振奋的感觉。

三、《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夜晚静谧为主题,描写了月下寂静的秋夜景象。

取材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加上诗人个人情感的融入,让这首诗成为东方文学巨匠李白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朴实,用词准确、深刻。

通过形容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以及在享受静谧中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使人产生一种淡然、超脱的感觉。

总之,《诗词三首》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文学鉴赏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用心地品读诗歌,领略其深远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

此外,在学习诗词时,除了要对诗歌本身的意境有一定的认识,还需要懂得一些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隐喻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春日》中“山新翠已盈”的用语运用了“翠”、“盈”一类的描写词汇,准确地表现出大地万物焕然一新的春天景象,同时也采用了“山绿”、“花红”等对仗手法加强了表达效果。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古诗二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古诗二首
古诗关
春 风
柳羌 笛
山一 片
间黄 河
二不

度 玉
何 须 怨
孤 城 万
远凉 上州 白词
门杨仞云
王之涣:
公元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 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 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 (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 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 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 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掌握词义: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 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武威。
2、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 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3、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4、何须:何必。 5、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
柳赠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 留念。 6、度:越过。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
上 白
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 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孤零零一座边城 一 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怨 杨
兵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 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春风是难以

吹过玉门关外的。






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什么?
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 但悲而不失其壮。也表现出盛唐诗 人的宽阔胸怀。
主题思想
《凉州词》一诗,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 河上游、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 笛吹奏《折柳曲》,不免产生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迈 的气概和柔细之情。也寄予诗人对守卫 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

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二年级上册的古诗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1.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的古诗是《村居》和《咏柳》。

1.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些就是二年级的全部古诗和古诗二首。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已整理排版,可直接打印)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已整理排版,可直接打印)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已整理排版,可直接打印)三年级必背古诗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9、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7、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8、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古诗二首之春日(全文5篇)

古诗二首之春日(全文5篇)

古诗二首之春日(全文5篇)第一篇:古诗二首之春日教学目标古诗二首之《春日》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咏春:享受春天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示《春日》)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

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

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

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

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1、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

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

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

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

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春日》《凉州词》。

导读:1、认识本课2个生字及文中3个注音字,学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春日》和《凉州词》。

3、感悟古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多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自由读→看图想意思→朗读背诵
二、学习《凉州词》:
1、出示第二首古诗,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2、检察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纠错互评。

3、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
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启发感情,了解作者及其边塞的风格。

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
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3个字。

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
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

1、背诵《凉州词》。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代朱熹的古诗《春日》。

板书诗题,齐读。

二、学习古诗《春日》:
1、出示全诗。

指名试着读一读。

2、放录音,生认真听。

3、自学古诗中的生字。

4、小组内互读互听。

5、逐句简析诗意。

等闲—随便
注意:风和日丽时,到泗水边游赏,一望无际的风光恍然一新。

随处可见春风的面目,万紫千红的花儿都是他的姿容啊。

6、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想象一下美丽的春天。

7、按节奏朗读古诗,鼓励当堂背诵。

三、练习写“闲”字。

四、请同学们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

五、作业:
1、背诵《春日》
2、完成课后习题2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