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课件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目的 (二)改革对象 (三)改革区域 (四)改革作用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改革对象 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三)改革区域 1、农村 2、城市 (四)改革作用 调动……解放……推动……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 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 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 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 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 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本课测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 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关键:掌握和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关键措施及其作用。 思路引领: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 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答案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 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 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B
课堂练习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的思
想路线的核心是() A.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B.民主集中制 C.改革开放 D.实事求是
D
课堂练习
13.下列各项中,不能正确表述经济体制改
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 素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 的动荡。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 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的领导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 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 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 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 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问题2:材料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 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又作出 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共史》下卷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 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 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 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 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 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 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指导方针的改变: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倾错误方针。
3、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经济建设为 中心 性的转折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1、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 经济建设为中心。
2、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学法指导:重大转折应是重大转变,即由什么完全 变为什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 的动荡。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 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的领导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 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 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 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 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问题2:材料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 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又作出 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共史》下卷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 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 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 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 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 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 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指导方针的改变: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倾错误方针。
3、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经济建设为 中心 性的转折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1、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 经济建设为中心。
2、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学法指导:重大转折应是重大转变,即由什么完全 变为什么。
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人教版必修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领导核心 形成标志 第一代 毛泽东 1945年中共七大
思想成果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第三代 江泽民
1978年十一届三中 邓小平理论 全会
1992年十四大
三个代表思想
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 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 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 机质量却直线上升。
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这只手通过哪些 影响社会生产?
2、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 略决策?
确立过程
1992年十四大--确立目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框架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理论完善 21世纪初--基本建立
意义
生产力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邓小平来到珠海,受到群 众热烈欢迎
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小 结
计划经济 转折
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决策
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
民
委员会
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影企响业【城材生即市料探产使1,采经究:采取济】在取这发联1降9样展系5温的6的课年的措主本,措施上要5施也6海,没因页的需有素历天要主是史气风动什纵很扇权么横热、要?,分鼓经企风过析业机层阻为,层碍了但报不是批,
公开课课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PPT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类别
核心内容
结
果
土地 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
改革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极性,促进了国民 经济恢复
农业 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 合作化 制变为公有制
进一步提高农村生 产力,确立了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
人民公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
社化运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极性,造成严重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基本特点。
【问题研究】
【探究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提示:
(1)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不断进行体制探索 (2)主体: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 (3)地区:从个别地区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4)重点:改革重点从农村起步向城市推进 (5)方向: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问题研究】
【探究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材料 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 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 同发展”……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到90年代初, 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 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 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知识回顾】
【回顾三】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确立的历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 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人教必修2)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土改后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 提示:(1)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土地和生 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后者以生产资料的 农民私有制为基础,农民享有所有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前者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 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后者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 生产。 (3)产品分配方式不同。前者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后者作为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影响不同。前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 于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后者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 发展。
义。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
意义。
建设的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 4.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
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
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
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提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 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 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①都未改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②
都扩大了生产经营自主权;③都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都调 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 背景 ——20 世纪 80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 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意义 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
革。 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1)中心环节:增强____________ (2)措施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使企业 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__________
我国是什么时候停止使用这些票证的呢?你知道“票证 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吧!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
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承包经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普遍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 ②基层政权组织的调整: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 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撤 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 _____________ 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巧思妙记:本课知识可归纳为 “一、二、二”:一个转 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个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二种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课件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 几次?实精选现ppt了课件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12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 时间
称
八七会 1927年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议
点
遵义会 1935年
议
红军长征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 1949年
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 1978年 工作重心由左倾错误到经济建设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③农 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精选ppt课件
41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 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精选ppt课件
18
一、概念: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二、过程
理论上 作出决定 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 (拉开序幕)
行动上
实行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要改——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束 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怎么改: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精选ppt课件
19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整阶段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阶段
国有制
精选ppt课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 时间
称
八七会 1927年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议
点
遵义会 1935年
议
红军长征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 1949年
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 1978年 工作重心由左倾错误到经济建设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③农 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精选ppt课件
41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 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精选ppt课件
18
一、概念: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二、过程
理论上 作出决定 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 (拉开序幕)
行动上
实行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要改——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束 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怎么改: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精选ppt课件
19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整阶段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阶段
国有制
精选ppt课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18张PPT)

批判与确立
政治路线:
抛弃与转移
组织路线:
清算与形成
结合教材归纳: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 的内容,并结合 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 内容思考其意义。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为届抛 确什三弃 立中么…………全说会十是一 新重作大中出国转……历折史?上 确定……
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冤 假错案及一些重要领导人 的功过是非问题。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半封建社会历史。 的政权,迅速恢复
国民经济,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发展生产力,实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四个现代化。
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领导核心 形成标志 第一代 毛泽东 1945年中共七大
思想成果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第三代 江泽民
中全会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2)深化改革
管理 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方式 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获得了 成功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 党的历史上生死
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攸关的转折点 核心的正确领导
七届二中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 工作重心由乡村
全会
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转移到城市 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
十一届三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是建国以来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 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 翻身,改变了面貌。
——1980年邓小平讲话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 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3
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 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 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开—展华的国关锋于(真1理97标7年准2问月题7日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5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思考:结合材料,城市工业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职工创造的价值低,工业生产效率低,工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3
票证制度—计Leabharlann 经济的产物同学家收藏的票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4
邓 小 平华 国 复锋 出主 席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4
昔日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今日的凤阳县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5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说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由于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公社的规模都很大。“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泛滥,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 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以及社员的劳力、财物无偿调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把政治、经济各种权力集 中在公社,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纪实》
2020-12-03
松松垮垮劳动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2020-12-03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7
每人年货供应量
粮油供应标准登记表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8
凤阳花鼓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思考:小岗村村民为什么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全村有20户人,常 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 。
12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鉴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 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小岗村民文化广场
18
2020-12-03
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有什么作用?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0到19市7场8年 经济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9
二、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促进生产 力发展。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次,探索的失误,对农村的危害大于城市,它关系到二亿农民的温饱。 第三,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
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
思考:材料反映农村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的落后。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
材料: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 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r.Feng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
一遍哨子不买账, 两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
轰轰烈烈下地 材料:1978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 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
(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6
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 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 邓小平做了什么?
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主 A.文革结束—政治条件
要 背
B.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条件
景 C.邓小平复出—领导者
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主 要 内
政治上:抛弃错误方针; 工作重心转移;
容
改革开放
伟大意义:重大转折 成为起点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6
轰轰烈烈下地
人民公社 集体劳动
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必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进程: 目标:
农村 城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0
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简表
人均 口粮
好年景 9两/天
差年景 穷则思变2.8两/天
人均 收入
0.11元/天
0.04元/天
——1980年邓小平讲话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 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3
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 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 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开—展华的国关锋于(真1理97标7年准2问月题7日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5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思考:结合材料,城市工业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职工创造的价值低,工业生产效率低,工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3
票证制度—计Leabharlann 经济的产物同学家收藏的票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4
邓 小 平华 国 复锋 出主 席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4
昔日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今日的凤阳县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5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说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由于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公社的规模都很大。“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泛滥,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 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以及社员的劳力、财物无偿调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把政治、经济各种权力集 中在公社,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纪实》
2020-12-03
松松垮垮劳动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2020-12-03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7
每人年货供应量
粮油供应标准登记表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8
凤阳花鼓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思考:小岗村村民为什么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全村有20户人,常 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 。
12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鉴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 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小岗村民文化广场
18
2020-12-03
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有什么作用?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0到19市7场8年 经济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9
二、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促进生产 力发展。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次,探索的失误,对农村的危害大于城市,它关系到二亿农民的温饱。 第三,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
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
思考:材料反映农村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的落后。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
材料: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 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r.Feng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
一遍哨子不买账, 两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
轰轰烈烈下地 材料:1978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 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
(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6
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 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 邓小平做了什么?
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主 A.文革结束—政治条件
要 背
B.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条件
景 C.邓小平复出—领导者
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主 要 内
政治上:抛弃错误方针; 工作重心转移;
容
改革开放
伟大意义:重大转折 成为起点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6
轰轰烈烈下地
人民公社 集体劳动
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必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进程: 目标:
农村 城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12-03
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0
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简表
人均 口粮
好年景 9两/天
差年景 穷则思变2.8两/天
人均 收入
0.11元/天
0.04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