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命令,权力高度集中; 企业没有自主权,无活力。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具体措施: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
(2)具体措施: 取得了怎样
项目 改革前
的成效? 改革措施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 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③鼓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④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1978年-199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的比重变化 示意图
50 40 百 30 分 比 20 10 0 谷物(%) 棉花(%) 油料(%) 肉类(%) 禽蛋(%) 水产品(%)
1978年 1980年 1995年 1998年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建立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992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明确地指出: 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 基本建立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完善理论 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明确提出目标 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21 世纪初 确立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又朝着怎样的方向 进行的呢? ②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策略的提出
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具体实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 济到市场经济 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讲话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思想大解放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 自主权,使其成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具体措施: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 (3)成效: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引进了竞争机制, 增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Fra Baidu bibliotek、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 农村 从哪里开始的?
材料: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粮食产量 按每人平均计算,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 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 1978年下降为1.85 元。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走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 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 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材料: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 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关系极大。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 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 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 了。”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
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 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安徽省凤阳县。明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
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文革 时“凤阳地多不打粮,磙(gun)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 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然而,??????后,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大增 产,三年三大步。有人遍到“说凤阳,道凤阳,改革 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讲话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思想大解放 2、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3、内容:
重新确立…
抛弃…… 作出…… 确定……
如何进行 改革开放 转折一:“左” 的呢? 思想路线 倾——实事求是
设、改革开放
转折二:阶级斗 政治路线 争——经济建
4、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______和______的起点。
【探究】阻碍城市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 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 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要盖十一个图 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 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 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 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
土地的所有权 依然属于集体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安徽、四川到全国推行 ①历程: ②内容: 经营方式: 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③意义:
土地的所有权 依然属于集体
农民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弊端。
→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得到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讲话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思想大解放 2、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3、内容:V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1、背景:
4.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C福建、四川
B安徽、江西
D安徽、广西
5.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6、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人们对市 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的是 A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B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C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D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小 结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后来,弊端日益突出,对农 村、城市经济发展的阻碍越 来越大。
建国后,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对初期的经济 建设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作出决策 实践 建立社会 90 年代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主义市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纵深发展 经济体制
巩固练习
邓小平来到珠海,受到群 众热烈欢迎
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建立过程: 3.意义:
(1)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3)解决温饱问题,走向小康社会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命令;权力高度 集中,企业没有生产 自主权;平均分配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按劳分 配;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2)深化改革 管理 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方式 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获得了 成功 促 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中为什么要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呢?
人民公社制
所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公有制 高度集中统一
分配制度
平均分配
家庭承包 责任制
公有制
自主分散
按劳分配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 生产责任制;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②内容: 经营方式— 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凤阳县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大变化?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 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安徽农民积极性提高
邓小平视察四川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 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 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 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经济体制
资源配 置方式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
在短短30年中,中国在民生领域、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期间中国帮助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 伟大的,实际上为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粮食生产率每年上升了2.6%,农民收 入翻了15倍,而且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能手机。而中国 所取得的突破性的科技发展能够帮助世界上其他地区最贫困的人 口过上更加健康、更加富有尊严的生活。
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经营方 家庭承包 大集体 式改变 责任制 农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式改变 公社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居委会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心 环节
农民
村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管理方 人民 乡、镇、村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农业
农村
城 市
国有企业 进行改革
增强企 业活力
分配制度
企业 职工 活力 效益
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 我们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了毛主 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 革命就失败,就受挫折。……,让我们高举 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的贯彻毛主席 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 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 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 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
二、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 农村 从哪里开始的?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
材料: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 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 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逐 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步展开的?打开农村经济体制改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革局面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