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易错区域经纬线定位
地理易错题——经纬度的判读2

地理易错题——经纬度的判读2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经纬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对于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导航和地图绘制都至关重要。
然而,经纬度的判读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易错的地方。
经度和纬度是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通过它们可以精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然而,由于经纬度的概念较为抽象,造成了许多错误的判断。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我们需要从简单的概念入手,逐渐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让我们从经纬度的基本含义开始。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它的取值范围是0°~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而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平面的角度,它的取值范围是0°~90°,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这是大家对于经纬度最基本的理解。
在判读经纬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混淆经度和纬度的正负规则。
许多人容易混淆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的区别。
当遇到-120°的经度和-35°的纬度时,很多人会不小心误以为这个点位于东经120°和北纬35°,而实际上它是西经120°和南纬35°。
在判断经纬度时,要特别注意其正负规则,以免出现错误。
另外,经纬度在地图上的应用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通过经纬度,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有效的导航和定位。
然而,许多人在使用地图时往往只关注地图上标注的城市和地名,忽略了地图上的经纬度标识。
需要提醒大家在使用地图时,要充分利用经纬度信息,以便更准确地找到目标位置。
就个人来说,我对于经纬度的理解是非常重视的。
经纬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形状,也对于航海、航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尽量利用经纬度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探索世界。
总结而言,经纬度的判读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地方。
通过从简到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地理易错点1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

易错点一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
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1.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
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高考地理--熟悉重要经纬线轻松记地图

1.墨西哥、巴西、古巴、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
2.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火地岛、阿塔卡马沙漠
3.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欧洲东部和北亚:
1.欧洲东部和北亚7国,俄罗斯陆上14个邻国
2.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黑海、里海、日本海、鄂尔次克海、白令海峡、太平洋、北冰洋
3.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
4.伏尔加河、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
5.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火奴鲁鲁
5.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侧;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赤道横穿三大群岛;夏威夷群岛被北回归线和160°E经线穿过;20°S、23°26′S、30°S等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到180°之间。
140n纬线穿过里海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250n纬线穿过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鄂尔齐斯河350e经线穿过伏尔加河西侧里海460e穿过乌拉尔河东侧咸海阿姆河570e穿过阿斯塔纳西侧塔什干东侧锡尔河阿姆河680e经线穿过鄂尔齐斯河与50n交点阿克斗卡巴尔喀什湖东北角吉尔吉斯斯坦与新疆交汇处重要地名位置
7.国家及城市:欧盟及其东扩10国、尚未流通欧元的欧盟三国、前苏联解体分出的6国,前南斯拉夫解体分出的5国、捷克、斯洛伐克
高中(高考)地理必背重点经纬度知识

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经纬线、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经纬线、利用经纬网判定
范围大小
经纬网
定义: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构成的网格。
1、确定经纬线
(1)横线代表纬线,纵线代表经线。
(2)关系法: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极点)是经线。
2、定经纬度定东西经a 通过角标; b东经向东递增,西经向西递增
3、南、北极点的判定: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箭头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
若箭头是顺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南极;若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北极。
③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
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④看极点及其邻近的海陆分布。
我们明白,南极地区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利用经纬网判定范畴大小
(1)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经纬线相隔10°,而乙图经纬线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远远大于乙图。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势的坡度比乙图小。
高中(高考)地理必背重点经纬度知识

高中(高考)地理必背重点经纬度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经纬网易错点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1 地球与地图经纬网易错点主标题:经纬网副标题:定位、定距、定向关键词:经纬网难度:4重要程度:4内容:易错点1.不清楚经纬线的长度变化(1)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度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2)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也有的教辅上是110千米,做题过程中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单的进行计算,下同)。
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cos θ(θ为该纬线的度数)。
(3)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相邻纬线之间的长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之间的长度间隔不相等,在赤道处最大,在极点处为0(这点在圆柱投影图中尤为重要)。
2. 经纬网图判读不清(1)在有经纬网或者经纬度的情况下,南北方向可以直接根据纬度判断,较为简单。
难点是东西方向的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断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
也可按照经纬度来判断,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把两地经度相加,如果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东边,西经的地点在西边;如果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西边,西经的地点在东边;如果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即说两地任意一地点在东边,另一地点在西边均可。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应该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注意按照劣弧的方向来判断);而就南北方向来说,不能直接按照两地的纬度去判断,应该注意沿线运动中,其南北方向有一个转折点(即从极点做该线的垂线,垂足丙为转折点),从经过转折点的前后分别找出其运动的南北方向。
.24699 607B 恻26039 65B7 斷38094 94CE 铎32290 7E22 縢 /22020 5604 嘄 28802 7082 炂22467 57C3 埃21296 5330 匰28718 702E 瀮D20681 50C9 僉。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经纬网与地图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经纬网与地图一、课标呈现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5.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最长纬线)周长4万km知识点2: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特点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①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①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①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2.纬度的特点(线面角)某点纬度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自己动手画下这个线面角吧,立体或者是平面图都可以)。
(1)划分方法: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作90°(2)识别南北纬: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3)结论:在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在该地对北极星的仰角。
知识点3: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特点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
(也叫子午线)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形成经线圈。
①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即赤道长度的1/2)①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①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有限的)2.经度的特点二面角(某经线与地轴所成的半圆平面与0°经线所成半圆平面的夹角度数,即为该经线经度数)。
(1)划分方法: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2)识别:东经度往东递增,西经度往东递减;东经度递增方向为自转方向,西经度递减方向为自转方向。
(3)相对经线: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知识点4:地图(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二)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地理必备易错区域经纬线定位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我们可以归纳为“准定位、勤比较、抓热点、建"脑图"、重联系”十五个字的指导方针。
有必要在这五个方面真正作出努力,相信在高考中会取得应有的回报,其中"准定位"是基础,经纬定位难点。
重要经线:00经线: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西非几内亚湾中部300E经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600E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900E经线: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1000E经线: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 1100E经线:包头、东胜、晋陕交界(黄河段)以西、华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1200E经线: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1500E经线: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1800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1200W经线:北美西海岸(洛杉矶)900W经线: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600W经线: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侧、南美洲中部重要纬线: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 拉普拉塔平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400N 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秦岭—淮河:32°-34°N;南岭:26°N;阴山:41°N)北极圈(66°34'N或66.5°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地理意义: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南极圈(66°34'S或66.5°S)南极大陆外围。
地理意义: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大洲经纬大致定位: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左右,最东侧大约50°E左右,北侧在地中海沿岸,南侧开普敦,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小东经,小纬度!同样道理,欧洲位置(小东经,大北纬)在非洲北面;大洋洲位置(大东经,南半球);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160°E --20°W),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W,所以是:大东经,小西经;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全经度了;我们亚洲是:东半球(20°W-160°E),中(30°-60°)低(30°以内)高纬度(60°N以北).(大洲细节如下)地理区域定位能力“脑图”形成:具体方法是选取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回归线、本初子午线、日界线、东西半球界线等,一般至少选取 10 条左右的经纬线),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经纬仪,培养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时间联系。
同时在地图上记忆反映区域特征的海陆轮廓、河流湖泊分布、地形地势、国界轮廓、省区轮廓等要素。
注意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世界地理的考查的地图是大范围的小比例尺地图,而中国地理的考查可能是细致的大比例尺地图。
所以在复习时也要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即世界区域要宏观把握、中国区域要细致深入。
在面对此种试题时首先看是否有经纬网来确定大致地区,同时根据海陆分布、河流湖泊、地形地势、国界轮廓、省区轮廓等结合所学知识来准确定位。
例如中国各区域可用下图划分为 10 个地区来记忆。
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区域地理特征,往往能在大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例如,中国地理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比较;西北内陆地区和东部季风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英国和日本的比较等。
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式获得这些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比较分析来获得不同区域的典型特征,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南方地区的“暖湿”等。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典型的地域性,由地域性引伸出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这对化解区域地理的某些教学难点有很大的帮助。
实例:【例1】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o~60o之间。
读图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解析:本题考查经度定位能力,从题意可判断出,①为非洲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亚欧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①板块上大陆即非洲大陆,其南北两端的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其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西南岸有世界著名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
本题还可以变成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板块有哪些,六大板块示意图要看熟。
尤其要注意引起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1)D (2)A (3)A)【例2】下图为30o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3)题。
(1)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丁乙丙 B.丁丙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丁丙乙(2)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3)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丙丁流量都很大,容易出现洪灾C.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 D.丁是所在国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解析:经纬定位法根据经纬度数值、结合河流分布知识可推测出四条河流分别是:尼罗河、阿拉伯河、密西西比河、长江。
从长度看,四条河流由长到短的排序是: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从河口情况看,尼罗河河口附近地区是棉花产区,阿拉伯河河口为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密西西比河所在的美国最大工业区是东北部工业区,不在该河口附近。
中国最大的林区在东北,不在长江口。
答案:(1)D (2)B (3)B ) 【例3】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解析区域轮廓定位法只有在根据图中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等轮廓特征,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确定B城市为武汉后才能正确作答。
) 【例4】下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乙是该地形区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解析:地理景观定位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正确判断出该地形区的名称。
由基带的海拔1000米可推知该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自然带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推断此地形区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根据气温、降水量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推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最低气温及基带植被又可排除其位于东北地区的可能,得知该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在此基础上就能较为顺利地回答相关各题。
)【例5】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
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
(解析:地理景观定位法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图中的中国省区轮廓,结合图中的人文景观:A图中的天安门城楼、B图中的宝塔山、C图中的遵义会议旧址,确定A图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B图为陕西省,c图为贵州省,然后才能正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 【例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高原的深秋景色。
(解析:文字资料定位法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有比较扎实的文字和图像阅读能力(即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有比较完整的空间概念(答此题必须知道太行山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其东侧是华北平原,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以古长城为界)。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地大致位于40oN~41oN、115oE—117oE(是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局部地区图);从等高线和河流流向看,该地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图中北部西段是古长城,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